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是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五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资源,是指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 [1] 。研究发现,学生活动的质量和活动成果,其在满意程度上有正向显著 [2] ,因此,在活动改革背景下,采用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深入探讨其内在影响因素,对提升活动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重庆市某高校进行实地调查,收集问卷1141份,构建影响活动的影响因素,将高校活动以评价指标进行度量,为学生活动质量提升进行保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高校活动效果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新时代高校活动发展新局面。
2. 新时代下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现状
学生参与学生活动意愿较强。本次调查中,男生有361人,占比31.56%,女生有783人,占比68.44%。在活动参与意愿方面,84%的学生愿意参与学生活动,16%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学生活动。在年级参与活动意愿方面,低年级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意愿最强烈 [3] 。不愿意参与学生活动的学生大多数原因主要是社恐、缺乏兴趣、学习压力等原因 [4] 。
学生参与学生活动渠道广且参与学生活动多样,共青团员参与活动最为积极,大多数学生一学期参与学生活动的总次数在1~3次 [5] 。在参与学生活动的学生中,班级群、活动群和校园公众号是其获取活动的主要渠道。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其次是丰富人生阅历和结交更多朋友。参加活动次数最多的是共青团员。参与活动的学生更多偏向于校内学生活动,其次是校外学生活动和多个学校的联谊活动。在参与活动的时间上,工作日下午最受学生欢迎,其次是工作日的晚上。在参与的活动类型上,学生参与最多的为劳育类活动,其次是德育类活动、美育类、智育类、体育类活动。
学生倾向于劳育类活动,且看重活动氛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意义。在被调查学生中,良好的学生活动氛围更容易让学生投入学生活动当中 [6] 。学生最倾向劳育类活动,其次是美育类活动、德育类活动、体育类活动、智育类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学生特别看重活动的软实力,主要集中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意义上,其次是活动经费。
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学生活动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3.1. 模型介绍
探寻学生活动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学生活动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的识别,采用“请您根据自身感受,对下列学生活动各项指标阻碍影响(或可能影响)其参加活动进行评价”一题,对963名参加活动较多和参加活动较少学生的学生活动满意度各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其“德育类活动满意度”“智育类活动满意度”“体育类活动满意度”“美育类活动满意度”“劳育类活动满意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
3.2. 模型构建
设“根据您对学生活动的类型进行满意度评分”为因变量Y,Y是K个等级的有序变量,在本文中,K = 5,即“Y = 1”表示“非常不满意”,“Y = 2”表示为“不满意”,“Y = 3”表示“一般”,“Y = 4”表示“满意”,“Y = 5”表示“非常满意”,
为自变量矩阵。记等级为
的概率为
,则等级大于等于
的概率为
(1)
式(1)中,
称为等级大于j的累计概率。对式(1)做Logit变化,得:
(2)
有序分类结果得Logit回归定义为
(3)
式(3)中,
为代估参数,
为解释变量,是学生活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如表1。

Table 1. Variable selection and assignment description
表1. 变量的选取与赋值说明
3.3. 多重共线性分析
为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应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对方程中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主要通过容差和方差膨胀因子进行判断,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见表2。通过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各变量容忍度(Tolerance)均大于0.1,方差膨胀因子(VIF)远小于10,说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3.4. 平行性检验
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的基本原理是将因变量的多个分类依次分割为多个二元Logistic回归,在进行有序Logistics回归时假设几个二元Logistic回归自变量的系数相等,仅常数项不等,结果输出一组自变量的系数。在回归前对自变量相等的假设进行检验,又称平行性检验,若不满足该假设,则需考虑使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应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平行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平行性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各模型的平行性检验中卡方值分别为196.027,174.965,164.618,165.752,186.085,P值分别为0.065,0.230,0.428,0.404,0.094,除德育类满意度模型外其余模型均大于0.05,说明模型1~5平行性假设成立,即模型1~5回归方程相互平行,可以使用多元有序Logistics过程进行分析。
3.5. 实证结果分析
应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估计,将“德育类活动满意度”“智育类活动满意度”“体育类活动满意度”“美育类活动满意度”“劳育类活动满意度”做为因变量分别带入模型进行单独回归,探究参加影响学参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学生活动的影响因素。
3.5.1. 德育类活动的影响因素
从表4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显著性 < 0.05,表示活动举办的各方面对学生德育活动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活动补贴、活动意义、活动人数、活动氛围、他人的活动评价、学习压力等方面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适当增加活动补贴,丰富活动意义,减少他人对活动的负面评价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因为德育类活动如班会、团日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带有政治意识形态类活动,活动多且频繁,学生觉得繁琐,其中一些活动如班会、讲座等要求强制参加,学生有一定抵制情绪,且活动大多没有奖励,活动意义比较单一的情况。但适当的学习压力,可以增加学生参加德育类活动的满意度,这可能是德育活动可以对学生心理压力进行疏导,缓解现在大学生内卷的焦虑状态。此外,良好的德育活动氛围能增强学生在其活动中的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的群体效应,在一个好的活动氛围中,参与活动的注意力集中,体会德育活动的教育意义也更加深刻,对活动的理解也更进一步,满意度也进一步提高。
3.5.2. 智育类活动的影响因素
从表5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显著性 < 0.05,表示活动举办的活动补贴、活动组织者(学校、学院)、活动的意义、他人的活动评价对学生智育活动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增加智育活动的补贴如增加学校学科竞赛、科研助理等项目的奖金或补助,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获得感,提升学生的活动满意度。另一方面,增添“产教结合”“学科交叉”等活动的意义,使参与过的学生产生良好的评价,对提升智育类学生活动的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学生通过学长学姐的推荐,参与智育类活动,在其中获得知识的运用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满意度会进一步提高。同时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应该统一组织,加强沟通,共同办好智育类活动,对活动的满意度提高也至关重要。

