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我国内地众多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另一种提法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培养大批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这些学生是面向国外开展汉语教学的,也就是属于涉外的。在这些高校中,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等省区高校所开设的此专业,由于位置靠近东盟国家,所以尽管所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内地,但大多面向东盟国家培养。学生在到东盟国家开展汉语教学时或教来自东盟国家的学生时,若能很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禁忌文化,无疑有利于任务的开展。然而,现实的难题是,这些高校本专业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没有赴东盟国家实地体验的经历,但又要培养好这些学生。这是一个悖论式的现实难题。如何破解此难题呢?本文试图就此作努力。
我们梳理前人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吴夏娜(2010)、唐妮(2013)、李阳(2015)、罗植琳(2017)等。吴夏娜(2010)主要是分析文化对商务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及东盟国家的一些文化禁忌,最后是点到跨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几点策略 [1] 。唐妮(2013)简要列举了东盟国家的宗教、饮食、礼物、商务方面的禁忌,篇幅较短,未完全覆盖东盟国家,也未作深入分析 [2] 。李阳(2015)主要分析了禁忌文化的定义、我国文化禁忌的由来,简要论述了东盟十国中的六个国家的文化禁忌以及宗教、饮食、商务和礼物禁忌,接着简要分析了原因,最后指出对东盟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3] 。不过该文是采集前人关于东盟部分国家的禁忌文化,并非实地调研所得的第一手材料。罗植琳(2017)是关于英语领域里东盟旅游方面的禁忌文化的教学设计,不过尚没有图片,也没有板书图示 [4] 。其余的多为著作当中一部分,或在杂志或报刊里边角处的简略介绍。
由此可见,前人对东盟国家禁忌文化研究还不充分,欠深入,且从《东盟国家礼仪与民俗文化》课程角度,结合教学实践来分析东盟国家禁忌文化的成果,目前尚未见到。那么,应该怎样开展呢?本文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结合开发的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我们分析如何开展东盟国家禁忌文化教学,从中反思,得到启示。
在前期,从2017年至2019年,我们曾多次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进行了实地调查,对东盟国家禁忌文化有实地切身体验 [5] 。这为本文的探究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还开发建成了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可在线访问,在下文分析时会结合该数据库进行。
2. 教学实践剖析
首先是进行学情分析。虽然所学的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不过除了个别人外,多数同学此前均没有到过东盟国家的切身经历。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原有的赴国外实习的途径均已暂停。同学们更加缺乏对东盟国家文化的实地体验。
然后是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东盟国家礼仪和民俗文化中的一些日常禁忌,与此同时,指引学生将东盟国家与我国进行禁忌文化的比较差异及联系。
接着是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了解东盟国家礼仪和民俗文化中的禁忌。教学难点是如何使学生理解东盟国家礼仪和民俗文化中的禁忌,能内化为行动,在与东盟国家友人接触时避免步入“雷区”。
第四是教学过程。我们在课前提前布置学生,结合本课程自主研发可公开访问的“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提前预习。我们认为对于从事国外汉语教学的人才来说,缺乏实地体验是各高校普遍碰到的难点。为此,我们开发上线了“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如图1所示,配合教学实践 [5] 。

Figure 1. The taboo interface of “ASEAN Culture Database” developed by us
图1. 我们开发的“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禁忌界面
(一) 导入

Figure 2. Our on-the-spot photo of Malaysia’s rambutan
图2. 我们实地拍摄的马来西亚红毛丹
教师在导入部分,先让同学们看一张在马来西亚拍摄的红毛丹图片,见图2。
此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身处东盟国家时,虽然所在国有各种特色的异域风光,但也要注意,如图片里的红毛丹一样,很好看,也好吃,不过其外面是有刺状的物体,像带刺的玫瑰一样,要小心。从而引出本次课所学的内容:
1.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面向东盟国家,那么我们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时,对方文化中有哪些日常禁忌呢?我们今天就此进行学习。
2. 教师: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之前知道的东盟国家礼仪与民俗文化里的禁忌有哪些?(说明: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领学生由已知推导出未知,激活学生头脑里原有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深入学习
1. 教师:好的,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东盟国家礼仪与民俗的禁忌文化。(说明:同时打开我们开发建成的“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网址:http://81.69.189.102。如果学生坐在离讲台较远的位置,不容易看清楚PPT投影,可以指引学生用手机登录Internet打开本数据库。)
2.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与东盟国家友人交往时,手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说明:不用左手指人、一般不用左手接别人给的东西、一般不能用手摸别人的头,包括小孩子的头等。)
3. 教师:同学们,除了手的方面外,在与东盟国家友人交往时,脚要注意哪些方面?(说明:作客时,进入主人家里或某些特定公共场所要脱鞋,一般不要在公共场合翘二郎脚等。)
4. 教师:同学们,你们怎样看待东盟国家文化的一些禁忌,如缅甸人一般不吃牛肉?(说明:因为缅甸自古以来是农业国家,牛被认为是人们的忠实朋友和恩人。)
5. 教师:同学们,请问,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如果你和当地的马来人、印尼人、文莱人朋友在一起用餐时,需注意什么吗?(说明:不能食用猪肉及猪肉制品,不能喝烈性酒等。)
6. 教师:此外,在这三个国家,还有什么需注意的?(说明:当地的马来人、印尼人、文莱人在特定时期时,遵守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进食的做法,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最好不要在他们面前吃东西。)
7. 教师:同学们,猜猜看,在菲律宾,哪个数字被认为是不大好的?(说明:是数字“13”,与当地的信仰有关。)
8. 教师: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以后,如果大家到东盟国家时,刚好碰上所在国的社会有些波动,应该注意什么?(说明:东盟一些国家政治有时会不大稳定。与当地友人的交谈时,尽量避免提及这些话题,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9.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检索“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进行知识巩固。
“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检索展开以后,还有东盟各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泰国为例,并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界面如图3:

