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从1973年美国火箭专家杰克·尼尔斯首次提出“远程工作”的概念之后,远程办公或在线办公模式至今已发展了几十年 [1]。但事实上其发展速度较快且发展规模较大的地区仍然是美国或欧洲国家,真正让国人将视线投向远程办公的契机是在2020年初爆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而2003年爆发的非典虽让电话办公等模式展露头角,但囿于信息技术的不发达,远程办公理念并未大范围普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我们又一次面临挑战,我国的远程办公又将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探索的热点。
文献计量方法采用可视化技术,能够全景式探析某一领域的热点变迁以及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WOS)检索出的文献为数据基础,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文献发表趋势、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关键词突现来探析我国近些年来的远程办公研究热点的变迁,并比较国内外远程办公相关运用研究热点的差异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远程办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后续研究提供创新空间。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和Web of Science (WOS)英文数据库为文献检索来源。远程办公发展近半个世纪,也演化出很多不同的说法,如在线办公、协同办公、云办公等。本文则以“远程办公、在线办公、移动办公与云办公”为主题词,且两个数据库均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为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检索时间定位在近六年内,即2016~2021之间。手动删除会议报纸等无效文献以及与检索主题不符的无关文献,最终在CNKI上获得473篇有效文献,WOS上获得377篇有效文献。每篇文献的题录中包括作者、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单位等字段。
2.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陈超美教授所开发CiteSpace软件来进行分析 [2],该软件也是目前最常用的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之一,本文所用的是今年更新的CiteSpace 6.1.R3版本。将CNKI与WOS的文献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到CiteSpace,绘制各类知识图谱,并通过节点的大小、网络连接度等要素,展示研究领域的时区布局和热点动向。
3. 统计与分析
3.1. 年度发文量分析
通过不同主题关键词的搜索所得出的发文量有些许差异,如下图1、图2所示。近六年来关于移动办公的发文量有较明显的幅度变化,而关于远程办公的幅度变化则相对较小,2016~2018阶段几乎无人发文,或许跟人们更熟悉移动办公这个说法相关。但这两张图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即发文量在2019~2020之间有较大程度的上涨,又在2020~2021之间急剧下降。原因显而易见,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让广大民众不得不居家办公,企业为保证正常的经济效益也开展了远程办公模式,相应的关于远程办公的研究也增多了起来 [3];经过一年的发展与探索,远程办公模式也逐渐趋于稳定,发文量也相应减少。

Figure 1. Trends in number of documents of mobile working
图1. 移动办公发文量趋势

Figure 2. Trends in number of documents of telecommuting
图2. 远程办公发文量趋势
3.2.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在进行可视化分析时十分必要。这是因为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能直观体现该文献的核心部分,同样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则能直观反应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知识结构。本文将CNKI与WOS所选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3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将时间阈值(Time Slicing)设为2016~2021,时间区间(Years Per Slice)设为1年,参数设置为“Node Topes = keywords”,节点阙值设为“Top 50% Per Slice”,选择算法为“Pathfinder”。图3显示网络节点数量为462个,各节点间联系共有934条,网络密度为0.0076。其中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率高低,连线条数表明两个关键词共现次数多少,连线越粗表明联系程度越强,这说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较紧密。图4显示网络节点数量为398个,各节点间联系共有724条,网络密度为0.0094。这说明国外远程办公各项研究之间的联系较国内更紧密。
从图3、图4中也可看出我国远程办公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办公技术、办公平台以及办公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一些关键词词频较高的,比如移动办公、办公自动化、移动应用、在线办公、远程办公、协同办公、信息安全这些词在研究文献中频繁出现。而国外该方面的研究,最为凸显的是远程医疗办公、远程办公对员工影响(身体、心理)以及远程办公中对员工的态度、关心和信任等这种人文关怀。从关键词词频较高的一些词可以看出,比如telemedcine、telehealth、impact、telecommuting、care、mentalhealth等这些词在研究中出现较多。这能反映出国内外在远程办公研究热点上的差异。由于国外尤其美国能够支撑远程办公模式发展的硬件与软件技术较发达,其远程办公的发展速度比我国快,其应用范围较我国而言也更广泛,我国相对来说依旧更加关注远程办公技术上的应用,更深层次的方面尚未大规模涉及,这也说明虽然疫情让我国社会治理能力以及数字化程度大大提升 [4],但未来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Figure 3. Keywords of telecommuting co-occurrence map (CNKI)
图3. 远程办公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CNKI)

