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双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China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双语幼儿园的出现满足了家长对于幼儿双语教育的需要。然而,在近些年,中国不同地区的双语幼儿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为了给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促进双语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中国内地的双语幼儿园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了解近些年双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国内双语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幼儿缺乏合适的外语应用环境、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匹配于幼儿目前所处在的年龄阶段的学习能力、缺乏合适的教材、师资力量不足。针对其存在的四个问题提出实现家园联动、明确课程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师资力量四个应对策略。双语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环境之使然,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善,仍然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more and more par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early education of children. The emer-gence of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meets the needs of parents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ome similar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to these problem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is paper takes the bilingual kinder-garten of Chinese mainland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summarize four problems generally exist in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in China, namely, the lack of suitable foreign languag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teaching model and curriculum of kindergartens and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children at the current age, the lack of suitabl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 resources. In view of the four existing problem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four coping strategies to realize the linkage of home, clarify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create new learning methods, and strengthen teacher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are caused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fter continuous practice and improvement, there is still a large feasibility and a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王婧祺, 王泉钰. 浅谈幼儿双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 教育进展, 2023, 13(10): 7282-728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113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快,国际化教育俨然逐渐发展为当今不可避免的一股教育浪潮。而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为私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政府对于私立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的加大,也为双语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双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理念以及家长对具备此类教学条件的强烈需求更是促使双语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然而在此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研究方法

笔者在前期通过了图书馆的报刊、杂志等资源以及互联网资源如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权威网站,积极查阅了国内外文献资料,将关于双语教育的相关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在大致了解了国内双语幼儿园的情况,以及形成了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后,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确定了家长、教师这两种调查对象。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的人才。发达国家大多已经普及了双语教育,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发达地区的家长也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双语教育。在这样的调查背景下,笔者设计的第一份调查问卷针对家长这一身份,从学校教学资质评价、孩子双语学习的成绩与效果、选择双语教育的原因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共收集了来自21个中国不同省份的121份有效问卷。笔者设计的第二份调查问卷针对于教师这一身份,从学校教学资质评价、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学生双语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合理性的看法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共收集了17个中国不同省份的84份有效问卷。

笔者根据这两份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了数据间存在的关系,并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综合性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本文。

本文将先阐述双语教育的内涵,分析中国双语幼儿园的开展现状,以中国内地的双语幼儿园为切入点,总结了国内双语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幼儿缺乏合适的外语应用环境、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匹配于幼儿目前所处在的年龄阶段的学习能力、缺乏合适的教材、师资力量不足,从而针对这存在的四个问题提出实现家园联动、明确课程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师资力量四个应对策略。

3. 双语教育的内涵

“双语”由英文“Bilingual”翻译而来,就地域程度而言它几乎涉及了世界上的所有文明社会。根据英国著名的郎曼出版社出版的所《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双语”的定义为: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中。固然,学习者本人的母语常识和本领要强于第二语言。而“双语教育”指的是用第二种语言或者外语作为教学语言、母语作为辅助语言,通过学习基础知识、日常对话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育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 [1] 。

4. 中国双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今教育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更被家长重视。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家和社会发展使得对双语人才的需求程度迅速提高。

1) 开展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有71.9%的家长选择幼儿双语教学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20.66%的家长则是“跟风”,看别的家庭孩子进行双语学习,认为自己孩子也应该学习双语。正是这样的观念,加上社会对于双语的高要求,让双语幼儿园空前火爆(见表1)。

Table 1. Analysis of parents’ cho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表1. 家长选择双语教育的目的分析图

2) 语言应用环境

据统计结果显示,家长认为孩子积极运用双语,主动和家长进行双语交流的有55.37%,但是分别有36.36%,7.44%和0.83%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家长询问课上学习内容或者完成作业时被动运用,除非心血来潮则基本不运用,有的甚至完全不运用(见表2)。结合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8.81%的学生能积极运用,主动和老师同学们进行双语交流,有44.05%的学生在课上老师提问或者教授内容时运用被动运用,有7.14%的学生除非心血来潮则基本不运用,和家长的调查结果相反的是,在教师与学生进行双语交流中没有学生完全不运用双语(见表3)。笔者将两方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积极主动和教师、同学们双语交流的比例降低,被动运用双语交流的比例升高,基本不运用的和完全不运用的比例相近。从数据结果可看出,双语幼儿园的语言运用环境与家庭的语言运用环境基本相同,但是有部分幼儿双语应用能力仍存在被动、非自愿情况。

Table 2. The result analysis diagram of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students

表2. 家长与学生进行双语交流的结果分析图

Table 3. The result analysis diagram of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表3. 教师与学生进行双语交流的结果分析图

3) 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八种双语教学模式:沉浸式、导入式、过渡式、三项分流等。在我国,很多发达城市正在踊跃推行双语教育,如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双语讲授已经有了必然范围的成长,国内的讲授模式主要为英语主导式、中文主导式、全英式、混合式。

全英式教学即教师用外语讲授,学生以外语形式接受所学的学科知识。混合式即中文、外语参半,结合教学。英语主导式是教师主要采用外语,用汉语作为辅助进行讲授。这种模式与全英式教学相比属于较低一个层次,但对于学生来讲易于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中文主导式与英语主导式相反,教师以中文为主,外语为辅进行讲授,更适合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调查问卷显示,我国现阶段有22.62%、70.24%的幼儿园分别采用英语主导式、中文主导式这两种模式进行教学(见表4)。

