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来华留学生广府文化体验课课程设计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Guangfu Culture Experience Course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摘要: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稳步推进,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在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推广方面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文化体验课已成为各高校培养来华留学生认识文化、树立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体验课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来华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广府文化体验课为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广府文化的内容与优势,第二部分阐述了文化体验课的研究综述,第三部分阐述了广府文化体验课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第四部分是以广府文化中的剪纸和武术为例,具体阐述课程步骤和做法。
Abstract: With the steady progress of China’s opening up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play a role of bridge and link in promoting the overseas dissemin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experience cours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foreign students to understand culture and establish cultural identity.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ultural experience cours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foreign students to experienc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mmersivel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Guangfu cultural experience course as an example,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advantages of Guangfu culture,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course, the third part describ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Guangfu cultural experience course, and the fourth part takes paper-cut and martial arts in Guangfu culture as examples to specifically explain the course steps and practices.
文章引用:叶漪舟. 关于来华留学生广府文化体验课课程设计的思考[J]. 教育进展, 2022, 12(12): 5575-558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2849

1. 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要求,这体现了国家文化输出的需求。文化输出的作用在于培养知华友华的青年人才、增强来华友人的文化认同感。习近平继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中,进一步系统地提出制定了实现“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文化影响深入人心”战略的几个重要工作目标,语言教学是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窗口之一,许多来华留学生来粤学习汉语,是留学生深入了解广府文化的必要途径 [1],因此学习汉语就必须了解背后的广府文化。因为大多数来华留学生通过课堂了解中国文化,如今,地方文化体验课已成为许多高校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课程种类之一。作为广东省文化的代表,广府文化体验课已成为培养留学生学习汉语、知华友华的有效方式,如何设计好一趟广府文化体验课也是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2. 广府文化体验课的概念

广府文化体验课是一种以学习广府文化内容为主打的文化体验活动课程。广府文化主要是指的范围是广东省珠三角广府地区使用的粤语交流的地域文化。广府地区囊括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在内,包括粤西和粤北的部分地区 [2]。由于受到华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洋外来文化入侵的冲击,该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的鲜明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府文化在保持原有特征的同时,与中原汉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形成现在所呈现的广府文化特征。广府文化体验课能使留学生能直观感受当代广东社会生活及民间习俗,亲身体验广东人的生活方式及人文精神,从而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体验式教学法这是指一种重于实践,亲身体验中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中国传统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体验式教学法强调以每个学生发展为教育中心,重视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知识,而非教师一味灌输。体验式教学法要重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情感,注重通过体验激发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促进认知发展 [3]。在师生关系层次上,不是主从之间的独白关系,而是一种平等与交流中的平等对话交流关系。内容简介体验式教学法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还重视关注学生的精神,充实情感。体验式教学法具有亲身体验、师生平等交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情感发展等特点 [4]。

3. 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课研究综述

近年来,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方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不同学者的研究。隋岩充分论证提出了应用《中国文化》开展体验式教学工作的具体必要性、应用教学模式设计及教学原则,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积极地情感体验,感知中国文化之美。张金华、叶磊课题组(2010)先后收集及整理汇总了一批国内外相关学者近期对于现代体验式语言教学问题的前沿理论进行研究,对中外体验式语教学比较研究模式的思想起源、概念、理论依据体系及课程实施管理方法均进行做出了理论阐释,他同时认为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将是有效提升汉语教学能力水平、提高汉语教学实际效果最好的实践有效实施途径,并进而对语言体验式化教学体系在对外汉语未来五年的总体发展以及趋势发展做进行了展望 [5]。刘婵(2011)将中国剪纸文化引入汉语课堂中,学生不仅能掌握剪纸的方法,还能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民间风俗,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他指出文化体验课的开设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中华才艺技能,更能提高对中国式审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韩元贞等(2013)曾指出体验式教学法也是有效提高学校课堂体育教学实践效果最好的几种有效学习方法形式之一,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 [6]。孙家乐(2015)对武术文化教学做了教学设计,制定了武术文化教学的教学内容,丰富了武术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体系 [7]。邹洋(2022)作者结合他自身多年教学经历,探讨了对外汉语实践教学中“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指出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提高书法教学质量,有利于汉语思维渗透学习者思想中 [8]。

