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这其中也包括海外华人、华裔。在海外汉语学习者中,就有不少的汉语学习者是华人、华裔。海外华人移居国外的历史有近千年,海外华人一般都有按家族或一定数量分别聚居在不同地方的习惯,同时为了生存都会学习当地的语言,为了和华族群体的沟通或母语方言的延续,也会将自己母语——汉语方言在族群内传承开来。
本文以2009年作为起点,对从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上下载的17篇与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发现在国际中文教学中,有汉语方言背景的海外华人、华裔在学习汉语时,与非华裔不同,他们不但会受到通用语言的影响,还会受到汉语方言的影响。因为汉语方言与汉语普通话之间具有亲缘性,所以有方言背景的华人、华裔在学习汉语时,会因为方言的特性而产生各式各样的偏误,分别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考察,我们发现学界对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大部分以语法句式偏误和词的语法功能偏误分析研究为主,其次以词的语法功能偏误分析研究为主,少量以语法偏误对华语教学的启示为主。为了能在国际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汉语方言和汉语普通话之间的亲缘性,更好更快地开展国际中文教学,是有必要针对拥有汉语方言背景的华人、华裔习得汉语相关偏误的研究。同时在国际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汉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国际中文教师、学者们经过不断实践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有汉语方言背景的海外华裔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汉语语法习得研究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对海外华裔汉语语法习得研究现状加以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中文教育的现实需要,对该领域提出了研究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 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现状
针对拥有汉语方言背景的华人、华裔的汉语语法偏误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力增强与国际交往的加深及国际中文教学的发展,相关研究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目前,以海外华裔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汉语语法习得研究数量不多,仅见17篇。这17篇研究中既有对华裔学生整体的研究,也有对汉语方言背景下华裔学生的研究,但不多,仅见2篇。学者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也是多种多样。笔者通过对17篇与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进行考察和整理,发现自2009年以来针对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大方向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国别化华裔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从研究对象的国别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如黄莉莎运用偏误分析理论知识对印尼华裔学生汉语写作句法偏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的《印尼棉兰华裔学生汉语写作句法偏误及对策研究——以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为例》 [1] ,有李芃秋就学生汉语单句“被”字句书面输出动态进行研究的《菲律宾华裔汉语学习者“被”字句书面输出动态调查分析》 [2] ,有刘文静以留学生作文语料库为基准对东南亚华裔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补充类话语标记“同时”、“另外”、“此外”、“还有”、“再说”等8个词语进行习得研究的《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语补充类话语标记习得研究》 [3] ,有蒋翠莹对华裔学生“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和偏误进行分析研究的《印尼华裔“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及偏误分析》 [4] ,也有KO SHYUAN LING专门考察华裔独中生有标转折类复句习得研究的《马来西亚华裔独中生有标转折类复句习得研究》 [5] 等。虽然关于海外华裔学生汉语偏误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但也有针对欧美地区海外华裔学生的偏误研究,不过主要集中在对汉语句式句类的研究,如蔺兰对华裔学生三类汉语疑问句,包括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反问句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的《加拿大华裔学生汉语疑问句偏误分析》 [6] 以及朱湘燕和徐逸君对美国旧金山华裔汉语给予义句式习得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的《美国华裔汉语给予义句式习得偏误分析》 [7] ,也有对句法成分偏误分析的研究,如董家琦对学生状态补语“得”前、“得”字以及“得”后进行偏误分析的《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状态补语偏误分析》 [8] ;第二类是国别化华裔学生语言技能习得和不同学习阶段的语法偏误研究。除了以上两大类,还有王文艺针对菲律宾华裔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语法偏误进行分析,进而对华文教学提出建议的《从语法偏误看华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菲律宾华校学生作文为例》 [9] ,但此类文献仅有1篇,笔者就不对其进行过多阐述。此外,有汉语方言背景的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属于第一类的下项研究方向,但它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将独立于第一类方向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进行阐述说明。
2.1. 国别化华裔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
