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离不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指导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不断履行职能和使命。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较好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我国各省级教育工委、学校党委会根据建设要求,提出系统、具体化的考核指标,再通过考核的方式来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各大高校根据考核指标进行党建档案的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所以,以党建档案建设为抓手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2.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在我国高校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但是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人员与行政人员部分是重叠的,且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并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行政人员兼任,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之间常有职责模糊不清的现象。由于基层党组织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者,党员干部大多都是身兼数职,往往造成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抓好党务工作。同时高校基层党务工作业务性工作比较多,事务繁杂,很多人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模糊了党务工作的初心,所以有时会存在一些思想偏差,造成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形式化。出现以上情况,归根到底还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党务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工作业务能力不强、没有相对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使得基层党建工作在具体的落实中出现一定的困难。
2.2.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够完善
高校基层党组织一般都设置有党委(党总支),下辖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但是现实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总体侧重于抓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学风建设等方面,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仍不够重视,导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结合创新的程度不够,出现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另外基层党组织经常因人员流动变化出现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不齐或空缺的现象,补选或增选流程相对滞后,使得基层党组织长期处在机构建设不完备的状态,党建业务和党员管理出现管理不到位情况,对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2.3.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比较形式化
党内活动主要是基层党组织为了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作用和落实上级组织的政策和决定而开展的各类活动 [1] 。党组织生活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目前很多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都是流于形式,活动效果差强人意,且很多教工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低。在开展各种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时候,由于重视不足,出现了活动比较形式化的现象,形式化的活动让人觉得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基层党组织经常以会议的形式组织活动,照着文件宣读上级组织的讲话精神、政策法规等,且党员的其他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枯燥单一,形式化的活动不仅难以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党员同志们的积极性。
3. 健全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档案的意义
高校党建档案包括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工作载体建设等,它是对高校党建工作最真实最原始的记录,既能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参考,又能为推动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依据 [2] 。新的形势下,党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省级高工委、校党委一般采用考核的方式来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评估,主要通过查阅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档案来进行评分考核。高校基层党组织根据上级组织的考核指标确定党建档案的指标并进行详细的指标分解,按照党建工作考核的要求逐一制定工作计划并开展相关的党建工作,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党建档案,同时也对推动和发展党建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党建工作的开展更具科学化和规划化。总而言之,党建考核促进了档案建设,档案建设也促进了党的建设 [3] 。党建档案能够促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能够促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能够促进党建工作的条理化。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档案是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党建工作改革的重要素材、是党建工作评估的有利支撑资料。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从档案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党建档案的制度,对党建档案的内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有利于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4.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档案的内容创新
本文根据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实际,结合上级部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指标,建立日常党建工作档案台账,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党建档案内容创新:开展党建核心工作、执行党建基本制度、发挥党建功能作用、理顺党建运行机制、规整党建工作资料档案,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创新还具体细分成各项具体的内容。
4.1. 开展党建核心工作
开展党建核心工作主要有政治建设、意识形体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共四个具体的内容。政治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相关会议记录资料(党总支、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相关会议记录,包括政治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开展相关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支撑材料,开展主题学习的支撑材料,党员“学习强国”的情况资料等。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相关意识形态工作会议记录资料,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意识形态季度总结及分析研判材料,团学年度活动的一览表(活动的主题),学院的相关讲座论坛报告会资料,学院全部的新闻发布概况,全体教职工的个人信仰一览表等。党风廉政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召开相关党风廉政工作的会议记录资料,岗位党风廉政和防控措施排查资料,党风廉政的相关谈话资料,开展师风师德学习培训的相关资料,班风学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状及相关工作方案等。党员教育管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和发展资料,党员档案交接资料,党支部组织关系排查资料,党费缴纳明细及使用审批手续资料,基层党组织开展整治理论学习、参加专业网络培训课程、学习强国情况,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的活动一览表等。
4.2. 执行党建基本制度
执行党建基本制度工作主要包含“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共四个具体的制度。“三会一课”制度:高校基层党组织党总支党员大会和党总支会议的相关会议记录资料,党总支书记和委员上党课的相关资料(课表、课件、照片、学生评课等)等。组织生活会制度: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资料(含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相关资料等。联系群众制度: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担任各行政班级班主任资料,党总支和党支部慰问困难党员的资料,党总支和党支部与学生党员开展座谈会等资料。谈心谈话制度:高校基层党组织党总支领导班子谈心谈话的相关资料等。
