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缘由及意义
“一带一路”不仅将中国的创新面向全世界,又一次的将汉语推向全世界,这是继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再一次流行“汉语热”。现在的新加坡也有大部分人都在学习汉语,并且在日常的交流中也是使用汉语。所以,汉语将会是各国沟通的重要纽带,汉语的作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位于东亚地区的国家,韩国、日本还有泰国,这三个国家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占比最高,且每年都会有较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
当今有许多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语法。汉语是汉藏语系,外国学习者本身所属的语系就是印欧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等,这些语系和汉藏语系相互都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汉语语法是汉语届讨论的热点。当许多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普遍认为中国的汉字是最难的,其次就是语法,其中存现句就是常用语法之一,在日常的交流中也很重要。存现句对外国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点,不论是从偏误的类型还是从偏误的成因来看,都意味着现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要改变,还需更加细致的去研究,教学方法也要更新换代。
1.2. 研究综述
1) 对存现句的研究
最开始是马建忠的著作《马氏文通》 [1] 中对存现句中的“有”、“无”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两者都有表示存在的意思。但是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 [2] 他的著作中列举出与马建忠对“有”不同的用法,他认为“有”表示“存在”而不是其他的意思,这又是在存现句中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认识,这也为后来的学习提供了研究的方向。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3] 一书中及其他学者在后边的研究中提出了“动词后面的宾语表示存在的是什么”。第一次使存在句成为独立的课题的研究是从陈庭珍开始,他把英语、俄语中的存现句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汉语存现句中的处所词是具有空间性质的,可以算是在存现句中,他还将“出现”、“消失”归在存现句中。如“屋子里坐着一个人”,主语 + 谓语 + 宾语这种结构就是存现句。范方莲讨论了“V着”存在句用法,指出“V着”存在句动词前不能加表示进行的“正”、“在”或“正在”,她指出存现句的结构是由“处所词 + 动词 + 名词短语”构成,和其他句式不同的是存现句的核心部分并不像汉语中其他句式一样,其他句式的核心是谓语动词,而存现句的中的核心是谓语中心后的名词短语。
直至现今,还有好多著作上都在详细描述存现句,如:李临定的《现代汉语句型》 [4] 、宋玉柱的《现代汉语语法十讲》 [5] 、房玉清的《实用汉语语法》 [6] 等。其中宋玉柱对动态存现句和静态存现句做出了明确区分,还对“有”字句、“是”字句、“在”字句的个别句进行分析研究。
2) 对存现句偏误的研究
杜小倩在《越南留学生汉语存现句偏误研究》 [7] 其中提出遗漏这一偏误类型较为复杂,分遗漏动词、遗漏动词补语、遗漏动词后助词“着”和“了”、遗漏地点名词、遗漏中心语这五种情况。
王源在《美国留学生汉语存现句偏误研究》 [8] 中,主要对美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存现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偏误进行研究和解释,分析了这些偏误出现的原因。
侯贝贝在《泰国帕那瓦·菩提坤职业学校学生汉语存现句习得考察及教学研究》 [9] 中,她对泰国学习者进行问卷考试,然后对偏误进行分类研究整理,将汉语中的存现句和泰语中的存现句进行对比探讨。
郭同玉在《汉语存现句的认知分析和教学设计》 [10] 中,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存现句的重点和难点,从认知的角度进行描写,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思维模式是从整体到部分。
