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近年来受到持续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国内的相关研究包括体裁教学法理论研究、综述、交叉研究和应用研究,诸如教学法、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等领域的研究也有涉及体裁教学法内容的部分。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介绍外国的研究情况(例如:张先刚 [1] )。交叉研究介绍论述了体裁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法,比如过程体裁教学法 [2]。应用研究包括将体裁教学法应用于写作课(例如:黄坚&李梅 [3] )、听力课(例如:李娜 [4] )等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根据文章检索结果,暂时没有得知基于我国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而开展的归纳式研究。文章以25篇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了解体裁教学法在国内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归纳、调整研究对象的教学步骤,提出一个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体裁教学的步骤。以期回答以下问题:如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体裁教学法?基于体裁教学法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步骤?这些教学步骤包括哪些内容?研究可以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打造精品课程。
2. 体裁教学法
2.1. 定义
体裁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的教学法 [5]。其中,体裁:体裁是由交际目的决定的,交际事件与体裁语篇的常规映射制约。体裁语篇是人们在满足体裁制约基础上创造的体裁变体。根据秦秀白的介评,可以获取如下关于体裁界定的相关信息:1) “斯韦尔斯学派”和“澳大利亚学派”对体裁的界定在本质上一致;2) 交际目的具有决定性;3) 体裁具有常规性和制约性;4) 同一体裁语篇具有差异性,反映人们的创造性 [6]。
体裁分析:体裁分析探究语篇的交际目的、语篇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语言使用规范、语言宏观认知结构、达到交际目的语言的使用策略、语言特点等 [7] [8] [9]。这里指的是归于一类体裁的语篇共有的常规的,而不单指某一语篇。斯韦尔斯学派通常用语步和步骤分析学术和职业语篇。澳大利亚学派则分析日常和教学领域交际事件 [10]。巴蒂亚认为,体裁分析可以选择分析中的若干步骤开展 [11]。
2.2. 特点
相较于其他教学法,体裁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 关注体裁,比如体裁教学法具有教师介绍体裁的活动;2) 关注交际,比如体裁分析包括分析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从而从促进交流的角度看待语篇;3) 关注社会、文化、情景语境,比如语篇的历史背景:语篇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来的?4) 关注语篇构建过程,比如社会团体中哪些人参与了语篇的构建,他们各具有什么观点?5) 关注规范和语言使用策略,比如摘要语言要简明、正式、精准、有逻辑性,一般使用现在时态或过去时态 [12];6) 运用体裁及体裁分析研究成果,比如学术书评的体裁分析框架;7) 结合任务开展,比如小组讨论任务、独立分析书面作业等。
2.3. 优点
体裁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1) 通过明示、暗示等方法提升学生体裁意识,比如公开介绍、婉转提醒、安排任务等。2) 帮助学生构建图式。“根据认知理论,如果学生熟知某一体裁的语篇的结构和内容,那么这将会激活他们记忆中的认知图式,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速度都会相应得到很大的提高” [13]。比如学生可以了解到该体裁阅读重点,从而更有效地搜寻到并理解需要的信息。3) 帮助学生超越语言层面,从社会层面构建语篇意义,从而提升交际能力。4) 通过读写融合式、综合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体裁教学法将体裁教学与任务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内生主动性,乐意去学习相关知识,避免填鸭式教学。6) 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3.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1. 数据来源及标注
通过检索知网,得到25篇关于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期刊文章,从2002年到2020年,见附录。这些文章反映了作者的应用情况和经验。研究阅读、标注了这些文章的应用部分。根据教材及体裁语篇、教学对象、步骤(或者环节、阶段、程序、模式等)、教学内容、应用依据这五个范畴进行标注。教材及体裁语篇,比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三单元说明文《What is Friendship?》教学对象,比如某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步骤,比如范文分析。教学内容,比如话题、“图示结构”。应用依据,比如参考的理论框架。然后对这些文章的标注进行了分类归纳总结。
3.2. 国内应用概况
3.2.1. 教学对象
虽然论文中很多没写运用的对象的身份,但是,这些教师基本都是高等学校教师,包括本科、高职高专的。而从文内有说明的情况来看,教学对象专业包括工学、医学、理学、国际贸易专业等。年级有本科二年级的。
3.2.2. 教材及体裁语篇
教材方面,比较常见的教学材料是学校通用教材以及教师自行补充的材料。通用教材包括《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新世纪》)、《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实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以下简称《新视野》)、《大学英语精读》(以下简称《精读》)、《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以下简称《全新版阅读》)、《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以下简称《21世纪》)、《大学英语》(以下简称《大英》)和《新编大学英语》(以下简称《新编》)等。体裁有记叙文、散文、说明文、新闻、描写文和议论文等。比如说明文有《新世纪3》(3为册号,下同)的《What is Friendship?》、《新视野2》的《Time-conscious Americans》;记叙文有《新视野3》的《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Bill Gates》;议论文有《全新版阅读》的《No Satisfactory Way Exists to Explain How to Form a Good Idea》、《21世纪》的《Why They Excel》。收集的文献中的老师有多重身份,不仅是老师,而且是研究者。有的老师补充的教学材料包括近十年四级、六级阅读理解真题。教师在课前应对教材的体裁足够熟悉,对教材体裁进行一个归类。而在研究方面,可以对上述举例未提到的体裁进行一个示范性教学,比如描写文和实用性体裁。
