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乐音响运营道德分析
Analysis of Feilo Audio’s Operation Ethics
DOI: 10.12677/FIN.2023.134096, PDF, HTML, XML,   
作者: 曹东旭: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关键词: 飞乐音响财务舞弊舞弊三角理论Feilo Audio Financial Fraud Fraud Triangle Theory
摘要: 我国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了投资者的行列,财务报表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对投资者十分重要,但这要求信息披露具有真实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公司运营中的非道德事件经常发生。本文以飞乐音响为分析对象,基于舞弊三角理论,运用案例研究法对飞乐音响财务舞弊期间的动因和手段进行研究分析。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正视自身问题,减少舞弊事件的发生。
Abstract: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joined the ranks of investors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inancial statements can reflect the financial status, operating results and other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to investors, but this require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ith truthfulness. As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continues to expand, non-ethical events in company operations occur freque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tives and means during the financial fraud of Feilo Audio based on the fraud triangle theory and uses the case study method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Feilo Audio. The purpose is to promote companies to face up to their problem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fraud.
文章引用:曹东旭. 飞乐音响运营道德分析[J]. 金融, 2023, 13(4): 911-917. https://doi.org/10.12677/FIN.2023.134096

1. 引言

近年来,财务舞弊案件频频发生,严重侵蚀了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对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其中,飞乐音响财务舞弊案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思。飞乐音响作为一家知名的全球化跨国照明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声誉。然而,随着该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揭露,人们开始质疑这个曾经被视为典范的企业的道德和诚信。本文对其运营中的舞弊行为进行分析。

2. 相关概念概述

2.1. 财务舞弊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方面故意采取欺诈行为,以达到某种不当利益的手段。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虚报财务报表、操纵账目、隐瞒财务信息、挪用资金、偷税漏税等等。财务舞弊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问题,也是一种犯罪行为,会对企业和社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和信誉损失 [1] 。

2.2. 财务舞弊的相关理论

目前,对财务舞弊进行分析的理论主要有冰山理论和舞弊三角理论。本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进行分析。

美国会计学会的会长W.Steve Albrecht (2005)认为公司舞弊产生是由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三要素组成 [2] 。其模型如图1所示。

Figure 1. Fraud triangle theory diagram

图1. 舞弊三角理论图

图1中的压力可能来源于公司上市、融资需要,或者是个人的晋升或加薪等。机会,是指舞弊行为实施的时机,主要由于内部控制不严谨、信息不对称、审计质量不高等,实施者在进行财务造假后未必会收到应有的惩罚。自我合理化,是指在压力和机会的基础上,舞弊的操纵者也会自我欺骗,将舞弊行为合理化 [3] 。

2.3. 财务舞弊对公司的影响

财务舞弊对公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法律风险、信任和声誉受损、投资者关系恶化、资金和融资问题、内部控制和合规风险以及商业伙伴关系受损等。

1、法律责任:财务舞弊是违法行为,一旦发现,涉及其中的公司和个人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如罚款、监禁和公司清算等。此外,舞弊行为也可能引发诉讼和赔偿要求。

2、信任和声誉受损:财务舞弊会破坏公司在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中的信任。一旦舞弊曝光,公司的声誉可能受到永久性的损害,对其未来业务运作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投资者关系受挫:舞弊行为可能导致公司股票价格暴跌,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冲击。投资者可能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财务报告提出质疑,从而减少对公司的投资或选择退出投资,导致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

4、资金和融资问题:财务舞弊可能导致公司财务状况的虚假表现,这可能使公司在资金融通方面遇到困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能会对公司的信用评级降低或限制对其的融资支持,从而使公司面临流动性问题。

5、内部控制和合规风险:财务舞弊的存在揭示了公司内部控制和合规制度的薄弱环节。这可能引发监管机构的调查和审计,并导致对公司内部控制和合规程序的加强要求,增加公司运营的成本和负担。

6、商业伙伴关系受损:财务舞弊可能损害与公司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商业伙伴可能会质疑与公司的合作,担心公司的可靠性和诚信问题,从而导致合作关系的中断或不稳定。

这些影响对公司运营都是致命的,若想公司长远健康发展下去,要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

3. 飞乐音响财务舞弊案介绍

3.1. 飞乐音响

飞乐音响,本文指上海飞乐音响有限公司。上海飞乐音响有限公司是中国首个股份制上市公司,创建于1984年。它的股票历史甚至要比沪深两个交易所还要长,随着公司多年来的经营发展,股本从1984年的50万股,至2020年已经达到98,522万股 [4] 。