1.3. 研究对象
存现句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本文将重点研究外国留学生学习存在句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本文从全球中介语料库中找出留学生存在偏误的存在句,分别从偏误的类型和偏误的成因来进行研究,最后按照本文分析设计出一套适合留学生学习存现句的方案。
1.4.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根据全球中介语料库总结出各国留学生在学习存现句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研究,分析存现句中的偏误类型和原因,结合文献和资料对当前的问题寻找理论支持。
2) 对比分析法
将全球中介语料库中的存现句偏误句和汉语中正确的存现句比较,找出易错点。本文将会在图表中展示学习者在学习存现句过程中出现偏误频率最高的句子。
2. 留学生学习存现句出现的偏误类型
本文中的偏误例句都是来自于全球中介语料库,从存现句的偏误中本文选出了256条偏误句,涉及到多个国家,如英国、美国、泰国、印度、俄罗斯等等。主要出现的偏误类型有错序、遗漏、误加、误代和其他这五种,见图1。

Figure 1. The portion of sentence bias type
图1. 存现句偏误类型的占比
图1是存现句偏误类型的占比,其中遗漏的占比是32%,学习者对于汉语中成分的学习掌握还是不够,因为在汉语中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相比于遗漏,误加占了总数的30%,这也说明学习者对于句中词的成分没有完全掌握,所以导致句子不连贯,增加了不必要的成分。“其他”类型中包括了句子中有错别字、句式杂糅,看不懂学习者到底想表达什么。的在国际中文教学中,只有做出相应的统计图,才能看出学习者在哪些方面上出现的问题比较大,所以,教师就需要按照数据去着重的讲解学习者出现错误频率高的知识。
2.1. 错序
错序指句子中某个或者某个单位的位置发生颠倒现象,如汉语中正常的句子是主语 + 谓语 + 宾语,但是出现错序的句子就会出现主语 + 宾语 + 谓语。错序类型在整个存现句偏误的类型中占比26%,参考以下留学生出现的偏误的例句,并在最后提出解决的方案。
1) *我班有十一男生,还我们有九个女生。
建议答案:我班有十一个男生,我们还有九个女生。
2) *后边我的床摆着一个衣柜。
建议答案:我的床后边摆着一个衣柜。
3) *我的房间不大不小。我的房间乱七八糟墙角摆着衣柜,衣柜装着衣服,我有一张北京地图在我的房间我有一个新衣木巨在我的房间。
建议答案:我的房间不大不小,乱七八糟的的墙角里摆着衣柜,衣柜里装着衣服。在我的房间有一张北京地图。
4) *上我的手机我有很多我的男朋友的照片。他很帅。
建议答案:我的手机上有很多我的男朋友的照片。他很帅。
5) *它上面画着一条鱼在圆圈。
建议答案:它在圆圈上面画着一条鱼。
6) *我的房间墙上挂着一张地图。
建议答案:我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张地图。
7) *左边我的床有一个电脑。
建议答案:我的床左边有一台电脑。
8) *上墙挂着全家的照片。
建议答案:墙上挂着全家的照片。
留学生使用“有”字句和“V着”是相对来说占多数。错序的本意为错误的顺序,所以留学生在学习存现句的时候会出现将主语和谓语颠倒,或者是将动词和宾语的位置颠倒,更严重的问题也会将错序、遗漏等问题混合在一个句子中。
2.2. 遗漏
遗漏也叫成分残缺,是指在留学生学习某一种句型的时候,将句子中的某一种成分遗漏,从而造成整个句子是一个偏误句。本文从全球中介语料库中找出存现句偏误中的遗漏类型一共有82句,遗漏可以分为“主语残缺”、“谓语残缺”、“述语残缺”、“宾语残缺”、“中心语残缺”等。如下图2所示,主语残缺的占比是20%;谓语残缺和中心语残缺占比是12%;述语残缺24%、宾语残缺占比20%;状语残缺的占比是8%;补语是在这七个类型中占比最少的,只有1%。所以通过以上数据,教师就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着重对主语残缺和谓语残缺和述语残缺的教学,因为这是大部分的学习者都会出现的错误。见图2。

Figure 2. Proportion of omission types of existing sentence bias
图2. 存现句偏误的遗漏类型占比
1) *女朋友很喜欢养植物,特别是花,她想成为养花专家,有一个很大的花园。
建议答案:女朋友很喜欢养植物,特别是花,她想成为养花专家,她的家里有一个很大的花园。
2) *是学生,我班有十一男生,还我们有九个女生。
建议答案:我是学生,我班有十一男生,我们还有九个女生。
3) *有很多人。
建议答案:操场/教室里有很多人。
4) *挂着一顶帽子。
建议答案:墙上挂着一顶帽子。