4.3. 发挥党建功能作用
发挥党建功能作用主要有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发展作用、引领共青团作用共四个具体的作用。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政联席的活动及会议资料,文化建设的资料(如学院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关于课程思政研讨和交流会、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会议,生涯规划与学业咨询服务工作资料,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相关活动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获评优秀的相关资料(如优秀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员同志获奖资料,党员同志在教改、科研、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党员同志志愿服务工作资料等。推动发展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制定五年规划或者年度计划征求意见的资料,组织学习大讨论及师生座谈会的资料等。
引领共青团作用:团学活动的工作计划和总结资料,党总支委员参加团学活动的支撑材料,团学的年度活动资料等。
4.4. 理顺党建运行机制
理顺党建运行机制主要有分工合作机制、过程督查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共四个具体的机制。分工合作机制: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总支、党支部设置,党总支委员和党支部委员的信息表,各个委员的岗位职责,相关的活动的会议记录和工作方案资料,相关的会议制度资料(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总支部委员会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等。过程督查机制: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自查报告、工作总结等。责任落实机制: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责任清单、党总支书记的述职报告及整改材料,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总结,党总支的自查报告和工作总结。条件保障机制:党总支党员经费使用的相关制度、审批手续、报账资料等。
4.5. 规整党建工作资料档案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建工作台账,主要包括:党建工作制度,党员花名册,党员教育管理资料,党费的管理资料,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总结等资料,大型党组织活动记录资料及专题政治理论学习资料,党员干部联系基层的资料,相关的会议记录资料,开展专题教育材料(师德师风、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党风廉政、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专题)等。
5. 党建档案的管理方式创新
档案的作用是记录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为研究提供原始资料,发现发展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进行得到改革和提升。同样,党建档案就是详细地记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我们现在的档案管理方式还是比较传统,大部分都还是用纸质版资料进行归档,利用率极低,如果要发挥党建档案的最大效能,就必须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就是必须要提升党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5.1. 依法管理档案,健全规章制度
要求在学校领导取得共识的前提下,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文件归档整理规则》《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等法律法规 [4]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档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并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档案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档案的服务功能。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旧的规章制度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或者空白,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具体的工作特点,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新的制度在面对时代性问题上相对较完善,如在网络时代如何同时实现党建档案共享和党建档案的安全性。
5.2.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整理党建档案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行业快速发展,现代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先进,使用成本越来越低,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操作也越来越简便。所以,在党建档案收集过程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相关的支撑材料快速简便地转换成电子文档、图片、影像、声音等形式,如:用手机拍照、用打印扫描一体机批量化扫描、用录音笔进行声音的收录、用摄像机进行摄像等等,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以多形式存在的档案资料进行相应程度上肯定、鼓励与支持。以这种形式存在的档案资料不仅更能展现历史事件,还更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档案的效能。
5.3. 转变党建档案的存储方式
高校基层党建档案大部分仍然按照传统纸质版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归档保存,纸质版资料的打印成本较高,且对保存方式和存放场所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管理成本也比较高。在信息化技术普及的新时代,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档案存储方式,将纸质版的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对党建档案进行智能化的管理。这种存储方式对档案室的光线、温度、湿度、空间等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也利于分类编排和日常工作的查询和检索,但是会对存储媒介(硬盘、光盘等)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存储媒介的存储年限、读取资料的速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有一定的应急方案(如硬盘坏了如何处理等)。
5.4. 开发和利用党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
当前,因缺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经常忙碌于各种信息的收集、统计、整理、归档的事务中无法脱身,为此感到疲惫不堪。在网络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要开发合适的或者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党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有了信息化系统就更加方便党建档案信息的查阅和共享,党务工作人员能够一定程度上依靠信息化系统提高党建档案工作的效率。当然系统也有安全性的问题,所以仍需要对系统进行不定期的更新和维护,以优化和实现一些新的功能,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实现档案的信息化服务功能。
5.5. 搭建党建档案的网络服务平台
档案的最大作用就是记录事实供后人进行查阅研究进而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如果课程档案不被加以利用,那么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传统的党建档案都是纸质版,不利于档案的查阅与保存,查阅和检索的工作量将会很大,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容易遗失、损坏等。所以,搭建党建档案的网上服务平台,让相关党组织和党员能够及时查阅党建档案,让党员们能够在网上服务平台进行及时的学习,既有效地提高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对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6. 结语
新时代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档案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各省级教育工委、学校党委会需要根据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求,加大建设的指导力度,提出系统化、具体化的考核指标,加强考核。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围绕考核指标,以档案建设为载体,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中,党建档案全面详实地记录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全过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加强党建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最终必将能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
项目基金
2023年南宁学院第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试点项目;2023年南宁学院第二批“党建 + 业务”品牌创建项目《厚植土梁匠家精神,赓续红色先锋血脉——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升本学生党员接续培优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