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思政”视阈下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例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 Path in Applied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Taking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3.13111306,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管西婷*, 贾巨才: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 张家口;武 迪: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王玉莹, 邹晓彤: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 张家口
关键词: 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应用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Applied Psychology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摘要: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专业思政”是“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向。本文旨在探索“专业思政”视阈下,应用心理学专业中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路径。本门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主要包括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团结协作精神。结合课程内容,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互补充,落实了本门课程的思政育人的目标,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促进的模式,确保学生将思政育人目标内化,入心、入脑、入行动,实现为国育才、为党育才的重任。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is a strategic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and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is a new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basic path of carrying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n applied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s of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a positive outlook on life, a mate-rialistic worldview, and a spirit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By combining the course content and complementing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course has been implemented. By utilizing the model of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s, it ensures that students internalize the go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ir hearts, minds, and actions, and achieve the important task of educating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Party.
文章引用:管西婷, 武迪, 王玉莹, 邹晓彤, 贾巨才. “专业思政”视阈下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例[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8457-846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306

1. 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即“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并首次明确的提出了“专业思政”这一概念,要求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就《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的解读中,也明确指出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最主要依托,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要求在抓好课堂教学管理的同时,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1]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包含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专业思政”视阈下,每类课程、每门课程都应在总体育人目标要求下,按照课程内容和特点,着重于某方面的“课程思政”目标建设。

然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1) 多元主体有机融合尚未形成;2) 课程内和课程间思政要素尚不完善;3) 课程思政实践尚有欠缺等问题。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专业视阈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并构建了心理学专业“点、线、面”课程思政体系 [2] 。应用心理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机制是落实高校“三全育人”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经途径,可将心理学专业课程划分为不同的课程群,聚焦于不同的课程思政目标 [3] 。但当前大多数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实践性研究相对较少。

《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中一门具有医学的课程,其同时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生命观的塑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本文以《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为例,从“专业思政”视角,探索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及效果。

2.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人体解剖生理学》主要讲授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医学类专业不同,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中对本门课程的知识性要求不高,且主要侧重心理学相关内容,但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却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生命观树立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产生的解剖生理学基础,理解心理是脑的功能反映,了解人体基本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根据课程内容,确定如下思政育人目标:第一,将“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理念融入到课程讲授和课程实践过程中,开展生命教育,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第二,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到心理现象和过程的解剖生理学基础的讲授中,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决定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心理学相关知识,在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三,通过人体生理功能运行规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的教学中已相当普及,线下教学可以与学生直接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掌握情况等,但时长有限,内容形式及广度等有限,而线上教学可通过资源分享、线上考核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此大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建设也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的特点,促进专业课授课中课程思政的融入。结合《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地位,其课程思政建设可通过以下路径进行(图1)。

Figure 1.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course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图1. 专业思政视阈下《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4.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设计与实施

4.1. 线下教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

1) 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生命观。一方面,生命是神奇而伟大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肉眼难以观察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细胞膜内外的每一个膜脂、膜蛋白、膜糖均有其各自的功能,每一结构各司其职,便造就了神奇伟大的生命体。另一方面,生命也是珍贵的。消化和呼吸系统中,由于气管和食管的位置和功能特点,一次呛食就可能危及生命;免疫系统中,面对变应原发起的超敏反应,也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2) 心理是脑的功能反映与唯物主义世界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表面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不同区域与不同的心理现象和过程相关,让同学们认识到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都有其结构基础。例如,前额叶在个体决策过程中活动加强,枕叶损伤可能会影响视觉感知,海马与记忆活动相关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和过程均有其结构基础。

3) 人体生理运行规律与团结协作精神。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信息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主要起支持、保护、营养、绝缘神经细胞的作用。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二者的协作,作用没有重要与否,只有分工不同,不同作用的细胞相互配合,才能保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人体各大系统只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持有机体的功能正常。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4.2. 线上教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

本门课程选用学习通作为线上教学平台,课程思政环节的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1) 课程思政育人点资料补充;2) 通过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输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a) 课程思政育人点资料补充。例如,在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方法部分为学生补充了新冠疫情期间医生护士们无私捐献遗体的视频,遗体捐献相关材料及致敬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的相关视频,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b) 通过学习通中的作业环节,引导学生输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例如,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部分,在课堂讲授环节引导思考中枢和外周神经胶质细胞各司其职,为神经元的功能正常保驾护航,课后线上作业为“请简要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有哪几种,并探讨其与神经元的关系,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衔接,线下教学过程中依托知识点,渗透思政育人,线上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相应思政育人点的内容输出,切实达成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5] 。

4.3. 第二课堂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

1) 走近大体标本及组织胚胎学标本,敬畏生命,引导正确生命观。大体老师是学生的“无言良师”,实践环节带领学生走进标本室时,举行“致敬大体老师”的仪式,引导学生尊重大体,尊重生命。另外,在大体标本环节,讲解生理解剖知识的同时,通过人体结构功能的精巧和各器官组织的互相配合,让学生们感知生命、敬畏生命。

2) 举办“人体解剖生理之魅力”主题演讲,发挥示范育人作用。从信息的输入到信息的输出,演讲活动让学生们主动思考、组织材料,既可以考察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又可以进一步深化思政育人,同时,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有可以起到示范育人的效果。

第一课堂主要是思政育人目标的渗透与传输,第二课堂主要是让学生输出我们的思政育人目标,第一、第二课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课程育人目标。

5. 教学效果评价

针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通过问卷星向学生发放问卷,学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7.64%,普遍认为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大学生塑造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促进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表1)。

Table 1. Feedback evaluation form of teaching effect (n = 85, %)

表1. 教学效果反馈评价表(n = 85, %)

课程思政是当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仍需以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目标。在课程内层面,要充分运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实现和巩固思政育人目标 [6] ;在课程间层面,仍需不断从“专业思政”视角全面布局,挖掘专业人才培养不同课程的思政育人着重点,加强课程间“课程思政”建设的互补和互动,促进合格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GJXH2021-123)。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答记者问[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06/t20200604_462551.html, 2020-06-05.
[2] 田浩, 李悦昕.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1): 28-31.
[3] 董泽松, 祁慧. 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策略研究[J]. 教育论坛, 2021(11): 287-288.
[4] 赵莲, 马艳. 课程思政之《生理学》教育教学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 2020, 36(18): 2981-2983.
[5] 左中夫, 闫文柱, 肖建英. 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J]. 解剖学杂志, 2020, 43(4): 367-369.
[6] 谭斯品, 肖子辉, 王慷慨, 等. 病理生理学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1):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