5) *到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建议答案:院子里到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6) *有很多画册。
建议答案:画廊有很多画册。
以上(1)~(6)都是遗漏中的主语残缺。存现句的特点是处所名词 + 动词 + 存现主体,存现句也就是主谓句,但是主语必须是处所词、时间的词或者(状语)词组。所以主语是存现句中必不可缺的句法成分。
7) *南京很多公园。
建议答案:南京有很多公园。
8) *南京很多楼、路,很多人,很多汽车,很多树。
建议答案:南京有很多楼、路,很多人,很多汽车,很多树。
9) *在南京,很多东西。
建议答案:在南京,有很多东西。
10) *在德克萨斯我们有10万人,在南京很多非常多人。
建议答案:在德克萨斯我们有10万人,在南京有很多非常多人。
11) *那个地方一个又美丽又巨大的图书馆。
建议答案:那个地方是一个又美丽又巨大的图书馆。
12) *我的家乡不太安全的地方。
建议答案:我的家乡是不太安全的地方。
13) *南京很多名胜古迹。
建议答案: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
以上(7)~(13)是遗漏中的谓语残缺,在这六个例句中的谓语都是“有”、“是”,前者是表示消失、存在、出现的动词,而后者是判断动词,在留学生学习词性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是分不清楚这两个特殊动词,所以在学习语法的时候会将这种特殊动词遗漏。
14) *河口有很多,和很多。
建议答案:河口有很多船只,和很多行人。
15) *太阳热情的照着,院子里的树上开满了。
建议答案:太阳热情的照着,院子里的树上开满了樱花。
16) *老人常常忘记,所以老人做钥匙项链给孙女。
建议答案:老人常常忘记锁门,所以老人做钥匙项链给孙女。
以上(14)~(16)是遗漏中的宾语残缺。在存现句中,处所词 + 动词 + 存现宾语,留学生往往会丢失最后一个句法成分就是存现宾语,最后导致整个句子只有处所词和动词A + B格式,构不成A + B + C格式。
17) *南京有很多骑自行车,上课,或者去上班。
建议答案:南京有很多人骑自行车上课,或者去上班。
18) *因为天气很好,满是花草。
建议答案:因为天气很好,满院子是花草。
19) *曼谷有很多著名的购物,例如;暹罗中央世界。
建议答案:曼谷有很多著名的购物中心/商场,例如;暹罗中央世界。
20) *墙上挂着很照片。
建议答案:墙上挂着很多照片。
以上(17)~(20)是遗漏中的中心语残缺。
21) *特色的景点,周围的公园有多人。
建议答案:特色的景点,周围的公园有很多人。
22) *乡村里到处没有商店。
建议答案:乡村里到处都没有商店。
以上(21)~(22)属于遗漏中的状语残缺。
23) *树上一只鸟。
建议答案:树上有一只鸟。
24) *火车里很多孩子。
建议答案:火车里有很多孩子。
25) *我家二个厅一个卫生间。
建议答案:我家有二个厅一个卫生间。
以上(23)~(25)是遗漏中的述语残缺。述语和谓语不同,谓语往往是一个大的概念,同时包含着述语。在一个句子中有大主语和大谓语,而述语就是大谓语中的缺的成分。
26) *我从那时候觉得梦想成真。
建议答案:我从那时候觉得梦想成真很难。
例(26)是遗漏中的补语残缺,觉得怎么样,缺少了后边的补充说明成分。
2.3. 误加
误加也叫句中成分多余,是指在某一句子中不该选择使用的特定的词语或者特定的句法成分。本文从全球中介语料库中找出了7个存现句中偏误的误加类型。如:
1) *在这期间八公和教授其中出现一个厚的友谊。
建议答案:在这期间八公和教授出现了厚的友谊。
2) *在这里有一个座落在海岸上的寺庙,还有一条海蛇。
建议答案:这里有一个座落在海岸上的寺庙,还有一条海蛇。
3) *哪里在这个地方有很多海报。
建议答案:在这个地方有很多海报。
以上例(1)~(3)是状语多余。
4) *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小孩子。
建议答案:村子里有一个小孩子。
例(4)是定语多余,一般来说,数量短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但是在这个偏误句中“村子里”不可以用数量短语“一个”来修饰,因为后边的介词“里”,但是我们一般可以用“一个”来修饰“村子”。
5) *有,中国有地铁,公共汽车。
建议答案:中国有地铁,公共汽车。
6) *那时的自然环境是生长着种类众多的乔木、灌木。
建议答案:那时的自然环境生长着种类众多的乔木、灌木。
7) *他手上有一束花和有几个礼物。
建议答案:他手上有一束花和几个礼物。
以上例(5)~(7)是误加当中的谓语多余,“有”是表示消失、存在的动词,但是如果前边没有主语,一般是不单独运用的。
8) *在我跟刚刚认识的同学们聊天时,一位美丽的女士进来了教室。
建议答案:在我跟刚刚认识的同学们聊天时,一位美丽的女士进了教室。
