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体育的目标做了深刻论述: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对中学生而言,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开设的众多课程中,体育课是与学生的健康和生活实践关联最紧密的课程,体育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健全他们的人格。现在存在部分中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匹配。体育教育中存在着教师教的学生不爱学,学生想学的教师不教,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枯燥单一,教学环境限制体育教育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教学评价单纯依据体测成绩造成片面性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农村地区中学里体现的尤为明显。
1.1. 研究目的
以天津市武清区农村高中体育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为视角切入,通过对该校教师基本情况、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育内容与方法、教师教学理念等方面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天津市武清区农村高中体育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找到天津市武清区农村高中体育教育有效的支持路径。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我国体育教育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并不相匹配,较为落后的理论水平无法很好的指导体育教育实践。尤其在农村地区中学体育教育领域的与研究较少,本文可以对农村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进行补充,完善农村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的理论体系。
实践意义:通过对天津市武清区农村高中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找出天津市武清区农村高中体育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特征,分析存在的不足,以小见大,从而找到中学体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农村高中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体育教育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EBSCO等平台,以“中学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现状”、“体育课堂”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外有关中学体育教育研究较多,理论较为丰富。
其中,国外文献多围绕中学体育教育进行研究,对于课堂内容设置有着较为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并能较好的应用于实践。David K等 [1] (2018)在《Correlates of Private Secondary Schools Meeting Physical Educationt Guidelines》一文中指出,大多数学校在体育课设置上都有一定的规定,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都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相对而言高中课程部分为学生设置了更多内容。Kahan D等 [2] (2017)《Physic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California Private Secondary Schools》一文提到由于美国制度的特殊性,部分地区存在重视文化教育而忽视体育教育的情况,盈利性很强的学校,往往很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课。
国内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各级体育教育作出大量研究,多围绕现状分析、教学策略、课程设置、专项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文献集中于体育教育现状研究,问题主要包括: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传统守、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硬件设施不完善、体育资金短缺体育器材老旧、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有着较为成熟的研究框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谢中瑞 [3] (2012)在《大连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研究大连市中学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现状、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状况、学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及学校体育课程考试考核等,发现大连市中学体育教学存在学校资金短缺投入体育硬件设施不足、体育教师素质及职业培训不够充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尹艳秋 [4] (2019)在《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中指出,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着课程开设不全、教学质量偏低、学生被动接受体育教学的问题,必须要利用合理对策来优化其教学现状,如增强体育运动意识、增加体育教育经费投入等等。
刘聪 [5] (2019)在《山东省高密市民办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文中,从学生、教师、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八个方面对高密市民办中学体育教学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体育教学上应注重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师资建设,大胆创新教学形式。
王家宏等 [6] (2002)在《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中通过对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体育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应仅停留在传授运动技能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赵晓黎 [7] (2014)在《大连高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研究》中得出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在体育课中感受到快乐,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主管单位要严格要求,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黄方斌 [8] (2018)在《库尔勒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中指出体育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不满意,有关部门及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少,学生的热情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质量。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学者对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都集中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几个方面,研究区域大多局限于有代表性的城市学校,对于农村地区中学的研究内容略少,因此本文针对农村地区中学的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我国体育教育现状做出了补充。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天津市武清区农村高中体育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EBSCO等平台,检索近年来有关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文献资料及相关内容,进行参考借鉴。
实地调查法。到天津市武清区某所农村高中实地考察,统计体育场地、器材及利用率,观摩体育教育过程和课余体育运动及课间操开展情况。
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得到更简洁明了、科学有效的研究数据。
4. 武清区某所农村高中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年龄结构。经调查,该校有体育教师6人,学生1400人左右,师生比例约为233.3:1,体育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体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36~45岁教师占比66.7% (见图1)。老教师虽然资历较深,经验丰富,但是缺少活力,教育理念不易转变,并且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体能和精力都会下降,难以维持高强度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育教育质量 [9]。

Figure 1. Age structure of PE teachers in this school
图1. 该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经调查,该校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体育教师6人,占比100%,没有女性体育教师(见表1)。女性体育教师相对于男性教师来说亲和力强,更易于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某些专业能力上女性教师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女性体育教师可以补充并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10]。

Table 1. Questionnaire on the gender composition of PE teachers in this school
表1. 关于该校体育教师性别组成的调查表
学历结构。目前,该校体育教师的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其次是专科学历,缺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的师资力量(见图2)。体育教师的学历虽然不能直接代表其教学水平,但是学历水平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教学适应能力还有科研能力。该校缺少高学历的体育教师,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该校的体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11]。

Figure 2.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tructure of PE teachers in this school (Unit: Person)
图2. 该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单位:人)
职称结构。体育教师的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其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一般学历越高在该领域的研究越深入,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开展和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授。目前,该校体育教师的职称分布较为平均,但高级教师数量较少,仅有1人(见表2)。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育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12]。