3.2.3. 应用依据
实践依据一方面来自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一方面来自教师实际教学情况和经验。体裁教学法主要有三个流派:ESP学派、新修辞学派和澳大利亚学派。教师的课程设计有的参考澳大利亚学派的文化教育研究网络分析模式,有的参考Martin的“轮式体裁教学模式”,还有斯韦尔斯学派的阅读教学模式,Hammond (1990)的“教与学循环模式图”、韩金龙和秦秀百(2000)的模式等。有的基于体裁教学法理论框架和实际情况,对各学派研究成果进行取舍,自主设计应用模式。
3.3. 教学步骤
通过归纳总结,提出教学阶段、步骤及内容如表1所示。顺序有待进一步探究。

Table 1. Stages, steps and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
表1. 教学阶段、步骤及内容
3.3.1. 体裁介绍和分析
教师介绍语篇:教师既可以直接介绍,也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然后补充介绍。介绍语篇作为导入活动简要介绍语篇的主题、背景、体裁的大体结构、语言特征、体裁分析的研究成果以及学习该体裁的程序等。
教师示范分析:教师以某一具体语篇为范文,示范如何分析这一体裁的语篇。涉及体裁类型、主题、社会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体裁图式结构、语言策略、语言风格、语言特征、修辞手段、写作手法等宏微观层面的要素。宏观层面侧重社会层面,微观侧重语言的具体使用,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体裁类型,比如大学英语的教学语篇可划分为信函体裁、说明体裁等,并进一步细分为评论、合同、公益广告等多种功能性体裁(④,表示出自研究对象编号为④的文章,下同)。主题包括比如《新视野》的教育、情感、金钱观等。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包括体裁构建参与者、参与者经历的事件与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参与者的关系、历史背景、社会风俗、文化常识⑥等。交际目的方面,比如消息体裁的交际目的是报道事实和吸引公众注意(⑥)。对于体裁图式结构,比如某篇说明文具有总分总结构(③),对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体裁相关的思维导图。语言策略包括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用权威进行背书等。不同的作者表现不同的语言风格,比如马克·吐温的轻松幽默与辛辣讽刺令人印象深刻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语言层面上具有不同特征,比如《新视野》一篇说明文运用了准确、简明、生动、易懂的词汇(③)。修辞手段有许多,比如比喻等。关于写作手法,比如说理是说明常用的方法,说理包括下定义、以退为进、因果分析等方式(①)。教师在分析时的侧重点可以依据教学情况而定,比如这堂课教授的文章的作者以善用排比见长,就可以侧重于讲解排比等修辞及其作用。通过此步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该体裁语篇图式。
学生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例如,通过此类词语,作者塑造自己怎样的形象,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身份?为什么此处作者要引用名人名言?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强化对教师之前讲解的认知,从而加深对体裁图式的理解。变通讲解内容进行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安排任务并反馈:体裁分析阶段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加反馈的方式进行。比如说:老师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在幻灯片上展示待分析语篇和一些问题(分析层面),或者分发印刷好的待分析语篇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分组,依据已有体裁知识,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讨论共同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点评和总结,并用幻灯片或板书展示结果。②根据班级规模及班级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等情况,选择讨论不同方式,如提问式、嵌入式、反馈式、复习式或学生互助式。
3.3.2. 模仿分析
模仿分析是一个必要的阶段。教师提供同体裁范文,每个学生一份,学生模仿体裁分析阶段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自行分析,之后教师做出评价与指导。这个阶段在课上进行,教师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初学者比较有利。
3.3.3. 对比分析
学生英汉对比分析:学生对比分析英汉同一(类似)体裁不同语篇,归纳东西方对此体裁构建的异同,从而认识到东西方在语言、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减小阅读时的文化障碍。教师评价与指导。
学生不同体裁对比分析:学生对比分析英语不同体裁的语篇,归纳异同点,以加深对体裁的理解。教师评价与指导。
3.3.4. 独立分析
一般在课下,要求学生自行寻找并选择示范体裁的语篇,独立分析并做出书面报告,教师做出评价与指导,从而使学生经历语篇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比方说,商务英语课上,教师让同学们课下上网搜集自己喜欢的英文简历进行分析,制作自己的英文简历,提交书面作业。而在模仿分析阶段,学生处于课堂语境,对于语篇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理解不够。通过对同一体裁语篇的讲解、模仿分析和独立分析,学生可以对这类体裁有一定的认识。比如说,消息体裁多采用一般过去时态,多使用含直接和间接引语的陈述句⑥。
3.3.5. 练习与实践
练习也是必要的,可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回答问题;可以类似模仿分析,比如Labov的叙事分析模式;可以以重排语篇等形式出现。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做出评价与指导。②采用了George S. Murdoch教授的练习和扩展练习的练习方式。阅读教学要提升学生阅读量,可以让学生课后拓展阅读,加以实践。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补充阅读体裁分析框架资料。
3.3.6. 翻译体裁范文
翻译将体裁分析的宏微观层面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探究语言表达与体裁宏观层面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体裁教学。有利于学生感受东西方思维文化的异同。翻译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转换能力,为用外语的写作奠定基础。
3.3.7. 摹仿写作
可以通过体裁写作促进体裁阅读,以写促读,从而提升体裁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可以将体裁阅读教学成果落实到写作上。体裁写作加深学生对体裁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和创造力。