Table 4. Estimated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表4. 德育类活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分别在1%、5%、10%水平上显著,下同。

Table 5. Estimated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ctivities
表5. 智育类活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3.5.3. 体育类活动的影响因素
从表6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显著性 < 0.05,表示活动举办的活动组织者(学校、学院)、活动氛围、他人的活动评价对学生体育类活动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营造“健体”的校园文化,对提升学生参与体育类活动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运动氛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运动锻炼,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满意度。

Table 6. Estimation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sports activities
表6. 体育类活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3.5.4. 美育类活动的影响因素
从表7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显著性 < 0.05,表示活动举办的他人的活动评价对学生美育类活动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于性别差异,女生擅长美育类活动,且男生也不一定处于弱势,对于美育类活动,学生往往听从往届学姐学长建议,参与美育活动。因此,美育活动作为众多高校的老牌活动之一,要精心组织,使参与的学生对此产生良好的活动评价,形成良好风评。

Table 7. Estimated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表7. 美育类活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3.5.5. 劳育类活动的影响因素
从表8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显著性 < 0.05,表示活动举办的活动组织者(学校、学院)、活动地点、活动人数、活动氛围、他人的活动评价对学生劳育类活动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劳育类活动主要以志愿者活动为主,活动的组织者尤为重要,要根据活动的规模大小,内容形式,确定活动的组织者,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活动满意度。此外,丰富的活动地点和合适的活动人数,良好的劳育活动氛围以及学长学姐对活动的正面评价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满意度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Table 8. Estimated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labor activities
表8. 劳育类活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4. 提升学生活动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4.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立足学校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学校学生活动体系,打造一批学生喜欢的学生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学校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形成多方面,宽领域的活动通知体系,加大学生活动的宣传,此外,智育和体育类活动要抓紧时间补齐短板,加快建设一批有示范作用的智育类活动项目和体育类活动项目,使学生愿意参与,乐于参与。
4.2. 加大活动举办规范性和活动经费投入,使学生在学生活动中获得感更强
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学校鉴于多方考虑,对大型活动的举办次数变少,学校活动举办方应该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举办相关大型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认同感,同时,学生活动中的一些活动奖品、奖状、奖金等可以进行提升,一方面可以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于高校提高活动举办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有重要作用。
4.3. 加强校院沟通,破除学院壁垒,提升活动举办质量,更加密切打造适合高校的学生活动
活动组织者的管理能力、学生活动宣传程度、活动氛围、活动补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活动时长、活动意义对学生参与学生活动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在学校和学院之间,学生对学校层面举办的活动满意度更高,说明学校学院应该加强沟通,使校院学生活动举办方更加密切配合,通过提升活动组织能力,加大学生活动的宣传,培养良好的活动配合和加大经费投入,更利于学生的活动时间安排等,来提升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4.4. 合理优化活动资源,深入推进第二课堂活动提质升级
鉴于德智体美劳五类活动满意度受到不同活动内容的影响程度差异,结合学校情况,在五类活动中,要在资源分配上下足功夫,在德育活动中,丰富活动意义,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智育活动中,增加活动奖励,优化活动组织力度,在活动中增加如产教结合的意义等。在体育类活动中,学校应积极推进“健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生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在美育活动中,坚持精心组织,深化育人意义,在学生口中形成良好的活动评价。在劳育活动中,坚持组织有力,活动地点和活动人数合理变化,营造青年志愿服务社会的志愿奉献氛围,以此在德智体美劳学生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更好地促进学校学生活动的发展。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