例(8)是误加当中的补语多余,“来”作为这句话的趋向补语,可以换作为“一位美丽的女士进来了”,那么后边的“教室”就应该被舍去,“了”的词性有两种,第一种是“助词”,第二种是“语气词”。这个句子中的“了”是助词,因为“了”作为助词,是要跟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这个动作或它的基本性状已经完全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在这句中的“一位美丽的女士进了教室”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了,所以“来”是成分多余。
9) *在被加墨你有意大利的文化。
建议答案:在被加墨有意大利的文化。
10) *在南京你]有中国的文化。
建议答案:在南京有中国的文化。
11) *在奥德斯岛,我也有公共汽车和地铁。
建议答案:在奥德斯岛,也有公共汽车和地铁。
以上例(9)~(11)是误加当中的主语多余,句子中的存现主体已经明确而且也是个简单句,所以不必再重复主语。
2.4. 误代
误代也就是偏误中常说的误用,是指学习者在一个语言环境中使用了不符合此语言环境的句子或者成分。这种与语言环境不符合的句子或者组成成分往往会使学习者产生混淆。
1) *我们的大学有很多校园。
建议答案:我们的大学有很多校区。
2) *庭园上放在各种各样的树和花。
建议答案:庭园里放在各种各样的树和花。
3) *树上放在很多果实。
建议答案:树上有很多果实。
4) *我的家是五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和我。
建议答案:我的家有五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和我。
5) *学校南边有一个真大的操场。
建议答案:学校南边有一个很大的操场。
以上(1)~(5)是存现句偏误中的误代,也就是误用,通常在句子中会出现词语、短语、句式、关联词以及代词的误代。
2.5. 其他
1) *中间放者一张宋。
2) *左边宋放着一个衣柜。
3) *我的家乡有山水有情的风景。
以上的三个例句中都是偏误中的其他成分。如例(1)当中的“宋”,这种情况是属于不知道外国留学生想表达什么,或者是字写错了;例(2)中也许是字写错了,对于外国留学生想表达的东西也是模糊的;例(3)中存现句的结构完整,但是外国留学生想表达的事物是模糊的,句子不通,对于形容家乡和形容风景没有一个准确的描写对象。
3. 留学生学习存现句出现的偏误成因
3.1. 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由于母语的干扰,对现在的学习产生了一种阻碍现象。在日常运用到语法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这种错误带出来,成为习惯。偏误是成规律的,与失误不同。偏误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与学习者的母语有密切的联系。
汉英语序不同。
*什么你要买?
建议答案:你要买什么?
以上这个例句就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学习者的语序表达不同,“What do you want to buy?”这个是英语是正确语序,翻译过来就是“什么你要买”,这种情况学习者就是完全按照自己国家的语序讲出来,因此产生偏误。
3.2. 目的语泛化
目的语泛化是指当学习者把他所学的知识,不论是掌握的还是生疏的,都用一种类推的方式和办法用在了不适当的新目的语上,这种现象也叫过度泛化或者过度概括。
*举办奥运会有很多好处,那就是我的看法。
建议答案:举办奥运会有很多好处,这就是我的看法。
在英语中,“这”、“那”是有分别有它们对应的英语单词,前者的是“this”,意思是“这个”,表示近指;后者是“that”,意思是“那个”,表示的是远指。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常常不分“这”、“那”。
3.3. 交际策略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语法点时,语法复杂且难以理解的句子时,如:把字句、被字句、兼语句、主谓倒装等等,他们会选择用简单的、简短的句子替代,这就是所谓的回避,想避开一些很难掌握的句子。就像中国人学习英语语法和长难句的时候,尤其在写作文,通常都会选择一些自己理解的句子。
*这是树,这是马路,那是山……(看图说话)
建议答案:图片里有好几颗树、一条马路,还有一座山。
当学习者运用语法点时,但是看现在已掌握的知识点不足以来表达的时候,就会选择回避难点,选择简洁易懂的方式。虽然第一种通俗易懂,但是建议答案中的句子更加通顺、流畅。
3.4. 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习存现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学习存现句之前,需要教师引导汉语学习者对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些语法成分做好基础的功课,并且可以分清楚他们在句子中的主要作用。还要熟练掌握方位名词、处所名词、量词、动词、趋向动词和趋向补语。如果初级学习者在学习存现句时,在没有专业指导或者在没有第二语言学习环境的情况下,会出现大量的错误,大量的错误堆积就会造成偏误,久之会造成“僵化”反应。