飞乐音响作为一家全球化跨国照明企业,旗下包含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北京申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986年11月1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来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 [5] 。

3.2. 财务舞弊案过程

具体时间过程如表1

Table 1. Fraud event flow

表1. 舞弊事件流程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

4. 飞乐音响舞弊手段和影响分析

4.1. 飞乐音响财务舞弊手段

4.1.1. 虚增收入

飞乐音响2017年半年度报告合并财务报表虚增营业收入18,01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3784万元;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合并财务报表虚增营业收入72,072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5,135万元;2017年半年度、第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不准确。

究其虚增收入的原因。飞乐音响可能是为了吸引投资者或提高股价,创造一种良好的财务健康形象,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引起更多资金流入。又或是为了满足银行贷款、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的要求,虚增收入以满足资金需求,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额度或更有利的融资条件。

虚增收入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了财务报告的诚实与公正原则。一旦这种欺诈行为被发现,企业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罚款、诉讼、企业信誉受损等,而且这种行为破坏了企业与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可能对企业失去信心,进而导致投资减少、业务合作受损。

4.1.2. 虚假宣传业绩

根据监管机构公布的信息,飞乐音响在2017年确认“智慧沿河”和“智慧台江”两个项目的收入和成本时,飞乐音响与台江县及沿河县当地政府签署的,仅仅是框架协议,并未签订具有约束力的项目建设合同。两个项目未能满足合同收入可靠计量及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收入确认条件,飞乐音响仍对未招投标的项目收入予以确认,向市场传递错误信息。

究其原因,虚假宣传业绩可以引起投资者和股东的兴趣,并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通过夸大企业的业绩,企业可以增加其市值和股价,为管理层和股东带来更高的回报。查阅相关资料,不妨可以推测,飞乐音响公司内部当时已经知道了公司存在的问题,为了保住公司的利益,而营造出公司正常运转的假象,从而拖时间以求公司问题解决。

4.2. 飞乐音响财务舞弊的影响

4.2.1. 对财报的影响

2018年4月,飞乐音响发布公告称公司2017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和当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存在漏洞,对其当年财务报表的重新更正预计可能会导致2017年半年度财务报表报告中的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减少7.5亿元,2017年1至3季度的营业收入预计减少17.4亿元。

飞乐音响于2018年9月披露了一则有关财务差错更正的公告,其中智慧台江项目在入库以后又被清除出库,智慧沿河仅在申请阶段就被退回,导致申安集团最终退出两个项目的建设,并将此前确认的7.2亿收入冲减。

2019年4月20日,飞乐音响正式发布《关于计提资产减值的公告》,收购北京申安集团之后形成的10.96亿元商誉,以及合并喜万年集团完成后形成的4.8亿元商誉都将全额通过计提进行减值。

财务舞弊破坏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对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投资者的损失和市场对公司的评价下降。此外,财务舞弊可能导致投资者撤资,信贷机构收紧贷款,供应商和客户关系受损等。这些因素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造成的影响是长久的。

4.2.2. 证监会行政处罚结果

依据《证券法》的规定,证监会决定罚款处罚,具体执行对象和金额如表2

Table 2. Feilo Audio fraud case penalty

表2. 飞乐音响舞弊案处罚

数据来源:根据公司公告整理。

4.2.3. 退市风险警示

作为“新中国第一股”的飞乐音响面临退市风险。飞乐音响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原因为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业绩亏损戴帽。2020年5月6日开始,飞乐音响公司进入风险警示期,更名为“*ST飞乐” [6] 。

5. 飞乐音响舞弊三角分析

本部分从第一部分中提到的舞弊三角理论出发,对飞乐音响的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进行分析。

5.1. 压力

5.1.1. 经营业绩下降

2017年,飞乐音响所处的行业正在经历转型。新的LED产品稳步降低了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使其销售量下降。传统照明产品销量下降了16.61%,传统节能产品销量下降的比例高达70.97%。业绩的下跌会影响公司部门内部的士气,导致员工和领导层的压力增大,对舞弊现象的发生增添可能性。

5.1.2. 流动资金紧张

在内部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双重影响下,飞乐音响遇到了财务问题,公司在2018年进行财务“大洗澡”,一次性计提了15.76亿元的商誉,导致当年经营业绩亏损33亿元。其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账户只有25487.3万元的现金,与上年末相比大幅减少了数亿元。

