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旅游标识语是在旅游景区及周边地区公示性的文字语言,是公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旅游标识语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除了给外国游客提供必要的信息,还反映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作为一种对外宣传材料,旅游景点的标识语在宣传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形象、开拓旅游市场、吸引国外游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恰当、优美的标识语翻译不仅能起到传递源语信息的作用” [1],还可以吸引游客,从而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提升。标识语翻译出现的错误无疑将影响一个城市的旅游形象,阻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对外形象。
2. 研究区域背景
塔尔寺是当今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坐落在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距青海省会西宁26千米的湟中县鲁沙尔镇的莲花山坳。塔尔寺是祖国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在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12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成为继青海湖之后被纳入国家5A级的第二个青海景点。
塔尔寺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它不仅以瑰丽恢宏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而且是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的宝库。“塔尔寺内有难以数计的大小佛像、琳琅满目的法物圣器、雕版印刊的藏文宗教典藉和其他哲学、医药、历法等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著作。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的油塑、壁画和堆绣,更是十分受信徒和游人的赞赏。塔尔寺自1983年开放以来,既受到海内外广大佛门弟子的顶礼膜拜,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观光揽胜” [2]。随着塔尔寺的影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近年来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然而景区内公共标识语英译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英译质量有待改善。对塔尔寺标识语英译现状进行研究,可以改善青海省旅游景点标识语的英译质量,提升总体城市面貌,塑造青海省旅游形象。
3. 青海塔尔寺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及分析
2020年12月以来,笔者以及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青海塔尔寺景区实地考察调研,拍摄了几乎所有的景区标识语。经过对标识语的详细研究,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并把问题分门别类,发现塔尔寺景区出现的英译问题总体可以归类为四种,即英文拼写错误、英文语法错误、译名不统一和对藏文化的体现和传达不够深刻。
3.1. 英文拼写错误
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对译者而言,最基本工作是确保文字拼写的正确性。但在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塔尔寺,却出现了好几处英文拼写错误的问题。英文公示语拼写错误可分为大小写错误和英文单词拼写错误。
1) 大小写错误
“通常采用英文直接翻译,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遵循英文语言习惯,英文单词可全部大写或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3]。塔尔寺景区的译写英译标识语出现了大小写拼写不规范的问题,比如请勿触摸“No touching”中的touching“t”应该大写,紧急疏散通道“Emergency exit”中的exit应该为“Exit”再比如车辆通道“Vehicle passageway”中的passageway应该为Passageway;出入口“Exit and entrance”应该为“Exit and Entrance”此类错误更是出现在了非常常见的标识语中,比如禁止拍照“No photographing”应该为“No Photographing”;小心台阶“Mind the step”应该为“Mind the Step”。
2) 单词拼写错误
英文单词拼写错误的问题在塔尔寺景区也较多。比如“游客服务中心”的英文标识语写为“Tourist Service Centor”,英译的标识语大小写拼写和翻译都没有问题,但是却出现了低级的单词拼写错误问题,英译中的“centor”应为“center”(美式写法)或者“centre”(英式写法)。再比如“雷雨天气,请勿靠近”被翻译为“Danger, Lightning weathek, keep away”,英译的文本虽然可以让外国游客明白标识语意思,但是其中同样出现了最基本的拼写问题,误将“weather”写成“weathek”。这类简单的单词拼写问题在“消防部门提醒您:注意疏散安全”的英文标识语“Fire police remind you pay attention to evacuation safery”和“雪域净土”的英文标识语“Purelandsnoyw”中也存在,将“safety”误写成“safery”,将“snowy”误写为“snoyw”。
这类单词拼写的错误不仅会给阅读标识牌的旅客带来困扰,而且会让外国游客对景区有不好的印象,这些错误犹如小小灰尘落在璀璨的文化景观之上,令游客愉快的塔尔寺之旅蒙尘。
