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为记录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6月7日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下文简称“抗疫白皮书”)及其英译本Fighting Covid-19: China in Action。白皮书是“政府针对某一重大问题或国际关切,说明事实、表明立场的正式官方文件” [1] 。内容涵盖法治、国防与环境等多个领域,是政府向世界传递政治理念、展现政策动向的重要窗口 [2] 。“抗疫白皮书”的发布,一方面有利于构建疫情防控话语体系,推动疫情话语的内宣工作,使社会各界知悉国家抗疫政策动向;另一方面,它向国际社会讲述了客观、真实、立体的“中国抗疫故事”,有利于引导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的正向认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其在全球的影响力 [3] 。目前,关于“抗疫白皮书”的研究主要从翻译和隐喻角度。在英译过程中,隐喻能够助力“抗疫白皮书”进行跨文化认知传递,冲破语言表层结构的束缚,传递源语深层次的语义认知 [4] 。在政府白皮书中巧妙使用隐喻能够提升话语交际功能,巧妙传递态度,提升舆论导向效果 [5] 。
“积极话语分析”这一概念由Marin教授于1999年提出 [6] 。积极话语分析旨在推动“和平语言学”的发展,它主张从正向、肯定的方面,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语篇含义或是处理社会问题,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7] 。文献 [8] [9] [10] 从不同角度阐明了积极话语分析产生的背景、动机、内容及研究方法,话语分析从批评话语视角到积极话语视角的转向。目前,国内学者有关积极话语分析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演讲语篇 [11] [12] 、政治语篇 [13] [14] 、民生新闻语篇 [15] [16] [17] 、能源语篇 [18] 。“抗疫白皮书”介绍了面对疫情天灾,中国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主动采取全面、严格、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战疫的坚固防线。这正符合积极话语的倡导,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与挑战,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因此,本文对“抗疫白皮书”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探讨其如何传达积极的话语意义,以期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2. 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The Appraisal Theory)于20世纪90年代由语言学家Martin提出,后由Martin和White合作完善并提出系统性的运作机制 [19]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发展,它关注话语如何运用评价性资源表达各种态度和情感 [20] 。评价理论包括三大系统:态度系统(attitude)、介入系统(engagement)和级差系统(graduation)。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其又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affect)、判断(judge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 [21] 。根据Martin和White的观点,情感是指人的情绪和感觉的表达,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含义,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快乐/非快乐(happy/unhappy)、安全/非安全(security /insecurity)、满意/非满意(satisfaction /dissatisfaction)、倾向/非倾向(欲望/恐惧) (inclination/disinclination)。判断是指运用一系列制度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可分为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两大类。社会评判包括行为规范(normality)、能力(capacity)和坚忍不拔(tenacity),社会约束包括真实可靠(veracity)和正当性(propriety)。鉴赏系统是评价产品和过程的系统,涵盖三个子系统:反应(reaction)、结构(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 [22] 。反应是“朝向人际意义的,描写语篇对读者/听者/观看者情绪上的影响”;结构是“朝向语篇的,描写一个物品的复杂性和细节”;价值则“根据各种社会常规来评价物体、产品和过程” [23] 。鉴赏同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含义。
白皮书是由政府正式发表的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的官方立场和态度。评价理论重点研究语篇中的表态资源。态度系统作为评价理论的核心部分,关注语言使用者对于人物、事件、情景、行为以及事件的状态等持积极或消极态度。此外,评价理论是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分析框架,大多数学者都采用该理论对话语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以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对“抗疫白皮书”中态度资源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旨在发现白皮书中态度资源的使用及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这些态度资源如何向读者传达积极的话语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语料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所用语料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英译本Fighting Covid-19: China in Action,本语料用英语书写,共计23,850词。为了详细探讨“抗疫白皮书”中态度资源是如何传达积极话语意义的,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统计可以提供描述性的数据,使结论更准确、更科学;而定性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观,不仅考察研究对象的语言使用,而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力 [24] 。
本研究首先按照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分类框架,逐句标注语料的态度资源类别,其次以句子为单位定量统计各种态度资源的占比,最后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对语料进行定性分析和举例说明。如果一个单句中出现多种态度资源,则分别计数。
3.2. 研究问题
根据研究目标,本文将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在“抗疫白皮书”中,不同态度资源的使用及分布特征是怎样的;
(2) 在“抗疫白皮书”中,不同态度资源是如何传达积极意义的。
4. 结果与讨论
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着眼于语言使用者对行为的反应与评估,及对事物价值的评估。以态度系统下情感、判断、鉴赏三个子系统为标准,对“抗疫白皮书”中标注的词汇进行统计分析,词汇分布情况见表1。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attitude resources
