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提出
学业适应是指个体能够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平衡,最终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过程(王晓怡,2015),是衡量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重要指标。学业参与是指父母为促进儿童在学业领域的成功从而与学校或者儿童之间进行的持续互动(Hill & Tyson, 2009)。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学习的参与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儿童的学业适应(于慧洁,2019;Wei et al., 2022; Zhao & Wang, 2014),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父母的学业参与行为。Pomerantz及其同事认为,父母学业参与包括信念、情感、行为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成分(Pomerantz, Moorman, & Litwack, 2007)。目前,较之丰富多产的有关父母学业参与信念和行为与儿童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Ng et al., 2019; Ng, Ng, & Pomerantz, 2021; Wei et al., 2022),有关父母学业参与情感影响儿童心理适应的研究还相对缺乏。一些研究者认为,父母积极的情感投入是高质量父母学业参与的主要特征之一(罗良等,2014)。具体而言,父母的积极参与情感主要表现为父母在参与学校活动或参与儿童学习时对孩子表现出兴趣和喜爱、乐意与孩子谈论学校生活或学习并表现出支持和关心;消极参与情感表现为父母恼怒或挑剔地检查孩子的作业,迫不得已与孩子的老师交流时总是很着急或者很焦虑、烦恼(Pomerantz et al., 2007)。已有研究发现母亲的学业参与情感能显著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即母亲情感卷入程度越高,儿童的学业成绩越好(宋冰,2010)。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影响儿童发展的另一主要微系统。一些学者指出,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以及在学校的体验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继而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学校满意度是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学校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国外研究发现,学生的学校满意度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Zullig et al., 2009)。同时,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开展的研究发现,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他们的学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刘旺,冯建新,2006)。可见,儿童的学校满意度也是影响儿童学业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和学校并不是各自独立而是共同作用影响儿童的学业适应。儿童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支持越多,学校满意度越高。如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温暖型教养与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包括学校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陈志英,2020;王金霞,王吉春,2005)。这综合表明,父母教养能够影响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基于这些间接的证据,我们推测,父母学业参与情感作为父母教养的重要方面,可能与儿童的学校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鉴于父母学业参与情感与儿童学校满意度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以及已有研究揭示的学校满意度与儿童学业适应之间的相关,本研究预期,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可能在父母学业参与情感和儿童学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鉴于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这一问题,本研究拟在小学高年级儿童群体对这一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整群选取一所城市普通小学四、五、六年级18个班共937名学生。在征得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对其进行集体问卷测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被试884名。其中,四年级学生265名(男155,女110),五年级学生303名(男175,女128),六年级学生316名(男178,女138)。
2.2. 研究工具
2.2.1. 母亲学业参与情感
采用Cheung和Pomerantz (2011)改编的《愉悦情绪量表》考察母亲参与儿童学习时最基本的情绪表现,共16个项目。包括7个积极情感(如“高兴”、“关心”)和9个消极情感(如“紧张”、“担心”)。要求儿童在1~5级量表上评定每个项目适合他们母亲的程度,以相关项目的平均分作为母亲学业参与情感得分。分数越高,学业参与情感越高。量表在中国儿童群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Cheung & Pomerantz, 2011),在本研究中,积极和消极参与情感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8和0.86。
2.2.2. 学校满意度
采用田丽丽和刘旺修订(2005)的《学生多维生活领域满意度量表》中的学校满意度分量表考察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共8个项目。要求学生在1-5级量表上评定每个项目符合他们自己的程度,以项目平均分作为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得分。分数越高,满意度水平越高。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信、效度较好(田丽丽,刘旺,2005),本研究中,学校满意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
2.2.3. 学习策略
采用目标取向和学习策略量表(Dowson & McInerney, 2004)的元认知策略分量表考察儿童的学习策略。共18个项目,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三个因子。儿童在1~5级量表上评定每个项目适合自己的程度,以项目平均分作为儿童学习策略得分。分数越高,表明儿童的学习策略越好。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Cheung & Pomerantz, 2011);内部一致性分析表明,本研究学习策略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
2.2.4. 学业成绩