Figure 4. Keywords of telecommuting co-occurrence map (WOS)
图4. 远程办公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WOS)
3.3.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与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步骤基本一致,在CiteSpace软件中,时间设置范围与Node Type设置均保持不变,裁剪方法选为Pruning Sliced Networks,算法设置成Log-Likelihood Ratio,分别把从CNKI和WOS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进行处理,点击Cluster Explorer,可以得到关键词词频列表和关键词聚类图谱。分别如下图5、图6、表1、表2所示。聚类表中的序号越小,代表聚类的规模越大,即研究的范围越广,Size则是该聚类的文献数量。研究关键词聚类列表并结合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窥见学术论文在研究主题 [5]、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共性,从而能进一步挖掘该领域可研究的方向。
结合图5与表1可以看出,#0聚类的研究方向是“移动办公”,其前三的关键词为“移动办公”“工作流”“协同工作”,研究时间也集中在2017年;#1聚类和#2聚类的研究方向均与Android有关,且细看两个聚类的主要关键词也会发现其研究方向更聚焦于远程办公技术在安卓平台或其他办公平台上的运用,研究时间也主要集中在2016~2017这两年间。#3聚类的研究方向是远程办公,其下前三的关键词也围绕着远程办公展开,与此同时,“网络安全”也出现在关键词列表里。但实际上,关于远程办公使用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早在十几年前就被涉及,2006年张文霞 [6] 等人就提出要关注家庭远程办公模式的信息安全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时间跳转到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远程办公重回人们视野,而关于使用期间的安全问题也再一次被触及,马文超等人 [7] 则提出疫情期间远程办公使用过程中的网络安全对策。2019年末到2020年期间因疫情影响,关于远程疫情防控、在线教育等方面也被高频提及,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全社会需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的要求 [8],广泛普及远程办公的适用场景与适用范围正是其中的一环。由此看出,国家是大力支持远程办公发展的,这不仅仅是企业的需求,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Table 1. Keywords cluster chart of telecommuting (CNKI)
表1. 远程办公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表(CNKI)

Figure 5. Keywords cluster graph of telecommuting (CNKI)
图5. 远程办公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图(CNKI)
对在WOS英文数据库中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后,结果如图6和表2,结合两者来看,#0聚类的研究方向是“telecommuting”,其前三的关键词分别为“telecommuting”“videoconferencing”“implementation”,研究时间集中在2017年;#1聚类的研究方向为“telework”,其前三的关键词分别为“telecommuting”“telemedicine”“telehealth”,研究时间在2018年,而研究时间同为2018年的#3聚类的研究方向是“older adults”,其下前三的关键词分别为“older adults”“online technology”“policy”,这说明2018年国外远程工作除去其基本的远程办公的功能之外,也大范围运用在了远程医疗以及关爱老年人群体上,并且提出针对远程医疗相关技术运用和防范网络安全的政策法规。此外,研究时间为2016年的#4聚类和#10聚类的研究方向都与健康关怀,远程医疗有关。Brooks, N.P. [9] 提出要远程护理医疗需要注意的方面以及相关健康政策的颁布。Lee H. Schwamm [10] 等人则就中风为例提出在家远程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2019、2020即之后的年份的研究关键词则频繁出现“COVID-19”字样,这与CNKI文献数据的分析结果一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不善其身。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其研究方向也转向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以及远程办公上来。Gleason, A.M. [11] 是以案例的形式体现远距离下的工作压力增大,需结合政策改善。Bhaskar, S. [12] 也提出在COVID-19的社会背景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综合考虑远程工作与远程医疗的运用与普及。

Table 2. Keywords cluster chart of telecommuting (WOS)
表2. 远程办公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表(WOS)

Figure 6. Keywords cluster graph of telecommuting (WOS)
图6. 远程办公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图(WOS)
由此可以发现,无论是对CNKI文献数据的聚类分析还是对WOS文献数据的聚类分析,最后所得出的结论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此后的远程办公相关研究需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社会背景下展开。只有了解这一背景,才能将其应用范围扩大以满足各层次人群的需求。
3.4. 关键词突现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与关键词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再次点击CiteSpace控制面板上的burstness,即可得到CNKI相关文献前三的突变关键词,WOS相关文献前五的突变关键词,经过可视化可得到基于关键词突变率检测的图谱,如下图7、图8所示。

Figure 7. Keywords highlight map of telecommu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CNKI)
图7. 远程办公研究文献关键词突现图(CNKI)
由图7可以看出,CNKI文献的三个关键词突变强度没有太大差别,甚至“工作流”和“电子政务”两个词的突变强度是相同的,且是突变强度最高的,他们在2018~2019之间被研究较多,突变强度第二的关键词“办公自动化”在2017~2018这两年间研究较多,研究时段相对于突变强度最高的两个关键词来说也是更早一年。这说明国内远程办公的研究热点仍然聚焦在如何更有效、更便捷地工作这样的基础功能特性。

Figure 8. Keywords highlight map of telecommu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WOS)
图8. 远程办公研究文献关键词突现图(WOS)
再看图8,在WOS英文库中搜索的文献数据中,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是“telerehabilitation (远程康复)”,研究时段为2016~2017,其次是“choice”“risk”“frequency”三个关键词并列第二,且研究时段同为2017~2018。这实际上也是在验证关键词共现与关键词聚类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国外在远程办公方面的研究依旧是聚焦于医疗、使用过程的风险等与使用者心理层次方面。这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研究思路,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要关注除技术之外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本文以远程办公发展研究为主题,通过对两个不同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关键词突现的可视化分析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如下结论:
1) 远程办公的发展历史虽已有半个世纪,但就我国而言依然还需要加快步伐;
2) 国内远程办公基本应用在基本工作中,国外则更关注健康医疗,人文关怀等方面;
3)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需要更注重远程办公模式与环境的融合,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
4.2. 展望
由于本文目的是为探求近六年国内外关于远程办公的研究热点,因此检索的两个文献库中符合条件并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一共850篇,数量相对较少,不太全面,也使得本次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未来世界的信息技术会越来越发达,支撑远程办公发展的软硬条件会越来越高,应用方向也会越来越广,社会环境与背景也在不停的变换当中,不局限于已有文献的框架之下,发现更多值得研究方向是所有研究者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