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榴莲属于锦葵科(Malvaceae)榴莲属(Durio),属下包括30多个种(species),分布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 [1] 。榴莲属于大型乔木,高度可达40米以上。常见的品种为Durio zibethinus,外皮坚硬带有硬刺,肉质果肉,果肉内有核,具有绵密口感、浓郁香气和甘甜味,被誉为“万果之王”,为东南亚著名热带果树 [2] 。
榴莲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前在马来半岛、泰国的种植历史。后来逐渐传到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地。榴莲树喜好水热条件丰沛的环境,需要大量的雨水,但积水容易导致根系的腐烂。商业栽培管理,让榴莲驯化成需精细管理的品种,尤其体现在修剪和施肥的层面。
根据各国政府统计,到了2021年,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榴莲产量,达到全球唯二突破百万公吨的国家。前者在全球的存在感很低,可能原因是品种不具优势,且出口运销成本高。泰国榴莲在2021年突破120万公吨的产量。马来西亚近年来奋起直追,产量从2017年的21万吨到2022年的46万吨(图1)。预计五年后将会有井喷式的增加。泰国80%~90%产量为出口,马来西亚也转向外销,主要以中国市场为主 [3] 。泰国以“金枕头”为出口的优势品种,该品种自树上采摘后具有良好的后熟特性,且保存期较长。而马来西亚近年来迎头赶上的品种“猫山王”,由于拥有独特的绵密的口感和香气,是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高端品种之一 [4] 。
榴莲栽培讲究充分的阳光和养分供应,在东南亚赤道国家,充足的雨量和施肥量保证了树体的水分和养分。但由于传统产区的土壤,经常年雨水淋洗和施肥,土壤肥力逐渐退化。本研究使用对土壤具有修复作用的缓释肥“大力丸”,其PCT专利技术保证肥力持效期可长达三个月。在香蕉、水稻、苹果等亚热带和温带作物都有显著的效益。其中,包括香蕉叶片营养的氮、磷、钾等元素,分别较传统化肥的含量高出12.5%、10%和34.8%。其光合速率比起传统化肥高出10.5%~32% [5] 。水稻在产量上各试验地区增幅分别达到16.7%和15.7% [6] 。苹果对比传统复合肥,在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均分别提升5.46%、7.64%、7.32%,明显优于常规管理 [7] 。
本研究在马来西亚重要榴莲产区,调查榴莲树的营养生长状况。从营养生长角度,探讨本产品在热带果树上提升作物表现的能力。
出处:Malaysia Jabatan Pertanian;Statistik Tanaman;Badan Statistik Indonesia;Thailand Offi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
Figure 1. Statistics of durian yield of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图1. 东南亚国家榴莲产量统计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试验开始时间为2022年7月15~20日。试验地点为马来西亚柔佛州北部的东甲(Tangkak)村和利民达(Jementah)村。品种为树龄15年以上的“猫山王”,田间栽培行株距为9.0 m × 9.0 m。试验组肥料为马来西亚绿丰公司(Greenfeed Agro Sdn. Bhd.)出品大颗粒复合肥“大力丸”,单粒重量18~19 g,氮、磷、钾、镁配方20-15-10-2。对照组所使用的肥料为常规欧洲品牌复合肥,配方为氮、磷、钾15-15-15。叶绿素测定仪为柯尼卡美能达出品,型号为SPAD-502 PLUS,其原理:
SPAD = Klg(IRt/IR0)/(Rt/R0)
式中,K为常数;IRt为接收到的经过叶片的940 nm红外光强度,IR0为发射的红外光强度;Rt为接收到的经过叶片的650 nm红光强度,R0为发射的红光强度。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供试果园为“猫山王”15年株龄以上的挂果树共4株(见表1),每果园测试果树10株。测试周期于2022年7月中旬至8月果树季节结束至2023年3月份。
试验组使用“大力丸”配方20-15-10每株40粒(约为750克)。对照组使用常规复合肥15-15-15配方进行撒施,每株使用4公斤。使用时期为2022年7月中旬至8月榴莲树落果完毕,目的为月子肥以补强树势,并观察来年叶片营养生长的情况。肥料以穴施方式,于树冠外缘滴水线选取4穴,平均埋入深度为15公分后覆土。常规复合肥为氮、磷、钾15-15-15,以表面施肥方式,每株使用量为4公斤。其他所有管理均相同。
