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城市光污染的机理,以及它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他们从最初的夜间光污染模型,发展到现在的地表光污染、光污染的光能量分布等多方面的模型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光污染。
近年来,Treanor (1973年)、Robert (1976年)、Garsating (1986年)等人不断深入研究夜间天空亮度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出一系列完善的模型;此外,Chalkias等人(2006)利用DMSP图像与GIS系统相结合,构建出一个可视化的希腊城市夜间光源产生的光污染分布模型,从而使GIS系统成为城市光污染观测的重要工具 [1] ;Cinzano (2014年)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人口分布与夜间亮度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Falchi等人(2016年)利用卫星图像构建了一个全球光污染地图,以探索光能量的分布特征,并且深入分析了不同国家的光污染状况 [2] ;刘鸣(2018年)则在天津市开展了夜间天空亮度的监测,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以更好地描述光污染的分布特征 [3] ;苏晓明则在2021年,通过对夜间图像的分析,构建出一张呼和浩特市的天空光污染地图,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光污染的状况。近年来,中国通过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照明的变化以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例如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的改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开始探讨和实施光污染模型。
2. 模型假设与说明
考虑到实际问题总是包含许多复杂的因素,首先我们需要做出合理的假设来简化模型,并且每个假设后面都紧跟着相应的解释:
假设1:我们假设度量估计引起的误差对优化效果的影响是可控的。
说明: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引起的测量变化没有参考意义。因此,测量指标中涉及的人为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假设2:我们忽略了不可避免的极端事件的影响。
说明:不可避免的极端事件,如大型灯光秀和夜间照明等,会对光污染风险措施产生影响,但其范围相对有限,因此我们忽略了它们,以免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3. 符号说明
表1列出了本文中使用的一些重要数学符号。

Table 1. The symbols used in this article
表1. 本文使用的符号
4. 四类地点的光污染评价
4.1. Data Preprocessing
数据预处理
度量标准应用于基于许多因素的数据,包括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可信度和解释。基于构建的交互线性光污染风险度量模型,我们对四个不同的城市进行了测量,如下所示。
(1)
根据国家电网提供的灯具产品的投影角度,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异常点的存在,用三次样条填充缺失值,得到四种不同类型位置的光溢出指数值。
同样,根据国家统计局(NBS)、中国动物和植物管理协会(ZPA)获得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正态分布3σ原理和三次样条插值对数据真实性进行校正,并分别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采用最小值归一化方法消除量纲差异。Min-max归一化公式为:
(2)
通过归一化处理,我们得到四种不同类型位置的测量值,并绘制如下图1。
4.2. 建立权重评价模型
指标权重的确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而熵权法(EWM)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因此我们采用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
1) 计算第j项下第i个样本的比例,并将其作为计算相对熵时使用的概率:
(3)
2) 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计算信息效用值,对各指标的熵权进行归一化:
(4)
(5)

Figure 1. Measure four different location types
图1. 测量四种不同位置类型地点
3) 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EWM下各指标的权重随样本而变化,三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w1 = 0.446,w2 = 0.302,w3 = 0.252。
最终的权重模型为:
(6)
4.3. 测量四种不同类型的地点并解释
根据上述权重模型,结合四种不同类型地点的测度,得到四种不同类型地点的光污染风险等级,并绘制如下图2。

Figure 2. The risk of light pollution in four different site types
图2. 四种不同地盘类型的光污染风险程度
基于光污染风险等级权重模型,保护地、农村社区、城郊社区和城市社区的风险等级分别为0.13077、0.21675、0.38488、0.6711,城市光污染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区域,保护地的光污染程度最小,农村和城郊社区的光污染程度差异不大。
其中,城郊社区的人文和社会指标显著高于保护区,这可能与城郊道路建设和城郊事变率等因素有关。由于城市的过照度和眩光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区域,因此风险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区域;其次,生物多样性在区域间差异不大,对整体风险水平影响不大;人文和社会指标由于受总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对整体风险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这四个国家的光污染风险都很高,这表明需要采取某些干预措施来降低风险水平。
5. 干预策略
根据上述四种不同地盘类型的光污染风险程度可知:城市区的光污染风险水平最高,我们可以从过度照明、眩光污染、生物多样性、人类社会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城市区制定出如下所示的有效干预策略。
5.1. 干预策略1
照明与装饰照明的管理以区域为单位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商业区、居住区、公共活动区、行政办公区等,对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管理。每个区域都以因地制宜为主要原则,从水平照度、光源颜色、光源亮度、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灯具的选择范围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了不同的环境标准 [4] 。
对整体光污染风险水平的影响:该策略控制过度照明程度,降低光通量,同时根据不同灯具类型降低地面照度并确定合适的仰角;减少阈值增量,控制不适宜眩光,减少眩光污染;根据不同区域的划分,采用不同的环境标准,协调周边环境;等能有效降低不同时段的光通量,不会造成突然的暂时性失明和视错觉,以及遮挡驾驶员的视线,降低交通撞击率;并减少对动植物生态的影响,这有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运作的自然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
5.2. 干预策略2
建立以专门法律为支撑的光污染防治法律体系,规范相关零散法律规范,落实光污染防治侵权维权工作;同时,完善国家光环境标准,统一光环境规划、标准、监测、预防措施,完善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同时,构建光污染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公众作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化的科学治理体系,广泛开展光污染宣传教育。
对光污染整体风险水平的影响:构建完整的光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为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法律保障,能够很好地解决人为原因造成的过照度和眩光污染的情况;它对人类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减少由此造成的犯罪率,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5.3. 干预策略3
从源头控制光污染:从玻璃幕墙的设计和材料规格以及灯具产品的研发出发,只有通过光反射的科学论证才能进行施工,并且玻璃幕墙的颜色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城市照明的亮度和颜色要有规定,尤其是夜间照明要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禁止在部分标志、牌匾上安装辐射光源,照明不得影响各种交通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
对整体光污染风险水平的影响:该策略可适当调整灯具的仰角,在控制光通量的同时降低反射率,降低过照度和眩光污染程度;从玻璃幕墙等源头控制,可以很好地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反射率,减少候鸟因光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保证其正常飞行规律;降低交通事故率,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降低交通风险。
6. 结束语
光污染已经成为城市问题之一,浪费资源同时也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天文观测等,光污染风险水平测度模型能够方便人们对光污染进行测量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光污染风险水平测度模型,对城市区、保护区、农村地区、城郊地区进行测度比较,针对城市区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为城市整体照明规划、相关照明标准评价等提供数据依据。
基金项目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2210107281)。
NOTES
*这些作者贡献相同。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