表1. “抗疫白皮书”中态度系统的词汇分布情况
表1数据显示,在态度系统中积极词汇远远多于消极词汇,分别为864个、106个,说明“抗疫白皮书”表现出积极态度,中国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呼吁全球共同抗疫,共克时艰。另外,态度系统下三个子系统在语料资源中分布明显不均,判断系统占比最高,鉴赏系统次之,情感系统最低,分别为64.85%、27.42%、7.73%。呈现如此分布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白皮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国家的重要媒介,“抗疫白皮书”介绍了中国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危机与考验,使用积极词汇有助于引导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的正向认知;另一方面,白皮书是政府正式发表的官方文件,属于政治话语,追求真实、客观,较少使用直接表达个人态度或观点的情感资源,多采用判断资源认可抗疫各方作出的努力以及鉴赏资源肯定中国抗疫取得的成就。下面对子系统的词汇做具体分析,在例句中对积极词汇用“+”进行标注,对消极词汇用“−”进行标注。
4.1. 情感资源
情感指人的情绪和感觉的表达,通过情感资源,说话人能够明显地表现出其对某个现象或事物所持的态度,涉及四个方面:快乐/非快乐、满意/非满意、安全/非安全、倾向/非倾向。对“抗疫白皮书”中情感资源的各类词汇进行具体统计分析,分布情况见表2。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affect resources
表2. 情感系统中词汇分布情况
从表2可知,“抗疫白皮书”中情感资源主要体现在安全、满意和倾向三个维度上,表达民众由于疫情带来的威胁产生的不安全感以及对党和政府的坚定信心,领导人对抗疫各方作出的贡献的赞扬,政府全力支持武汉的意愿。
(1) A serious crisis [insecurity−] for the entire world, and a daunting challenge [insecurity−], it poses a grave threat to human life and health.
(2) Their trust [security+] in and support for the Party have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ir confidence [security+]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安全/不安全是对于环境平静或焦虑的感觉。例(1)中,“crisis”“challenge”是消极词汇,描述疫情来势汹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使受众产生情绪上的不安全感,激励潜在的受众与国家和政府一起努力,共同抗疫。例(2)中,“trust”“confidence”是积极词汇,表达人民对党和政府的坚定信心。疫情突如其来,党和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与挑战,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经过疫情考验,中国人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对中国共产党更加拥护和信赖,对中国制度更加充满信心。
(3) He (Xi Jinping) praised [satisfaction+] residents in Wuhan for consider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满意/不满意是对于参与的活动的成就感和挫败感,包括作为参加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在例(3)中,“praised”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居民为抗疫作出的努力感到满意。疫情爆发期间,武汉居民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承担责任,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值得高度赞扬。总书记高度赞扬在疫情中“识大体、顾大局”的武汉居民的精神和行为,肯定和表彰他们做出的重大贡献。
(4) A decision was taken at the meeting that the central Party leadership would [inclination+] set up a leading group for novel coronavir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 was also decided that the central Party leadership would [inclination+] send a steering group to Hubei to oversee epidemic control on the ground.
在例(4)中,“would”表达了中国政府指导和支援武汉的意愿和决心,有助于构建认真负责的中国国家形象。武汉是中国首个爆发新冠疫情的城市。随着疫情蔓延和患者人数增加,医疗资源出现短缺,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立即召开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并决定成立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疫情严重地区排除指导组,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这种支持武汉的决心和意愿对湖北产生了重要影响,激起了湖北人民抗击疫情的热情,缓解了医疗资源的短缺,使更多患者得到治疗。
4.2. 判断资源
判断是指运用一系列制度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可分为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两大类。社会评判包括行为规范、能力和坚忍不拔,社会约束包括真实可靠和正当性。对“抗疫白皮书”中判断资源中各类词汇进行具体统计分析,分布情况见表3。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judgment resources
表3. 判断系统中词汇分布情况
由表3可知,判断资源主要体现在能力,坚忍不拔和正当性三个维度,主要表达对中国政府领导能力的认可,对中国人民坚韧可靠品质的肯定,疫情防控的必要性以及凸显人类行为的正当性。
(5) It mustered [capacity+] the support of the whole country to assist Hubei, and particularly Wuhan, to combat the disease. It pooled all its strength in the shortest [capacity+] period of time, and halted [capacity+] the spread of the epidemic.
在例(5)中,“muster”“shortest”“halt”等词汇表达了对中国政府领导能力的正面判断。面对疫情突发情况,中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短时间内调集大量资源,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这体现出面对重大事件时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取得的战略成功也证明中国政府有能力抗击疫情,使公众进一步相信政府的能力,增强对政府领导能力的支持和认可。
(6) 1.4 billion Chinese people have exhibited enormous tenacity and solidarity [tenacity] in erecting a defensive rampart that demonstrates their power in the face of such natural disasters.