4. 广府文化体验课设计价值取向

来华的留学生们来自全球不同文明的各个国家,有着自身不同国家的多元价值观,因此,来华留学教育课程设计育人工作既需要我们遵循中国教育改革的某些一般认知规律,又要充分顾及这些来华中国留学生们的特殊性,有重点针对性有的放矢地策划开展广府文化体验课活动。价值取向应如下:

一、以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家庭孩子为主体,教师学生家庭为主导学生对象为主的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在社会文化生活学习体验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工作过程及实践研究中,要在长期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情感、认知、个体、需求等确定文化主题并合理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文化体验中更好的全身心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体验中获得文化自知,从而建构和完善自我文化观念,成为下一次文化体验的基础。学生是文化体验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自身则首先要能发挥课堂主导作用,有条不紊高效地有序推进学校每一个课程教学和环节,把握全局,注意参与者的表现与感受,并根据每个不同的教学环节,适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文化体验课教学效果。

二、过程为本原则。中国文化体验课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文化教学,该课程倡导以过程为本的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体验式理念贯穿教学始终,包括文化参与、文化描述、文化阐释、自我反映,每个部分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该“体验”不仅仅在于动手操作的实践,而且更重要的是动脑、走心的文化思考与探究,是学习者眼、耳、口、心的全方位参与。在参与中,关注学习者的过程体验,享受文化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和感悟。

三、多元互动原则。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环境条件的互动、学生内在文化观念新知与旧识的互动等。教师也要能积极尝试创设更多种学生互动课堂形式,通过有奖问答、主题活动探究、话题互动讨论、项目团队合作,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活动营造一种和谐与融洽统一的校园课堂人文环境,并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情境设置、学习资料、文化教具等教学条件,促进学生与环境条件的互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思考与对比,促进学生调动以往文化积累与当前文化新知识相互动。

四、以文化教学为主,适当结合语言教学的原则。据笔者对拉脱维亚六所高校汉语学习者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集中在对汉语感兴趣和喜欢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体验课作为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文化课,主要是以文化教学为主,但是也需适当结合语言教学。教学中坚持这一原则,有助于满足汉语学习者对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需求。具体途径是在学习体验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在文化情境中适当学习些相关文化词汇和表达。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相关汉语,汉语的学习也让文化的习得更为深刻。

五、文化的显性因素与隐形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文化有内外两个重要层面,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前者是明显可见,易于描述的,比如饮食、服饰、音乐、货币等文化产品、行为和制度。后者则隐密无形,甚至难以察觉和揭示,它存在于观念深处和行为背后,比如礼仪、价值观、审美风格、道德规范、思维习惯、社会距离等潜在规则和无意识规则。文化发展的历史显性影响因素一般和其他隐性的因素又往往会是互相存在联系影响的。可见隐性的传统文化产品形式和传统习俗往往反映出了其隐性历史的社会文化观念,而其它隐性社会的传统文化观念也体现在可见历史的历史文化产品表现形式和社会习俗中。只有我们了解把握了某一种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某些产品、习俗方式和道德观念等的复杂相互的关系,才能全面把握到这种社会文化形态的其本质特点。在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将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教师要注意由易到难的安排文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了解表层文化产品和习俗之后,进一步深入探究文化原因,以此加深对文化的理解,避免误解。