流动资金紧张会使企业难以按时偿还债务,特别是短期债务,从而可能导致信用评级下降,进而增加借款成本并限制公司获得新的融资渠道,加剧流动资金压力。

5.1.3. 应收账款回款不佳

2016年至2019年,飞乐音响的应收账款周期从74.4天上升到117.6天。由于现金流不畅,该公司的大量回款不顺利。这不仅使飞乐音响难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也使企业面临严重的坏账危险。

5.2. 机会

企业在公司正常运营时或是处在优势地位时,往往不会出现问题,正是有了实施舞弊的机会,公司的管理层或领导者更会产生侥幸心理,从而做出不合理的决定。以下为部分飞乐音响出现财务舞弊事件的机会。

1、智慧沿河、智慧台江两个项目没有满足收入确认标准,即合同收入能够准确计量,且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归属于企业,财务核算方面出现重大缺陷 [7] 。

2、由于内部控制问题,飞乐音响未能在商誉出现减值迹象时立即进行减值测试,影响了财务报表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8] 。

3、飞乐音响财务舞弊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但证监会的处罚相对该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来说相差甚远,财务舞弊者可能在实施舞弊行为前参照过其他公司的处罚结果,觉得处罚力度过轻,或是可能会觉得他们能够逃脱法律制裁,从而更加放肆地进行财务舞弊活动 [9] 。

5.3. 自我合理化

飞乐音响公司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了对其财务报表的伪造,但这种行为没有立刻被发现并惩罚,这让舞弊者产生了侥幸心理,以为可以用舞弊来支撑未来的业绩,来帮助公司扭转目前的劣势 [10] 。

6. 对飞乐音响的建议

本部分从第四部分提到的压力、机会和理由三方面对飞乐音响提出完善建议。

6.1. 减小压力

飞乐音响可以通过优化资金管理和融资支持来减轻流动资金紧张的压力,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来缓解流动资金紧张和应收账款回款不佳的压力。除自身因素外,任何公司都无法预计到国家政策、产业大环境的变化,公司应及时制定战略,顺应市场的变化。

6.2. 减少机会

在飞乐音响舞弊案中,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并不完善,监管部门对企业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大,都给舞弊者创造了机会。本文建议,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活动,严格执行约束活动,让舞弊者不敢做出错误决定。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舞弊事件的处罚力度。过轻的处罚会让舞弊者权衡舞弊事件造成的利弊,如果处罚还没得到的不合理利益多,那么舞弊这种行为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多的出现。

6.3. 拒绝自我合理化

与冰山理论中的隐藏部分类似,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影响更大,其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整体氛围和制度设立。因此,加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基础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诚信是优秀企业的基石,应牢牢扎根于企业文化中。

7. 总结

本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对飞乐音响财务舞弊案进行分析,分析得出飞乐音响财务舞弊的原因在于经营压力、内部控制不强和公司高层诚信经营理念的欠缺,完善的建议为制定相关战略以减缓经营压力、加强内部控制和提升管理层的诚信意识。

我国财务舞弊事件屡见不鲜,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多谨慎一些,为了更好地分析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投资者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和角度来研究企业,同时监察机构也应该加大监督惩罚力度。此外,企业应该认识到财务舞弊对企业会产生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相比与财务舞弊,更好的方式是研究和实施有效的战略和加强内部控制,从而使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贾楠. 企业财务舞弊研究——以瑞幸咖啡为例[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3(9): 144-146.
[2] 甘伟浩. 乐视没落带来的启示——基于舞弊三角理论[J]. 特区经济, 2022(12): 9.
[3] 崔士亮.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造假动因及治理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 2022.
[4] 赵明明. 飞乐音响财务舞弊案例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2.
[5] 周铭夏. 飞乐音响财务舞弊案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阜阳: 阜阳师范大学, 2020.
[6] 金梦. 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企业筹资的影响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审计大学, 2020.
[7] 杨振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 时代金融, 2020(21): 116-117.
[8] 花富. Jh集团借壳上市财务造假案例分析[J]. 现代企业, 2018(7): 86-87.
[9] 张志涛, 毛加昌. 造假-监督博弈模型视角下的财务舞弊动因及对策分析——以绿大地为例[J]. 会计师, 2017(11): 38-41.
[10] 牛羿恒.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与博弈论共同视角[J]. 财会通讯, 2020(12):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