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DA模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长素质内涵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of Parental Quali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LDA Model
摘要: 目的:运用LDA主题模型,选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家长素质的相关文献,挖掘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关家长素质的维度及整体框架,了解已有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家长素养的研究领域展开进一步推广。方法:抓取中国知网2204篇与传统文化、家训、家长素质、家庭教育等内容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数据预处理,运用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对文献篇关摘等文本数据挖掘主题特征。结果:平衡文本主题一致性之后得出主题强度值相关性最高的8个维度,涉及儒家、家风、思想、价值观、传承等各个方面。再回顾研究成果归纳主题得到7个维度,即文化水平、品德修养、教育品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行为方面并展开详细阐述。结论:批判看待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继承创新。家庭教育这门学问,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和反思,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内容入当代的家庭教育,提升自身的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Using the LDA theme model, select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quality of paren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ig out the dimensions and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quality of par-ents in my country’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stand the foc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my country’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romotion of the research field of parental literacy. Methods: Capture 2204 academic achievements related to traditional culture, family training, parents’ quality, family education, etc. from CNKI, carry out data preprocessing, and use the Dirichlet distribution (LDA) topic model to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articles and other texts. Data Mining Subject Features. Results: After balancing the consistency of text topics, the 8 dimensions with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of topic strength values were obtained, involving Confucianism, family tradition, thought, values, inheritance and other aspects. Looking back at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theme is summarized into seven dimensions, namely, cultural level, moral cultivation, educ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al concept, educational knowledge, educational ability, and educational behavior. Conclusion: Critically look at the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in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oss, and inherit and innovate with the times. The knowledge of family education requires parents to constantly study and reflect, learn from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i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contemporary family educ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own par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mily education.
文章引用:尹依依. 基于LDA模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长素质内涵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9): 3818-382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9522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1]。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十分重视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由《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注译》等家训所集中体现的价值理念,无不显示出历代先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古人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也同样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个家庭中,家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任。家长自身的素质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长辈的行为举止、道德修养、甚至无意识的话语也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持久而又深刻的影响。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理念也受到了冲击,家长素养的水平也在逐渐退步,在一定程度上重智轻德等不良思想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 [3]。据研究,在明清之际家训文化达到鼎盛之后,直到近代有为期较长的没落期。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家庭教育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 [4]。因此,借鉴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典范,挖掘古代教育成功的典型家长素质案例,对探索新时代家风建设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已有不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家庭教育结合的新发展研究,不仅取得了理论硕果,还积极地指导实践,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与社会实践互动模式。及时总结和概括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全局掌握已有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另外,在文献量快速增长的当下,运用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主题模型对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等文本数据进行挖掘,将主题内容进行演化分析,能够帮助学者快速了解已有家长素质文献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有效在大数据下捕获离散数据间的复杂语义关系和挖掘文本背后隐含的主题。挖掘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长素质的维度以及整体框架等内容,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以及家长素养的研究领域展开推广。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长素质,通过查阅文献,确定检索式为:(主题:传统教育 + 传统文化) AND (主题:家长 + 家庭) AND (主题:家长素养 + 家长素质 + 教育素质 + 教育素养 + 教育知识 + 教育观念 + 教育方法 + 教育能力 + 教育方式 + 家庭教育),共抓取中国知网1982年至2022年4月期间2204篇与传统文化、家训、家长素质、家庭教育等相关的学术成果,运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信息检索与下载,并对获取到的文献摘要进行数据预处理,从而得到更准确、质量更高的文献信息。

2.2. 研究框架

本研究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它能够有效阐述本研究的重点问题以及研究流程。

Figure 1.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mining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arents based on LDA

图1. 基于LDA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家长素质的研究框架

2.3. 研究模型

LDA主题挖掘模型是在多人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生成的三层贝叶斯概率模型,它包含对文章篇名、关键词、摘要进行提取。之后STEYVERS等人 [5] 通过对系统参数施加Dirichlet先验分布公式构成完整的LDA生成模型。它作为一种非监督主题聚类提取的学习方法 [6],能有效提取大规模复杂文本级混合资料库中的隐含主题 [7],对于研究文献的话题发现 [8]、内容演化 [6] 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有效挖掘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长素质的维度以及整体框架等内容,进而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以及家长素养研究领域作出相应贡献。

3. 研究结果

运用LDA主题模型挖掘文本并平衡主题一致性之后得出主题强度值相关性最高的8个维度,最终确定8个主题(Topic)为相对最优结果(见表1)。从表1中每个主题下分布的词汇可知,挖掘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家长素质的研究涉及儒家、家风、思想、价值观、传承等各个方面。下面附上主题—关键词表(见表1)以及关键词的构成因子表(见表2)。

Table 1. LDA subject thesaurus of parental quali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表1.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长素质LDA主题词表

Table 2. Keyword composition factor table

表2. 关键词构成因子表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LDA主题模型的运用,探究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教文化思想道德修养,在利用LDA主题模型文本挖掘技术之后存在一定的主题的逻辑重合。从而对这些主题词进行再一次的归纳,根据家长素质的定义与分类,结果见表3

Table 3. The quality dimen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arents

表3. 中华传统文化家长素质维度

家长素质:广义上包括两个方面,即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一般素质指家长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文化水平、品德修养、身体健康状况等,特殊素质指作为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所应具备的特质,包括教育品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行为等 [9]。即本文从研究的本文挖掘结果来对家长素质内容7个维度依次进行详细阐述。

