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九个维度
Nine Dimens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CES.2022.1012516,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剑光, 吴海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浙江 绍兴;程 蓉: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浙江 绍兴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维度立德树人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mension Morality Education
摘要: 专业课教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专业课是高校思政建设的主渠道,因此,高校专业课老师要把课程思政提高到立德树人这一战略高度,从态度、力度、广度、热度、亮度、融合度、温度、高度、满意度等维度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育人格局。
Abstract: Teacher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re the main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are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eacher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ais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to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starting from the dimensions of attitude, strength, breadth, heat, brightness, integration, temperature, height, satisfaction, etc.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form the educational pattern of “every course h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very teacher participates in training talents”.
文章引用:张剑光, 程蓉, 吴海琴. 高校“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九个维度[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12): 3330-3336.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12516

1. 引言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贯彻了“各门功课都有育人功能”的基本要求,强化了教师育人的主体责任。如何讲好课程思政,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吴家华(2020)提出要课程思政要讲出政治高度、讲出理论深度、讲出情感温度 [1],王莹莹(2020)提出思政课要有实效、有温度、有高度 [2],黄立等人(2021)提出要满足政治高度、思想热度、视野广度、内容热度、融入力度、实践强度、情怀温度等七个维度 [3],周华选(2021)提出要满足热度、广度、深度和温度 [4],王欣和陈凡(2021)提出要从角度、深度和温度三方面入手 [5],杨龙和杨帆(2021)提出“大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 [6],谭元敏(2021)提出思政课要讲出政治高度、具有理论深度、增加视野宽度、保持知识鲜度、充满情感温度 [7],王晶可和孙秀丽(2022)提出要从温度、高度、深度、效度和广度五个方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 [8]。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管理学》课程为例,提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九个维度上下功夫,即态度、力度、广度、热度、亮度、融合度、温度、高度、满意度。

2. 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教师对课程思政不重视,就不可能有好的课程设计,课程思政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待课程思政的态度,本质上是对待教育的态度。教育的核心不是“教”,而是“育”,应该着力于灵魂的唤醒与培育。教育的最大问题、最大失误、最大罪过是只教书不育人,老师的育人职能正在被无情“蚕食”。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然而,由于受教育功利化和“唯分数论”思想影响,“育人”往往沦落到不受重视的尴尬境地,导致课程思政也很难被大家所重视 [9]。但是,高校的立德树人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 [10]。2021年,中央巡视组对31所中管高校党委进行了巡视,在巡视反馈中指出高校存在思政教育比较薄弱,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不足的现象。此举向高等教育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思政教育已经上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一定要落到实处。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两张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1] 2020年5月份,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12],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必须坚持立德和树人不可割裂。同时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专业课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要深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转型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 [1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教育的本质角度来看,还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都应成为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和核心工作,理应将课程思政提升到专业课讲授的战略高度,要理直气壮的搞好课程思政。对于《管理学》授课老师来讲,应该摈弃原来的按部就班的“灌输式”讲课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党史蕴含的管理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相应章节,强化中国管理元素的讲解,真正将课程的育人功能体现出来。

3. 力度

此处的力度还可以理解成幅度,指的是思政内容所占专业课教授总量的篇幅和比例,比例越大,力度越大。高校的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差异较大,因此,不同专业课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有些课程可以挖掘出较多的思政元素,有些课程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上“捉襟见肘”。甚至有些老师提出,过多的思政内容会挤占专业知识的讲授时间,影响专业知识的讲授进度,导致专业知识在结课前难以讲授完。笔者认为,这种情况虽是客观现实,但是从“育人”的角度来讲,理应加大课程思政的分量,况且由于任课老师的不重视,很多课程并没有将课程思政真正纳入专业课讲授,因此,课程思政的融入力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建议,应至少占整门课程讲授总课时的20%以上,有些课程还可以更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此外,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是不一样的,中学教育重在告知学生已有的知识,而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没必要围绕教材进行“满堂灌”,而是要通过核心知识点的讲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该门课程,从而进自我学习。因此,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减少知识的“灌输”分量,提高“育人”分量。

笔者认为,除了思政类课程,大学所有专业课中,《管理学》具有开展思政教育的先天优势,是一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理想载体课程。《管理学》所蕴含的管理原理和思想不仅仅适用于工商企业管理,还适用于任何组织,从古代的帝王管理之道,到新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都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可以与《管理学》框架体现进行无缝对接,治国理念、领导思想、组织架构、组织文化等都能够与《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因此,《管理学》课程的任课老师可以将思政要素全覆盖整个教学过程,加大思政内容的篇幅,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式管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等要素,让学生在感受中国特色思想的同时,领悟背后隐藏的管理思想。根据笔者多年的授课经验,思政内容所占总课程时长的比例可以超过50%,甚至可以更多。