六、教学过程中挑战与支持相结合的原则。由于海外教育特别是欧美国家,提倡自主探究、大胆探索、宽容失败。所以学校在组织教学任务过程设计中,合理设计安排了具有较大挑战性要求的活动任务、内容设计与活动过程,不仅将能够极大增强我校学生们的课外学习实践兴趣度和发展动力,而且还更大大有利于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挑战性因素虽可以为课堂教学加分,但并不意味着挑战越大越好,而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将挑战控制在学习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此外,对挑战性进行适度把握的同时,教师还需考虑支持性,注意挑战性与支持性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支持性不仅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还体现在学习内容和过程方法二者的合理安排。其具体体现在内容的难易度和教学过程方法的难易度上,如果低挑战的过程和低挑战的内容相结合,则使学习者产生无聊感,学习者松懈;高挑战的过程与高挑战的内容,则挫败学习者信心,学习者逃离。因此,如果课本内容显得复杂抽象而内容抽象,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思维方法本身就都应该内容相对较简单,如果课堂内容却相对较为简单且易懂,学习的过程技巧和思想方法也就相对应该会增加很多挑战性,只有逐步达到教学挑战鼓励与课堂支持之间的相对平衡才能保证使广大学生切实学到相关知识内容并发展技能。

5. 广府文化体验课设计思路——以剪纸和武术课为例

5.1. 剪纸文化体验课设计

作为广府文化非遗的一种艺术载体,广东剪纸是广东社会千百年来的历史展现,通过采用不同的剪纸主题可以表达我们爱国主义和守法廉洁自强的时代精神,通过利用剪纸也可以把学校校史文化和校训主题表现出来,在培养留学生民俗文化鉴赏能力和剪纸技术的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基础,坚持我们的信仰,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民主、爱集体为主线,以推动来华留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来华留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习基础剪纸技巧,掌握我国传统剪纸的历史沿革和现状,了解我国传统剪纸的基本形式和语言符号,充分发掘中国剪纸文化中具有正面力量的传统价值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展现了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反映的古人智慧。

剪纸文化知识体验本课本的主体教学模块内容是包括了剪纸美术基本技法理论知识,剪纸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赏剪(刻)纸练习三个部分,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使用中英文对各种剪纸样式进行分析和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美学价值;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剪纸实践操作,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课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基础讲解,先从剪纸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基本知识讲起,动手之前老师使用多媒体对剪纸样式文符进行解读,并延伸到当代应用价值。第二个步骤是赏析纸样,例如,“龙”象征着成功、幸运和高贵,对比中西方文化的“龙”,进一步阐述了龙字与图形的形成与发展,接着阐述近现代中国人发扬龙的精神的故事,听歌曲《龙的传人》,让留学生感悟“龙”勇敢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学习成语“飞龙在天”“蛟龙入水”等;又例如,鉴赏中国四大君子梅兰竹菊图样,阐述廉洁事迹以及中国反腐倡廉的政策,中途可以让学生交流表达出自己对廉洁的看法以及自己国家代表廉洁的象征。第三个步骤是实践,学习并实践基本样式裁剪。第四个步骤是创新,在完成剪纸任务后,老师可以要求留学生立足自身文化特点,结合中国龙的发展和寓意进行创新,合作讨论交流进行“龙”的衍生样式的设计并裁剪。通过提问、赏析、讨论、二次创作、作品展览等方式,由浅入深,虽然只是薄薄一张纸,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可以实现“纸上得来不觉‘浅’”的效果。

5.2. 武术文化体验课设计

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和精神是武的“道”,技艺是武的“术”,只有“道”与“术”的融合才是浩瀚雄壮的中国传统武术。武术课的思政元素应是戒骄戒躁、刚正不阿、锄强扶弱、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华留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认识中国武术历史,掌握最基本的武打动作,从而形成对武学的真正的唯物主义理解,并养成中国留学生能吃苦耐心、百折不止的顽强毅力精神,遵纪守法、爱惜身体,德智育体美劳全面发展。

