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有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一条路径就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关键 [1],因此,了解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有助于加深对市民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认识,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精准的事实依据,并优化城镇化的进程。
2.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2.1. 影响因素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大量阅读和研究,总结发现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学历、务工时间、婚姻状况、子女教育程度、全家是否进城、收入水平、住房条件、土地利用条件、社会保障、城市生活满意度、与城市交往程度等 [2]。因此,文章从个人、家庭、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愿,如图1所示。
1) 个人因素
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市民化的主体 [3],其个人因素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务工时间、职业技能等。从事同一工作的不同个性的个人,也会因为个性和做事方式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职业道路和工资待遇,将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2)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显著 [4]。一般来说,未婚者比已婚者农业转移人口在三峡库区市民化意愿上更强烈。子女教育状况对三峡库区农业在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起到重要影响。三峡库区举家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较个人的意愿更强烈。
3) 经济因素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住房条件、收入水平、土地因素等 [5],我们认为住房条件对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显著。收入水平越高,就更能融入城市生活,其市民化意愿就越强。土地因素显著的影响着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4)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意愿具有较强的影响 [6]。并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提出假设:第一,社会保障显著影响着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第二,与城市交往越多,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就越强。第三,城市生活满意度显著的影响着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Figure 1. Framework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migrants to become citizens
图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框架
2.2. 问卷设计
设计问卷时,参考了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生活状态调查的调查问卷 [7]。并结合本次调研的实际需要更改了调查问卷当中的部分问题,围绕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实际需要,设计调查问卷,以此来掌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真实意愿。
本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农业转移人口个人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务工时间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子女受教育状况、是否举家迁移等;第三部分,主要是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情况,主要包括住房条件、收入水平和土地利用情况等;第四部分,主要是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属性情况,主要有社会保障、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与城市交往程度等。
2.3. 数据来源
为了更好的了解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真实意愿 [8],基于三峡库区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文章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三峡库区部分城市中不同类型企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调研,选取了经商人员、餐饮服务人员、保洁、保安、快递员、外卖骑手、建筑工人等为调查对象开展调查。在各调查对象的配合下,于2022年7月至2022年8月针对三峡库区腹地部分区县农业转移人口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忠县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发放问卷共计1050份,有效回收1034份,问卷有效率为98.47%。
3.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统计分析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属性因素与市民化意愿统计分析见表1。

Table 1.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 factors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the willingness to become a citizen of the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表1.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因素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分析
从性别来看,男性更愿意留在城市,占65.6%,从年龄来看20岁及以下更愿意从农村转业到城市,占比75.4%,其次是21~35之间的年轻人,占比60.9%,从学历来看,大专及以上的更愿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占82.2%,从务工时间来看,外出务工3~5年的占比是68.9%,更愿意转移到城市。
3.2. 家庭属性因素与市民化意愿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属性因素与市民化意愿统计分析见表2。
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人士更愿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占57.6%,从子女受教育程度来看,子女在城镇公办上学的家庭更愿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占85.7%,从举家迁移里看,有61.7%的居民更愿意举家迁移到城市。

Table 2. Analysis of household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the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to become citizen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表2.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因素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分析
3.3. 经济属性因素与市民化意愿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经济因素与市民化意愿统计分析见表3。

Table 3. Analysis of economic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citizenization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表3.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经济因素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分析
从收入水平来看,5000元以上的人,更愿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收入水平越高的人更愿意留在城市,从住房情况来看,在城市有房子的更愿意从村转移到城市,从土地利用情况来看,在农村没有耕地的更愿意留在城市。
3.4. 社会属性因素与市民化意愿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属性因素与市民化意愿统计分析见表4。

Table 4.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citizenization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表4. 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因素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分析
从社保情况来看,有社保的人更愿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占63%,从就业培训来看,参加过就业培训的人占比69.4%,更愿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城市生活满意度来看,不满意的人更愿意留在城市,占69.4%,从城市交往来看,在城市中交往越多的人占比最大,达到78.4%,更愿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3.5.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关键因素分为了个人、家庭、经济和社会四大类,并通过卡方检验进行解释变量的初步筛选。由于探讨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因此,选择问卷中“您是否愿意加入城镇户口?”来衡量是否愿意市民化,并将愿意市民化和不愿意市民化转化为二分类变量。因此本文选择采取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对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通常用0和1来表示被解释变量Y的两种情况,1表示是Y发生,0表示Y不发生,各解释变量一般用Xi来表示。本文中Y = 1表示农业转移人口愿意市民化,Y = 0表示农业转移人口不愿意市民化。其二元Logistic回归基本公式为:
P表示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发生概率,等式左边表示个案被因变量取值1和取值0的比率,α表示常数项,Xi为自变量,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诸多因素。对模型进行变换得到:
3.6. Logistic模型的结果分析与检验
本次数据分析利用SPSS26.0软件对问卷样本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的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的模型结果可以看出,X2 (年龄)、X3 (学历)、X5 (收入)、X6 (务工时间)、X7 (是否举家进城)、X8 (子女受教育情况)、X9 (土地利用情况)、X10 (居住条件)、X11 (是否参加就业培训)、X12 (是否拥有社会保险)、X13 (对城市生活满意度)、X14 (与城市交往程度)这12个变量的显著性的值都小于0.05,可见他们在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也就是这12个因素对于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检验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出来的模型是否是一个能有效研究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一个好的模型,需要进行模型的拟优合度和显著性检验。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见表6所示。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考克斯–斯奈尔R方为0.578,内戈尔科R方为0.798,拟优和度检验良好。

Table 6. Model fit test of goodness of fit
表6. 模型拟优合度检验
通过模型系数Omnibus检验和霍斯默莱梅肖检验来对模型进行显著性和适应性分析。从表7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显著性为0,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在模型中的14个变量至少有一个能够解释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

Table 7. Model coefficients Omnibus test
表7. 模型模型系数Omnibus检验
本次模型分析拟优合度检验情况如表8,霍斯–莱梅肖检验值如表8所示,P值为0.436,大于0.05,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表明本次建立的模型的整体适应性良好,所采用的14个变量能够反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愿。
4. 结论
第一,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愿普遍较高。通过调查数据发现,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较高,1034名被调查者中有644名愿意加入城市户口,占比61.4%。第二,文章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对三峡库区农业在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有着显著性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学历、收入、务工时间、举家进城、子女受教育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居住条件、就业培训、社会保险、对城市生活满意度、与城市交往程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如下:年龄 < 城市生活满意度 < 子女受教育情况 < 就业培训、社会保险 < 土地利用情况 < 务工时间、举家进城 < 学历 < 收入 < 居住条件、与城市交往程度。即居住条件和与城市居民的交往程度对三峡库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和学历因素;然后是务工时间、举家迁移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险;最后是子女受教育情况、城市生活满意度和年龄。
基金项目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一般项目(项目编号:CRKGS202203K),项目名称:“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评价研究”,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2022年度项目(项目编号:22CRKPT0203),项目名称:“重庆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年项目(项目编号:CRKSK2022015),项目名称:“物流金融存货质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