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针织面料如今在服装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面料具有亲肤、透气、舒适、透湿等性能,其透气透湿性能广受运动服装行业的喜爱。针织内衣是紧贴在人体表面的服装,这种服装既要有服帖、保暖性又要具有运动服装的吸湿透气等功能性。当人体处在运动状态,人体与服装的热湿平衡被打破,出现汗液,使服装贴于人体肌肤,产生粘湿闷热感,因此面料的透湿性就格外重要。此外,在穿上内衣时,接触冷暖感也尤为重要。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评价服装穿着的一个重要指标 [1]。耿琴玉 [2] 通过对市场上流行的7款面料进行热湿舒适性测试,结果表明纱线种类、织物厚度、组织结构等是影响织物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李慧 [3] 通过对面料进行热湿舒适性测试,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面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组织结构、挑孔间距对面料的热湿舒适性有影响。以上研究表明,织物的组织结构、纱线原料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存在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正交实验探究原料、组织结构这两个因素对面料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透气性、透湿性、吸湿快干性等4项热湿性能测试,最后采用模糊数学的灰色理论对其服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2. 实验材料选择与设计
2.1. 正交实验设计
本文选取底纱两个水平、面纱以及组织结构三个水平,设定因素A为底纱,选用棉氨纱线、棉涤纱线两个水平;因素B为面纱,分别为B1棉纱、B2腈纶粘胶纤维混纺纱、B3 Ptt纱;因素C为组织结构,设定为C1纬平针组织、C2网眼组织、C3 1 + 2罗纹组织。正交因素及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
2.2. 面料编织设计方案
本试验有三个因素和三个水平,三个因素分别是底纱和面纱和组织结构。使用正交表L (21, 32)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验。此次实验不考虑交互作用的影响,试验方案设计以及面料的基本参数如表2。
2.3. 测试实验
2.3.1. 透气性
参照标准: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测试仪器:YG 461E电脑式透气性测试仪。
试验指标:在压强100 Pa,有效面积20 cm2下,测量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即透气率(mm∙s−1) [4]。
2.3.2. 接触冷暖感
接触冷暖感是织物在接触皮肤后,会对人体产生温度刺激,大脑在接受到这一刺激之后形成关于冷热的判断 [5]。
测试仪器:KES-F 8瞬间热物性测试仪。
测试方法:设定初始温度为30℃,此温度的织物在与热板接触时,热能流入布料,热板降温,布料温度上升,但由于热量的不断补充,热板温度逐渐增加,通过记录温度变化,就可以得出反映布料冷暖感的温度测量指标最大瞬态热流量Q值 [6]。
2.3.3. 透湿性
参照指标:GB/T 12704.2—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蒸发法》透湿性。
测量仪器:YG (B) 216-11型织物透湿量仪测量。
测量方法:根据公式(1) [7]:
(1)
式中,WVT为每平方米每天(24 h)的透湿量,g∙m−2∙d−1;Δm为同一实验组合体2次称量之差,g;S为试样实验面积,m2;t为试验时间,h。
2.3.4. 吸湿速干性
参照指标: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 [8]。
试验指标:吸水率、蒸发速率及芯吸高度三项指标,以此来表征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
测试仪器:精度为0.001 g的天平、悬挂装置、符合标准GB/T 6682的三级水的试液。
测量方法:重复五次实验,剔除明显错误的数据,求平均值,减小不确定因素产生的误差。
3. 结果与讨论
3.1. 织物的透气性能

Figure 1. Histogram of fabric breathability
图1. 面料透气性柱状图
织物的透气性与织物的厚度、紧密程度有关。由图1可知,透气率从小到大的顺序为1 + 2罗纹组织、纬平针组织、网眼结构。通过表2可知,厚度较大的组织是1 + 2罗纹组织,其织物紧密,纱线间空隙小,所以透气差。网眼组织厚度最小,组织结构较为宽松,有网孔,所以透气性好。而纬平针织物介于两者之间。
3.2. 接触冷暖感
面料最大瞬态热流量越大,织物的接触冷感越好 [9]。由图2可见,织物的原料以及组织结构对织物的接触冷暖感产生影响。从组织结构方面进行,纬平针组织的接触冷感最佳,1 + 2罗纹组织最差。1 + 2罗纹组织织物结构紧密,织物中的静止空气含量较少,所以接触暖感好。反之,纬平组织、网眼组织表面平整,布料结构较为疏松,而布料中的静态空气含量较多,所以热接触冷感好 [6]。从原料组织方面进行分析,底纱材料对织物的接触冷暖感的影响较小。棉纱线的最大瞬态热流量最高,其次是腈纶粘胶纤维混纺纱,然后是ppt。

Figure 2. Histogram of maximum transient heat flow of fabric
图2. 面料最大瞬态热流量柱状图
3.3. 透湿性

