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将其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旨趣,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思想政治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境,即全过程人民民主教学体系有待系统化,其体系和内容博大、教师与学生掌握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其作为一种政治实践行为与学校理论教学存在一定脱节。基于此,学校在未来教学中应重点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民主素养,创新教材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数字平台,优化教学手段。
Abstract:
The whole process of people’s democracy is the grea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Integrating 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s the inevitable purview of implementing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enhancing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dilemmas in integrat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people’s democracy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at is, the whole process of people’s democracy teaching system needs to be systematized, its system and content are extensiv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difficult to grasp and understand, and as a kind of political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teaching in schools there is a certain disconnect. Based on this, schools should focus on updating teaching concepts, improving teachers’ democratic literacy, innovating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making full use of digital platforms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in future teaching.
1. 引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旨趣,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然性,分析其融入的困境,同时探寻其实现路径,促进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 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思政课必然性
2.1. 是培育中学生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是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政课具有如下价值:第一,有助于培育学生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价值。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其价值内涵、制度框架、理论基础、生成逻辑等能够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新发展,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必然举措,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上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为世界政治文明注入新动力,提供了中国方案;第二,有助于培育学生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优势。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能够更好得帮助学生认清中西民主的本质差别——与西式民主不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内涵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这就超越了西方民主单点选举的虚假形式而赋予中国式民主以巨大的优越性——从而真正弄懂、明白它的巨大优势;第三,有助于培育学生对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坚定信仰。信仰是精神领域的“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引领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其精神上“缺钙”。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就是要深化学生对中国式民主的理解,明白其巨大价值和优势,培育他们对中国式民主政治高度的认同感,筑牢他们对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坚定信仰,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心。
2.2.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旨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四为”方针指明了新时代教育的根本性质与方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新论断。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造就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回答新时代的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习,一方面学生能够认同其显著优势与优越价值、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家国情怀,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政治素养,这就有利于为国为党为人民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增强其政治认同、法制意识、公共参与能力,进而可以自觉树立民主意识,坚定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2.3. 是培育中学生民主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是培育中学生民主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第一,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学生对民主观点和态度的集合,包含对民主本质与作用的理解、对民主现象的评价、以及对民主权利的认识、掌握与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旨在回归民主的本质,真正落实人民当家作主,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其核心要义进行生动诠释,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提高民主意识;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主素养。素养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民主素养要求其对民主本质具备较为深刻的理解。通过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自觉的分辨和比较中西方民主的不同之处并树立高度的民主自信,培育他们对中国式民主高度的理论素养和价值认同;第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主参与能力。中国式民主需要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国家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言献策。学生通过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习能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活动,提升自身民主参与能力。总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铸造学生民主意识、增强学生民主素养、提升学生民主参与能力,真正成为顺应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强盛、民族繁荣、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思政课的问题与困境
3.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崭新理念和全新课题,教学内容与方式需不断更新完善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在二十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自2019年提出到二十大仅有三年时间,这一重要论断是一个全新概念和全新课题。目前,有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特点、价值意义、生成逻辑、制度体系、内在结构、显著优势等,学界正处于全面研究和总结阶段,相关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案例还处于全面研究、总结、编撰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较缺乏专门的教学参考用书、备课教材、中学课外读物等。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讲解易陷于知识讲授、复述、记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知识体系、框架结构与价值意义讲深、讲通、讲透,易导致学生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流于概念或表面的理解。
3.2.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系和内容博大、教师与学生掌握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系博大、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理解难度大,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均有一定难度,具体表现在:第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依据和制度建构庞大。全过程人民民主涉及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民主集中制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人类解放理论等的创新发展;它内嵌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基层组织制度等制度形式。第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机制和运行环节复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覆盖性的民主,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迭代式闭环结构 [3] 。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路径,一是空间上的多领域、多部门、多层级,二是时间上的全链条、全流程、全连贯,其运行环节多、运行效能高、内在优势强;第三,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多种民主形式。包含参与式民主、协商民主、直接民主、间接民主、基层民主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实现方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这样,全过程人民民主便是一个极为丰富的理论体系、极为复杂的制度建构、极为高效的政治实践,教师要将其讲透、学生对其学透均存在一定难度。