4.1. 基本素质包含文化教育和品德修养

据环境决定论来看,家长的文化水平对孩子的教育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这只是大概率事件,不是绝对的关系。总体,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越重视。一直以来,普遍尊师重教的传统,家教严格的家庭,更加督促子女的教育方面。例如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其在学问和建设方面都有成绩,这些都是和优良家风有着紧密的关系,其致力家风发展以及传承,十分强调读书明理 [10]。表3中的主题词“素质教育”、“素养”、“价值观”、“礼仪”、“取向”等反映了传统家训中家长的德育精华。

4.2. 教育品质与教育观念

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范式是耕读传家 [11]。家庭教育之基是教以修身和价值概念,即“三观”教育。从表2中Topic 5位居前列的主题词“思想”,表1“精神”、“价值观”、“核心”中可以看出传统家庭教育注重德育思想发展,学习圣贤明善恶。孔子从大德出发,将德育放在国家的首位。古往长辈多教以孩子“勤俭”、“孝悌”、“其教也,必以其道” [12]、“非欲使其便取功名,登科第,以光门户,且使粗知礼义廉耻,稍通晓世务,庶几免为小人不肖之归” [13]。等思想以感悟道本,内化德性,立德树人。这些明确而又清新质朴的传统育德理与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所论述的观念不谋而合。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人格的养成夯实根基。

4.3. 教育知识

中华民族自古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以家为本”的价值观念使得家训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确切地说,家风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 [14]。传统家庭中,父母长辈把自己亲身体验、知识总结深刻地印刻在了家教中。其中颜氏家训、裴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作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内涵丰富,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价值。概括地说,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修身立命之道、齐家和睦之道、处世交友之道三个主要方面 [4]。如表1所示“感恩”、“孝道”在主题词表中占据显著位置,正是长辈对晚辈所教导的孝老爱亲家庭美德的具体体现。而“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以及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价值理念” [15],也正是所有传统家训的核心内容。

4.4. 教育能力

众所周知,观念引导着教育行为和能力。历代出色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采用严慈相济、奖惩结合的方法,使孩子能够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如表1“和谐”、“实现”、“家风”、“家训”等关于家庭氛围的主题词反复出现,且词频较高。古往今来,多位大家如周公、颜之推、司马光、曾国藩、傅雷等等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成功。他们采以灵活而又针对性强的授德方法例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宽严相济、榜样示范、说理教育、启发诱导、内省自觉等多种育儿方式。在表1中“方式”、“方法”、“实践”、“方面”、“培养”、“理论”、“教学”等主题词是家长摸索与总结出的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者的责任担当和教育智慧。

4.5. 教育行为

父辈们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直接能获得的知识。有言道,“一两的身教胜过一吨的言教”。大家林则徐在其家训《十无益》中所叙述的教育孩子的道德准则,就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以身示范。主张在教育子女时要辅以科学的、恰当的方法方式,蒙以养正。在古代,逢佳节日时,利用严格而又赏罚分明的敦德措施来劝谕晚辈,堂前训子,使受教育者奉命唯谨。“显罚以威之,明赏以化之” [16],“父母威严而有慈”,严慈相济、奖惩结合。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提倡对子女的兴趣培养,顺着子女兴趣的趋势发展,并依照自然规律来培养塑造人,循序渐进。从表1中重复出现的“差异”、“创新”、“传承”、“民族”、“少数民族”、“借鉴”、“过程”、“过度”,等主题词便了解到家长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施以不同的影响,教授以不同的知识,不盲目追逐,做到“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 [17]。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LDA主题模型对中华传统文化家长素质进行挖掘,通过对知网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概括,从家长素质中的教育素质中的文化水平、品德修养、教育观念、知识、能力、行为这7个维度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家庭是建立伦理关系的地方,是所有教育开端的奠基石。家庭教育这门学问,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内容。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家长的综合能力,还有助于树立优秀家教家风,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当然,我们应批判地看待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思想,剔除一些不合理的思想,如男尊女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作为家长,首先应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内涵、方法和重要性,从各方面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提升自身的家长素质,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02-18(002).
[2] 常亚男. 墨子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3] 魏丽莹. 家风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4] 李淑敏.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0.
[5] 李湘东, 张娇, 袁满. 基于LDA模型的科技期刊主题演化研究[J]. 情报杂志, 2014, 33(7): 115-121.
[6] Blei, D.M., Ng, A.Y. and Jordan, M.I. (2003)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3, 993-1022.
[7] 何伟林, 谢红玲, 奉国和. 潜在狄利克雷分布模型研究综述[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8, 8(1): 55-64.
[8] 贺亮. 基于话题模型的科技文献话题发现与趋势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9] 陈鹤琴. 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C]//师陶学刊.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分会专题资料汇编: 2018年卷.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11-13.
[10] 刘凤鸣. 中国传统家训中的优良思想分析[J]. 考试周刊, 2020(A4): 11-12.
[11] 张丹丹. 多维度视域下裴氏家风的时代价值[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19(3): 98-101.
[12] 卞利. 明清徽州族规家法选编[M]. 合肥: 黄山书社, 2014.
[13] 张艳国. 家训辑览[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14] 林济. 陈寅恪论士族文化世家及其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3): 20-27.
[15] 杨明贵.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中的公民道德观念及现代启示——以安康传统家训为考察对象[J]. 安康学院学报, 2019, 31(5): 13-18.
[16] 王爽. 中国家训[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18.
[17] 王永祥.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