于2023年3月25日进行回访。影响叶片生长的因素包括病虫害、向阳面和干旱等,选取同一向阳面且目测健壮的枝条和叶片,固定选取同龄新梢的第5对叶片,分别量测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收集榴莲树同一个向阳面,三级枝条的第5对叶片。收集的数据包括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和叶绿素含量。

Table 1. The length, width, thicknes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durian leaves with using “Daliwan” and common compound fertilizers
表1. 使用“大力丸”和常规复合肥榴莲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和叶绿素含量
3. 结果与讨论
每个参数值均来自10个数字的平均。叶片长度方面,四个测试村收集的数据,试验组的叶片长度和宽度比对照组高出5.9%和3.1%。叶片厚度较对照组高出4.06%。叶绿素含量为营养生长的重要指标,实验组平均含量均比对照高出8.17% (图1)。
由于施肥后的2022年下旬,马来半岛南方遭遇极端的雨量,除带来涝害引起的根系生长受阻之外,还有病虫害如疫腐(Phytophthora)、钻心虫等问题的发生。对营养生长,也因为过量雨水带来树体花芽转化不全的问题,造成叶芽过量增加、新梢过旺的问题 [8] 。因此,常常导致树体软弱,招致更多病虫害的恶性循环。泰国研究发现,在降雨条件过多的情况之下,榴莲树对氮肥的需求也会变大,导致不当的营养生长,影响了果实开花坐果 [9] 。
作为热带作物的榴莲,虽然没有温带作物的落叶和休眠期,但在叶片生理上有所谓的“换叶期”。榴莲树具有明显的叶片更新周期,且因地区和品种而异。一般在每年的旱季(进入8月之后)开始前更新。叶片更新后,榴莲树的光合速率和叶片氮含量都会增加,有利于新周期榴莲的生长和果实发育 [10] 。但在2022年下旬,因为过量的雨水,过量新梢使得叶片老熟不明显,影响来年的养分蓄积。在本研究数据中,发现试验组对叶片长、宽、厚度和对照组对比,均高出3%~5% (表1)。对比吴展才等人(2018)在苹果营养生长叶片长、宽、厚度高达7%~17%的突出效益 [11] ,显然,本研究中的榴莲受到雨水影响导致营养过旺、肥力过旺、根系受损等影响。但进一步测量叶绿素含量发现,试验组较对照高出8.17% (表1),和在苹果叶片仅有5.4%的表现 [11] 相比,明显提高。可进一步说明,雨水虽带来潜在过量营养生长的问题,但使用“大力丸”的试验组在叶绿素含量上能表现出肥料不受淋洗的优势,增加作物植化素的累积。作为截光作用的叶片,叶面积大小决定光合作用的效率,也决定叶片气孔数量,有助于从空气中摄取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试验组在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提高的情况下,整体光合效能有进一步提升。在大豆和玉米的研究数字显示,随着叶面积达到20%提升,光合速率能提升15% [12] [13] ,高的光合作用效能,让榴莲对开花坐果有一定的提升潜力。
本试验“大力丸”复合肥为第一次使用在榴莲作物的营养生长调查,对比常规管理,进一步说明除在亚热带和温带果树的前述优异表现外,在高经济价值榴莲作物也具有相同的优异表现。也进一步说明在高雨水强度的热带环境,具有抗淋洗的效益,能保障作物的营养需求。“大力丸”是以硅铝酸盐作为载体,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缓释复合肥,在经济作物中有显著的效益 [5] [6] [7] 。硅铝酸盐的吸附能力,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肥料中的阳离子和氮酸根等离子,实现肥料的长效性,从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养分的流失。硅铝酸盐化合物与肥料复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通过促进植物对抗逆境的能力,如耐盐性、耐干旱性和抗病性等,从而增强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14] [15] 。在雨水过多的环境,也有助于减少流失的风险。在本研究的用量方面,“大力丸”仅为常规复合肥用量的25%~30%,充分发挥了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土壤过量施肥带来的问题。
4. 结论
榴莲使用缓释复合肥“大力丸”作为榴莲结束产季后的月子肥,对比常规复合肥在叶片上的表现,在叶片长、宽、厚度上都有3%~5%的提升,而在叶绿素含量上更有高达8%的增加,说明“大力丸”复合肥对增加叶片光合效能的能力更好。在用量上也较常规肥可减少60%~75%的用量,对土壤、农民施肥负担都有正面的效益。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