Figure 3. Search and display contents of “ASEAN Culture Database”
图3. “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检索显示内容
板书设计:

(三) 拓展加深
1. 教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你们家乡的文化里有没有也存在类似的一些禁忌?(说明:设置此问题,目的是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本节课中禁忌的理解,巩固学习效果。)
2. 教师:哪些同学回答一下?(说明:鼓励同学们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增加趣味性。)
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及时总结:刚才回答的同学说得真好,从回答当中,我更感受到其实在各国,甚至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也存在传统文化里的禁忌。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了解东盟国家的一些禁忌文化,为以后在开展与东盟国家有关的交流活动时,自觉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增进交流的效果。
3. 教师:为什么东盟国家礼仪与民俗文化里会有这些禁忌呢?此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说明: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促使学生讨论得更加深入,更认真,提升学习效果。)
4. 教师:那么,东盟国家文化里的禁忌和我国传统文化里的禁忌有何区别与联系呢?(说明:此处与本课开头的问题对应,首尾呼应,形成闭环。设置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是为了促使学生思考,得到更深一层的认识)。其逻辑关系示意如下:

小结:通过本次课,同学们可感受到东盟国家文化里也是有不少禁忌的,在与东盟国家的人士接触,特别是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时,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会触碰到一些禁忌。
(四) 课后作业
1. 首先,请同学们课后动手查找东盟国家与本节课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2. 其次,请同学们在线登录我们开发的“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对有关部分内容进行温习,并完成数据库里对应的练习题。
3. 最后,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撰写一份研究报告,针对东盟国家礼仪与民俗文化中的禁忌,包括其现状、与我国禁忌文化比较、从中得到的启示等。
3. 反思及启示
(一) 对于人才培养中的缺乏涉外实践经历难题,开发在线数据库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不少同学此前都没有到过东盟国家的经历,没有实地体验,对这些禁忌了解不深。这个难题不光是我们学校会碰到,其他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也会碰到此共性难题。尤其是持续数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出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全面暂停,更是如此。
而不止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其他的涉外专业,如涉外商务等,亦会碰到类似难题。即使在平时,这些专业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也并不是都能百分百地赴国外实地体验。
我们从实践中得到启示,这些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时,开发相应的在线数据库,是有效打破这种受时空束缚难题的方法之一。
(二) 开发的数据库要配相关练习,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我们开发的“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同时配套了对应的练习,且练习题的内容就是针对数据库里所呈现的内容进行考查。我们的练习题覆盖东盟全部十个国家。立足同学们在开展与东盟国家相关的汉语教学当中可能碰到的禁忌文化问题,部分同学对拓展知识不太熟悉。这样一来,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全天候地通过访问我们的数据库,做对应练习来加深巩固课堂的效果。
(三) 开发建成了数据库,如何将数据库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当中值得探究。我们对此有自身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自主研制开发的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已接通互联网,可让同学们全天候进行自主配套学习。该数据库囊括了东盟十国,包括其礼仪和民俗文化方方面面。数据库里的素材,不仅有文字,还有音频和视频。
(四) 相关教师若具备赴国外实地体验的经历,有助于此类课程教学的开展。我们课程团队成员大多有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国家的经历,有的还在当地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多年,对东盟国家礼仪和民俗文化相当了解 [6] 。课程组在讲解东盟国家文化中的禁忌时会有意识地将其与我国禁忌文化作比较,对同学们进行重点指引。因为已有见于网络等媒介的东盟国家禁忌文化说法,良莠不齐,有些是不真实的,相关教师具备赴东盟国家实地调研的经验,能指导学生对这些说法进行甄别,去伪存真,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知识。
(五) 涉及文化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文字说明,应有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本课的教学实践,既涉及文字讲解,也有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结合。因为多数青年学生对传统的纯文字教学兴趣不太,故此是文化类课程,若有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介入,无疑能增强学生兴趣。这些多媒体素材如果是第一手的当然最好,不过,有些学校及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也可借助已有素材。
当前,很多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当中往往会碰到学生缺乏国外实地体验难题。这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广东等南方省区的本专业高校,主要培养的是面向东盟十国的从事汉语教学的人才。如何解决此难题,提升培养质量?本文以其中的禁忌文化为例分析如何加强教学实践。同时,我们在开发相应的东盟国家文化数据库时,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发。全面解决本专业的现实问题,有待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持续探索。
基金项目
教育部项目(编号:18YJC740008)、岭师燕岭优青资助项目(编号:YL20200101)、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022ZDJS074)、湛江市社科项目(批准号:ZJ22YB20)、岭师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203L03)、岭师项目(编号:ZW2021021)、广东教育学会项目(编号:GDES14076)、省级教改项目“互联网 + 背景下基于Access数据库的《东盟国家礼仪与民俗文化》课程改革与实践”、岭师校级质量工程一流课程项目“《东盟国家礼仪与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