Table 2.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 of PE teachers in this school
表2. 关于该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的调查表
4.2. 体育场地器材的基本情况
在体育教育中,体育场地器材非常重要,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 [13]。因此,对该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有利于全面了解该校的体育教育现状。
4.2.1. 体育场地配备情况
经调查,该校场地配备基本符合《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标准》规定,30个教学班的高中学校需配备300~400米环形田径场地1块、篮球场3块、排球场3块,还应配备器械体操区 [14]。经实地考察发现该校有室外400米田径场地1块,篮球场地3块,足球场地1块,排球场地2块,羽毛球场地4块,乒乓球场地6块,室外健身场地1块,室内健身场地1块(见表3)。

Table 3. Questionnaire on the allocation of sports venues in the school
表3. 关于该校体育场地配备情况的调查表
4.2.2. 体育器材配备情况
经过调查与分析,该校体育器材比较充足,基本符合《标准》(见表4)。但是在实地调查时发现该校体育器材普遍较为陈旧,部分器材损坏,没有得到维修与更新,器材使用率不高,部分器材采购后一直堆放在器材室,有些甚至没有使用过。

Table 4.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quipment of sports in this school and the basic standard of sports venues and equipm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表4. 该校体育器材配备与《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对照表
4.3. 体育课教学的基本情况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15]。结合以上标准,对该校体育教育情况得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4.3.1. 体育课开设情况
经调查,该校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高三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体育课,结果表明该校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开设不足,不注重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有72名学生没有上过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占比48.6%。
调查发现,该校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仍然存在,并且比较普遍,该校对体育课的重要程度认识不够。23名学生表示体育课经常被占用,占比72%,偶尔被占用的学生有72人,占比48.6% (见表5)。

Table 5.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occup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is school
表5. 关于该校体育课被占用情况的调查表
4.3.2. 体育教育内容和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和学习需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
该校体育课开设内容有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和当地传统运动项目五行通臂拳。该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能结合地方传统,开设特色体育项目,但该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偏向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项目不够新颖缺少新兴体育项目如:啦啦操、花样跳绳等,以及民间特色体育项目如:抖空竹、毽球等。对比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学校开设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见图3)。

Figure 3.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like each sport
图3. 喜欢各运动项目的人数情况
在教学理念上,个别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具有片面性,在教学中不够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只有2名教师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有3名体育教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名教师关注学生品德的培养(见图4)。在调查学生在上课时能否被体育教师关注时,发现该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不能完全关注到每一名学生,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21人能在体育课中被教师关注,占比81.8%,也有27人表示不能被关注或不清楚,占比18.2% (见表6)。导致不受到关注的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影响体育学习的热情,没有落实好“以学生为主体”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使每名学生都受益”的教学理念。

Figure 4. PE teachers’ teaching focus on the situation
图4. 体育教师教学侧重点关注情况

Table 6. Questionnaire on whether students can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teachers in PE class
表6. 关于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否被教师关注的情况调查表
该校的体育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考虑过于片面,教学目标较为单一,比较偏向于知识与技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新课标》对体育课程目标要求,体育课堂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置,结合实际情况出发。
在教学方法方面,发现该校体育教师往往局限于采用较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讲解示范法,从而导致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内容枯燥无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不够活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教育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具体要求,采用多种方法合理运用,如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等,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5. 武清区农村高中在体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天津市武清区农村地区某所高中的体育教育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发现该校在体育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该校在武清区农村地区的高中里处于中等水平,该校存在的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武清区农村高中普遍存在以下反面的问题:
5.1. 体育师资结构不合理,高水平专业人才短缺
体育教师任职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学历较低缺少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教师、教师年龄偏大、缺少在不同项目领域的专业人才、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缺少女性体育教师。
5.2. 体育器材陈旧,使用率不高
场地器材较为充足,基本能满足体育教育和校园体育活动的需求,但是部分器材老旧,损坏后没有得到维修和更换,并且器材的使用率不高,存在学生不会使用不爱使用的现象。
5.3. 体育课理论教学不足,存在被占用的情况
缺少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教学,重视体育实践而忽略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由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因此体育课目前仍然存在被占用的情况。
5.4. 体育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方法不够多元化
在教学内容上,开设了特色运动项目五行通臂拳,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取得一定成果,但教学内容不够丰富,项目不够新颖缺少新兴体育项目如:啦啦操、花样跳绳等,以及民间特色体育项目如:抖空竹、毽球等,开设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6. 建议
6.1.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在未来几年需要补充年轻的高学历的教师加入,并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并且补充女性教师,优化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聘请不同运动项目的专业人才,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6.2. 有效利用场地器材,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需要补充部分器材,更需要提高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教会学生如何正确有效的利用现有场地器材,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可以利用不同的器材组织班级、教师之间的趣味运动会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器材的熟悉程度,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6.3. 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落实体育课次数
在体育理论方面,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不仅要教会体育技能,还要灌输锻炼方法、科学训练的知识、体育基本常识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科学的认识体育项目。在落实体育课次数上,学校相关领导要重视体育课的落实,不被其他的科目所占用,让学生更多的进行锻炼。
6.4. 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之外,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兴趣,开设一些新兴的教学项目和内容。充分开发特色体育项目、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等,丰富学生的上课内容,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在教学方法方面,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讲解–示范教学法改变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并创设学习和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要充分地利用体育游戏来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