4. 广度

课程思政的广度指的是专业课思政素材的来源宽度,或者叫思政素材的丰富程度。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可以“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挖掘思政要素,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历史素材、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都可以和专业课进行有机结合。思政素材的提炼,尽量避免单一化、过窄化,要尽量扩大思政素材的广度,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育人价值的洗礼。

以《管理学》课程为例,上段提到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融入课程相关内容之中,尤其是四史、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每一块内容都可以全面融入《管理学》课程的每一个章节之中,因此,《管理学》课程的思政内容广度是可以做到全过程覆盖的,需要任课老师花时间深入了解每一块内容,尽可能地提炼更多的思政元素,甚至做到驾轻就熟地随意调配思政元素服务教学。

5. 热度

课程思政的热度指的是思政素材的新鲜度和及时性。一些课程将时政新闻、时事热点及时融入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4] [15] [16] [17]。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及时关注到最新的时事动态,多数学生对热点新闻有较高的兴趣,如果任课老师能够及时将时事热点转化为思政要素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停留在纯理论纯知识的讲授和陈旧案例的分享,将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面对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青年,要求任课老师要及时关注与课程相关的热点事件,深入剖析事件背后的真相,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常讲常新,提炼思政元素,及时巧妙地分享给学生,才能取得较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以《管理学》为例,国家重大施政方针的出台,如十四五规划、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战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层面战略体现了管理的决策职能,通过向学生讲解这些重大战略的出台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决策的影响因素、原则及过程;中美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差异,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管理理念、思想和体制。以及控制的过程,让学生领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俄乌战争可以让学生学习战略思维,通过西方国家领导人的选举,让学生把握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通过媒体报道的各类劳资纠纷,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热点事件蕴含着无穷的思政要素,不仅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管理理论和思想。

6. 亮度

课程思政的亮度可以理解为亮点,指的是课程思政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尽量避免单一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大力发挥“云思政”育人优势,融合各方力量一起来讲好思政。此外,有条件的课程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打造“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眼界,受到思政教育。

笔者建议《管理学》课程的思政亮度可以从内容上下功夫,“内容为王,兴趣第一”,形式再怎么花里胡哨,学生毫无反应也是无效的。由于《管理学》课程多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甚至可以做到全案例教学,因此,任课老师可以对所讲案例进行优化,一是从内容的选取上尽量选取学生兴趣度高的素材,如每节课可在授课前5~10分钟给学生讲解时政热点,与学生互动讨论;二是对教学语言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借鉴脱口秀、相声、小品等学生喜爱的娱乐节目形式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设计,尽可能的多设计一些“包袱”,收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大多数都是幽默感十足、课堂氛围活跃的讲笑话高手。学生真正喜欢的课程和老师,离不开任课老师的精心设计。

7. 融合度

融合度指的是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18] 高校教师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强行思政,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不能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内容割裂开来,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生搬硬套,也不能驴唇不对马嘴、牵强附会。既不能杀鸡用牛刀、力道过猛,也不能如蜻蜓点水、不着痕迹 [3]。

任课老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内容巧妙融合,要做到润物无声,尽量不要让学生感到牵强附会。融合度不高,不知如何融合,根源在于思政素材的积累太少。任课老师要时时关注与课程相关的时事动态,多与同行交流学习,还可以与马院老师保持沟通获取思政素材,坚持下去,思政素材就会越来越多,融合起来才会得心应手。笔者建议,高校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这一学习平台,可供利用的思政素材极其丰富,只要坚持学习并学会应用,课程思政也就不再“理屈词穷”了。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是解决问题,管理的这一的本质思想决定了《管理学》课程的“万金油”特色,管理的基本原理、职能、思维在所有领域都是想通的,只是需要任课老师花时间挑选优质思政素材,并做好匹配。《管理学》任课老师在选择思政素材的时候,需要带着管理思维去审视,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方面体现的管理思维与本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无缝衔接,尽可能地提高课程思政的融合度。

