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 [1] ,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焦点,而社会养老作为“由国家和社会提供一定的养老资金和生活照料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2] ,引发国内学界的研究。
CiteSpace是陈超美教授在2004年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通过计算与分析文献数据的有关信息,绘制并直观地展现知识图谱和信息全景,发掘某一领域或学科中的关键文献信息及研究前沿热点 [3] 。自此以来,CiteSpace已被广泛运用于发掘各种领域或学科关键文献信息及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研究基于对社会养老重要性和CiteSpace知识图谱方法论的认知,运用CiteSpace 6.1.R2对国内社会养老研究的关键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探寻其现状、热点、前沿及其演化脉络,以期为开展此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2. 研究数据
本研究以CNKI为数据源,设置:检索条件为“篇名:社会养老”,“来源类别:核心期刊、CSSCI、CSCD”,“时间跨度:不限”。下载截至时间为2022年6月10日。共检索到有关文献1315篇(最早出现于1992年),剔除无效数据,以1303篇文献作为研究的最终数据源。以CiteSpace 6.1.R2为研究工具,制作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
某时段某领域研究的文献量及其年代分布反映了其规模和动态变化。依据CNKI数据统计,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量及其年代分布见图1。

Figure 1. The quantities and year distribution in 1992~2022 literatures on researches of domestic social endowment
图1. 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的文献量及其年代分布
图1所示: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量的年代分布为:1992年~2003年为初始期,文献量并不高,呈波动上升趋势。2004年~2011年为发展期,文献量快速上升,2003年为29篇,2011年飙升至117篇。2012年~2022年为调整期,文献量逐渐回落。究其原因:初始期的中国,人口结构正逐渐老龄化,老龄化社会不可逆转的到来了。于是,为数不多的学者敏锐地洞察到老龄化社会中的社会养老问题并着手研究,文献量有限。发展期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问题自然成为许多学者们所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文献量较大。调整期的中国,许多社会养老问题研究已趋于成熟,而新的研究前沿正在酝酿,导致文献量下降。
3.2. 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的外部文献学特征分布
期刊、学科、作者和机构属于研究文献的外部文献学特征,探析这些特征,可以知晓其对研究文献发表的贡献。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Top10的期刊、学科、作者和机构分布见表1。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top 10 journals, subjects,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in 1992~2022 literatures on researches of domestic social endowment
表1. 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Top10的期刊、学科、作者和机构分布
注:括号中的数字代表文献量(篇)。
CNKI数据统计显示: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涉农经济类和人口类等期刊上,主要涉及保险和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
将数据源导入CiteSpace 6.1.R2,得出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的作者和机构分布。① 就作者而言,知识图谱显示:N = 739、E = 237、D = 0.0009,这表明: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的作者739人,作者间的合作237次,合作网络密度0.0009。尽管Top10的作者,尤其是薛惠元、张士斌和李伟的发文量较大,薛惠元与邓大松、张川川与周广肃分别在早期和近期有过合作,但核心作者群不显著,作者群呈现整体离散,局部粘合的态势。② 就机构而言,知识图谱显示:N = 585、E = 161、D = 0.0009,这表明: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所属的机构585个,机构间的合作161次,合作网络密度0.0009。Top10的机构多分布于华中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一枝独秀,并先后与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过合作,但是,机构间的合作仍显薄弱。
3.3. 国内社会养老的研究热点分析
3.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高度浓缩,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通常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4] 。将数据导入CiteSpace,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共现频次Top20的关键词见表2。

Figure 2. The map of keywords co-occurrence in 1992~2022 literatures on researches of domestic social endowment
图2. 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Table 2. Top 20 co-occurrence keywords in 1992~2022 literatures on researches of domestic social endowment
表2. 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文献中共现频次Top20的关键词
图2和表2显示:Top20的关键词中共现频次较高是养老保险、农村、新农保、社会养老、社会保障、农民工和个人账户等,其中的4个关键词,即养老保险、社会养老、新农保和个人账户,不仅共现频次高且中介中心性 ≥ 0.1,分别结成4个较为紧密的共现关系网络结构,成为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最主要的热点。
3.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具备自动聚类和自动提取功能,所得到的“聚类标签词极大地帮助我们理解网络的内容” [5] 。探寻与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关键词聚类,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此领域研究热点的认知。将数据导入CiteSpace,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Top10的关键词聚类见表3,相应的Top10关键词聚类的时线图见图3。

Table 3. Top 10 keywords clustering in 1992~2022 literatures on researches of domestic social endowment
表3. 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Top10的关键词聚类

