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大篇、布大局,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当前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高教40条”(教高〔2018〕2号)的基本要求 [1],全国高校掀起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高潮。通过“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和智慧教学等工程的实施,本科教育层面已经展现出光明前景。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则肩负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多年来在数量规模和层次上都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由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客观存在,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鉴于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其必然采用与本科教育不同的培养方式,更加注重创新创造能力、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开发技能等。为此,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研〔2020〕9号,为新时代下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 [2]。切实重视研究生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研究生的学业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2. “研究生英语写作”课程现状分析
“研究生英语写作”是我校全体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于研究生第一学年。课程内容原为“研究生英语”的一部分,后来教学方案调整为一门单独课程,旨在提高研究生的英文书写表达能力,以适应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的基本需求。依据大纲要求,课程内容主要讲授英语写作的基础理论以及各种研究生常用文体的写作规律等。
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深化,研究生英语写作课程教学面临巨大挑战。目前,英文写作表达能力日益成为其学术能力的重要衡量依据。2019年教育部还专门出台文件,要求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必须纳入论文写作指导类课程 [3]。当前,除了理学、工学和农学等研究生面临高水平英文论文发表的突出问题之外,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艺术学等研究生也存在英文文献调研、研究报告或论文撰写、抑或与国外开展英文书信往来等任务;但广大研究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普遍比较薄弱,非常有必要通过系统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补强;而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实效,夯实教学过程整体设计,针对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围绕这些方面,国内已经有学者开展了不少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4] [5] [6] [7] [8]。
笔者在履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研究式、问题式和互动式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9] [10],以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对“研究生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及建议。
3. 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获得强力支撑而风靡全球。“建构主义”明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参与知识习得和能力提升全过程,实现知识外化及自我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角色更多的成为学生知识能力获取的设计者、习得环境和过程的提供者、监督者和参与者 [11]。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我校“研究生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实际,课程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并用英语表述相关问题的能力等。“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主要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任务(问题、话题或课题),学生则能根据学习任务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检索、分析和总结,找到解决之策;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促使学生与人交往素养的提升,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或课下环节,组织小组汇报、讨论(辩论)、习作评比、PBL展示等得以实现;学生英语文字表述能力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通过iWrite系统模块功能,实现同伴互评反思,共同进步等。结合多年在教学方面的经验积累,通过先进的教学策略设计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根据研究生不同专业特点优化重构教学内容,推进个性化教学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高阶性,设计具有有挑战度的综合性习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等。
2) 建设线上自主学习课程平台,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着力打造适应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需求的开放式课堂,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终身学习意识,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3) 建立基于过程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度;通过全过程的考核设计,不仅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推进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
4) 以“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为契机,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砥砺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4.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4.1. 重塑课程知识模块,深度融合思政元素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我校实际,将课程重点内容分为Introduction、Manuscript form and Punctuation、Diction、Effective Sentences、Paragraph和The Whole Composition六部分,建设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和iWrite学习空间;同时,课程平台和自主学习空间都提供对应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明确教学安排与考核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充分借鉴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设计和筛选了适合本校研究生学习实际的视频、课件、参考资料、自主测试等线上资源。
课程内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通过有挑战度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话题讨论等环节着力锤炼和提升研究生的写作基础能力,加强文化自信;同时,充分考虑课程学习目标和不同专业领域的特征,积极跟进相关的社会或科学方面的新动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等。
4.2. 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混合式教学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拓展性教学。秉持“先行组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策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线上)、课堂重点突破阶段(线下)和课后巩固提高阶段(线上)的多阶段混合式教学,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采用研讨式、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小组协作等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管理以及信息搜集等能力和素养的培育,着力提高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微课视频、PPT、在线网络资源、参考资料和自主测试题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课前测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情况,指导后续教学安排;课中,重在解决重难点及能力培养。线下课堂强调针对性和高效性,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采用讲授、课堂翻转、分组任务(PBL)等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力求学生的学习实效。课后,巩固拓展阶段,给学生发送课后综合作业、讨论等,师生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及反思,并结合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进行必要的拓展。另外,混合式教学注重灵活性,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调整教学方案;同时,教学过程强调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及时进行反思,全面助力研究生深层次学习能力能力的提升。例如,开展课堂PBL汇报,不仅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写作表达等能力,同时也可以用现实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用分享习得成果进行现场比较与评价,实现泛在化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点评与指导,加深课程知识的内化,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4.3. 实施多元化课程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还进一步体现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研究生英语写作课程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评价,采用过程性考核加终结性考核的综合性的评价办法。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课程成绩主要由代表过程性考核的平时成绩和期末终结性评价成绩组成,课程成绩组成、占比及评价依据如表1所示。“平时成绩”包括线上平时成绩和线下平时成绩两部分,其中线上平时成绩通过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直接统计给出,占平时总成绩的80%;线下平时成绩来自于iWrite系统中的习作(作业)任务得分,该评价通过生生互评、自评和教师评价综合得到,占平时总成绩的20%。期末终结性评价成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机考卷面成绩,占卷面成绩的60%;另一部分为定题习作分数,占期末卷面总分数的40%。

Table 1. Diversifie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heir respective proportions of the course
表1. 课程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及占比
通过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习成果落地固化,提高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获得感等。
5. 结语
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能;课程核心内容的模块化设置,考虑不同专业领域的特点,强调个性化学习和教学;坚持育人初心,深挖思政元素,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进行习作设计,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等。课程改革与实践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进一步加强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继续优化课程在线资源,及时进行完善和更新,加强课程设计,特别是补充与课程核心内容相关的新动态和案例,保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课外拓展资源建设,探索高效利用线上互动讨论、辅导答疑等功能的新方案,提高学生学习及教学反馈的效度。
2) 进一步夯实研究生课程教育立德树人责任;持续挖掘课程中更富新颖性和感染力的思政教育元素,深入探索其自然融入课程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着力构建大爱课堂,激发广大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等。
3) 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教学教学能力。结合研究生英语写作的课程特点,下一步要丰富任课教师的结构层次,争取实现分类针对性教学,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专业大类研究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应牢记习总书记对广大教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嘱托,进一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新局面。
4) 进一步落实和优化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从分析学生学习成果与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入手,根据教学反馈不断加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从而推进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基金项目
河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JXYJ20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