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沪惠保”是一项是由各方权威平台合作为上海定制的市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具有门槛低、覆盖广、老少均价、个账支付,家庭共济等特点。然而参保“沪惠保”的大学生仍为少数,大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沪惠保”内容,甚至并不知晓“沪惠保”的存在。在大学生群体中,疾病与意外发生的概率并不低。而保险因其具有规避风险、分摊损失的可能,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因此,参保“沪惠保”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受益匪浅。
2. “沪惠保”保险概述
2.1. “沪惠保”保险保障
“沪惠保”2022版不限年龄、职业、户籍、健康状况,只要是上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均可投保。包含三项保险责任:
1) 特定住院自费医疗:仅限住院治疗,赔付总限额100万/年,单个药品费最高赔30万/年,单次住院手术材料费最高赔20万/年,PET-CT检查费每年1次;仅限当地二级及以上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普通部;曹女士因为帕金森住院进行手术并接受后续治疗。由于参保了“沪惠保”,且符合要求,依照保单约定报销了曹女士自费费用中的70%。
2) 特定高额药品:赔付总限额100万/年,非既往症人群可报销70%,既往症人群可报销30%;必须经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医生诊断为特定疾病,并开具处方;余先生患有脑肿瘤,在投保之后依照保单约定报销了余先生30%的自费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的医疗负担。
3) 纸质重离子医疗:赔付总限额30万/年,非既往症人群可报销70%,既往症人群可报销30%;上海市具备质子、重离子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杨先生在投保后因患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在规定医院接受了质子重离子治疗。申请赔付后,依照合同约定针对质子重离子费用报销70%。
该保险在投保后当年的7月1日生效,在第二年6月30日失效,保期一年。
2.2. “沪惠保”销售渠道及理赔流程
“沪惠保”可以通过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等相关页面或者拨打电话了解详情和购买,家属之间也可以互相购买。“沪惠保”的理赔流程十分便捷,携带有效证件和必要材料后可至公众号或拨打电话理赔,在5个工作日内得到核定。
“沪惠保”的推出为大学生的社会基础医疗保障锦上添花,也增添了一层健康保障。由文献和专家访谈初步得出各方宣传力度不足、大学生对保险认知低、参保必要性评价低是导致大学生“沪惠保”参保率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因素 [1]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首先选定大学生购买“沪惠保”的影响因素,如“沪惠保”的宣传力度、大学生对保险条款的了解程度、学生的家人是否从事保险业工作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大学生购买“沪惠保”的意愿作为因变量,通过进行层次分析法来初步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在实际中情况中各因素的影响情况。最终通过各指标的权重和实际情况给出提升大学生“沪惠保”参保率的建议。
3.2. 研究意义
研究影响大学生购买“沪惠保”的因素,了解大学生对于“沪惠保”的认知和倾向,制定提升大学生“沪惠保”参保率的策略。通过提升大学生参保“沪惠保”的概率,使其发挥特长。越多人参保“沪惠保”,其覆盖面拓宽,受益的人也会越多。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沪惠保”参保率可以帮助增强大学生抵御医疗支出的风险能力,满足更多上海市民医疗保障需求 [3] 。
3.3. 问卷设计
围绕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沪惠保”相关和对保险及自身认知等特点研究对于“沪惠保”参保率的影响。问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调查填写人的基本信息:学业阶段、户籍等,考虑个人基本信息与参保率的关系;第二部分询问是否参保,以及参保的原因和未参保的顾虑,随后调查对“沪惠保”内容满意度,研究大学生对其认识程度,以此反映“沪惠保”的优缺点:第三部分调查填写人所学专业、家人是否从事保险业、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等:第四部分调查了填写者对于几个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名。设计思路是由外在基本信息到内在潜在信息,由潜到深获得数据,在最后设计排序类的问题,为层次分析法做铺垫。
4. 实证与检验
4.1. 描述分析样本
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数406份。
个人信息因素:女性占53.16%,男性参保比率为7:3,女性参保比率为4:6,约1.82%人选择为影响参保的重要参考指标。上海户籍有52.94%,参保比率为6:4,非上海户籍参保比率为5:5,约15.76%人选择重要参考指标。本科生填写人最多,有55.67%,参保比率为4:6,有约8.48%人选择学业阶段为重要参考指标。
“沪惠保”相关:66.09%人由于不了解“沪惠保”相关信息而未参保,约13.33%人选择了解程度为重要参考指标。45.81%人担心理赔难的问题,约13.33%人选择此为重要参考指标。约12,73%人选择“沪惠保”相关内容为重要参考指标。
对保险产品及自身的认知因素:专业为保险学相关和非保险学相关的填写人比率为2:8,专业为保险学相关的人参保比率为8:2,非保险学相关专业的参保比率为5:5,约5.46%人选择为重要参考指标。家人朋友不是从事保险业相关工作占比61.08%,反之参保比率为8:2,约10.09%人选择为重要参考指标。约10.3%人选择自我健康认识为重要参考指标,9.69%人选择能否有效运用保险知识评估保险产品为重要参考指标。
4.2. 层次分析法
4.2.1. 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
选取指标时,结合其他保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以及对专家和保险从业人员的访谈,大致得到几个指标后,向大学生发放问卷,充分得到一个初步的购买因素指标体系(见表1)。依据问卷和专家访谈结果确定指标权重后,方可构建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可以整体评价“沪惠保”购买因素,获得合理的各指标重要性。选用层次分析法以减少专家以及问卷的主观性 [4] 。与文献分析结果相对应的指标:个人信息特征:性别、学业阶段、户籍;“沪惠保”相关:“沪惠保”的内容、了解程度、理赔难易;对保险产品及自身的认知:是否为保险学相关专业、家人朋友是否从事保险业相关工作、自我健康认识、能否有效运用保险知识评估产品。这些指标包含了投保的硬性要求和影响投保人做选择的软性要求。“沪惠保”相关这一指标从保险本身出发,探讨保险内容是否吸引到投保人;对保险产品及自身的认知这一指标从投保人角度出发,考察是否有外界因素影响投保人做选择。

