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分析
Analysis on the Pa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d by Rur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本质的特征。本文从“制度”和“集体”两个维度,梳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党建历史沿革,探究农村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和主要路径。本文主要通过培养基层党建人才、绩效管理、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探究,得出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正向引领作用,针对其中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China has achieved the first centenary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ed by the CPC is the most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system” and “collective”, this paper comb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with the CPC as the core leadership, and explores the key factors and main path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talent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ncludes that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has a positive leading rol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shortcomings.
文章引用:林小婉.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分析[J]. 可持续发展, 2023, 13(3): 902-907. https://doi.org/10.12677/SD.2023.133094

1. 引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乡村建设派的出现促使传统乡村步入改革的征程。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土地改革,先后经历了从农民土地私有制、合作化、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到户等土地制度,推进传统乡村步入社会主义新乡村改革的征程。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在党的十九大中被明确提出,该战略将促使乡村从内而外地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匹配,实现传统乡村向社会主义农村转型。通过农村基层党建迅速且大幅度地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建成美丽乡村社会,消除城乡二级分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在中国,农村基层党建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紧跟农村发展的步伐。虽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部分的成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并没有真正把握到基层党建工作对乡村振兴动力、维护和提升的作用,仅限于单纯追求短期美丽乡村建设的昙花一现,在长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上停滞不前。

因此,本研究将以农村基层党建对乡村振兴的实现作为研究对象,从宏微观层面上出发,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分别在基层党建人才如何培养、基层党建如何管理绩效、基层党建如何开展思想教育等方面来研究乡村振兴的开展,分析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2. 文献回顾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应运而出。长期的实践经验证明了有且仅有中国共产党才可以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得以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继而达成农村农业现代化,以实现共同富裕远景目标。不言而喻,在整个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之中,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本文将以农村基层党建为聚焦点,深入研究分析有关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如何建设才得以更直接有效引领乡村走向振兴发展的正确道路。

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于健慧(2021)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从而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执政原则,及中国共产党“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执政目标 [1] 。白启鹏(2021)等认为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得以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不断筑牢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之中的根基,为我党长期且又科学执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 。朱静(2021)认为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隶属于政治建设领域 [3] 。这是事关我国农村建设未来发展、政治安全等全局性重要问题,理应重视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今发展所面临困境研究。夏银平(2021)等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尽管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锤炼,但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仍面临治理能力欠缺、主体能力略薄等现实问题 [4] 。

最后,有关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研究,李沛丽(2021)认为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社会化发展与制度化建设两种相互交融的可行路径 [5]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化发展与制度化建设二者的相互融通是可以不断加强党的社会根基和执政基础。另一方面,段妍(2021)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于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起着上传下达的沟通之作用,需放眼于严肃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党风党纪,推动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程 [6]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党员干部方面,尹杰钦(2021)认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个体应以系统思维战略,立足于大局之下,针对本区域现实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全过程的系统思考并将其解决之 [7] 。唐兴霖(2021)等认为对于加快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步伐之中,驻村第一书记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8] 。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有关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于引领乡村振兴实现的道路之中仍有些许现实困境,但在一百多年光辉灿烂的党建史之中,实践证明有且仅有中国共产党才可以带领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对困难战胜之,走向繁荣富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历史性建设同样刻不容缓,亟待进一步优化各方面,进而得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宏景目标。

3.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历史沿革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党的革命建设中始终占有关键地位及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村发展,致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农”政策的发布对农村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近百年来不断完善和扩展,广大人民群众成为这一伟大历程的历史见证者。习近平指出,村党支部要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9]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断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具有非常深刻的重要意义。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性,极为重视农村农民问题,开始发展农村党员,并进行大力宣传,逐步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截至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20万个党支部,其中地方支部16.9万个,而农村支部占地方支部的79.8%,在326万党员中,农民出身的党员比例达到83% [10] 。由此数据可看出,农村建设对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新中国成立,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基层党建在农村的地位也变得至关重要起来。期间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在不断调整与优化,提高农村基层党建质量,为之后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保障,使农村经济得到不断提升。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1978年至2012年,农村基层党建为了保证党在农村工作目标的实现,开始逐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组织与建设水平,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强调其政治引领功能,充分发挥组织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我国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开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能力,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出了更加广泛的规定,注重其与其他功能之间的整体协同性。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高质量发展农村党建工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

4.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关键。农村基层党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三农建设为主体,对涉及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农民发展等问题进行组织和协调,利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农村治理政策助力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建设。农村基层党建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坚实基础,通过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美丽农村建设,通过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号召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扫清后顾之忧。

4.1. 农村基层党建干部队伍的缺位

美丽乡村得以建设,人民群众生活得以改善,必然会使广大农民群众感恩引领他们脱贫致富的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因此获取更多的拥护和支持,在农村群众中奠定情感基础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建立良好的党群和干群关系有助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有效衔接。参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人才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影响着乡村振兴的速度与成效。首先,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知识储备水平不过关将直接导致其在党的理论、政策、方针上领悟的不够彻底,贯彻执行的实践中丧失先天优势,损害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公信力;其次,大量高校青年党员应届毕业后高薪进入城市严重打击为民请命而坚守在基层第一线的农村党员的士气,使他们产生不良的思想作风,不利于党建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基层一线的党员与青年党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交流,更严重还会出现劝返青年党员从商赚钱的不当行为;最后,部分农村基层党员长期违背党性,崇拜官僚主义思想,与农村黑恶势力勾结,贪污腐化严重,不仅严重影响党建活动引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与文明振兴之路,更阻碍了农村社会风气治理与稳定。