4. 留学生学习存现句出现的偏误解决策略
4.1. 情景法
1) 看图造句:
见下图3,老师向学习者展示图片,接下来让学习者用存现句句式造句,如:桌子上有茶杯、墙上挂着台灯、壁橱里有花瓶等。给出十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依次按照作为顺序让学习者回答。如果学习者回答正确,那么就给出给予个小奖励,如果答错,就给予适当的引导,并且鼓励。这种解决策略更倾向于初级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一步一步进行。
2) 游戏法——你说我画
将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个组,每组4人,其中两个人上去配合画画,另外两个人负责念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哪个组画的最接近原题给予小奖品,给另外的一组口头鼓励。这种解决策略更倾向于中级学习者,而且是具备一定的汉语能力。如表1。
4.2. 三阶段教学法
从以上的图表中得知,留学生学习存现句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遗漏的是占比最大的,本文将会运用三阶段教学法着重解决此问题。
1) 第一阶段:“有”字句、“是”字句
“有”字句是表示某个地点或者某个时间存在某个东西。处所词性名词 + 有 + 存现宾语,这里的处所词可以再细分是时间名词、地点名词、处所代词或者方位词。但是除了特定的专有名词,地点名词后需要加方位词“上、下、左、右”,如:胡同里、大门外、操场上。例句:教室里有很多人。
“是”字句是表示某个时间或者某个地点存在已知的事物。处所词 + 方位词 + 是 + 存现宾语。如:满院子是花草、那个地方是一个又美丽又巨大的图书馆。
最后,让同学们练习“有”字句和“是”字句。首先,向学生们展示一张动画的海洋馆的地图,其次让同学们用“有”和“是”造句。最后看图片,每个座位开始接龙,回答:海洋馆里()鲨鱼、鲸鱼馆的前边()企鹅馆、企鹅馆里()几只企鹅、海豚表观的场地()很多人。
2) 第二阶段:“着”字句、“了”字句和“过”字句
“着”字句表示表示某人或某物保持某种状态的存在,这是在面熟一种状态的句子。处所词 + V着+ 存现宾语,例:那儿挂着很多衣服、我的床后边摆着一个衣柜。
“了”字句表示动作一直持续的状态,有一些“着”字句和“了”字句相互替换。例:那儿挂着很多衣服→那儿挂了一件衣服、我的床后边摆着一个衣柜→我的床后边摆了一个衣柜。
“过”字句表示某个地方曾经出现某物,处所词 + V过 + 存现宾语。墙上贴过一张海报。
最后,让同学们练习“着”字句、“了”字句和“过”字句,并且填空,如:天空飘()一朵云、那儿挂()一件衣服、我的床后边摆()一个衣柜。
3) 第三阶段:小作文
利用课上所学的“有”字句、“是”字句、“着”字句、“了”字句、“过”字句写一篇小作文,用这五个句型来描述自己的家乡。
4.3. 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先自己动手完成,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答疑,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性,最终学习者可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先像大家展示一张图片,并且出了几道判断题题;其次留给大家15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做出最后的答疑。
5. 结论
汉语中的存现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式之一,由于结构特别,所以使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许多偏误。本文从全球中介语料库中找出部分留学生在学习存现句时所出现的问题,并按照学习者学习存现句偏误的类型来研究,分别从错序、遗漏、误加、误代入手,并且把每个类型该出现的情况都细致的研究,如遗漏中的主语残缺、误加当中的谓语多余。接下来从偏误的来源入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情景法教学,利用一些游戏增强课堂活跃气氛,在“做”中“学”。
同时,文本还有不足之处,首先就是资料有限,只能从语料库中摘取,由于语料库中的学生背景复杂,身边没有相应的调查对象,所以无法精确地得出偏误原因;其次,研究对象局限于存现句中的存在句;最后,本文的存现句偏误研究能力有限,有待提高。因此,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