3.2. 英文语法错误
塔尔寺景区的英译标识牌多处存在同中文意思牵强附会、英文语义不明的问题。例如在单词拼写错误中提到的“消防部门提醒您:注意疏散安全”,景区把“消防部门”英译为“Fire police”,可英中没有“firepolice”这个词汇,除此之外,“remind”这个单词的用法是后面接动词不定式,英文标识语显然缺少“to”。“酥油花艺术馆示意图”的英文文本“Plan of Butter Sculpture Museum”完全不相符。看到英文标识语,看不懂中文标识牌的外国游客第一个想到的是修建“Butter Sculpture Museum”的计划,但显然英文的这个意思和给定的示意图不相符。“示意图”可简单的用“map”表示,“酥油花艺术馆”含有展览酥油花的含义,因此有必要增加和中文“展览”相对应的英文“Exhibition”,另外,“Museum”为博物馆,和“历史”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在塔尔寺供展览的酥油花是藏族喇嘛们手工制作的,每年在农历元月十五日展出,会靠冷藏的技术手段,延长展览寿命,但一定是每年一换展览的酥油花,因此和“历史”没有关系,此处不适合用“museum”。恰当的词应为“hall”,翻看此单词的英英解释,“hall”可指“供公共活动如展览、演唱等使用的大房间”。综合考虑,将“酥油花艺术馆示意图”英译为“Map of Butter Sculpture Exhibition Hall”,能更好的传递原文文本的意思,也能让外国游客看懂给定的示意图。
3.3. 译名不统一
塔尔寺景区英译标识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译名不同意。通过对实际拍摄的景区英译资料的筛查和研究发现,“经院”一词的翻译,告示牌上会有school、house两词,没有做到统一,易让旅客误解。“殿”、“厅”两词有很大的区别,“殿”一般指高大的房屋,特指寺庙里供奉神佛的地方。而“厅”则是指会客、聚会、娱乐等的房间。塔尔寺有各种各样名称的供奉佛像的神殿,但是在标识语英译中却出现了hall、palace、temple三词混用的现象。大牌匾和详细介绍中用到的词不同,比如“弥勒佛殿”,牌匾和较大的指示牌上的英译都为“Tsong Khapa Temple”,但是针对此殿的详细介绍中却英译为“The Maitreya Budda Hall”。诸如此类的标识语会造成游客不明所以,影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3.4. 对藏文化的体现和传达不够深刻
我国青海省塔尔寺属于藏传佛教圣地,藏文化是其深厚的底蕴和根本,英译应该从深刻理解藏文化的基础上开展,不能只是浅薄的汉译英,更应该联系实际,从深厚的藏文化出发,在翻译时做到将汉、藏、英文化都纳入考虑范围,避免藏文化、藏传佛教精神的缺失。比如对塔尔寺中众多“殿、经院、经坛、坛城”的翻译,译者对“时轮经院”“大经堂”的翻译都用到了“Hall”一词,等于说把经院、经堂未做区分。再比如“时轮经院”与“密宗经院”两个同是经院的地方在翻译时用到的词却不一样,“时轮经院”被译成“Kalachakra Scripture Hall”而“密宗经院”则被译为“Tantric Buddhists School”,此类混用会让外国友人对“经院”的认识不准确,无法传达文化内核。
4. 造成塔尔寺旅游标识语误译原因及相应对策
通过对以上英译错误的分析,我们发现误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译者翻译不标准、译者在翻译时忽视了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工作人员的监管制度不规范。
4.1. 译者翻译不标准
标识语中出现英文拼写错误、语法错误、译名不统一等问题,通常是因为翻译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对英语语法、专有名词的掌握不够深入。塔尔寺标识语中出现译名不统一的错误,正是因为译者没有一个固定的翻译标准,造成许多固定词语的译文不统一。所以翻译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对英文标识语的规范翻译勤加研究;翻译团队内部应规定一个固定的翻译标准,对翻译结果仔细校对、找出错误,达到英文标识语语言规范化的标准。
4.2. 译者对汉藏英三种语言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
标识语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是译者对汉藏英三种语言文化不够了解所导致的,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不仅要用恰当的语言将原文翻译出来,还要认识到译文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译者对三种文化有足够充分的了解。例如译者在翻译“时轮经院”和“大经堂”时都用到了“Hall”一词,等于把经院、经堂未做区分,将两者归为一种建筑。在藏文化中,“经院”是用来收藏藏文文献的,如三大印经院——布达拉宫印经院,日喀则印经院和德格印经院;而“经堂”为藏经之堂和僧众念经之所。若将二者归为一类,易使游客对藏文化形成误解,对汉藏文化的传播有害无利。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了解汉藏英语言文化,用恰当的词汇将原有的意思表达出来。
4.3. 校对监管制度不规范
“标识语中出现大小写错误、单词拼写错误的问题,通常是标识语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出现失误” [1],如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所以,在以后的英文标识语制作过程中,最好有专业的翻译人员在旁监督、检查和校对,将可能出现错误的机率最小化。
5. 结语
“一个城市的外宣文化非常重要” [4],而旅游标识语也逐渐变成了评定这个城市人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规范恰当的标识语不仅能起到引导指挥的作用,还能让游客增加对该城市的好感度,让游客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对城市的发展、民族的和谐、文化的交流都起到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
青海师范大学2022年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qhnuxskj202204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