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山竹海”与竹文化
南山竹海旅游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景区中大部分设施建设以当地盛行的“竹文化”“寿文化”地域文化为主题,南山竹海旅游景区中种植有约3.5万亩竹林,南山竹海旅游景区蕴藏着碧水青山的意境,因此有着“天堂南山,梦幻竹海”的美名。景区中以“静湖娱乐区”“南山寿翁”“登山索道”“吴越弟一峰”等具有特色文化的景点而闻名。南山竹海旅游风景区内拥有我国种植品种最丰富且产量最多的竹制品,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产竹基地,溧阳市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全力建设发展竹资源,并将其建设成为长三角经健康养身地。竹类是长江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溧阳市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城市,竹类资源十分丰富,历代文人墨客都与竹有着深厚的渊源,例如“竹林七贤”“苏东坡”等,都是竹文化的拥护者,是他们将竹子提升到了精神和文化的高度。南山竹海旅游景区的最高处鸡鸣村中有一竹文化园,位于南山竹海中的竹文化园以“竹品”“竹用”“竹境”三个主题展示了竹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竹文化精神和内涵,同时展示了“竹林七贤”和“竹乐器亭”的户外互动区。
竹子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体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竹子分布遍及全球,热带、亚热带种类也多。我国的竹子生长高度较高,外形挺拔,枝干修长,常年呈绿。华夏古今文人清流咏竹者众多。很多文人都是以竹做题、作喻。竹子与中国书画、园林建设等众多人文活动都有密切关系。它给到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就是竹文化。
2. 竹文化设计现状
2.1. 竹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 营造回归自然的氛围
文化价值在竹子中的体现,通常通过深度融合人文属性来达到。合理运用竹子文化价值就必须整合该元素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思维,构思时选取与社会大众密切的适宜元素内涵进行现代室内设计,确保开展的整个设计活动之间达成竹元素的特征与内涵到成熟的融合,就要对竹元素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被运用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之中的竹文化展示其独特魅力和特点,向受众展示自然韵味,营造回归自然的氛围,竹子为主题元素进行装饰设计,达到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空间超尘脱俗田园感的清新气息扑面而出的效果就出来了,这种室内氛围让人获精神享受,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回归自然的生活氛围尤其是在现代繁忙的城市生活中。
2) 增加家装空间美感
生长快、经济、安全、耐用的特性是竹子本身具有的,由于这些特点,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别是竹材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作装饰材料使用,竹外形特征进行室内设计不仅可以被利用(见图1);同时,竹编等手工艺也在建筑空间设计领域不断更新,这是因为竹子的材质可塑造,不仅限于以往的生活器具编制。由竹材构成的线性元素表现出稳定、轻巧、小、重复渐变和可塑性非常高的线性特征,在竹材线的排列和编织等公序后,并相互组合重新构成具有创新性设计的作品,并构建过程根据美学规律要素。竹材加工时进行解构、编织围住竹材的形成体元素,形态可塑性强、多为不规则的几何形态组合体随之形成,呈现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空间效应的室内设计作品。

Figure 1. Bamboo flooring can create a fresh and elegant space
图1. 竹地板可营造清新文雅的空间①
3) 营造绿色环保环境
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效应体现材质到运用到竹材,风格多样,种类繁多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在市场上呈现着。最让人们关心的问题正是这些材料的安全问题,环保、绿色和健康的生活氛围被人们追求着。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自身快速成长、低碳环保、耐用安全的竹材在今天被批量使用,无论是建筑设计、工装设计还是家装设计中登场的竹材都在增加。绿色环保竹材发挥着自身价值,同时进行造物再设计,实现空间设计作品的风格独特、环保、绿色、低碳的设计作品。