Figure 3. The timeline map of top 10 keywords clustering in 1992~2022 literatures on researches of domestic social endowment
图3. 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Top10关键词聚类的时线图
表3和图3展示了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Top10的关键词聚类状况:
聚类#0的聚类标签是养老保险,出现时段为1992~2021年,主要涉及养老保险、政策认同、待遇和缴费、制度供给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研究热点。例如:2020年,王平达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研究》一文中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传统理念、方式及路径依赖,明晰了此制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聚类#1的聚类标签是新农保,出现时段为1998~2021年,主要涉及财政补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再分配效应等研究热点。例如:2014年,张川川等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一文中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识别策略,明晰了在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方面,新农保给农村老年人,尤其对农村患病老年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聚类#2的聚类标签是社会养老,出现时段为1993~2021年,主要涉及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养老需求、养老意愿和主观福利等研究热点。例如:2014年,张川川等在《“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一文中运用断点回归法探究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传统“家庭养老”的替代性,指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保障水平不足以完全替代“家庭养老”模式。
聚类#3的聚类标签是农民工,出现时段为1995~2019年,主要涉及农保基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集体补肋和农村老年人口等研究热点。例如:2010年,姚俊在《农民工参加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描述了农民工参加不同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其在选择社会养老保险类别上的差异,分析了影响这种选择的因素。
聚类#4的聚类标签是社会保障,出现时段为1998~2020年,主要涉及社会保障、社会养老、乡村善治、互助养老和乡村振兴等研究热点。例如:2020年,刘妮娜在《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定位、模式与进路》一文中指出农村互助型养老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善治社会构建,提出构建圈层化的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和乡村互助共同体的设想。
聚类#5的聚类标签是社会统筹,出现时段为1992~2012年,主要涉及社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基金和农垦企业等热点研究方向。例如:2011年,张东敏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研究》一文中指出新农保的县级统筹存在多种问题,提出应建立“统一政策、分级实施;统一预算、分级调剂;统一考核、属地管理”的新农保全国统筹模式。
聚类#6的聚类标签是民政部门,出现时段为1992~2014年,主要涉及民政部门、档案人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业务培训和社会保险事业等研究热点。例如:2013年,汪沂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法律规制》一文中剖析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提出在明晰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归属民政部门管理的前提下,民政部门主动作为的方向。
聚类#7的聚类标签是养老服务,出现时段为2000~2020年,主要涉及养老服务、江苏财政、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文化等研究热点。例如:2015年,王桂云在《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和问题并存,要借鉴英美日等国多元化社会养老的经验,加快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聚类#8的聚类标签是老年人,出现时段为1993~2019年,主要涉及农村养老、养老功能、无形价值、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等热点研究方向。例如:2014年,田北海等在《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指出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总体水平较低,医护与精神需求水平较高。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与身体机能、代际数或儿子数等之间关系呈负相关。
聚类#9的聚类标签是改革,出现时段为1997~2021年,主要涉及社会养老保险、面板工具量法、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养老保险和公共养老金制度等热点研究方向。例如:2005年,阳义南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机制改革的若干对策》一文中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措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从筹措方式、筹措基数和筹措标准三方面对此基金筹资机制进行改革。
3.4. 国内社会养老的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是科学研究中最先进、最近、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领域 [6] ,而突变词较高频出现的关键词更适于研究前沿探测 [7] 。探析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的突现词及其年代变化,可以知晓该领域研究的演化路径。将数据导入CiteSpace,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突现词及其年代变化见图4。

Figure 4. The burst terms and their year change in 1992~2022 literatures on researches of domestic social endowment
图4. 1992~2022年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的突现词及其年代变化
图4显示: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文献中的突现词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意味着此领域的研究前沿迭现:
1992~2007年,国内社会养老的研究前沿集中在民政部、民政部门、养老基金、农保基金、集体补助、社会统筹、制度。2003年~2011年,国内社会养老的研究前沿集中在农村、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2009年~2014年,国内社会养老的研究前沿集中在财政补贴、新农保、对策。2012年~2020年,国内社会养老的研究前沿集中在社会养老、家庭养老、老龄化、养老服务、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分布结果,勾勒出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的演化路径:
从社会养老制度的萌动和确立,到不断发现社会养老社会问题,再到制定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对策。此路径反映了作为政府主管养老的机构,民政部以及下属的各级民政部门提出并引领学界探索社会养老的制度框架,发现的社会养老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了国内社会养老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设立农保基金,发展到新农保。此路径着重关注农村社会养老,最大限度地探索国内最大弱势群体的社会养老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尽力。
从养老基金的集体补助和社会统筹,到养老基金的财政补贴。此路径明晰了社会养老经费筹措应趋于多元化,更需要政府的投入。
从放眼宏观,到注重微观。此路径意味着在制度和策略确立之后,社会养老的具体服务内容和方式,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值得探索。
4. 结论与建议
30年来,聚焦“由国家和社会提供”这一社会养老的核心要义,针对社会养老制度的顶层设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的职责、养老保险经费社会统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新农保、农民工养老保险,以及社会养老未来的改革方向等问题,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多学科发力,使得国内社会养老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延续30年来国内社会养老研究的良好态势,首先应该加强合作。着眼国内,不断加大不同学科、不同学源学者之间,不同区域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放眼国外,不断扩大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在合作和交流中开阔研究视野。其次应该厘清研究脉络,夯实研究基础。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是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应运而生的一道时代命题,牢牢把握30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演化历程,深刻认识其初衷和使命,继续从理论原创和实践论证两个层面固本强基。再则应该深耕研究热点、延伸研究前沿。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赋予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新的定位。完善国内社会养老统一体系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该体系的公平和可持续;继续探讨国内特殊和国难人群社会养老问题,深入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可操作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以期从既有的国内社会养老研究热点和新时代对社会养老需求中构筑新的国内社会养老研究前沿,继续将国内社会养老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共生学科服务的路径预设与实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BTQ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