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2年6月9日重庆市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英语作为传统三大主科之一,每年考试一结束网络上都有各种各样关于试卷的测评和分析。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推动高考的进一步改革,重庆市自2016年开始采用高考全国II卷(即全国甲卷)。随着2021年重庆市加入新高考省份,开始使用新高考全国II卷。全国II卷和新高考全国II卷题型一致。重庆市高考英语试卷2016年之前由听力(30分)、单项填空(15分)、完型填空(30分)、阅读理解(40分)和写作(35分)五个板块组成,2016年开始,则变为了听力(30分)、阅读理解(40分)、语言知识运用(45分)和写作(35分)四个板块组成。虽然看起来分数组成没有较大的波动,但每个组成项里的题型均有变动,单选取消,加入了词形变换,完型填空融入了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也由以前5篇文章20道全单选题40分变为了4篇文章15道题30分的单选加上10分的七选五。这样的设计能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测试。近年来,大多文献都是对单一试卷分析,或者对全国某卷进行分析,较少有对同一省市历时对比的分析,本文则对2017年至2021年重庆高考英语试卷的阅读理解第一部分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总结这5年来文章长度、难度、体裁、题裁和考查技能方面的分布。
2. 分析框架
本研究框架主要参考辜向东 [1] [2] 、董曼霞 [3] 关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分析维度,从Bachman & Palmer [4] 提出的任务特征框架入手,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前述作者的框架大都是结合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自他们的框架确立之后,有很多其他研究者参考之后,不断完善创新。如高伟新、高旭阳的《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命题质量研究》中,把解决措施重点放在五育并举的培养方案上 [5] 。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与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表明自2020年起,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标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同时课程标准也在不断的进行修订。遂本文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6] ,对前人原维度的具体分析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的分析框架见表1。全文总共从两个方面五个项目进行分析,分别是文章长度、文章难度、题材、体裁和阅读技能。

Table 1. 2017~2021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alysis items of Chongqing NMET
表1.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分析项目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2017年至2021年重庆市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第一部分为研究对象。阅读理解第一部分有4篇文章,第1篇文章3道题,后3篇文章,每章4道题,共15道题。本文以这5年来20篇阅读文章和75道题展开统计和分析。试卷按框架里面的项目逐一进行分析,统计由研究者独立完成,之后对于定位不清晰的地方,参考周围或者网络上至少3位其他研究者的意见进行归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4. 分析与结果统计
4.1. 语篇输入
4.1.1. 文章长度
通过表2、表3可以看到,从2017年至2021年,阅历理解单篇文章长度从240至350词左右,文章词量的跨度有100多词,还是比较大的。但5年来四篇文章总长度的词量大约1200词左右,这个数值基本平稳。试卷的题项总长度也较为稳定,维持在450词左右。说明这5年来,高考英文试卷阅读理解的长度把控得很好,相同时间内,需要阅读的文章总长度相似,不会有较大起伏给学生增加或降低难度。

Table 2. 2017~2021 reading comprehension article length of Chongqing NMET (Unit: word)
表2.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长度(单位:词)

Table 3. Length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in Chongqing NMET 2017~2021 (Unit: word)
表3.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项长度(单位:词)
4.1.2. 文章难度
本文从文章易读度出发,来观察文章的难度。常见的易读度分析参考的公式有Flesch Reading Ease,Flesch Kincaid Grade Level,Gunning Fog等。由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金檀领头开发设计的适合给中国学生做英语阅读分级的网站Eng-Editor (英语阅读分级指南针)是更适合中国学生的等级量表,但近来网站在维护,遂采用常用的Flesch Reading Ease进行解读。对Flesch Reading Ease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 [7] 。分析的参考量表转引的杨惠中的博士课程讲义。
Readability = 206.84 − 0.85wl − 1.02sl
其中:wl指每100个单词中的音节数(the numbers of syllables per 100 words);
sl指每个句子的平均词数(the average number of words per sentence)。
杨惠中的易读度参考量表1中除了常见的分数对应解读、对应的母语者代表年级,还加入了与易读度分级相匹配的代表杂志类型和美国成年人达到对应水平的比例当作参考。用表4对后续的统计进行分析有较为清楚的参考。

Table 4. Reference table of readability
表4. 易读度参考量表
表5是2017年至2021年的20篇阅读理解文章的Flesch易读度的统计。其显示,2018的重庆市高考阅读试卷,4篇文章易读度均在50~70不到的范围内浮动,最高易读度水平和最低易读度水平相差13左右。这水平相当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初中高年级或者部分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试卷开始有区分度。2019年的4篇文章在60~70之间浮动,与英语本土的初中高年级的能力相当,最高易读度水平和最低易读度水平相差10以内。2019年的文章与2018年的易读度相比,跨度小一些,整体难度也小一些。2021年的4篇文章里面,3篇文章的易读度在50~60这个区间,较困难的难度水平,而另外1篇文章(2021B)的易读度已经超过70,较轻松的难度水平。以对等母语者年级来看,一张卷子里,小学和部分高中的水平同时呈现,70往上的易读度大家都能达到,50~60易读度的3篇文章区分能力已不明显。2017年和2020年的4篇文章易读度数值分别从50~80和40~70,易读度跨度都在20左右,均呈现了三个不同的难度等级,增加了成绩的区分度,能测试学生是否全面掌握知识。2017年的整体难度大于2020年,2017年有一篇易读度44.8的文章,difficult to read,这个数值的文章难度已经较高,美国本土也只有24%的人能达到这个阅读水平。这个难度与学术期刊的易读度水平相当,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这五年的20篇文章中,相应易读度数值的数量分布如表6。50~70数值的易读度,相当于是高质量杂志或者文摘类的书籍,对于中国当代经过至少6年英语教育的学生来说,难度正常,能体现出现在高中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Table 5. Statistics on the readabil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rticles in Chongqing NMET from 2017 to 2021
表5.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易读度统计

