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文站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以宜昌水文站为例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ine Management of Primary Hydrological Stations—Taking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SSEM.2023.122015, PDF, HTML, XML,   
作者: 王宝成, 张鹏宇*, 汤凌华, 张 雅: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 宜昌
关键词: 基层宜昌水文站精细化管理实践Primary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 Refined Management Practice
摘要: 为探索基层水文站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基层水文业务和管理高质量发展,以宜昌水文站为例,针对基层水文测站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上级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框架下,进一步拓展细化管理制度和办法,并从提升精细化管理认识、强化生产过程精细化质量闭环控制、优化设备运维机制和夯实基层党务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基层水文站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总结成果经验。结果表明,本站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显著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了基层水文站的高质量发展,可为同类基层水文测站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fined management mode of primary hydrological stations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Yichang Hydrologic Station as an example. In view of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hydrological station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refined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plan formulated by the superior, further expand the refin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efined management of primary hydrological st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refined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closed-loop control of refined qualit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ptimizing the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 and tamp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party affai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series of measure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level, promote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mary hydrological stations, and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ones.
文章引用:王宝成, 张鹏宇, 汤凌华, 张雅. 基层水文站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以宜昌水文站为例[J].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23, 12(2): 122-128. https://doi.org/10.12677/SSEM.2023.122015

1. 引言

基层水文是水利事业的基础,为其他领域提供水文基础信息支撑,为防汛抗旱、资源保护、基础建设等提供科学决策参考,水文测报工作关乎国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深度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恶化、水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水文发展理念也应随之更新迭代 [1] ,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我国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主题 [2] ,进一步促使水文事业革新观念、转变导向,以适应新形势。为此,宜昌水文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响应上级规划部署,以三峡局精细化管理行动为依托 [3] ,全面深入分析基层测站管理短板,积极探索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日常生产和内部管理中,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了基层水文站高质量发展。

2. 基层水文站管理短板梳理

2.1. 水文要素影响因素多

宜昌水文站是长江中游干流第一个大河控制站,同时也是大国重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总出库控制站,下辖13个水位站,分布于葛洲坝库区及其下游水域。水文生产主要受洪水涨落、断面冲淤、河段边界、葛洲坝水库调度、下游清江洪水顶托等诸多因素影响 [4] ,给水文要素监测增加了管理难度。

2.2. 基层测站事务繁杂

基层测站测验项目多,日常管理工作覆盖面广。外业包括各项水文勘测、取样、测量等,内业管理工作涵盖资料分析、计算、整编、校核审查等;事务管理中,需要落实上级文件指示、财务报销、工会工作、仪器管理、水电维护、交通出勤、后勤保障、对外联络等工作,各项工作均需要人进行实施和管理。由于水文工作的专业性,在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各个环节均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部分人员则必须身兼数职,这种情况给现代水文质量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2.3.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近年来,基层水文测站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得到大幅改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但面对新形势下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仍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如党务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尚未纳入重点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些方面虽然制定了一些工作程序,但大多数没有严格细化,且严格的过程控制流程尚未形成。加上测站人少事杂,部分员工不能立即转变观念,在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造成基层测站的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执行力,难以持续稳步推进。

2.4.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随着水文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推广,基层员工的工作强度得到大幅削减,提高了测验效率。然而,在内业资料审查中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方面:“三清四随” [5] 工作原则执行不到位;资料校审不到位,月整编工作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校审人员业务能力欠缺,责任心有待加强,如出现有效位数取舍、整编栏项目漏填、基本的计算错误等。二是技术方面:从仪器设备检查、外业测验、资料整编未严格对照现行规范进行技术层面的检查,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进的年轻同志还处于业务熟悉阶段,而老同志则习惯性的沿用老方法,惯性思维。具体表现为对待以往复审未提出过问题原则上默认完全正确,直到复审出现问题才进行修正;对现行规范、技术文件的理解不够,如整编材料中文字性描述不够精准,未严格执行整编规范的填写要求。

3. 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3.1. 制定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以《水文三峡局精细化管理设计实施方案》 [6] 等文件为指导,进一步拓展、细化管理制度和办法,形成有据可依、依之可行、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为日常管理和生产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和评价准则。测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各类管理工作划分为9大类别,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细则,如图1所示。设定目标、分工协作、明确责任是保障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基础,将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细化、合理分工、落实责任;构建完善的工作、测验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广大职工形成激励和约束双重功效,促成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各项工作。此外,各项制度的拟定必须在职工大会上讨论、集体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真正做到一切有章可循,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Figure 1. Refined management system of Yichang hydrologic station

图1. 宜昌水文站精细化管理体系

3.2. 提升精细化管理认识

在各个实施环节尤其是基层单位仍存在少量人员,对水文精细化管理的理解不准确,认为新形势下的精细化管理与以往的日常管理并未存在实质区别,换汤不换药,仅仅对当前的管理增加了“修饰”词,认识比较粗浅,尚未真正在思想上形成重视。基层是各项工作实施的主体,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导致管理行为和效果的折扣。针对以上问题,本站强化了水文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培训力度,以持续深化实施精细化管理认知,在全体员工内心形成正确共识。除此以外,建立了常态化的学习汇报制度,各人谈认识、谈感想,倒逼基层职工全面认识、主动把握、深度参与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使这项管理模式革新工作由少数人掌握变为全员参与,真正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获取管理成效。