8. 温度

习总书记强调,任课老师“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我们可以将课程思政的温度理解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和交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围绕“90后”、“00后”这代“新新人类”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用他们喜欢的语言和方式来传达思政要素,提升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大化摆正学生的听课状态。任课老师可以通过真情化的语言讲出动人的故事,从而打动学生,通过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来感染学生,这样可以让思政元素更加的入耳、入脑、入心。用一句话来总结,课程思政的温度是通过思政素材、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温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内容设计上,弱化理论讲授,强化案例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任课老师要学会讲故事,平铺直叙地讲和声情并茂地讲,效果截然不同,因此,任课老师可在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对教学语言进行精雕细琢,通过高质量地讲述烘托课堂氛围,调整学生的听课状态。如在讲授领导者的素质要求这块内容时,可以借鉴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中讲到的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同志凭借坚定的信念力挽狂澜,为红军保留了推翻蒋家王朝的优秀班底,从而被称为“红军之父”。《管理学》任课老师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视频资源学习如何讲故事,还可以直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来进行课程思政。

9. 高度

课程思政的高度指的是任课老师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学生尊重的楷模和效法的榜样。与课程思政的温度不同的是,温度是通过思政素材和语言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而高度是通过任课老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思政要素已经内化为任课老师的人格魅力,通过这种升华,由“物传人、事传人、精神传人”转化为“人传人”。温度重在气氛的渲染,而高度重在境界的提升。

要想成为社会和学生满意的合格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理想信念和美好的道德情操。“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高校教师要将“传道”永远摆在第一位,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以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给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蒙以养正,圣功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高校老师要通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方面标准,树立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自觉作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思政素材是难以达到上文所述高度的,因此,笔者建议《管理学》任课老师可以将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四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国重大施政方针、时政新闻作为教学和备课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积累的素材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感悟,政治觉悟也就慢慢地强化了,不管讲解哪一块知识都能信手拈来,之后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才能提升课程思政的高度。只有当任课老师意识到课程思政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项教学习惯时,才能称为真正的“人师”和“大先生”。

10. 满意度

满意度指的是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主要指是否受学生欢迎。虽然不能以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唯一目的,但不被学生接受、不受学生欢迎、学生评价不高的课程思政必定是无效的。因此,在设计课程思政方案的时候,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诉求,尽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讲授。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

《管理学》课程任课老师除了在课程结束时采取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满意度之外,还可以通过简单的网络调查和课堂调查了解学生的述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收集素材,准备授课内容,还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搜集素材或进行课堂讨论,或为任课老师提供教学内容。总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时时根据学生的述求和课堂反应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不能产生共鸣的思政课是没有意义的,任课老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为课堂教学服务。

11. 结语

在本文所提的课程思政建设的“九度”中,态度是起点,也是决定性因素,力度、广度、热度、亮度、融合度是过程,也是方法,温度、高度和满意度是结果,也是效果。人的因素决定一切,任课老师的态度决定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只专注提升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忽略政治素养提高的教师无法胜任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工作要求。只有真正重视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提升到育人的高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并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管理学》建设项目、2021年度校级教改革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管理学》课程的融合研究”(项目编号XJJG211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家华. 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 [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5): 49-50.
[2] 王莹莹. 如何让思政课有实效、有温度、有高度[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11): 11.
[3] 黄立, 张广强, 何书海. 课程思政建设的“七个维度” [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 31(1): 139-141.
[4] 周华选. 思政课要有“四度” [J]. 教育家, 2021(52): 46.
[5] 王欣, 陈凡. 角度、深度和温度——新文科背景下价值引领与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J]. 外国语文, 2021, 37(6): 16-22.
[6] 杨龙, 杨帆. “大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Z]. 人民论坛网, 2021-04-04.
[7] 谭元敏. 高校思政课要把握好五个“度” [Z]. 人民论坛网, 2021-04-15.
[8] 王晶可, 孙秀丽.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五重维度[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4(6): 43-49.
[9] 谭泽媛. 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与机制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20(22): 89-94.
[10] 杨兴林. 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问题的思考[J]. 重庆高教研究, 2018, 6(1): 121.
[1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1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J]. 中国电力教育, 2020(6): 6.
[13] 石书臣. 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1): 57-61.
[14] 徐飞, 谷巍, 吴啟南, 房方. 以“黎巴嫩大爆炸事件”为例探索如何将时事热点新闻融入无机化学课程思政[J]. 广东化工, 2020, 47(23): 223-224.
[15] 高丽杰, 吕云鹤. 浅析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以“看时事新闻, 学被动语态为例” [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0, 25(4): 95-97.
[16] 魏文欢. 新闻评论课程思政建设中时事热点元素的运用[J].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 2021(9): 77-78.
[17] 张瑛, 王毓云. 课程思政与时政素材的自然融合——以逻辑学课程为例[J].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2, 2(1): 166-173.
[18] 倪邦文. 适应新的形势做好“人的工作” [N]. 光明日报, 2016-12-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