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国家的就业体制由“大学生包分配”向“大学生自主选择”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 [1]。通过统计网络上公布出来的数据可以看到,从2007年到2015年,毕业生人数从495万人増加到749万人。每年都会出现一大批的大学毕业生,这个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然而整体的就业率却在不断降低,甚至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2]。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既反映了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又对广大学生的求知动机和教师职业在教书育人中的神圣责任产生了很直接的影响 [3]。2019年10月发表的《关于做好当前新形势下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是目前的就业形势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压力的直接反映。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冷静面对 [4]。我国政府也十分关注当前的就业状况,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从近几年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就业率不断降低,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不理想 [5]。
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特点的分析,指导大学生合理的未来就业规划,改善高校对体育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指导工作,是本文的一个新的视角。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铜仁学院的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的就业意向为调查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为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以“就业意向”为关键词,查找有关文献,加深理解,明确研究方向。
2.2.2. 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并结合已有的理论成果,设计了关于《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并在征询指导老师意见后对问卷进行完善。
铜仁市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共有2所,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体育专业学生577人,铜仁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有326人。本研究共发放903份问卷,其中825份,回收率达91.4%,基本满足调查需求。
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为检验其是否符合本研究的目的要求,请专家进行评价效度为0.81。
为保证问卷的可靠性采用重复测试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在问卷回收20天后随机抽取小样本调查针对200名相同的对象进行第二次调查,根据两次调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结果,显示结果表明两者相关性显著符合调查问卷信度标准,信度为0.93。
2.2.3. 数理分析法
本文在数据收集和处理上,为避免人为操作过程带来的误差,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在表格中绘出结果。
2.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总结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最后,本文从理论上对这些结论进行了逻辑上的分析,找到了这些结论的成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基本情况分析
3.1.1.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所调查学生的性别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为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共有903人。参与填写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表人数有825人。由表1可以看出,女生人数有308人,占调查总数的37.29%。男生人数有517人占调查总数的62.71%。男生人数远远多于女生人数,在铜仁市,甚至在整个国家的体育院校中,男生的人数一直都是多于女生的,这也是符合现实的。

Table 1. Gender of students surveyed by Tongre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825 people)
表1.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所调查学生性别情况(825人)
3.1.2.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的原因调查分析
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有482人因为兴趣爱好而选择了体育专业,占调查总数的58.47%;由于体育生文化成绩要求不高而选择的人数有28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3.9%;28位学生由于听从家长的建议而选择了体育,占调查总数的3.39%;有35人由于其他原因才选择的体育,占总数的4.24%。总的来看,其中一部分学生选择体育专业是出于热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体育。正如谚语所说,“最好的教师就是兴趣”,由于各种外界的干扰才选择体育专业,这部分人群在择业上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学校教师要加强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便于更好的就业。

Table 2. Reason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ongren City to choose physical education (825 people)
表2.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的原因情况(825人)
3.1.3. 铜仁市体育专业学生对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22.46%的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36.86%的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看好,31.3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状况不乐观,4.66%的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现状不甚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正如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所言,“兵不血刃,粮草先行”,要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经调查发现,对于就业前景非常乐观的大学生,他们的就业意识相对较强,他们大都参加了多次的社会实践,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对自己的职业技能很有信心,或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在就业情况不佳的大学生中,多数人在就业技巧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就业意识比较弱,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没有丰富的实习经历,使自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这是大学生在找工作中必须要克服的困难。学生要积极参加实习,不断提高自己,不断积累经验。不要因过分乐观而止步不前,也不要因激烈的竞争太过悲观而退缩。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克服这些负面因素,保持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让自己在求职之路上走得更稳。

Table 3.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Tongren City (825 people)
表3. 铜仁市体育专业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的情况(825人)
3.1.4. 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调查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到,有399名学生觉得毕业之后大学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占调查总人数48.31%;有388名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去找不相关的工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占调查总人数的47.03%;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日益加大,学生也看到这个事实。大部分的学生表明愿意从事本专业不对口的专业,所以体育专业学生选择就业时对“专业对口”的需求有所降低,不再盲目地追求毕业后必须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

Table 4. The situation that the professional and the job are not matched (825 people)
表4. 看待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情况(825人)
3.1.5.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情况调查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选择学校的人数最多,451人选择这一项目,占54.66%,这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愿意放弃他们所学,而是希望在体育教学这个行业中继续下去。有9.75%的人选择了政府机构,这表明很多学生仍然选择了“铁饭碗”,这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仍然很传统。通过调查可以得知,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继续升学的有74人,占总人数的8.9%,据了解,这些学生都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好的基础。选择健身俱乐部的有61人,占总人数的7.63%,现在的健身行业蓬勃发展,健身需求比较大。警察和自主创业所占比较小。还有一些人,还没有弄明白,还没有想好,还有些迷茫。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对于自己的毕业计划还没有做出合理的计划,还处在懵懂的状态。在步入大学的第一步,就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好规划,而不是在即将步入社会时,还在犹豫。这也反映出目前大学生对于人生的总体规划存在着一种盲目、害怕的心理。

