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国女足,历史辉煌,多次进入奥运会、世界杯决赛圈,亚洲杯、亚运会多次夺冠,为国争光,被球迷称为铿锵玫瑰;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人才凋零和别的国家的进步,中国女足成绩有所下滑,2021年奥运会兵败东京,本文对中国女足在东京奥运会小组赛三场比赛的丢球从数量、时间、丢球方式和丢球区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本届奥运会中国女足防守的一些特征,找出防守端的不足,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旨在为中国队接下来的训练和选材提供理论性依据 [1]。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足的丢球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到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女子足球运动的相关书籍资料,并到CNKI学术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网上数据库查阅与丢球特征相对应的文献资料,为本文在撰写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提供理论性支持。
2) 录像观察法。通过互联网查找中国女足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足的所有比赛以及比赛集锦,并重复观看,以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
3) 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比。
2.3. 有关概念
1) 失球的时间
全场比赛时间90 min,每15 min为一个时间段,上下半场补时为一个时间段,共分7个时间段 [2]。
2) 区域的划分
把比赛场地按区域进行划分,1区:比赛场地的球门区;2区:罚球区左侧;3区:为罚球区右侧;4区:为罚球区底线与中场线相连接左侧区域;5区:为罚球区底线与中场线相连接右侧区域;6区:为罚球区与中场线连接区域。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女足丢球数量分析
“进攻赢得比赛,防守赢得冠军”;防守对一支球队至关重要,本届奥运会女足冠军加拿大队6场比赛共进6球,进球数并不靠前,但通过6场仅失4球的防守表现赢得最后的冠军;反观中国女足完成的三场比赛,一共丢掉17球,场均丢球数达到5.67粒(见表1)。与巴西队的比赛中丢球5粒,与赞比亚队的比赛中丢球4粒,与荷兰的比赛中丢球8粒,糟糕的防守表现,使得中国女足小组赛过后早早淘汰。根据场均失球数据统计,说明中国女足不仅防守能力差,球队整体水平较世界强队差距较大,比赛中球队的防守能力能极大程度的影响球队的成功,因此,相比较进攻能力的提升,稳固的后防是目前中国女足比赛制胜的关键。由此可见,中国女足应更注重加强整体防守体系发展的提升。

Table 1.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number of ball loss and ball loss per game of Chinese women’s football team (N = 17)
表1. 中国女足丢球和场均丢球数量统计分析(N = 17)
3.2. 中国女足丢球时间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中国女足失球高发节点为61~75分钟,发生5粒失球。经过一个小时的高强度体能消耗后运动员逐步进入体能疲劳期,极易导致失球情况发生 [3]。0~15、31~45、76~90时段均发生3粒失球情况,其次16~30、31~45以及补时时段分别出现1粒失球情况(见表2)。总体而言中国女足上下半场比赛失球总数较为均等,各个时段都有,说明能力不足是致命缺陷。因此在此阶段发生的失误情况相对较高,根据各球员水平强弱特点不同,因而在此时段发生失球情况不同。

Table 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ost time of Chinese women’s football team (N = 17)
表2. 中国女足丢球时间统计分析表(N = 17)
3.3. 中国女足丢球区域分析
根据以上表格分析,中国女足在本届奥运会比赛中累计失球总数为17粒(见表3),失球主要发生在2区,失球数达9粒,其次是3区失球4粒。2、3区位于球门左右两侧,离球门较近,攻防守球员聚集容易产生混战失球情况。6区距离球门最远也是区域范围最广的区域,考虑到女足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距离球门长短等因素因此在该区失球相对较少。4、5区没有出现失球情况,4区、5区位于两边路区域,对于射门而言过于偏角,因此在此区域较易防守。

Table 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women’s football team (N = 17)
表3. 中国女足丢球区域统计分析(N = 17)
3.4. 中国女足丢球原因分析
1) 中国女足后卫防守球员失误情况分析
中国防守队员在被进攻突破失球以及盯防漏人失误因素中失球数各达到6粒,抢点失误情况造成失球2粒,封堵失败失球1粒(见表4)。盯防漏人、被突破、抢点失误以及封堵失败四者之间密切相关,能直观的反映出防守与进攻球员之间的水平差异。根据比赛视频发现中国女足在本届比赛中多以4-3-3阵型作为主打阵型,该阵型更偏向于进攻打法,而面对后防如此不稳固的情况下主打进攻毫无益处,提升整体实力水平才是唯一取胜之路。

Table 4. Statistics of Chinese women’s football guard (N = 17)
表4. 中国女足后卫防守球员失误情况统计(N = 17)
2) 中国女足守门员失误情况分析
中国女足因守门员失误行为发生17粒失球情况,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扑救不及时,造成6粒失球百分比为35.2%。其次是选位不当导致失球5粒,百分比为29.4%。脱手失误、脱手失误、判断失误各失球2粒分别占比11.8% (见表5)。守门员选位不当、扑救不及时、脱手等失误情况与自身技术能力密切相关,如此严重的失球结果说明中国守门员技术水平迫切需要提升 [4]。

Table 5. Statistics of Chinese women’s soccer goalkeeper error (N = 17)
表5. 中国女足守门员失误情况统计(N = 17)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从丢球数量和场均丢球数来看,中国队相比较八强球队,丢球较多;在一定层面上,丢球数并不能完全反应一支球队的最终排名,但是一定能说明这支球队有一条羸弱的后防线,防守能力需要继续提升、防守体系需要重新构建。
2) 从丢球的时间来看,61~75分钟丢球最多,达到5粒,这个时间段基本到达一个体能瓶颈期,注意力和技术动作都有所下降;补时阶段和45~60分钟丢球最少,都丢了1粒,补时阶段时间较少,下半场开场前15分钟,实力较强的对手基本领先,不存在上半场同一时间“抢开局”原因,此外,中国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赛节奏,身体上更加适应、注意力更集中。总体而言,上下半场比赛丢球总数大致相同,各个时间段都有所涉及,说明中国队整体防守能力不足,实力较对手有较大差距。
3) 从丢球的区域来看,丢球基本上集中在罚球区内,其中二区丢球最多,达到9粒;罚球区内三区离球门较近,丢球相对更容易;禁区外三区仅丢1球,距离较远,女足较男足身体素质存在差距,射门距离和力度较小,从而丢球较少。
4) 从丢球原因来看,中国防守队员在盯防不紧和被突破这两个失误因素中丢球最多,达到6粒;射门封堵失败丢球最少,丢掉1粒;解围失误没有造成失球。此外,在守门员失误丢球中,扑救不及时和选位不当造成的丢球最多,分别为6粒和5粒。根据研究发现,中国队偏向4-3-3进攻阵型,针对后防线防守能力差的现状,要立足当下,做好整体防守的情况下,在追求进攻能力的提升;此外,守门员的技术水平也迫切需要提升。
4.2. 建议
1) 加强球队的整体防守能力,根据对手和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阵型,制定有针对性的战术。
2) 球员要快速进入比赛状态,合理分配体能,集中注意力,中前场球员要构建好第一道防线,减轻后场球员压力,做好二点球的控制,后防球员要合理的选位,正确把握上抢时机。
3) 在日常训练中,守门员要多练习偏角度的扑救能力以及防守选位;后防球员要有意识的练习二点球的盯防能力、整体协防能力、无球状态下的提前移动和对进攻球员的干扰,加强防守三区的正面防守和协防能力。
4) 合理地选拔高水平球员进入国家队,鼓励球员留洋,去高水平联赛磨练;保持国家队成员的稳定,保持阵容的完整性,减少磨合时间,提高球队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