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1]。2020年10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印发了《关于破解“两张皮”问题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意见》,就破解“两张皮”问题、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 [2]。立足新发展阶段,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使各项业务工作在党建工作引领下高质量发展,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部门一方面承担科研管理与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其所辖的直属独立实体科研机构承担科学研究、资政服务和人才培养等任务。如何克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将全面从严治党、履行“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落细,结合实际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2. 强化政治意识,在落实重大任务和推动业务工作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1.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一是制订党总支全年理论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全年理论学习;及时组织各支部集中学习专题辅导报告会;以党支部为单位,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体系如何指导人文社会科学实际工作”主题定期开展深入研讨。在科研工作布置会、科研副院长培训班、文科期刊主编联席会、青年团队建设座谈会等会议上,及时传达、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研讨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2. 推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贯彻学懂弄通做实要求,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结合工作实际,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党和国家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作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深入思考与谋划,着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
3. 加强过程监督,完善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机制
建立健全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运行机制,形成党建、业务“一盘棋” [4]。
3.1. 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
坚持把党建放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业务工作中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找准党建业务的结合点。在谋划年度重点任务结合学校党建工作要点、年度工作要点和机关党委工作计划,注重突出党建引领作用,部署党建工作注重以服务保障文科科研中心工作的导向。既要防止重业务轻政治现象,又要防止游离于业务工作之外党建等问题。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既抓业务工作也抓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工作,邀请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列席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党总支委员列席直属独立科研机构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
3.2. 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
党总支书记和各直属科研机构党支部书记由业务主要负责人担任,切实担负起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党总支扩大会、支委会、重要专项工作会,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放在科研中心工作中来思考、来安排,聚焦业务发展的重点、难点,强化党组织思想政治领导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3.3. 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落实
把提升文科科研生产力关键性指标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把解决制约文科科研发展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全育人”贯穿到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和主体性,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以业务工作的实际成效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促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3.4. 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检查
改进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安全稳定、意识形态、师德师风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最重要指标,坚持一票否决制;党建目标考核增加业务工作成效的比重,业务考核强调党建工作的比重。同时,要加强党建工作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党务干部在提拔使用、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党务干部批评教育、约谈提醒、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应当听取所在党支部意见,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既要看党建工作实际成效,又要看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4. 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业务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4.1. 选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务干部队伍
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干部、激活兼职党务干部,把既熟悉业务工作,又热爱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 [5]。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落实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的要求,通过党政主要职务“一肩挑”,班子成员合理交叉任职,推动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齐抓共管。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落实将专兼职党务工作经历纳入干部履历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业务骨干、优秀年轻干部从事党务工作。积极选派党总支委员、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参加专项培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4.2. 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各党支部定期报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坚持党支部年度述职考核评比、优秀党员评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紧密结合各科研机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党支部工作,把抓中心工作完成、重大任务落实作为检验党支部组织力的试金石。以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党支部为目标,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
4.3. 依托作风建设,深入推动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结合科研管理服务工作,设定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科研机构规范管理等党员责任区,各党支部创建党员先锋岗等,窗口单位党员“亮身份”,提供优质服务,展示良好形象。以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开展深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作风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管理服务事项流程优化大赛,推进自主科研项目全流程线上办理和重大科研项目线上论证,实现教师“一次都不跑”。建设文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改版门户网站,在线优化“珞珈讲坛”和“长江论坛”的管理流程,推进网上办公,主动为文科老师、学院、科研机构等提供精细化、信息化、个性化服务。
5. 加强载体建设,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依托各种活动载体开展工作,是做好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重要手段。
5.1. 坚持和完善党总支、党支部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到党务、业务学习两 不误
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用好“学习强国”、“互联网+”、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阵地共建、资源共享。
5.2. 在科研管理和服务中创建相关的平台、合适的载体,进一步提升党建活动的成效
如,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深入解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把握重大事件时间节点,举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座位会。在优势科研机构设立本科生、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制度,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举办高端学术论、高水平学术会议,开办“科研方法训练营”,鼓励学者潜心研究、聚焦前沿,切实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5.3. 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创建党建品牌项目
如,组织“百年信仰、社科初心”名家说党史系列活动,请人文、社会科学学部院系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讲述党史,创新党建载体、丰富党建形式、深化党建内涵。
立足新发展阶段,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有效措施,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内涵发展,使两者在融合发展中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