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分析——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Serving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the School of Law and Business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重大战略,金融作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而农村金融则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另外,高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既可以有力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可以有效地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结合农村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创新,借助金融支农的形势,从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时期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和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探索大学生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实现农村金融带动就业。
Abstrac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major strategy mentioned i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 core content of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finance is the key to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new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broad space for college students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 In addition, college graduates have high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n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chool of Law and Business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combines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akes advantage of the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erving rural fina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explore the path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erv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ealize rural finance to drive employment.
文章引用:刘朱格娅, 李雪迪, 许浩淼, 许浩然, 梁星羽, 曾梦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分析——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J]. 可持续发展, 2023, 13(1): 395-405. https://doi.org/10.12677/SD.2023.131042

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展“青年立功”农村建设;实施在艰苦边远地区开展的公开招聘和倾斜工作;鼓励各地制定奖励政策,让城镇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服务。所以,要从政策上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帮助农村建设与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城市的就业压力,也能满足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注入青春活力,更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2021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在农村建立人才流动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三镇建设。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系统,要建立农村商业资本的支持。要积极预防和纠正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建立一个公正的劳动市场环境 [1]。

可见,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不断出台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优秀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高层次人才,前往基层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但是,农村人才队伍仍然不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2]。那么,如何引导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成为有待研究的重点。

基于此,本小组在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展开调研,通过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调研问卷、面对面采访以及前往学院就业服务中心等方式,收集在校大学生就业意愿以及毕业生就业数据。同时根据专业、户口和性别等相关因素,分析我国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意愿以及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我国推动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和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2. 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分析——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

2.1. 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

2.1.1. 就业数据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由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就业服务中心编制的,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 毕业生生源地与就业地交叉分析

图1图2,2021届湖北省外学生中,选择在湖北省就业的比例为80.35%;湖北省内高校毕业生中,湖北省就业人数占22.10%,回生源地就业率为46.01%。本科学生中,选择留校(湖北省)的学生占73.75%;专科学生选择在湖北省就业的学生占87.62%。

Figure 1. The distribution of employment destinations of graduates in the province in 2021

图1. 2021届省内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Figure 2. The distribution of employment destinations of graduates from outside the province in 2021

图2. 2021届省外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2)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图3~5,本校2021届毕业生的产业分布与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向是一致的,其中以批发和零售为主(15.10%)。

在学历水平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批发和零售”(14.6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占12.50%;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批发和零售”(16.55%)、租赁和商业服务占12.87%。

Figure 3. Occupat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10 employed graduates in 2021

图3. 2021年度毕业生就业人数排名前十位的职业分布

Figure 4.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ten industries in terms of the proportion of employmen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in 2021

图4. 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占比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布

3) 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

图6,学校2021届毕业生基层就业主要流向“三支一扶”(45.00%),其次为“西部计划”(30.00%)。

2.1.2. 就业情况反馈

1) 毕业生的工作稳定度

图7,2021级毕业生就业稳定率为93.63%,有较高的就业稳定性。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分别为94.49%和89.84%。

Figure 5.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ten industries in terms of the proportion of employment of junior college graduates in 2021

图5. 2021届专科毕业生就业量占比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布

Figure 6. Grass-roots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of 2021 graduates

图6. 2021届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分布

Figure 7. Job stability of graduates class of 2021

图7. 2021届毕业生工作稳定度

2) 毕业生的离职原因

图8,学校2021届毕业生离职的原因主要为“发展空间不大”(38.84%),其次为“薪资福利差”(17.86%)。

Figure 8. The main reasons for leaving the 2021 graduates

图8. 2021届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

2.2. 在校生的就业意愿调查

2.2.1. 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对比分析

图9图10,本次调查有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有60.2%以上选择非金融行业,而38.82%选择金融行业。对于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选择金融行业还是非金融行业中,49.41%的大学生认为金融领域未来发展空间潜力大,39.8%由于自己喜欢感兴趣选择此行业。

通过调查发现相比于金融专业学生,非金融专业学生大多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度,什么工作福利待遇好,什么工作倾向性就比较高。相反大多数金融专业学生愿意毕业后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带动乡村振兴。

2.2.2. 农村户口和非农村户口大学生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农村大学生的调研,结果表明(图11):大学生返乡务工意愿普遍偏低,在城镇就业、政府机关、国企等行业中较多。其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比较强;影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因素有其存在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促进因素以照顾父母、恋家情怀为主,而农村收入低、就业平台狭窄、基础设施差是制约因素 [3]。