Figure 3. Histogram of fabric moisture permeability
图3. 面料透湿量柱状图
由图3可知,面料的透湿量受组织结构的影响较大,选用的纱线材料都是透湿性好的,因此对于面料的透湿性影响较小。从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网眼组织的透湿性最好,1 + 2罗纹组织最差,网眼组织厚度小,有网孔,利于水分流动。
3.4. 吸湿速干性
3.4.1. 吸水率
根据图4可以得到,织物的组织结构和原料对于面料的吸水率影响较不明显。在原料相同时,吸水率从小到大的顺序为纬平针组织、1 + 2罗纹组织、网眼组织;在组织结构相同时,棉纱的吸水率最好,腈纶粘胶纤维混纺纱最差。虽然1 + 2罗纹组织比较密实,但是面料凸出位置的纱线蓬松,纱线间可以贮存较多水分;纬平针组织间的纱线结构紧密,厚度也较小,贮藏水分的能力弱,所以吸湿性最差;网眼组织结构最疏松,纱线间空隙大,容易贮存水分。

Figure 4. Histogram of fabric water absorption
图4. 面料吸水率柱状图
3.4.2. 蒸发速率

Figure 5. Histogram of fabric evaporation rate
图5. 面料蒸发速率柱状图
由图5可知,组织结构对于面料的蒸发速率影响较小。蒸发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1 + 2罗纹结构、平针添纱结构、网眼结构结构。罗纹组织织物蓬松厚实,芯吸性能好,水分在传导过程中的润湿面积较大,相对来说蒸发面积也较大。腈纶粘胶纤维为化学纤维,对水吸附作用较小,所以蒸发速率比棉纤维要快。
3.4.3. 芯吸高度
由图6可知,在原料相同时,芯吸高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1 + 2罗纹组织、纬平针组织、网眼组织。1 + 2罗纹组织的结构紧密,毛细效应好,芯吸高度较大,而网眼组织结构最松、纱线间孔隙最大,芯吸效应较差;在组织结构相同时,芯吸高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棉纱、ppt、腈纶粘胶纤维混纺纱。棉纤维表面有亲水基,对水有吸附作用。最佳的组织是D12、D10、D3。
4. 织物热湿舒适性综合评价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18种面料在各个方面的性能不相同,无法根据某一项指标来作出整体热湿舒适性的评价。因此,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综合评价 [10]。

Figure 6. Histogram of fabric wicking height
图6. 面料芯吸高度柱状图
4.1. 无纲量化处理
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面料的吸湿快干性、透气性、接触冷暖感、透湿性4项服用性能。以4项服用性能的最大值为参考数列,构成数列X0(k),18种面料的各项服用性能构成比较数列Xi(k) (
) [11]。各项数列的物理意义不同,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无纲量化处理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结果见表3。

Table 3. Steel-free quantification treatment results
表3. 无钢量化处理结果
4.2. 关联度系数
各个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关联系数
如计算公式(2)。令
。
(2)
式中,i表示品种;k表示某个性状;η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1,这里取0.5)。得到关联系数如表4。

Table 4. Correlation degree coefficients
表4. 关联度系数
4.3. 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
每一种面料相关联的指标数有5个,数据过于分散,难以进行整体性比较,因此,求取一个集中值,即等权关联度ri,计算公式如式(3)。
(3)
其中,n为各性状总数。
在根据各性状贡献不同,求出加权关联度
,计算公式如式(4)。
(4)
其中ωk为权重系数。根据针织运动服的服用特点,导湿、导热、吸湿快干性能尤为重要,因此,接触冷暖感,透湿性以及芯吸高度占主导地位,所以权重系数ω1∽ω6分别定义为:0.15,0.2,0.2,0.1,0.15,0.2。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见表5。

Table 5. Equal and weighted correlation degrees and ranking
表5. 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及排序
由表5可以得到,面料服用性能的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基本一致,其顺序从大到小为D10 > D12 > D9 > D7 > D11 > D4 > D8 > D1 > D16 > D13 > D5 > D2 > D6 > D3 > D15 > D18 > D17 > D13。由排序结果可以得到,热湿舒适性主要与组织结构有关,D10、D12、D9、D7、D11这五款面料的组织结构都是网眼组织,网眼组织的组织结构疏松,空隙大,透气性、透湿性好。其次是织物的厚度跟克重,织物的厚度和克重越小,热湿舒适性越好。D10、D12、D9的厚度和克重都比较小,其热湿舒适性好。
5. 结论
本文设置了底纱、面纱、组织结构三个水平因素进行正交实验,通过模糊数学的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计算结果,以棉涤纱线为底纱,棉纱为面纱以及组织结构为网眼组织的面料热湿舒适性最好。通过对面料的服用性能进行测试得到,面料的组织结构、原料显著地影响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网眼组织的热湿舒适性优于其他两种组织,网眼组织主要因为网眼结构含有网孔,空隙较大,利于空气的流动。因此,在针对针织运动面料进行设计研发时,要合理选择纱线的原料和组织结构,尽可能的发挥纱线原料和组织结构结合的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