Table 5. The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intentions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ongren City (825 people)
表5.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情况(825人)
3.1.6. 就业地域的选择意向调查分析
根据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铜仁市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地区意向,学校附近、一线城市、回乡,学生在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选择以回乡为首选占总数的57.63%;其次选择在学校附近找工作的有23.31%,据了解,这部分学生觉得对学校周边比较熟悉,能适应于这样的环境且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有19.07%的大学生选择到一线城市工作,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一些人宁可在外面流浪,也不愿意回家发展。城市的繁荣固然让人留念,但如果你不能在这座城市中立足,那么这种孤立无援的感觉就会更加突出。在工作地域上,与户口所在地相邻的城市更为接近,这体现出了大部分学生没有打破传统观念,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价值观;选择回乡工作的优点是,工作的压力相对较轻,有一定的关系网,更熟悉的环境和家庭,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家的感觉,这是一种很有安全感的感觉。总而言之,在哪儿工作也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这也是我国当前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的不同之处。大学生在求职时要实事求是,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盲目地追求自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识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

Table 6. The choice of employment intention (825 people)
表6. 就业意向地的选择(825人)
3.2.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3.2.1. 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分析
在面对择业时考虑因素调查中,学生考虑的因素有兴趣爱好、薪水、专业知识、实践和工作经验、发展前景、父母意见、社会关系。如表7显示,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专业知识、兴趣爱好、薪水,据调查发现,专业知识仍然是影响就业的最主要因素。人们都认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成绩差,然而要想改变这种固有的看法,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要主动提高自身运动技能的同时又要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薪水和兴趣爱好也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在求职过程中,学生对薪水要求太高导致很难就业,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其次依次为实践和工作经验、发展前景、社会关系和其他。现如今,任何工作岗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锻炼自己,积累经验。

Table 7. Priority factors when choosing a job (multiple choices) (825 people)
表7. 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多选) (825人)
3.2.2. 教育教学方面上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表8的数据可以看出,影响就业的教育教学因素中教师的师资水平排在首位,有66.1%的学生选择此项,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得有一桶”,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学校提高自身能力。排在第二、第三位的是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方式方法,占49.15%和46.19%;选择课程设置的由37.71%,学校要强化专项课程的课时,注重培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Table 8.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actors affecting employment (multiple choice) (825 people)
表8. 影响就业的教育教学因素(多选) (825人)
3.2.3. 就业信息获得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社会就业信息的获取途径调查中,表9显示有68.64%的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工作,这也反映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大学生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工作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的社会,用人单位的招聘方式不再局限于纸面上,而是依赖于互联网,快速的传播,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与此相比,有19.92%的人是在招聘报纸或求职专刊上找工作,传统传媒不仅落后于互联网,还因为传统传媒的有限。获取渠道多样,信息接收才会更加全面,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去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

Table 9. Ways to obtain employment information (multiple choice) (825 people)
表9. 就业信息获得途径(多选) (825人)
4. 提升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4.1. 合理规划学业,提升自我竞争力
学生应该清楚的了解自己就业意向,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考取尽量多的资格证书,由于现如今很多职业岗位都要求持证上岗,证书相当于“门票”,所以体育专业学生应该规划好自己的未来职业趋向,考取对于自己有用的资格证书。
4.2. 加强社会实践,增强市场竞争力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要学会运用,社会上任何岗位对劳动者的实践能力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为社会培养一个专业、多种能力的社会人才。
4.3. 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力度,拓宽就业渠道
许多大学开设了就业辅导课程,分发就业资料指南;此外,还有大量的求职讲座和职业辅导讲座。这让学生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获益良多,但目前还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绩,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毕业生。这样既能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又能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生由于成绩要求不高和从家长的建议而选择了体育,分别占比33.9%、3.39%。由于各种原因不得已才选择的体育专业,受各种外界的干扰才选择体育专业,这部分人群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对其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2)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有部分学生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得到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
3)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对教师角色相对明确,但教育系统接受的人才有限。
4) 在工作地域上,与户口所在地相邻的城市为首选,很难打破传统观念,不能清楚的定位自我。
5)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有68.64%学生就业信息渠道的选择集中于网络,这表明仅靠网络无法更好地发挥就业信息的作用。
6) 铜仁市高校体育专业有70.34% 的学生都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是最有竞争力的,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缺乏处理问题的技巧。
5.2. 建议
1) 高校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不要盲目择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 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状况,认识到就业市场对人才和自身就业的社会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3)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自己的事业,选择自主创业。
4) 大学生在求职时要实事求是,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盲目地追求自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识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学会先就业再择业。
5) 学生应该拓展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可以与指导老师多进行联系沟通,通过导师推荐也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方式。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以端正的态度把握机遇,增强竞争意识。
6) 学校要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实践技能,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强化他们的精神方面的教育。
7) 高校体育院校学生要以一种积极、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并在校期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弥补自己在找工作中的不足,为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