3.3. 强化生产过程精细化质量闭环控制

注重过程检查,强化工序管理,强调成果质量。从测量到资料分析整理全过程,按“PDCA” [7] [8] [9] 闭环控制模式(如图2所示)开展工作,并强化生产质量策划、生产质量保证、生产质量控制、生产质量改进全环节的过程管理,如图3所示。由于水文观测对象(水体)的特殊性,水雨沙情变化,倘若错过最佳时机,则很难通过后续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因此,水文勘测的外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和经过批准的任务书要求进行。同时,针对各项外业勘测工作制定了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确保作业流程标准化。对外业工作必须及时完成整编与复核,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内外业之间应有交接手续,外业组应提供交接清单及外业测量情况说明,以避免因作业情况不熟造成内业处理上的失误。质控人员全过程动态控制质量,确保投入人力和设备合格、工序流程正常、技术措施到位、产品质量合格。所有测验成果(产品)必须按业主要求及相关规格及时交付。未经验收的成果不得对外提供,如产品或中间成果需要紧急放行则应由相关主管负责人批准。

Figure 2. Refined closed-loop management

图2. 精细化闭环管理

Figure 3. Refined quality management content of production process

图3. 生产过程精细化质量管理内容

3.4. 优化设备运维机制

水文设施设备是基层正常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物质基础,为实现设备运维的精细化管理,除3.1节提及的维护规程规范等制度建设外,还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政策,在基层水文工作中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和行业相关社会组织,引进社会竞争机制,大力推进构建“管养分离” [10] 的水文设施设备运维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向社会立项并购买服务。例如,本站汛期船舶使用频繁,趸船需要频繁移动,船员既要满足日常生产需要,又要完成船舶安全维护工作,给水文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船员老龄化严重,无法长时间承担重体力活,为此,将船舶日常维护工作委托至第三方机构来组织实施,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安全值班事宜。如此一来,船上人员可专心于生产工作,切实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

3.5. 夯实基层党务建设

在基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将党务建设与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就位,并要求与本职工作(水文测验)达到等同要求,即做到“日清日结”,使得全体员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图4所示,基层支部结合单位职责和支部实际工作,摸索了“3 + 3”工作法(三个坚持 + 三个结合)开展支部党建工作: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深入学习,二是坚持以学促做,三是坚持严守党规党纪;三个结合一是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二是将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与推动本单位工作落实相结合,三是将传统继承与技术创新相结合。该工作法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在基层水文培养和发展党员,强化基层水文党员队伍建设。另外,本站也发挥拥有民主党派职工的天然优势,广开言路,使得职工们能够围绕单位发展建言献策。

Figure 4. Branch party affairs management workflow

图4. 支部党务管理工作流程

4. 精细化管理初步成效

4.1. 促进水文管理观念转变

在抛弃陈旧观念、提升围绕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等若干方面,均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效。主要有:制度修编4项、新编操作管理手册1项,修订风险防控手册3项,制定应急(抢险)预案2项。至此管理体系得以理顺,人浮于事得到制约,按程序办事、用制度管人真正落到实处,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宜昌分局连续10年获得水文三峡局“绩效考核先进集体”。

4.2. 水文测验服务质量提升

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过程也是各项工作规范化、秩序化的过程。通过初步实践和探索,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在生产管理方面,不断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控制,近几年来,本站实现零安全事故生产,在水文测验成果、水环境监测成果实现全优,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成果合格率达到100%,自动报汛合格率达到99.9%以上。宜昌水文站下辖南津关水位站在2018年长江委水文局评优一等奖。在新设备应用方面,本站于2016年在测验断面上安装了H-ADCP平台,通过比测,可实现中高水流量在线监测,显著提升了测验频率和效率

4.3.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克服防汛测报任务重,党员难于集中等困难,积极探索出了支部党建工作“3 + 3”工作法,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工学矛盾”,提升了支部全体党员综合素质,党员在急难险重防汛测报任务中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在工作中形成了一股正能量和中坚力量。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下沉社区,服务居民,疫情后复工复产,2020年迎战5次编号洪水行动中身先士卒。近年来,支部先后获得宜昌水文局、水文三峡局的肯定,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优秀党支部”等荣誉,测站职工也先后获得长江委“优秀共产党员”、水文三峡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5. 结语

在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宜昌水文站结合自身基层工作实际,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果,对后续精细化管理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即便如此,距离全面取得精细化管理效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各项工作不够均衡,部分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下一步将在前期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度推进基层水文精细化管理工作,同时把握大局方向,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因人、因地制宜,逐步摸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建设管理现代化的基层水文测站。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云中, 赵灵, 赵俊林. 基层水文“1 + 3 + N”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J]. 水利水电快报, 2019, 40(2): 103-106.
[2] 龙泽美, 王超.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21(12): 115-119.
[3] 吕淑华, 章茂林, 叶德旭. 基层水文船舶资源“五关一档”管理实践与探索——以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为例[J]. 利水电快报, 2020, 41(6): 65-70.
[4] 曾雅立, 田苏茂, 林涛涛. 宜昌水文站不同流量整编方法对比分析[J]. 水利水电快报, 2020, 41(6): 19-24.
[5] 王俊, 刘黎明, 方捷, 黎华俊. 长江水文优良传统内涵探讨[J]. 中国水文化, 2018(2): 38-41.
[6] 长江委水文三峡局. 水文三峡局精细化管理设计实施方案[R]. 2018.
[7] 欧应钧, 杜亚南. GB/T 19001-2008在水文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 水利经济, 2014, 32(6): 54-58+72.
[8] 任鹏, 刘亚军, 高宏. PDCA方法在提高全软岩地层水文孔冒水率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5, 27(5): 108-110.
[9] 王瑾瑞. 项目管理理论在甘肃水文巡测中的应用[J]. 甘肃科技, 2019, 35(17): 102-105.
[10] 王小琼. 水文“管养分离”运行模式研究[J]. 人民珠江, 2017, 38(3):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