Figure 9. Questionnaire graduates willing to engage in the direction

图9. 调查问卷毕业生愿意从事方向

Figure 10. The reasons why graduates are willing to engag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图10. 调查问卷毕业生愿意从事方向原因

Figure 11. Questionnaire graduat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图11. 调查问卷毕业生户籍

通过调查的结果显示(图12),农村户口和非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在计划毕业后就业中,其中47%的人选择了返乡创业,42.94%的人选择了大城市工作。

Figure 12. Questionnaire graduates’ willingness to find a job

图12. 调查问卷毕业生就职意愿

2.2.3. 男学生和女学生的对比分析

图13,从数量上来看,女性比男性多,在结构上,有四分之三的女性在第三产业,特别是在机关部门,有近半数的男子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在公司,而在第二产业,可以吸引到的就业人数要比第三产业多得多,这表明,公司对女大学生的需求量要比男性少 [4]。大学生回乡创业决策受性别差异的影响。在选择回乡工作时,男性的家庭背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生源省和院校省之间的距离等因素都有较大的差异,而女大学生在选择回乡工作时,其受影响因素的差异较大。家庭在大城市、通过熟人获得工作信息、生源省和院校省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对男女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Figure 13. Questionnair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find a job

图13. 调查问卷男女生就职意愿

2.3. 大学生愿意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原因

2.3.1.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吸引大学生就业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带动大学生就业。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合作性、商业性形式和功能互补的新格局。随着农业金融机构的不断壮大,形成分工合理、层次分明的完善的组织结构,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设村镇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增加大学毕业生招聘岗位,加大金融工具创新和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为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工作背景,在农村也有良好的就业机会。

2.3.2.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带动

政府应通过各种宣传和引导,协助村镇金融机构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出台技能培训,税费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为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带来便利。同时,要从整体上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框架与内涵,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资金和基本保障。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基金,解决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的融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资金回收问题,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理顺高校毕业生回归就业渠道。通过构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5]。同时,要建立灵活的高校毕业生回归就业和退出机制,增强高校毕业生为乡村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2.3.3. 家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摇篮,生活习惯、观念的形成、言谈举止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新毕业生在择业时都会向家长咨询,尤其是农村学生,有些家长认为自己要养儿防老,所以有些大学生为了照顾自己的父母,认为在熟悉的环境和熟人多的地方找到工作,才可以帮助自己的家人 [6]。

2.3.4. 自身因素

在尊重父母意愿的情况下,学生应认识到农村金融机构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在不断地成长和学习中树立科学的发展和就业理念,与时俱进。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应抛弃对城市发展的顽固思维,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高度,把今后的发展方向转向乡村 [7]。对于响应国家号召、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利用回乡创业等方式,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促进社会价值、自身获得提高,支持家乡建设,具有丰富的激情和斗志。

2.4. 大学生不愿意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原因

2.4.1. 家人意见等家庭因素

大多数家长都被传统观念所左右,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把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份像样的工作,而更多的家长则认为,自己毕业后回到农村的金融机构工作,会被人耻笑。受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有一种偏颇的看法,认为大学毕业以后的生活要靠自己在城里立足。特别是在接受过高等教育以后,又回到农村去创业,这将成为一个典型的“读书无用”论者,甚至被村民视为“没出息” [8]。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部分的乡村学生都想靠自己的努力来摆脱乡村的束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农村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留在城里发展的原因。

2.4.2. 自身就业观念

大学生毕业希望找到与自己相符合的工作就业,会考虑自己专业符合程度,考虑薪资福利而农村金融机构工资低个人发展机会少,自己内心的伟大抱负促使自己不愿回到家乡工作,为自己以后的家庭考虑,都觉得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对自身事业帮助不大,希望在城市落根。

2.4.3. 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不完善政策短缺

大学生是刚刚从社会中走出来的一批人,他们大多面临着偿还助学贷款的困难,而且政府扶持的回乡工作收入不高,只能勉强糊口。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初期,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相应的配套服务,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配套资金,这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领域与创业方向产生质疑,不仅降低了大学生的积极性,还阻碍了工作质量的提升。

2.4.4. 乡村发展环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农村的经济环境和城镇的经济发展状况仍有较大的差异。一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水平较低,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较差;二是部分农村经济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报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回归就业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9]。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和就业时,往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和分析。乡村地区受文化、交通、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基础设施不健全,实际消费水平偏低,创业就业条件相对较差,对大学生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意愿不高。