以施测学期儿童的语文、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以年级为单位标准化后的成绩作为儿童的学业成绩指标。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录入、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采用AMOS 24.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3. 结果
3.1. 相关分析
初步的数据分析表明,母亲的积极参与情感(F(2,884) = 3.853, p < 0.05)、消极参与情感(F(2,884) = 6.632, p < 0.01)和儿童学校满意度(F(2,884) = 5.064, p < 0.01)存在显著的学生年级差异,故本研究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控制了年级变量。偏相关分析发现(见表1),母亲的积极学业参与情感与儿童学校满意度及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学业参与情感与学校满意度和学习策略呈显著负相关;学校满意度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习策略均呈显著正相关。

Table 1. The result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es of maternal affection of academic involvement, children’s school satisfaction and their academic adjustments
表1. 母亲学业参与情感、儿童学校满意度和学业适应的描述统计和偏相关分析结果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
3.2. 中介效应检验
以母亲学业参与情感为自变量,以儿童学业适应为因变量,以学校满意度为中介变量,采用Amos24.0分别构建积极学业参与情感和消极学业参与情感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中,学业参与情感和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均采用平衡法分别进行条目打包,打包后将各小组均分作为潜变量的观测指标。学习策略潜变量的观测指标为监督、计划、调整三因子得分,学业成绩潜变量的观测变量为标准化了的语文、数学成绩。
结果发现(如图1),积极学业参与情感的中介效应模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数据拟合较好(CFI = 0.99, GFI = 0.99, TLI = 0.99, RMSEA = 0.02, SRMR = 0.07)。由图1可知,母亲积极的学业参与情感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学习策略和学校满意度,不显著预测儿童的学业成绩;儿童的学校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这综合表明,学校满意度在母亲的积极学业参与情感和儿童学习策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积极学业参与情感和儿童学业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注:括号外为积极学业参与情感的数据,括号内为消极学业参与情感的数据;*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 001。
Figure 1.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hildren’s school satisfaction o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maternal affection of academic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academic adjustments
图1. 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在母亲学业参与感情和儿童学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
消极学业参与情感模型对研究数据的拟合也较好(CFI = 0.99, GFI = 0.99, TLI = 0.99, RMSEA = 0.02, SRMR = 0.01)。如图1所示,母亲的消极学业参与情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学习策略和学校满意度,不显著预测儿童的学业成绩;儿童的学校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这综合表明,学校满意度在母亲消极的学业参与情感和儿童学习策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消极参与情感与儿童学业成绩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母亲的积极和消极学业参与情感尽管不显著预测儿童的学业成绩,但是分别显著正向和负向预测儿童的学习策略。这与已有研究发现基本一致,表明母亲在帮助儿童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兴、愉快等积极情感越多,虽然没有直接提升儿童的学业成绩,但会使儿童认为学习是一件愉悦、充满乐趣的事;进而使儿童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这更有助于儿童形成和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而母亲在参与儿童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感则直接降低了儿童的学习策略。原因可能在于,母亲的消极情感会消减儿童对于学习的信心与乐趣,当儿童持消极的情绪进行学习时,学习效率会下降,学习策略也会受到消极影响,从而不利于儿童的学业适应。尤其在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儿童的学业任务加重,学习压力增大,儿童若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后续的学习和成长都会受到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母亲在参与儿童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对儿童学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在母亲学业参与情感和儿童学习策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学业参与情感和儿童学业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表明,母亲的学业参与情感既直接与儿童的学习策略相关,也通过儿童的学校满意度间接与儿童学习策略相关;同时,母亲的学业参与情感也通过儿童的学校满意度间接与儿童学业成绩相关。其原因可能在于,母亲积极的学业参与情感可能会影响儿童对学校的积极认知,这可能提高了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当儿童认为学校充满乐趣时,他们则盼望着上学,学习动机就会越高,越有助于儿童的学业适应。母亲参与儿童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情感会削减儿童对学业的兴趣,使儿童对学习和学校持有消极的认知,从而降低儿童对学校的满意度,影响儿童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学业成绩的提升,从而不利于儿童的学业适应。
基金项目
2019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母亲学业参与促进小学高年级儿童学业适应的理论和指导方案研究(项目编号:S201910452057)》的阶段性成果。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