就目前来看,学术界对于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所产生的偏误成果多集中在硕士毕业论文和学报中,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上很难找到从宏观上研究华裔学生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大多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语法偏误研究的综述,并没有针对性地类别化、国别化研究,如李菡幽指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语法偏误这一研究领域当前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10] 。学术界对于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所产生的偏误成果一般都从微观方面入手,从国别化、语法类别化阐述汉语语法偏误并分析产生原因。在现代汉语中,语法板块它又能细化分成不同的类别,就语法成分来说,它又能分成主语、状语、定语、补语等等,所以说在教学中语法一直都是个教学难点,如迟旭指出汉语中的状语由于类型多种多样,搭配成分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多项状语同现时语序又有变化,是国际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11]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针对华裔学生的汉语语法偏误分析时,大多都是从汉语、英语方面做对比分析,缺少本土语言与汉语、英语的对比分析,但裘俊洁通过对汉语与英语、菲律宾语的对比分析和主谓谓语句的考察研究,发现了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习得该句型的顺序 [12] ,对在国际中文教学中该句型的教学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2. 国别化华裔学生语言技能习得和不同学习阶段的语法偏误研究
在学术界中,有很多学者喜欢从汉语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出发研究汉语语法偏误,甚至有的从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方面出发研究汉语语法偏误,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国际中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1. 国别化华裔学生语言技能习得语法偏误研究
语法偏误往往是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偏误。对语法偏误进行分析研究,不仅能帮助国际中文教师了解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过程的规律,同时也能提高国际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国际中文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情况通过语言技能的教学和调查来调整教学计划、因地制宜、多方面综合分析,是非常有利于教学的推进和开展的。如骆奕良在对写作技能教学实例定量定性分析时,针对学生在学习写作时所产生的语法偏误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避免出现偏误的教学建议 [13] ,此举对后续接任该岗位的汉语老师或本土老师都有较大地参考价值。针对国别化语言技能语法偏误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集中于写作技能语法偏误的研究。
2.2.2. 国别化华裔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习得语法偏误研究
与语言技能语法偏误分析相比,大多数学者偏向于对汉语学习者不同学习阶段的语法偏误研究,分别从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出发去研究不同国别的汉语学习者分别在这三个阶段中所产生的汉语语法偏误。对于汉语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而言,语法往往是他们薄弱的一个环节,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各种语法偏误。周娜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利用问卷调查法找出了巴基斯坦初级汉语学习者汉语语法偏误的分布层面和出现频率,进而做出更细致的调研,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找出了原因,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探索出适合该校巴基斯坦初级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 [14] ,对国际中文语法教学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据悉,对于以韩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汉语学习的重难点不是词汇,而是汉语的语法。因为韩语中有百分之70的词汇是汉语词,所以探索出一条适合韩国初级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语法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而牛利杰从教学实践出发,找到了这条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语法分析,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作出了合理的教学安排,促进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15] 。但以上两位作者的教学对象并不是海外华裔,而是常态化地进行国别化不同学习阶段的语法偏误分析,所给出的教学建议对国际中文教学来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学术界里,也存在不少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更有针对性地对汉语语法偏误进行研究,将偏误产生的原因细致化,更有利于国际中文教学。如宋为民对高级阶段英美汉语学习者的写作技能进行语法分析研究 [16] ,钱倩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语体语法进行分析研究 [17] 。
3. 汉语方言背景下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现状