3.3.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政治实践行为与思政课理论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两个结合”的最新民主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新路径。而思政课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理论讲授,难以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意蕴讲清、讲深,加之学生在学校理论教育中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式接触较少,这就造成了如下困境:一方面,学生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易流于表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人民性、真实性、广泛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的民主实践形态。如果不亲身去实践,学生对其内涵特点、价值优势、运行逻辑等的理解容易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识记,很难真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学生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环节认识较为模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环节包含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五个环节,学生虽能复述出具体内容,但如果不去亲身实践,则难以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通过选举、协商、监督、巡视等形式寻找到“最大公约数”的。总之,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民主政治实践行为与思政课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脱节。
4. 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思政课具体路径探析
4.1. 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民主素养
新时代的教师要积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积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基于此,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教师要首先做到:第一,要培养自己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定信仰。教师要积极学习党中央最新文件精神,广泛阅读党中央的最新文件,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坚定“四个自信”,将党有关民主政治的最新理论、最新精神、最新思想自觉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第二,要主动提升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专业知识素养和知识积淀。教师可以通过知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途径广泛阅读有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论文、专业书籍、文献资料等,同时还要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从而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加强自身理论素养;第三,要主动参与相关的民主活动。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社会、政府所开展的各项民主实践活动,如广泛参与社会基层组织的民主听证会。同时,教师还要多与基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展开对话沟通,提升自我的公民意识和民主素养,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带头为学校、社会、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4.2. 创新教材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并且与党中央的价值取向、理论成果、实践成果保持一致,基于此,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政课必须编好教材,具体路径有:一方面,要积极创新教材体系,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主线贯穿思政课教材始终。全过程人民民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涉及选举、协商、监督、管理等多环节,涉及立法、司法、行政等多部门。各领域、各部门与各环节,实际都离不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开展实施,因此,要创新教材体系,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思政课教材各部分的始终;另一方面,要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案例。教师要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创新优化教学设计,增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内容,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教材、教案、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各部分,使整个教学活动更新颖、更协调、更时效;同时,要增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教学案例——如引入新余市渝水区民呼我应的“渝水样本”,通过积极搭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平台,实现乡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全覆盖,同时推进人大代表工作室进农村、进社区、进小区等实现多渠道、多主体、全时空的搭建民意反应渠道与平台,从而保证人民能够真正的享有民主权利 [4] ;引入上海虹桥街道的基层民主实践案例,旨在通过多渠道征集民意,反应人民共同的需求,如设立社情民意直报点、社情民意信息采集点、统战之家等,除此之外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互联网媒体等形式提出建议 [5] ;引入北京“接诉即办”的民主实践案例,接诉即办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是基层治理的“首都样本”,其突出特征是全渠道接诉、全领域响应、全主体参与、全时空覆盖等方面,群众可以通过“北京12345”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政务微博等多渠道反应自身诉求 [6] ;引入福建、湖南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案例、南昌市西湖区的“幸福微实事”案例、以及周边基层社区的基层民主实践案例等——从而以具体案例形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形式和实践。
4.3. 充分利用数字平台,优化教学手段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也改变了教学方式。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教学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数字化教学。第一,利用数字教学平台实现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例如,通过慕课、学习强国、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平台将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质视频、优质案例、优质新闻图片等上传学习平台,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第二,利用VR教学设备实施沉浸式学习。VR以其交互性、沉浸性、时代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青少年喜爱。充分利用VR设备进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教学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也能够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环节生动化、形象化——学生通过虚拟现实观看基层村民民主选举、投票、监督等能够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实在在的真民主;第三,利用多种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线上线下讲座、民主分享会、读书报告会等展开教学,结合各种有效形式让学生学透、学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真正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价值体系。
4.4. 创建专题活动,开展多元实践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思政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媒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中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有利于让学生深刻领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真谛和实践意蕴。主要可开展如下三种实践活动:第一,组织学生走访基层代表,开展专题访谈。基层代表是基层治理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他们是距离人民群众最近的人,也是最能代表人民的人,组织学生访谈要注意以下几点:访谈前设计好访谈提纲,访谈时要注意态度礼貌、措辞得体、提问明确、积极倾听、做好记录、同时营造和谐氛围,访谈后要及时总结并做好记录;第二,组织学生开展基层民主旁听和观摩。民主观摩学习具有直接性、高效性、可操作性,通过观摩有助于学生将有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知识认知转化为行为认知。为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旁听观摩附近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所开展的民主实践活动。观摩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大局,从宏观上把握民主政治实践全过程;二是,要有针对性,从各个具体环节入手,从微观上审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关键环节;第三,组织学生模拟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在实践访谈和观摩结束后,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模拟民主实践活动课。如:模拟基层选举会议,同学之间相互充当候选人、投票人(村民)、监票人、计票人,在会议开始前确认参会人数并公布候选人名单,采用差额选举的方法进行选举。由候选人陈诉理由,“村民们”相互讨论、充分协商、征求意见,同时,通过一人一票的举手表决方式进行民主投票,计票人记录每个候选者的得票,最后公布获选者。这样,通过模拟基层民主选举活动能够克服、消解、弥合学生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理论认知到行动实践之间的代沟。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