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向纵深推进,大批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方式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混合式教学即线上与线下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该方式不仅丰富了学习形态,优化了教学过程,而且还大力提升了学生投入度,提高了学习质量。
随着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各大军队院校相继鼓励教职干部、学员建设优质在线课程,涌现出各类微课、慕课等,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当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军队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改革举措,该种教学将传统线下教学与数字化、网络化学习二者的优势相结合,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了教学效果。
同时,混合式教学时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员学习创造性,更有利于发挥学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难发现,混合式教学与OBE教育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OBE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其遵循的是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反向教学设计,它强调教育过程应以学员产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起点,更加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 [1] 。但是,当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员在教学设计与内容传输上仅仅是传统教学的翻版,并未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深度分工协作,缺乏对混合式教学线下知识的有效习得规律。基于此问题,引入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更有针对性地创建线上线下教学生态,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促学功效。因此,在各大军队院校教育教学中引入OBE教学理念,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立足学员岗位任职需要,有利于为部队输送更多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2. OBE的概念及内涵
OBE教育理念以成果为导向 [2] ,即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主要强调4个问题:
1) 教师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
2) 教师让学生取得该学习成果的目的是什么?
3) 教师如何来帮助学生有效的获得这些学习成果?
4) 教师如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上述问题中提到的成果就是指学生最终获得的最终结果,是指学生通过该阶段学习后所能获得的最大能力。OBE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先明确学生要获得的学习成果,再将成果反馈来改进原有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OBE启发了军队院校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这就要求军队院校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与开发时,要最终对其课程结构与资源的设计,要根据预期产出及时作出反向动态调整 [3] 。
3. 基于OBE理念的《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课程混合教学设计
随着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军队院校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员首先要清楚明白学员今后岗位任职需要是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员要充分利用军职在线、军事职业教育这等学习平台,通过选取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在线课程来鼓励学员自主学习,实现翻转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与个性化,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4] 。本文针对我校《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这一课程,结合OBE教育理念对该课程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设计。
3.1. 设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方法
OBE教学理念要求课程目标实现反向设计,要从学员毕业后的任职需要与部队发展需求为起点,聚焦于学员自我发展的需求。基于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后,再基于课程目标指导课堂教学,最后再以教学评价指标作为教学反馈,最终形成一个闭环教学设计,自始至终学员都处于该培养过程的核心位置。《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是我校武警分队指挥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我校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上也开设有与其相关的在线课程。基于OBE教学理念,该门课程旨在实现的目标如表1所示。

Table 1. Course objectives of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Use of Non-Lethal Weapons”
表1. 《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课程目标
细化课程目标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接下来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目标作有效设计。在确定好教学目标后,教员要针对目标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表2所示。

Table 2. Teaching methods corresponding to course objectives of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Use of Non-Lethal Weapons”
表2 《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课程目标对应的教学方法
3.2. OBE理念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优化设计
本文以《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课程中的“防暴弹药”这一章节内容为例,基于OBE理念对教学过程展开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
3.2.1. 课前预习
授课前,教员可以通过军事职业教学平台发布任务清单,引导学员重点学习该相关在线课程——《非致命防暴弹药构造原理与使用》,同时向学员推送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慕课等。预习过程中,教员可以设置问题或设计习题来鼓励学员分组讨论或合作探究。该线上学习数据便于教员检测学员预习效果,有助于学员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所掌握,提高学员课堂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另外,在学习《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非致命防暴弹药”这一内容时,教员也可以依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从学员岗位认知需求出发制作任务清单。“非致命防暴弹药”这一章节学习任务清单如表3所示。

Table 3. “Non Lethal Ammunition” teaching task list
表3. “非致命弹药”教学任务清单
3.2.2. 课堂教学
根据学员课前预习情况,教员可以对学员存在的疑点和重难点作针对性讲解,对非重点内容则可一带而过。OEB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员的学习产生,因此教学活动始终以学员任职需求为起点,以问题为导向,以教学任务为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引导学员积极交流讨论,也可依据反馈数据作针对性辅导。课程结束后教员根据小组或个人表现当场给出评定成绩。需要注意的是,在实体课堂中教员要合理利用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军职在线、雨课堂等工具与学员展开交流。在学习《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中的“防暴弹药”时,教员便可以让学员先学习该门在线课程的相关内容,基于课前预习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设计问题。在主动式课堂中针对学员疑难问题作出解答,重点讲解手投式催泪弹的操作与使用,并让学员动手体验操作,强调课程实用性,使学员充分够掌握手投催泪弹作用原理以及操作使用方法。
3.2.3. 课后巩固
OBE理念指出授课完毕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到达终点 [5] ,要求教员根据授课内容要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及时更新知识点,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引导学员完成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课后,教员可以通过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推送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有助于学员升华知识,加强巩固。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员还可以依据军事职业教育或其他工具及时分析学员掌握知识程度、课程教学参与度及学员满意度,针对问题积极反思并对下次授课进行优化调整。
3.3. 考核评价
OBE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性”,教学评价必不可少。为了提高学员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教员需要在授课中加入形成性考核成绩。考核标准可以包括学员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学习态度,以及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发言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设定包括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具体包括课堂表现、线上学习及期末考试卷面考试。将线上学习单独拿出来给与评定,旨在提高学员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分布如表4所示。

Table 4. Composition and weight of overall evaluation results of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Use of Non-Lethal Weapons”
表4. 《非致命武器构造原理与使用》总评成绩组成及权重
4. 结束语
军队院校教育的不断变革与快速发展使传统授课很难满足新时代部队建设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随着军事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为军队院校教育提供了重要补充,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打造院校混合教学模式。OBE教学理念为军队院校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成果为导向反向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军队院校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成效,为我军输送更加专业的高素质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