4. 结语
从研究结果了解到,阅读的体裁教学不只是传授体裁和体裁分析的成果。教师的教授基于特定语篇开展,并且通过与导入、任务、讨论、总结、练习、反馈等教学活动结合,涉及课前、课中、课后乃至课程全过程,帮助学生构建体裁图式。同时,体裁分析任务拓展到对比分析层面。还可以将体裁阅读教学与翻译、写作相结合。从体裁分析内容看,重点关注体裁的类型。一些与语篇差异性相关的要素也需要关注,比如主题、语篇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段、文体特征等。体裁教学不等于不注重语言知识,这是外语教学基础。
文章吸取了国内的实践经验,符合国内教学环境。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动要遵守大纲的规范,比如要受到教学体裁的限制。其次,教师要灵活地开展教学。研究对于国内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式研究,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材、教学内容等进行取舍,以免产生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之感。比如,某次课可以选取这个研究结果的一些步骤和内容进行讲解;下一次则可以选择采用讨论的方式授课。而这个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授课提供参考依据。第三,教师要加强经验交流,了解其他老师体裁教学法应用的做法和心得体会和教学法研究的新进展。第四,教师应该多扩充知识,了解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比如凉茶推广文本(Izquierdo & Pérez Blanco 2020)、高被引和低被引期刊论文讨论部分修辞结构(Jin 2018) [14],多种学术语篇体裁结构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该领域的成果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第五,体裁教学侧重而不拘泥于体裁,应该与其他教学要点结合开展。第六,教师应熟悉教材,对教学体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做到不只是上好一堂课,而是让学生长期收益。第七,授课与测试相辅相成,要将授课的成果落实到测试中,因此,要结合一些语言测试的内容比如四级考试阅读部分,在练习时让学生熟悉一些题型,提点学生阅读重难点。
致谢
感谢米保富副教授的指导。感谢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课语整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编号:19YY22)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附录
1 赵瑾. 基于体裁教学法的大学英语阅读课[J]. 现代交际, 2019(23): 209-210.
2 宫雪芹, 宋慧平, 李栋杰. 基于SFL体裁模式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 吕梁学院学报, 2018, 8(3): 90-92.
3 刘磊. 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6(2): 94-95.
4 张敏. 大学英语体裁阅读教学法应用研究[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6(1): 95-97.
5 常虹. 论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 29(3): 173-174.
6 于瑶, 张敏. 基于体裁教学法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5(5): 72-74.
7 刘静. 高校非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体裁教学研究[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14(3): 154-156.
8 杜文娟. 浅谈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时空, 2014, 10(7): 92-94.
9 刘爽.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体裁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3(5): 150-151.
10 石慧敏. 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 2013, 15(4): 111-114.
11 宫昊. 从体裁分析角度探讨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以“The Pleasure of Learning”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9(13): 253-254.
12 胡月. 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 现代交际, 2012(7): 199-200.
13 胡启平, 摆贵勤. 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 111-114.
14 张序娅. 体裁教学法在遵义医学院非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1): 129-130.
15 张序娅. 体裁教学法在遵义医学院非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 3(10): 88-89.
16 张耀庭. 体裁教学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31(1): 134-135.
17 王秀珍. 结合体裁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法促进英语教学[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 7(2): 172-174.
18 李海霞. “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1(2): 61-63.
19 潘文晋. 体裁教学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1(1): 112-114.
20 李巧霞. 运用体裁教学法, 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3): 90-92.
21 张轶前, 韩进宝, 贺莹. 探究体裁教学法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 2006(27): 126-128.
22 李红梅. 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05(1): 60-63.
23 钟敏. 运用体裁教学法促进大学英语教学[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S1): 82-84.
24 李森.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 体裁教学法[J]. 外语界, 2002(5): 60-63.
25 胡倩. “体裁教学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