Table 6. Count on the readabil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rticles in Chongqing NMET from 2017 to 2021
表6.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易读度篇数统计
4.1.3. 题材
《课程标准》中针对高中教学中出现的主题语境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针对于每一个主题,还有主题群 [6] ,具体见表7。主题群下面还有相应的数个子主题。本文对5年来20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进三大主题语境中进行题材的分类,详情见表8。通过表8可以看到,近几年来的文章涵盖面非常全面。人与社会里面包含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故事,如2018C篇讲的青少年阅读量的减少;日常生活中能够遇见的情景,如2017A篇介绍的戏剧演出;还有对科技发展的展望,如2021D篇对某种特定机器人发展的介绍。人与自然里面包含了植物(2017D篇)、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2021B篇),也有生物(2019D篇)。人与自我里大部分都是人的自我发展与提升,如2019A篇讲喜欢的书,2021A篇夏天能做的提升自己的各种活动。前面说到这些题材都具有广泛性,二的一个是题材很真实,具有真实性,与学生的现在、未来都有发生联系的可能,比如,2019C篇独自用餐的可能,或者2021A篇出去玩会碰到的景点指南,都是学生能切实体会到的。另外一点是这些文章里包含了很多当下热门的内容,比如2020篇谈到的动物皮草和环保材料,或者是2021C篇谈到的艺术教育,都比较具有时代意义。

Table 7. Content to the topic context
表7. 主题语境相关内容

Table 8. Subject classifica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hongqing NMET from 2017 to 2021
表8.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材分类
根据表8的数据,统计出来了表9,可以看到这5年来,每一年的文章题材都涵盖了三个方面,这种情况也使得题材的分布模式是“211”。而且5年下来,3个方面的文章题材相差不大,说明高考试卷保证了体裁全面性,也没有过于侧重某一方面,导致某一类文章与其他类型产生较大差距,这种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考查的结果会反过来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Table 9. Statistics on subject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rticles in Chongqing NMET from 2017 to 2021
表9.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题材统计
4.1.4. 体裁
《课程标准》里面普通高中英语必修课程中,有要求进行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对话访谈、新闻报道等语篇类型的教学,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加入了议论文、其他语篇类型如散文等 [6] 。本研究选择从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分布见表10。在分析的时候有发现部分文章包含了记叙和议论两个部分,但因记叙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议论文,故在分类的时候把此类文章分入议论文。
从表10可以看出,说明文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40%,其他三种类型的体裁比较均衡,都占到了20%。四类体裁都有所覆盖可以很好的考查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否过关。说明文比例最大,说明试卷内想要传递的信息较多,体现了文字教育的重要性。其余的
三类中,应用文以前的考试是较少出现的 [3] ,但现在基本每年都有一篇应用文体裁的文章,把学生生活中能见到能用到的内容搬到了试卷上,说明考试开始更加重视真实性和实用性。

Table 10. Genre distribu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rticles in Chongqing NMET from 2017 to 2021
表10.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体裁分布
4.2. 预期回答
本研究对预期回答的分析主要是对阅读技能的考查。2020年取消《考试大纲》之前,里面规定了6项阅读技能,分别是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本研究结合曾经《考试大纲》 [8] 的要求和现常用的试题分类,把试题分为了理解主旨大意、理解文中细节信息、推测词或者短语意思、推理和判断四个类型。本研究对于理解文中细节信息与推理和判断的区分在于细节信息是文中有出现相同或者同义的提示,推理和判断是隐藏细节,需要进行综合推理判断的试题。根据这四个类型,分析2017年至2021年间的75道单选题,分类如下表11。

Table 11. Statistic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reading skills of Chongqing NMET from 2017 to 2021
表11. 重庆市2017~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阅读技能统计
从每年的单卷来看,考查理解文中细节信息的题最多,其次是推理和判断,然后是理解主旨大意和推测词或者短语意思。几乎每年四个类型都有题目出现,考查的技能较为全面。从5年的整体来看,占比顺序跟单卷一样,理解文中细节信息的题量占比49.3%,接近试题的一半,表明试卷注重考查考生对文章文字本身的关注和理解。推理和判断排第二,推理和判断相比于理解细节信息是高一级的技能,更能反应学生的理解水平与能力。理解主旨大意和推测词或短语意思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理解水平,还需要具有归纳总结、收集有用信息找到关联性的能力,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能力。这种题型数量的分布能在做到阅读理解就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产生足够的区分度,较为合理。
5. 建议
通过对2017年至2021年重庆高考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第一部分试卷的研究结果和讨论,针对于试卷定制提出一点建议。
1) 每年的文章总长度控制的较好,但是每年单篇文章长短的排列顺序较乱。若试卷排序由短及长,对于学生做题时的紧张情绪有缓解作用。
2) 难度的阶梯性仍需要把控。有的年份易读度数值两级分化了,简单的简单,难的难,比如2021年,只有50多和70多的数值。不易于达到高考分层的目的。
3) 现在《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裁形式已越来越广泛,高考试卷也可以不限于主流的体裁,增加其他类型的篇章能更好地考查素质教育下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NOTES
1注释:该表转引于杨惠中博士学位课程“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讲义,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