3. 推动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对策建议

3.1. 政策方面

国家要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认真倾听大学生的反馈,并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宣传宏观政策。乡镇要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劳动保障问题,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在乡村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性金融对乡村振兴和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农业银行、农发银行,提高涉农贷款比重,加大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力度。鼓励大学生为乡村服务,成立“大学生为乡村服务”组织或单位,给“大学生为乡村服务”带来全面的保险、担保,为大学生服务农村提供支持,解决大学生服务农村的后勤保障。

继续实施有关大学生为乡村服务的政策,支持大学生下乡、回乡创业、改进农村金融体制、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政府不仅要对农村金融市场有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支持;要在尊重大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为他们“有事干、有盼头、留得住”提供有力平台和有效路径,还应与当地居民协调沟通,做好宣传推广,维护关系和谐。

3.2. 农村金融机构方面

3.2.1. 深化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在扶持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壮大的基础上,发展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分工合理、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优化创业环境,增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意愿。

3.2.2. 解决大学生服务农村后顾之忧

给予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学生贷款利率优惠、程序简化等待遇,实现大学生与农村金融的紧密结合。还应积极强化大学生服务农村思想教育,鼓励他们主动服务农村,扎根基层。

3.2.3. 发展数字金融,提高农户金融服务可得性,扩大大学生发挥优势

现阶段,农户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农产品销售、融资的比例还不是很高,因此仍需要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提高农户金融服务可得性,使得大学生有更大发挥空间,并借助金融科技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3.2.4. 要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成本

以线上化、批量化、便利性、普惠化为目标,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数字金融惠农产品。要提高农民的金融知识、提升农民的金融文化素质,让农民认识到数字金融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金融可以提供比传统的金融服务更便捷、更快捷的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3.3. 学校方面

3.3.1. 增加创业资源供给

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聘请企业家和创业能人担任创业指导,建立“众创空间”,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建设企业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政策、技术成果和产业动态。政府要切实落实好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增加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额度,对具有重要意义的高科技项目“专事专办”;同时,要加强农村地区的电力、交通、网络等基础建设,为吸引各种创业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集聚环境。

3.3.2. 宣传大学生服务农村的政策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不清楚大学生服务农村的相关政策,仍有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服务农村相关政策了解不够全面。高校应聘请相关人员,为毕业学生讲解相关政策,开辟相关部门负责大学生服务农村的答疑解惑。

3.4. 大学生方面

3.4.1. 树立远大抱负、提升思想觉悟

党的二十大报告寄语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与时代奋进的目标结合起来,在不断的努力中,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立足基层、为乡村服务,对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是有益的。

3.4.2. 加强锻炼,锻炼出肯吃苦的本领

广大青年要坚定地听党的话,跟党走,要有理想,要脚踏实地,要敢想敢做,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要把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朵。

4. 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大学生作为当代振兴农村发展的一大主力,在服务农村金融机构方面还存在着吃苦精神不够,大局观念不够,意愿不强烈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实现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立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当下情况,分析开展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抓住难得的机遇。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号召与政策,主动出击,从而将大学生融入助力乡村振兴之中。当地政府应加大政策,落实政策到实处等一系列行动,从而吸引更多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并将其留下来安心服务农村。金融振兴,乡村振兴。因此,吸引大学生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具有基础和全局的重大意义与作用。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周畅, 马爱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7): 70-72.
https://doi.org/10.13665/j.cnki.hzjjykj.2022.07.065
[2] 张莹. 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效率与社会效率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 山西农经, 2021(2): 189-192.
https://doi.org/10.16675/j.cnki.cn14-1065/f.2021.02.090
[3] 韩小红. 促进山东省农村金融经济服务化的路径研究——基于农村金融机构大学生就业提升角度[J]. 中国市场, 2016(44): 151-152+223.
[4] 杨芬. 乡村振兴背景下洪江村地域特色的包装设计研究[J]. 西部皮革, 2019, 41(18): 48-49.
[5] 马莉萍, 刘彦林, 罗乐. 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性别差异: 趋势与特点[J]. 教育与经济, 2017(1): 13-19.
[6] 苏海泉, 武书宁, 乔松. 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分析及社会支持构建——以辽宁省101个县区862名创业者调研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6): 12-16+23.
https://doi.org/10.19633/j.cnki.11-2579/d.2017.06.002
[7] 封硕, 肖璐.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问题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 2022, 2(20): 117-119.
https://doi.org/10.20028/j.zhnydk.2022.20.039
[8] 张谦, 薄宏悦, 祝婷婷. 基于创业资源视角的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2): 430.
[9] 李均锋. 监管引领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J]. 中国农村金融, 2019(1):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