Table 1. Purchase factor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表1. 购买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4.2.2. 构建判断矩阵以及计算
首先,建立构建判断矩阵。针对目标层,将综合评价层的元素间相对重要性两两比较,得到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根据1-9标度法 [4] ,得到数字标度的含义及说明(见表2):

Table 2. Comparative evaluation form of importance
表2. 重要性对比评价表
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的对比,从而得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见表3):
由表3可得,λmax = 3.0037,CI = 0.0018,RI = 0.58,CR = 0.0032,CR < 0.1,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计算得到平均一致性为:CR = CI/RI = 0.0018/0.58 = 0.0032 < 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由个人信息特征方案层的判断矩阵(见表4)可得,λmax = 3.0217,CI = 0.0109,RI = 0.58,CR = 0.0187,CR < 0.1,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得到平均一致性为:CR = CI/RI = 0.0109/0.58 = 0.0187 < 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由“沪惠保”相关方案层的判断矩阵(见表5)可得,λmax = 3.0000,CI = 0.0000,RI = 0.58,CR = 0.0000,CR < 0.1,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计算得到平均一致性为:CR = CI/RI = 0.0000/0.58 = 0.0000 < 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由对保险产品及自身的认知方案层的判断矩阵(见表6)可得,λmax = 4.0601,CI = 0.0200,RI = 0.9,CR = 0.0222,CR < 0.1,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计算得到平均一致性为:CR = CI/RI = 0.0200/0.9 = 0.0222 < 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得到权重汇总计算结果(见表7):

Table 7. Weight of Shanghai “Huhuibao” Insurance purchase factor evaluation index
表7. 上海“沪惠保”购买因素评价指标权重
4.3. Logistic回归分析
由已得的指标因素进行进一步的Logistic层次分析(见表8),主要选取虚拟变量考虑同一因素内不同选项的影响,检验影响因素在实际中的情况。与文献分析结果相对应的变量有: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户籍为上海、所学专业与保险业相关、家人从事保险业相关工作、完全能有效运用保险知识评估保险产品、不太能有效运用保险知识评估保险产品、一般能有效运用保险知识评估保险产品、比较能够有效运用保险知识评估保险产品、投保原因、购买顾虑。这些变量涵盖了基本信息以及投保人本身对保险的敏感程度,可以从多方面探讨影响投保人选择的因素。

Table 8.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表8. Logistic回归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研究向专业人士咨询访谈,发放大量问卷,选取评价指标。再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上海市大学生购买“沪惠保”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最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5.1.1. “沪惠保”相关
“沪惠保”相关在购买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大致看出,很多大学生在考虑参保时会担心理赔难、保险后续出问题或者是保险没有用处。大学生的顾虑越多,越会失去对“沪惠保”的兴趣。
5.1.2. 个人信息特征
个人信息对大学生参保率存在一定影响。其中户籍这一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选择购买“沪惠保”的几乎都是上海户籍。这可能是很多人误认为非上海户籍不能参保,实际上是只要购买了上海医疗保险就可以享受此服务。学业阶段对参保率的影响不大,随着学业阶段的提升而增高,推测是因为高学业阶段的人考虑自身健康情况过多,并不能完全定论。
5.1.3. 对保险及自身的认知
对保险的认知因素对是否参保的影响也是无法忽略的。是否能够有效运用保险知识评估保险产品和自我健康状况认识在对保险的认知这一因素的中地位高,家人是否从事保险业存在一定影响,本人是否为保险学相关专业影响极小。
5.2. 建议
5.2.1. “沪惠保”内容的优化
设计差异化营销。“沪惠保”只报销住院期间医疗保险目录外的费用,可以扩大报销范围,例如考虑一些大学生体育相关医疗保险的报销项目,推出针对大学生的版本,在价格和内容上做出针对性内容,能够吸引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投保。就诊医院限制进行适当宽松,增加就诊和报销得便利程度。可以考虑将大学附近的医院列入可就诊医院名单,为在校期间的大学生提供就医的便利,大学生方便享受保险后,自然会选择投保。
5.2.2. 加强“沪惠保”在大学生中的宣传
建议当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和高校进行合作,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加大力度发布与“沪惠保”相关的内容进行宣讲,使大学生群体对其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提高大学生主动购买的意愿。与此同时,和高校医务室合办线上线下的答疑解惑平台,为大学生解答内容细节、保险理赔等相关方面的疑惑。发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展多样化科普宣传活动,让“沪惠保”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全面调动积极性。
5.2.3. 提高大学生保险意识
可以采取在不同媒体上传播保险科普知识,在各高校校园内举办科普讲座,开设更多保险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另一方面,应鼓励大学生参与家庭单位购买保险的决策等,以补充知识和参与实践的方式改善大学生对市场上、乃至于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都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状况,提升大学生鉴别保险产品、根据自身需求筛选产品的能力,从而使性价比高的“沪惠保”能够保障更多大学生的权益。
基金项目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cs220300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