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纺织专业信息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in Textile
DOI: 10.12677/AE.2023.13111372,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 颖, 夏 鑫, 程 璐, 周惠敏: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丁军涛*: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信息检索发展历程纺织专业存在问题对策Information Retrieval Development History Textile Speciality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摘要: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科技信息检索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纺织专业科技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信息检索课程的发展历程,随后根据目前纺织专业科技信息检索课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论述。最后针对上述问题,从增强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营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内容与本专业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加考核评价方式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has become the basic quality tha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posses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of the textile speciality,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urse setting,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Finally,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spe-cific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enhanc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course, crea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closely combining teaching content with the major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ncreas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文章引用:王颖, 夏鑫, 程璐, 周惠敏, 丁军涛. 关于纺织专业信息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8881-888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372

1. 引言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 [1] 。信息素养也就是信息素质,是利用现有的各种信息检索工具以及原始的信息源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它是在目前这个信息社会中人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也是确保今后自身发展的重要能力。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最关键的时期。早在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就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以及评价提出了多项指标。

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大部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较低,在获取专业信息时主要依靠类似百度这类的搜索引擎,对信息鉴别的能力和利用专业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然而2014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让大众对百度竞价排名提出质疑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反思。这起事件让我们对如何提高目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效果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改进信息检索课程的设置,如何更贴近学生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了思考 [2] 。

由于认识到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性,教育部于1984年颁布了《关于在高校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将文献检索课在高校中的开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三十年间,通过高校教师的不断努力,文献检索课程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目录学,对于工具书的利用,到后来的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和信息素质。通过对课程不断探索与创新,使高校学生的信息检索素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根据目前高校开展文献检索课程的情况来看该课程的设置和开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 。

本文从目前信息检索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单介绍了信息检索课程在有关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在提高师生重视程度,增加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结合本专业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增加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查找文献的方法并利用检索到的文献分析、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大多数高校将该课程的课时量设置为16~32学时,学生的实践时间普遍过短,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听懂了不会用,会用了又不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问题。此外很多高校将此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在大三上学期开授,这样就会导致在大二某些已经有了检索专业文献需求但是还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信息素养培训的学生在查阅资料等过程中多走很多弯路。另外一部分学生因为还没有面临毕业实习阶段,也就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而不选择该课程,导致这些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到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多方面都面临不知如何查找资料的问题。

3. 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设备简陋、讲授方式单一,集中给学生授课等客观情况,纺织专业的大部分教学工作是在课堂内进行的。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学生对于吸引力更高、效率更快和更便捷的教学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本就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检索课程更是如此。目前,信息检索课程的常规教学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课堂讲授工作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甚至仍然是现阶段大部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但是如果课堂教学仅仅采用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就会与现代社会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相悖,同样也容易使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僵化,甚至是变得比较枯燥,根本无法解决目前课堂上存在的智能手机对学生的吸引力普遍更大的问题,更无法使信息检索的教学内容实施和实践,降低了教学效率。

4. 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内容陈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4] 。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参加各类知识竞赛、学科竞赛、大创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大学生对学科知识、专业信息进行有效检索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由于业务的需求也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大量的检索。但是目前信息检索课程的内容很多还偏重于书本上的概念和理论,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内容,这显著降低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即便介绍各个数据库的使用,也仅关注于在校生的检索,而忽视了学生毕业后失去校园图书馆资源的问题,使得该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只能受益一时而不能受益终生。

4.2. 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基本都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教授,虽然这些任课教师在文献检索方面具有大量的经验,为文献检索课程的顺利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这种由非专业任课教师开展的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以及数据库的介绍开展,在检索时难以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背景而是采用较为宽泛的检索内容,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忽视了信息检索对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纺织专业领域知识的重要性。此外学生进行检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参考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专业论文的撰写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而对于此项需求,任课老师只能从文章的框架及遣词造句入手,对于学生撰写文章的逻辑性、合理性难以把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达不到课程预期的目标。学生对于检索关键词汇的把握以及筛选还需要专业老师的帮助。

4.3. 教学内容与提高学生能力脱节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普遍面临着工程认证这一考核,这就需要培养的大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并通过检索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适应社会需求。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信息检索课程只是介绍如何在各种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学生面临从各种数据库中下载了纷繁的专业信息资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提炼、加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虽然下载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但是在撰写毕业论文中的综述部分时任然摸不着头脑,导致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综述质量普遍不高。

5. 改进措施

面对目前信息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纺织专业学生信息检索课程的实施现状发现,该课程可以进行以下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1. 增强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

考虑到科技文献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同时需要大量检索与写作的练习,应增加该课程的课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掌握、消化所学内容。此外应加强教师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尽早开始该课程,并将本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同时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应增加关于信息检索的讲座,让学生在一入学就了解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重视该课程。

5.2. 营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在近30年,大量教师在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摸索,创新。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文献检索课程的兴趣,通过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情景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等方法丰富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交叉研究发现,目前对于文献检索课程,案例教学法最为合适。结合近几年教学模式巨大的变化,传统文献检索课也可以结合雨课堂、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新型教学方式。如在上课时设置一些雨课堂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活学活用。此外由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信息素养讲座》就利用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手段,并将其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由翻转课堂讲述的信息检索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由武汉大学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已作为MOOK教学模板,到目前为止学习此慕课的人数已超过2万人次。

5.3. 教学内容与本专业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纺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实习过程中,总是认为纺织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创新较少,对自己的专业前景没有信心。因此在平时的纺织专业理论的教学中不但让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应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进展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纺织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纺织专业学生有目的性的开展信息检索课程不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纺织领域,还能够树立学生对于本专业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 + 纺织教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搜集教学案例、纺织学知识的便捷渠道。该方法能够即时性地获取最新素材,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最新研究进展”的无缝对接,充分让学生了解了纺织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针对纺织专业开展的信息检索课程还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在讲述文献检索课程的同时添加有关文献分析讲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科技论文的构架与写作模式。可以将科技论文分别拆分为摘要、背景、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几个模块进行讲解,并通过单个模块的提问、小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各个模块写作模式的记忆。这样可以解决文献检索课程长期存在的检索与写作两张皮的问题,不光授之以鱼,还能够授之以渔。

5.4. 增加考核评价方式

即便将信息检索与纺织专业相结合,设置信息检索课程的出发点之一都是提升学生的检索能力并将其应用于本专业。因此在设置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时应主要考虑检查学生的动手检索能力以及通过阅读检索到的目标文献,分析、归纳以及总结的能力。目前,部分高校在考核信息检索课程时都不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而是首先通过上机测试检测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再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后撰写相关的综述进行考核,或者将学生分组,通过协作完成信息检索任务这些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文献检索课程的最终考核方式中去,就是将学生具备的信息检索的能力,同时也能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奠定一定的基础。对于本课程的评价,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学生对于本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学生所具备的信息检索的能力以及信息素质进行评价,通过这两方面的评价综合反映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

6. 小结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一旦掌握其中的要领后便可以受益终生。从教师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几个方面齐抓共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还培养、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撰写毕业论文以及继续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金项目

新疆大学2021年11月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项目编号:XJDX2021YKCSZ11)。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修波. 大学生创新活动中的信息素养问题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35): 17-20.
[2] 代金晶. 后真相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1): 23-27.
[3] 张怀涛, 慎明旭, 岳修志, 等. 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对策[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 29(3): 81-85.
[4] 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立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EB/OL]. http://cpc.people.com.cn/shipin/n1/2017/0504/c243247-29254783.html,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