通过讲授法、学习观摩、个人展示、分组教学等方式,武术体验课以咏春基本拳法为例,结合武术精神介绍每个招式的作用。具体步骤可分为:热身、讲解、实践、复习。具体可体现为,先热身如跑步和伸展等锻炼,然后播放视频咏春拳演示,又如叶问、李小龙等保家卫国的电影剪辑,然后讲述了咏春拳的来源与演变,并联系到中国武术传统和中华哲学,儒、道思想和中国武术学派历来提倡“君子”文化,把“君子”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成人”的最高准则,并期待着人们努力去争取达到。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所倡导的“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理念,对武学开发具有明确的引导意义。传统道义重视“仁爱”,以为“仁”为“爱人之本”。之后进入武术学习,首先学习礼法“抱拳礼”“鞠躬礼”并解释其含义和应用。学习完礼仪之后再组织学生练习招式,分组训练,点到为止。课程结束之前回顾知识点。

5.3. 广府文化体验课教学实践反馈

对广府文化体验课进行课堂跟踪以及在完成课程后对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剪纸课堂上,来自法国的留学生Marion对中国剪纸十分感兴趣,每次她都能快速刻完复杂的图样,她觉得通过广府文化课学习到了许多关于中国的图案,“这是新的经验,很有意思”,她还表示,法国也有剪纸艺术,但是主题有很多不同。来自摩洛哥的Abbey表示中国的刻纸十分有趣,而且寓意丰富,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知道石榴花是“子孙满堂、富贵”的意思。来自美国的Peter也通过剪纸课学认识的“福”字和寓意,课堂结束后,他开心地表示“福代表好运,我想把它送给我的妈妈”。而来自坦桑尼亚的Micky则从另一个角度收获良多,“我喜欢和老师们交谈,收获很多”“我更喜欢听老师说,因为我真不会剪纸,我觉得很难”。Micky的汉语已经达到hsk4了,可以尽情地感受与剪纸老师深入交谈的快乐,从交谈中获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留学生作品见图1

Figure 1. Partial excellent paper cut work from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图1. 部分来华留学生的优秀剪纸作品。

在武术课堂上,学生们学习了咏春拳基本礼法和拳法,并进行互相切磋。来自俄罗斯的Sharif来中国已经一年半了,表示咏春拳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学习中国人的武术精神,在一招一式中感受发力。来自韩国的白松贤表示,小时候经常看到中国电影里面的大侠飞檐走壁很羡慕,在学习了咏春拳之后“发现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但是也进一步了解了咏春拳的作用和精神,他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传承,同时“和同学一起学习打拳很愉快”。学习场景见图2

Figure 2.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 Wing Chun at Yongchun Kung Fu Hall

图2. 留学生在永春武术馆学习咏春

根据收回的33份问卷调查,48%的留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学习广府文化,40%的留学生表示一般喜欢,45%的来华留学生认为学习剪纸和武术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学习非常有帮助,76%的来华留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广府文化。

6. 总结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稳步推进,国际学生在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推广方面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地方文化体验课的开设将有利于宣传中华文化、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广东文化竞争力。地方文化是属于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广府文化体验课的广泛开设是促进来华的留学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一项必然结果,它应既保证能满足外来留学生们对其综合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后的一些主观发展需求,又应能尽快适应中国来华留学的客观环境。随着教育国际化不断创新发展、来华优秀留学生群体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不断显著提高,广府文化体验课这独特课程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谭丹. 广府文化资源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大学, 2018.
[2] 王杰. 论广府文化的两重性[J]. 湖南社会科学, 2020(1): 117-123.
[3] 孙立峰. 体验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民俗课中的应用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3(3): 132-137.
https://doi.org/10.16216/j.cnki.lsxbwk.202003132
[4] 柳超健. 论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7): 94-98.
[5] 张金华, 叶磊. 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6): 143-145.
[6] 韩元贞. 体验教学法在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7] 孙家乐. 武术文化体验课“学文习武”教学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 安阳: 安阳师范学院, 2015.
[8] 邹洋. 体验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大学, 2020.
https://doi.org/10.27456/d.cnki.gyndu.2020.0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