竹艺以竹子为原材料,再生能力强是竹的特性,吸湿吸热、放在室内有净化空气、抗菌排湿的作用等效用也是竹制品特有的。回收再利用废弃的竹材产品也可以达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并且竹在自然环境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基于此,设计活动中,营造绿色环保的空间氛围优先考虑传统竹艺满足了大众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功能需求。
2.2. 竹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现状
1) 以诗词典故造景营造中式意境
有关竹子的典故很多,“湘妃竹”“曲水流觞席”“竹林七贤”等,以众多典故为线索加以配合雕塑、溪水、亭台楼阁,可打造成一副具有故事感的画面。在中式园林造景艺术中,把和竹有关诗词进行景观还原的案例很多,通过诗词中的意境和画面来完成造景可赋予园林生命力,使造园艺术更具文人气质。在苏州园林拙政园中,在造园艺术和技术方面达到了成熟的境地,形成了地方风格,突出表现为竹子的成功运用。从明代文征明《拙政园图》看,倚玉轩旁多美竹,净修亭修竹环匝,竹涧美竹千挺。可以看出曾经的园主王献臣通过竹景表达不得志,洁身自好的君子品德。
2) 增加景观情感效应
不同的景观会对人的心理生理产生不同情感效应,而植物有其特有的拟人文化内涵,常被用在特定的主题提升和展现园林意境,达到情感共鸣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讲究虚心谦和、坚贞不屈、不畏霜雪等都在竹子的中空、有节、挺拔中得以体现,因而竹子常常被人格化易使人产生联想。以南山竹海竹径为例,通常给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受,细而长的小道,生长着绿色的苔藓,行走其中能听到竹叶轻轻落地的声音,竹配上白粉墙还有墨色的瓦构成了一幅天然水墨画,极富有诗意,给人心静之感。
2.3. 竹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现状
1) 工艺陈设品精美但市场竞争力小
中国已有数千年的竹工艺品发展创作历史。传统竹工艺品可分为两大类:竹编工艺品和竹雕刻工艺品,这是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来进行区分。
将竹子劈片以创作竹编艺术品,各种精美日用品和装饰品由竹片编织而的,从传统的篮、盘、罐、盒子、屏风家具等,产品众多 [1] 。就竹帘工艺而言,颜色柔和的刺竹细竹线作为纬线的材质,竹线数量达到800至1000每尺,编织后呈现效果精致平整,画面精美,能够带来较高经济收益。其他竹编工艺品的体现再包括竹席、字画、床垫、沙发套、竹枕等品种也是。竹根、竹节等自然形式被竹雕刻工艺品手艺人采用,圆雕、透雕、浮雕等不同雕刻技法被艺术家根据竹子的不同形状和部位而采用,雕刻山水、凉亭、花草人物、等各种艺术形状至竹简、竹片、竹根上。
但目前竹编竹雕等工艺品由于材料的不易反复拆解,部分连接强度不高,不利于拆解和运输,其功能相对单一造型主要以框架结构单体的形式出现(见图2),这些主要原因是造成竹工艺品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边缘化。

Figure 2. The bamboo carving craft is easily damaged
图2. 竹雕工艺品品相易受损②
2) 生活器具实用但销售推广欠缺
在我国南方,各种工具用竹子制成的比较多。例如篮子、箩筐、斗笠、竹篓、以及竹椅等,竹制品的身影在许多家庭都能看到。多用竹制品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一种文化理念融合的体现。目前,主要是家具类大量应用竹编技术产竹编产品,如竹藤椅、收纳类托盘;收纳盒、茶盒等,装饰类花瓶、挂件等。
大多由批发和线下零售为主要销售渠道,作坊和小型厂商承担这些产品的生产制作,创新性的匮乏对竹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负面影响。技艺仅仅掌握由一些老一辈竹艺工匠手中掌握,竹艺文化的现实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呈现的能力不强、效果不佳,技艺变现效果存在一定欠缺;部分年轻人对竹艺发展并不看好,对竹艺这门技术也不感兴趣,不愿沉下心学习竹艺制作工艺,很多地区竹艺传承存在后继无人的严重问题。现有竹编工匠大多年龄偏大,以编织篮子、竹框、茶具、竹饰品为主,种类有限,缺乏创新思维,没有正确的市场定位,缺乏稳定的销售对象和广阔的销售区域,更好的宣传方法和销售方法欠缺。
3. 竹文化发展路径探析