在例(6)中,“tenacity and solidarity”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团结、坚韧、可靠的优良品质的正面判断。形势紧迫时,中国人民坚韧奉献、戮力同心,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对中国人民可靠品质的正面判断有助于激发受众的集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7)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has become a fight to safeguard [propriety+] global public health, to secure the wellbeing [propriety+] of humanity, to maintain world prosperity [propriety+], and to enforce morality and conscience [propriety+]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在例(7)中,“safeguard”“wellbeing”“prosperity”“morality and conscience”表达了疫情防控战的必要性,凸显人类行为的正当性。“抗疫白皮书”将此次疫情防控战定义为维护公共安全之战、维护世界繁荣发展之战、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之战、维护国际道义良知之战,指出赢得疫情防控战的胜利对于公共安全、繁荣发展、人类健康、国际道义意义重大,赋予疫情防控战必要性和正义性,凸显人类行为的正当性,坚定人类赢取战争胜利的决心。
4.3. 鉴赏资源
作为美学范畴的鉴赏系统,是对文本、过程及现象的评价。它分为三个范畴,包括反应、构成和价值。对“抗疫白皮书”中鉴赏资源中各类词汇进行具体统计分析,分布情况见表4。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appreciation resources
表4. 鉴赏系统中词汇分布情况
由表4可知,“抗疫白皮书”中鉴赏资源涉及反应、构成和价值三个子系统,主要表达对中国抗疫取得进展的关注与认可,对全球抗疫的呼吁以及对医务人员突出贡献的肯定。
(8) The WHO released on its website a statement regarding a cluster of pneumonia cases in Wuhan, indicating that the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oronavirus in such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as a notable [reaction+] achievement.
在例(8)中,“notable”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取得的成就的正面鉴赏。武汉出现聚集性肺炎病例,民众陷入恐慌和焦虑,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安抚救治民众,遏制疫情蔓延;同时深入研究致病原因,短时间内初步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这项重大进展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随即向世界公布这一进展并表达了对中国取得重大进展的认可。
(9) Upholding the vision of a glob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shared [composition+] future, we should support each other and join hands to contain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and protect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people across the globe.
在例(9)中,“shared”表明国际社会是一个整体。一方面,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世界各国利害相牵,没有任何一方能置身事外;另一方面,面对疫情侵袭,国际社会只有团结互助,相互支援才能度过危机。“community”表明中国将国际社会视作一个社区,同时也表明中国是该“地球社区”的一份子,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积极主动融入“地球社区”,愿与社区每一位成员命运与共、团结合作的理念,推动构建一个亲和、合作的中国国家形象。
(10) They built a Great Wall [valuation+] against the virus, bringing light and hope to the nation at a dark time.
在例(10)中,“a Great Wall”表达了对医务人员突出贡献的正面鉴赏。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句中表明应对新冠疫情突袭时,医务人员齐心协力构筑起战疫的坚固防线,对疫情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医务人员突出贡献的正面鉴赏,也有助于唤起民众对医务人员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的正面判断,增强民众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减少对疫情的恐惧,保持对胜利、对未来的希望。
5. 结论
本文在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框架下,对“抗疫白皮书”进行了积极话语分析。经研究发现:1) 积极词汇远远多于消极词汇,表明“抗疫白皮书”表现出积极态度,中国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呼吁全球共同抗疫、共克时艰;2) 态度系统下三个子系统的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白皮书属于政治话语,追求真实、客观,直接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的情感资源使用较少,多采用判断资源认可抗疫各方作出的努力和鉴赏资源肯定中国抗疫取得的成就;3) 情感资源主要体现在在安全、满意和倾向三个维度,表达人民由于疫情产生的不安全感以及对党和政府的坚定信心,领导人对抗疫各方的贡献的赞扬,政府全力支持武汉的意愿;4) 判断资源主要体现在能力,坚忍不拔和正当性三个维度,表达了对中国政府领导能力的认可,对中国人民坚韧可靠品质的肯定,疫情防控的正义性以及突显人类行为的正当性;5) 鉴赏资源主要表达对中国抗疫取得进展的关注与认可,对全球抗疫的呼吁以及对医务人员突出贡献的肯定。
本文试图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角度,运用评价理论,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抗疫白皮书”的态度资源进行研究探讨。对白皮书的积极话语分析,不仅有利于构建疫情防控话语体系,推动疫情话语的内宣工作,使社会各界知悉国家抗疫政策动向,构建和谐社会;同时,它向国际社会讲述了客观、真实、立体的“中国抗疫故事”,还有利于引导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的正向认知,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其在全球的影响力。因语料有限,本研究只反映了抗疫话语态度表达的部分特征,要全面了解抗疫话语的总体特征,还需选取更多语料,结合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做进一步研究;另外对态度资源之间的互补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