全球华侨华人约6000万人,东南亚是最主要的聚居区,总数约4100万人,约占全球华侨华人的68.3%。大部分华裔居住在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18] 。根据前言部分所提及的内容,国际中文教学的教学对象也包括海外华人、华裔,而这些华人、华裔大部分都会说汉语方言。东南亚华人大部分祖籍地是福建和广东,福建籍华人大多使用福建闽南话,广东籍华人则大多使用潮汕闽南话。也因此,东南亚是海外闽南籍、潮汕籍华人最活跃的地区,该地区的闽南方言在海外华人社区闽南方言中最有活力 [19] ,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海外华裔国际中文教学已经不能单纯的只考虑当地官方通用语言对习得汉语影响,还要考虑祖语对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的影响。在汉语作为多语习得中,是否更应该全方位的考虑、利用和注意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来促进华语教育的发展值得引起学界的注意和研究。笔者通过对2篇与汉语方言背景下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相关研究的考察发现针对有汉语方言背景的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的方向目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表达偏误分析研究,如陈碧瑶的《新西兰华裔粤语学生汉语表达偏误分析》 [20] ;第二类是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词类习得研究,如欧铃燕的《泰国海南籍华裔学生时间词“刚”、“刚刚”和“刚才”习得研究》 [21] 。
3.1. 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表达偏误分析研究
笔者认为海外华裔在习得汉语时,不仅会受到所在国官方通用语言、汉语普通话的影响,还会受到自身母语——汉语方言的影响。该影响在语音方面较为突出,但是对词汇和语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考察,发现只有陈碧瑶通过对新西兰有粤语方言背景的华裔学生在汉语表达中常见的词汇和语法偏误的统计分析证明了海外华裔在习得汉语时母语方言会对词汇和语法方面产生影响,在论文中也指出这类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汉语,容易出现特有的偏误并且需要针对性地解决策略 [20] 。当海外华裔具有汉语方言背景时,通常会出现与其他汉语学习者不同的偏误,这时候前面所谈到的教学对策和建议就不一定适用,所以教师在对海外华人、华裔教学时是有必要去主动了解学生的语言背景,因材施教,帮助教师提升汉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词类习得研究
针对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词类习得的研究在17篇所搜集来的文献中有5篇相关研究,如黄耶针对印尼华裔“把”类量词“次”“个”“回”“下”进行研究的《印尼华裔高中生“把”类量词的偏误研究》 [22] ,李梦娜以《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里的连词为依据,通过田野调查搜集了缅甸华裔学生习作里的相关偏误,并分析出了连词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的《基于语料库的缅甸华裔汉语学习者常用汉语连词习得研究》 [23] 和郭翠翠围绕东南亚华裔学生对6个常用单音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的《东南亚华裔学生常用单音动词使用情况考察》 [24] 。而这5篇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词类习得偏误研究中,只有欧铃燕的《泰国海南籍华裔学生时间词“刚”、“刚刚”和“刚才”习得研究》 [21] 是以有汉语方言背景的海外华裔学生为研究对象。前面说到陈碧瑶是针对汉语表达偏误分析研究,而欧玲燕与陈碧瑶的研究方向不同,她通过对泰国海南籍华裔学生汉语时间词“刚”、“刚刚”和“刚才”的习得研究找到了海南籍华裔学生对时间词的习得顺序和规律,她不仅进行了偏误分析,还研究了海南话和普通话时间词“刚”、“刚刚”和“刚才”句法的异同,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海南话对习得普通话时间词有较大的影响 [21] 。
虽然欧玲燕和陈碧瑶两人研究方向不同,但两位作者皆证明了汉语方言对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的词汇、语法有较大的影响。在这17篇从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上下载的关于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研究文献中还有程曦在偏误分析时考虑到了泰北华裔学生的二语背景及社区方言的特点和影响 [25] ,但这不是《泰北华裔学生汉语程度副词习得偏误分析》主要论述的内容,所以笔者就不编入有汉语方言背景的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语法研究板块中进行论述。
4. 汉语方言背景下海外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的思考
从前文所进行的梳理情况来看,至目前关于海外华裔学生的汉语语法习得偏误研究可谓是令人又喜又忧。喜是海外华裔学生的汉语语法偏误研究作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偏误研究和“海外华文教育”其中一部分,虽然论著较少,但近些年的逐步增多表明海外华裔学生汉语语法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忧是就论著的数量来看,针对有汉语方言背景的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学界对该视域下的研究尚浅。从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上下载的相关文献来看仅见两篇有针对性地对此作出了研究和分析,分别是陈碧瑶的《新西兰华裔粤语学生汉语表达偏误分析》 [20] 和欧铃燕的《泰国海南籍华裔学生时间词“刚”、“刚刚”和“刚才”习得研究》 [21] 。
虽然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有学者关注到了汉语方言背景下华裔学生习得汉语的偏误研究,但是少有是针对语法方面的偏误研究,更多的是对无方言背景的学生的汉语语法偏误研究,而且相关的研究大多数是硕士论文,存在着研究成果级别不高、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员、国际中文教师,在国际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利用好方言和汉语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将其做比较,有针对性地根据华裔所在国的通用语言特点、方言特性和环境因素做出应对策略,是有助于国别化汉语教学深入开展的。希望学术界有更多的学者利用这一亲缘关系,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关注和研究有汉语方言背景的华裔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和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在国际中文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总之,海外华裔学生的汉语背景相当复杂,华文教学领域及华文教学研究都尚未成熟和完善。海外华裔学生的汉语习得研究(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作为基础性研究很值得全面、系统地总结,现存的、未完善的研究空间亟待学界里各位学者充实和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