3.1. 进行工艺技术和文化创新,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首先,在进行竹制品加工制造时重点放在提高竹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一竹材的利用,深度加强对各种径级竹材的加工利用着重,进一步克服竹材本身材质局限,减少对本体原竹的直接利用,发展竹丝、竹条、竹签、竹板材、竹片、竹弹簧,甚至竹纤维、竹炭等竹子全身进行利用。其次,深度探索开发竹材和其他产品材料乃至工艺的替代,特别是重视竹材化学加工,关注竹材陶瓷技术的发展,将竹材加工从早期手工、机械加工扩展到用化学加工,通过技术、工艺提升和地域文化植入 [2] ,以提高竹制品的附加值,深入拓展竹的应用领域为竹制品的形态提供无限创新的可能性。
3.2. 融入情感,提高竹产品文化价值
竹子体现华夏的精神品格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概括出正直、奋进、虚心、朴实无华等品质。因此,不仅要重视作为器具的功能在设计创造竹子创意文化品时,还要重视竹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 [3] 。将情感因素加入设计竹制品的功能和外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注入生命个性和情感到产品之中。可持续设计也成为涉及领域日渐重要的理念,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向好,低碳环保材料竹子正慢慢成为相对重要的材料。竹材料适用范围广,质地中和,生长时间短,所以效率较高,良好的环保性能也具备着。
许多高科技产品人情味淡薄,传递出的感觉冷冰冰,自然清新、质朴的气质是竹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寄托在造物上。文化的再创造设计是竹文化产品的发展新路径,不单单艺术设计的表现,也仅仅是技术设计。因适当融入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在进行竹文创意文化产品创作时,这样能增强竹文创意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同时,进一步附加价值溢价价值等也能提高。设计竹创意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其肌理表现设计成赋予其文化符号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提升其意境可加入民俗故事、经典典故、人物山水等,竹子创意文化产品的意境美得到提高、文化形态及视觉形态进一步美化。
3.3. 设计融入现代生活,营造东方意蕴
在设计和功能方面一些传统手工艺竹制品,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对美学需求和生活方式,缺乏设计上的特色尤其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加之销售理念和方式落后以及竹制品应用领域狭窄、应用水平低等问题,造成了竹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然而,在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必然会有传统竹文化制品与现代生活的新碰撞出现,研究竹文化用于创造特色产品,达到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同时,提升地域特色,达到文化振兴。
以日本一村一品地域资源再生活动为例,在宫崎清教授与当地地域开发委员会合作制定了《生活工艺运动宪章》,作为生活工艺运动的指南用于福岛县三岛町。内容如下:1) 使用当地特有的自然材料制作各类产品;2) 利用传统加工制造技术制作各类产品;3) 从满足生活需求的角度制作各类产品;4) 制作实在的而不是虚拟的产品;5) 制作生活中能使用到的实用产品;6) 在制作的器具中表现出生于三岛町的喜悦;7) 全身心投入制作;8) 将制作的产品在生活中加以运用;9) 以单个家庭或同乡邻里为单位共同制作;10) 新生活由双手创造 [4] 。
在地域资源再生活动之后,福岛县当地桐木、编织类工艺品受到重视,当地也成为了盛产高档桐木家具的中心,所生产的各种木碗、木盆、木屐、木玩具、陶瓷器皿、家具、室内装饰品,不仅满足居民自身需要,还收到市内消费者的欢迎。
中国明代思想家王艮曾经提出“百姓日用为道”,将设计融入人们日常生活需要,配合当代审美和使用功能,能提高产品的溢价价值,符合现代设计需求(见图3)。

Figure 3. Bamboo dressing table Bamboo products into modern life
图3. 竹制梳妆台竹产品融入现代生活③
4. 结语
竹文化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竹艺也将以新的形式重新融入现代设计根据自身的文化含蓄和绿色环保特点,无论在功能造型拓展、加工工艺创新、文化内涵提升等方面,都将竹文化更具创造性、实用地融入大众视野,融入日常生活从而达到继承和创新传统的目的。
注释
①图1来源:笔者2022年11月3日摄于南山竹海
②图2来源:笔者2022年11月2日摄于南山竹海
③图3来源:笔者2022年11月3日摄于南山竹海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