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
摘要: 当今,疫情防控已经变成常态化的一项工作,各大高职院校也相应设立疫情防控办,发布关于疫情防控的校园文件。新冠疫情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和高职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彰显责任与担当提供了契机。因此,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根据高职学生的新特点,因地制宜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本文从爱国层面、心理层面、责任层面探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Nowaday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ve become a regular work, and the majo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lso set up the office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issued campus documents o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epidemic situation has brought severe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or students to show their 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epidemic. Therefore, to normaliz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 should adjust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atriotism, psychology, and responsibility.
文章引用:戴日强, 赖谷仙. 浅谈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职业教育发展, 2022, 11(6): 588-591. https://doi.org/10.12677/VE.2022.116090

1. 引言

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疫情后,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支援武汉共渡难关。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带领全国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党带领全国人民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1]。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发生颠覆性改变,在线教学成为首要模式。生活节奏被打乱,日常学习、就业及个人及成长都遭受巨大影响,形成了一定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考验。而在高职人才培养计划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占比基本接近50%,如何进行线上实践教学也成了高职院校的难题之一,其中,一些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理科专业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如何利用重大疫情转危为机,引导学生调试好心理,适应这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防疫意识,加强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得他们顺利过度到疫情期间的新学习、新生活,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从爱国教育方面、心理教育方面、强化责任意识方面剖析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如何进行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 爱国主义教育,把握正确思想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取得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疫情防控中没有人是旁观者,战“疫”中涌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疫情为契机 [2]。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有国才有家。抗击疫情的大战,是一场生动的教育实践,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精神洗礼。结合疫情防控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疫情特点提出以下举措。

2.1. 疫情防控学习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地方、学校在疫情期间都发布相应的疫情防控文件,要引导高职学生们了解国家的政策,理解并无条件的支持实行这些政策。引导高职学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绑在一起,让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融为一体,培养命运共同体意识。政策引导,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引导大学生理解并认同党和国家制定的特殊政策,从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结合疫情防控目标,使社会主义爱国教育具有向心力,用爱国主义号召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将广大青年学子凝聚到理性爱国上来,引导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在今天之中国,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4]。爱国的最好体现就是遵纪守法,特别是在疫情这些特殊时候。爱国主义教育要严格落实到位,摒弃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利益凌驾在国家利益的观念和思想。因此,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法治宣传,执法懂法守法并且捍卫法治尊严,要无条件配合疫情防控措施,如实上报自身健康情况,引导理性看待特殊时期的防控措施,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2. 发挥抗疫英雄们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的示范作用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涌现很多舍生忘死的抗议英雄。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他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克服自身的困难坚持在救人的道路上,荣获“人民英雄”的模范称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毅然逆行奔赴武汉,抗疫英雄李兰娟发出国家兴衰要靠教育,科技,医疗的感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他们向抗疫涌现的英雄们学习,注入鲜活的抗疫事迹,让爱国教育落地生根。除此以外,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医务工作人员奔赴抗击疫情的前线。很多医务工作者、军人、无数志愿者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责任、担当,什么是爱国情怀,他们也都是抗疫英雄。

2.3. 正确的爱国网络舆论引导

如今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利用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党的疫情防控政策进行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认同并贯彻执行党的疫情防控政策。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必须明确立场,树立鲜明的政治意识,教育高职学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和针对性,提供正面优质的内容,让高职学生的网络阵地充满正面的主流舆论,对于不良的舆论及时拨乱反正,以防继续扩散。

3. 心理健康疏导,坚定抗疫信心

3.1. 量化心理测量数据,精准把握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云平台不定期进行心理测试,量化心理的各项指标。像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量表和自杀行为问卷都能一定程度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新冠疫情爆发后,校园封校管理,只进不出,线上学习遭受困难,引发高职学生的心理焦虑。而且,网络上各类疫情信息铺天盖地,学生无法辨别部分信息真实性,就导致他们产生抱怨、愤怒等消极心理情绪。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要结合心理测量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量表和自杀行为问卷等数据,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据具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健康的心理引导。

3.2. 巧用心理咨询,及时排忧解难

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应提供24小时不断线的心理咨询服务,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引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去心理咨询中心找到专业的心理教育者倾诉,及时缓解心理的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排忧解难。通过处理当前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展和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3.3. 协调人际关系,保持良好情绪

人际关系调节。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适应能力,构建和谐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疫情下很多高职学生自发组织校内各项文娱体育活动,使得疫情中的学生情绪得以发泄,保持了良好的情绪,避免心理产生问题。

4. 提高责任意识,鼓励勇担责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国民教育的首项任务来抓。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中国的古典文化而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与社会理想。而针对当今高职学生实施责任教育,应遵循“知、情、意、行”的品德形成规律,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有所认识,形成相应的情感、意识及与之相应的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并愿意在社会中履行。强化个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要深刻意识到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接班人,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公民精神、普世情怀的人。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多一份热情、主动和勇敢,多一些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他人的关爱。

5. 结语

结合疫情常态化背景,从爱国层面、心理层面、责任层面探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需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5]。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09-09(002).
[2] 武亚凡.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应对[J]. 高等教育, 2021(10): 149-150.
[3] 张春玲.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J]. 现代交际, 2021(22): 127-129.
[4] 高小衡.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韶关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9(6): 130-132.
[5] 黄恺婷.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优化探析[J].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0(3): 2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