Table 4. The of diagram of teaching model

表4. 教学模式图

调查问卷显示,尽管大部分家长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学业水平三个方面表示认可双语幼儿园具备双语教学的资质(见表5~7),但经过对双语幼儿园教师的调查以及幼儿的学习情况显示,幼儿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并不成熟,部分学生是被动进行双语交流,在课上老师提问或者教授内容时运用,有27.38%的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普遍反应是学习起来有困难的,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才能掌握,也有5.59%的学生在耗费大量时间后才能勉强掌握,甚至有1.19%的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无法掌握(见表8)。在幼儿时期,处在前运算认知发展中的孩子们学习意识尚未成型,而双语教学的内容已经需要学生进行额外学习了,这无疑是向孩子施加无形的、不属于现在的他们的压力,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Table 5. The table based on the faculty

表5. 师资力量依据表

Table 6. The table based on the teaching facilities

表6. 教学设施依据表

Table 7. The table based on the academic level of the students

表7. 学生学业水平依据表

Table 8. The table based on students’ general response in bilingual teaching

表8. 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普遍反应依据表

4) 教材

现阶段我国双语教学采用的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英文原版教材、内地版英文教材、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各有优缺点,英文原版教材能最大程度地磨练学习者的外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原版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与国内不同,原版内容会忽略中国国情,脱离中国社会现实情况;内地版英文教材虽然考虑了我国内地现实情况,对内容进行一定的改编,但还是与课程内容有较大的差异,无法完全代替;自编教材内容选取灵活,上课教师经过自选、自编,更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不够原汁原味 [2] 。所以,要挑选适合的双语教材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能接受的双语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缺乏合适的教材是影响幼儿双语教学的问题之一。

5) 师资力量

在调查中还发现了,现如今双语幼儿园的师资大多分为两种类型:外国教师,以及本土化教师,而本土化教师中又包含双语教师和中文教师。双语幼儿园的外国教师具有不稳定性,往往教了两三个学期就辞职了。对于学生来说,还没有完全熟悉和接受一个外教的口音与教学方式就换外教了,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外语学习的。而且,据部分家长反应,孩子上外教课的次数屈指可数,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外教课,外教课没有连贯性,学生往往不能浸入式学习外语。双语幼儿园学费昂贵,但是外教课确实少,大部分外语学习还是本土老师教授。就目前我国双语幼儿园双语教师素质状况而言,懂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外语水平相对较低;而具有英语专业水平的教师一般又不具备幼儿学科教学能力。本土化的双语教师虽能避免外国教师存在的对中国的文化不了解等问题,但由于本土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双语教师可能只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对于提供高质量的英语教学有限。部分老师的口语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枯燥无味,口语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其教师根本没有对课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剖析,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模仿,这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语境,会让学生感到英语枯燥乏味 [3] 。中文教师了解中国幼儿园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要求,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中文教学,但部分中文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经验不足,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英语支持。另外,由于缺乏外教的纯正英语输出,孩子的英语发音和语法等方面可能受到影响。

5. 应对策略

1) 家园联动

实现家园联动,为幼儿双语应用创设合适的环境。首先,家长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认知,儿童的双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学校,家庭也是进行儿童的双语交流能力的培养的重要地点,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形成“家园”双合力;其次,家长可在家中创造一个双语环境,使用两种语言与孩子交流。可以选择一天中的特定时间段使用其中一种语言,或者根据不同的活动和场景来切换语言;最后,家长可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双语书籍,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书,同时使用母语和目标语言进行阅读。既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新词汇和语法,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2) 课程设置

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取向。《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双语幼儿教育不能脱离这一基本事实,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记录幼儿提出的问题,引导幼儿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可行的方案,让幼儿解决问题,教师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幼儿则成为学习的主人 [4] 。

3)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增添双语学习的趣味性。首先,3~6岁的学生正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爱玩是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双语教学应以游戏为主,把英语教学融入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会有更好的效果 [5] 。例如,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利用儿童们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单词,教师提供相关的道具,儿童戴上不同动物的帽子相互问答“Who are you?”“I am monkey.”“I am elephant.”等等 [6] 。在此过程中,既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巩固了儿童对于所学单词的认识;其次,教师可根据当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的特点,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双语教学与具体文化相结合。例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在圣诞节给儿童们讲解圣诞节的由来与习俗,和儿童们一起制作圣诞树,带领儿童们共唱有关圣诞节的歌曲,并将Christmas,bell,apple等单词渗透其中 [7] 。

4) 师资力量

幼儿园双语教育要求幼儿园双语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中、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除了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尤其是听说技能,其中要求英语发音必须正确和规范,英语运用表达应该熟练流利),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还必须有用英语恰当组织幼儿开展各项活动的能力,而且这种英语能力应当是“幼儿化”的 [8] 。教师能把学前教育理论与双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教育社群和专业组织,与其他双语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以幼儿为本,提供适合的双语教育。

6. 结语

综上所述,双语教育作为幼儿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重视其在中国的发展问题。双语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注重家校合作等对策来解决。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才能为幼儿带来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卢丹怀. 双语教育的实质、有效性及不同的教学语言[J]. 全球教育展望, 2004, 33(2): 59-62.
[2] 李明迪. 赤峰市汉英双语儿童教育与改革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1(8): 109-113.
[3] 杨建, 赵艺红. 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J]. 第二课堂(D), 2020(12): 0031-0034.
[4] 高群. 基于PBL项目实践的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以厦门市华师希平双语幼儿园为例[J]. 教育观察. 2022, 11(18): 82-84+119.
[5] 吴思雨, 常琳, 李欣.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幼儿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才智, 2017(2): 44-44.
[6] 年碧莹. 双语幼儿园中英语游戏教学对幼儿早期智力发展的影响[J]. 青春岁月, 2017(23): 152-153.
[7] 孙慨玲. 基于英语教育低龄化的幼儿双语教学初探[J]. 校园英语, 2019(26): 179.
[8] 肖友兴. 本土幼儿园双语教师“双”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 赤子(中旬), 2013(9): 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