4.2. 农村基层党建绩效管理缺规范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着激励机制的偏差。实际工作中,党建活动只是为了铺路当官而做“面子工程”思想依然存在,无视党建活动初衷,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失控的农村市场不作为,对社会资本侵入而导致抗风险能力差的农民返贫坐视不理。国家制定好的政策到了基层一线的实际工作中,领导班子却不作为,欺上瞒下从衔接工作中彻底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4.3. 农村基层党建思想教育缺沟通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保障。首先,与党是否同步的思想教育深深影响着农村矛盾的及时化解、农民群众素养得以提升、农村服务质量及时改善等方面。其次,漫无目的的基层党建活动,不利于基层党员的工作反省,党员容易脱离党的领导,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损害了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最后,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建只会使农民群众感到不安,使其另谋出路,使农村社会发展严重后退,农民生存情况加速恶化,阻碍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步伐。

5. 农村基层党建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对策

5.1. 壮大基层党建干部队伍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想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人民群众中奠定情感基础、在人民群众中做到有效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关注与治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受过系统教育的高校优秀青年党员以及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的基层党员骨干,在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真正做到理想与实践相结合,从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本上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有效衔接。首先,乡村振兴需要农村基层党建岗位上配备有丰富知识储备和创造力的追梦人,通过发挥党建与高校青年工作理想的统一,加大高校的党建宣传讲座,激发高校优秀青年的责任感、爱国感和使命感,通过加大树立党建思想和提升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其次,乡村振兴需要有实战经验和行动力的追梦人,通过面向所有公务员队伍以及社会企业党建人才队伍,召集一批长期驻扎在各个领域党建工作且实战经验丰富的加入农村基层党建队伍。再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基层党建活动中的先行者,是党中央政策的实践者,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是乡村振兴如期实现的关键所在。通过提升基层党员对农村经济发展动向的敏锐力、农村文化建设领域的创新力、农村思想政治领导的公信力,培养一支懂“三农”工作,愿为了“三农”工作而奋斗的农村基层党建骨干队伍。最后,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党建岗位上配备吃苦耐劳和安心坚守的追梦人,提高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福利保障水平,将对农村基层党建人才队伍的真切关心落到实处,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通过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制定基层干部人员的待遇标准,以及强化对“离职”阶段基层干部人员的后续关怀,提高农村基层党建人才队伍的福利保障,解决长期奋斗在一线的基层践行者的后顾之忧。

5.2. 合理建立基层党建绩效

农村基层党建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组织的每一个支部的每一名党员身上,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纯净的党性。第一,完善基层党建绩效考评体系,统一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支部。没有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就没有办法落实对应的责任,建立硬性且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党支部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防止避责现象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衍生,制定明确的权责划分,建立完善的干部激励机制,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提供正确的方向和适当的激励。第三,密切跟踪基层党建绩效考评体系的反馈。党组织根据绩效考核的内容制定评价的细则,每个基层党支部的考评按照“党组织工作”、“党支部工作”、“党员工作”、“农村建设工作”和“人民群众感受”等五个维度出发,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基层党建考评体系的融会贯通,监督基层党建落实相应的责任,加速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有效衔接。

5.3. 关注基层党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最关键的发展基础,把最新的指导思想及时融入党建工作中,加强爱国教育、政治教育,引导党员提高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始终跟党的思想保持一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一,由于农村环境条件艰苦,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常常受阻,乡村振兴往往伴随着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方能获得坚实的硕果。刚加入农村基层党建队伍中的青年干部一时难以适应,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和落差感,因此塑造青年干部积极的党建思想,有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信息封闭落后的农村地区注入新鲜血液,缓解高校青年就业压力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二,在农村基层党建干部队伍中开办“农村思想交流会”,每周组织村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聚在一起,围绕着农村建设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最近工作的重点,交流工作中的困惑,在党建工作中不断的自我批评交流激发党的强大生命力,有助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在农村基层党建干部队伍中开办“专家讲座”,请“三农”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解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探讨农村基层党建如何开展有效工作,梳理特殊个案的实践经验整理成未来党建工作中可实行的普遍经验。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学习项目,让基层党员对党的政策掌握的更加深入,时刻紧跟党的步伐,激发党员的使命感,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的思想管理水平,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于健慧.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理论逻辑及实现路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50-57.
[2] 白启鹏, 秦龙. 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党建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 学习与实践, 2021(9): 13-21.
[3] 朱静. 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评《农村基层党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 中国瓜菜, 2021, 34(5): 151.
[4] 夏银平, 汪勇. 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内生逻辑与提升路径[J]. 理论视野, 2021(8): 80-85.
[5] 李沛丽. “制度-生活”视角下的农村基层党建: 挑战与对策[J]. 社会主义研究, 2021(2): 132-138.
[6] 段妍.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实践进路[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1): 8-15.
[7] 尹杰钦. 以系统思维方法推进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J]. 理论视野, 2021(5): 65-70.
[8] 唐兴霖, 李文军. 嵌入性制度供给: 第一书记帮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行动逻辑[J]. 行政论坛, 2021, 28(4): 99-105.
[9]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1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 [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