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阅读是儿童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对儿童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寻影响其阅读发展的关键因素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Ramus et al., 2003)。家庭作为儿童暴露最频繁的学习环境,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Inoue et al., 2018; 周婷娜,钟庚,程亚华,202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与家庭教育资源则是预测个体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Perry & McConney, 2013)。近年来,也有研究者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教育资源相结合,并进一步构建出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status, ESCS),以多角度评估家庭环境因素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作用。Koğar (2021)针对土耳其儿童研究发现,家庭ESCS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阅读能力。张娜等人(2022)以中国儿童为调查对象,也发现家庭ESCS是影响和预测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关键变量。虽然已有研究对家庭ESCS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但家庭ESCS作为远端因素是直接影响个体阅读能力还是通过其他因素间接作用于阅读能力还尚未明确,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Bronfenbrenner, 2008),家庭ESCS作为远端因素并不直接影响儿童阅读,而是通过一系列内部行为特征起作用。近来,多项研究均发现阅读投入是与儿童阅读能力密切相关的重要个体行为特征(Babić & Baucal, 2011; Lee, Jang, & Smith, 2021)。阅读投入主要包含儿童的阅读频率和阅读多样性等。具体而言,家庭ESCS越好的家庭更可能提供便捷、丰富物质文化资源,重视家庭文化环境塑造的父母往往更可能通过自身行为等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行为,使得儿童可以更多、更深入地投入阅读活动,因而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石雷山等人(2013)发现家庭ESCS是预测初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家庭ESCS越高的初中生其学习投入程度也越高。丁锐等人(2016)针对小学儿童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家庭文化资源(家庭藏书量)与家庭物质资源(家庭拥有物)对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另一些研究则发现,扩大阅读量或增加儿童阅读的文本种类均能更快地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Wise et al., 2010)。张向阳等人(2004)发现,中小学儿童的课余阅读时间能够有效的预测其阅读成绩。一项针对芬兰15岁儿童的研究则发现,阅读多样性对阅读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阅读材料越丰富,儿童的阅读能力也越好(张文静,辛涛,2012)。Klauda和Guthrie (2015)则比较了阅读困难儿童和高水平阅读儿童的阅读投入对阅读流畅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水平的阅读者比低水平的阅读者的阅读投入程度更高(即阅读兴趣更高,阅读量更大),这可能是影响其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
还有部分研究发现家庭ESCS可能会通过阅读投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例如,Tomaszewski等人(2020)通过对5年级和7年级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阅读投入程度低与他们的低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并且父母教育水平,父母职业,家庭拥有物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学业能力的影响可以通过阅读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实现。温红博等人(2016)以559名中学生为被试,对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藏书量、家庭拥有物等家庭ESCS变量的调查发现,家庭ESCS通过阅读投入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影响。总结前人研究可以发现,汉语关于家庭ESCS、阅读投入和阅读能力三者间关系的探讨相对较少,并且多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从阅读初学到逐渐熟练发展的小学儿童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横断设计,以小学1~5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探讨家庭ESCS、儿童阅读投入与阅读能力三者间的关系,并假设:家庭ESCS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的阅读能力,还可以通过阅读投入间接影响其阅读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成都市某普通小学1~5年级的259名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被试,其中男生156人(60.7%),女生97人(37.7%)。其中一年级学生28人(10.9%),二年级学生32人(32%),三年级学生58人(22.6%),四年级学生73人(28.4%),五年级学生65人(25.3%)。所有儿童均无视听障碍及器质性脑损伤。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儿童年龄、性别、年级。
2.2.2. 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
在本研究中采用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拥有物以及儿童家庭藏书量三个指标来测量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水平。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包括“文盲”“小学或小学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7个类别,分别赋予1~7的分值;家庭拥有物主要参考PISA背景问卷所编制,包含家中有无互联网、教育软件等17项设施,“有”计1分,“无”计0分;儿童家庭藏书量要求报告家里有多少本儿童读物,报告的数量分别赋予1~7的分值(1 = 无,2 = 1~20本,3 = 21~40本,4 = 41~60本,5 = 61~80本,6 = 81~100本,7 = 超过100本)。本研究参照顾红磊等人(2017)的研究,分别将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拥有物、家庭藏书量得分转化为标准分进行统计分析,共同构成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测量指标。
2.2.3. 儿童阅读投入问卷
参考了温红博等人(2016)的研究,从阅读频率、阅读材料性多样性2个维度来测查儿童的阅读投入程度,阅读频率采用李克特式5点计分,从1至5分别代表“完全没有”、“每周小于30分钟”、“每周30分钟~60分钟”、“每周1小时~2小时”、“每周2小时以上”;阅读材料多样性为问卷方式,考察学生对不同题材和类型的阅读材料的阅读频率,共10题,全部为李克特式5点计分,Cronbach’s α系数为0.793。
2.2.4. 阅读能力测试
阅读准确性:使用汉字识别测验,该测验由150从易到难排列的汉字组成(Li et al., 2012)。要求儿童依次读出所呈现的汉字,连续15个读错或不会即停测。本研究中该测验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9。
阅读流畅性:使用词表朗读进行测验(Lei et al., 2011)。该测验由180个儿童常见双字词组成,要求儿童又快又准地阅读180个双字词,主试用秒表记录其所用时间,计分方式为矫正错误后平均每分钟正确阅读的词数。本研究中该测验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基本的描述统计、相关分析;依据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采用回归分析考察阅读投入对家庭ESCS与儿童阅读能力关系的中介作用。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控制年龄后家庭ESCS、儿童的阅读投入、阅读流畅性和阅读准确性两两显著相关(p < 0.01),表明家庭ESCS越高,儿童阅读能力也越好;阅读投入得越多,儿童的阅读能力也越好。

Table 1. Th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all variables
表1. 小学儿童阅读调查变量之间的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注:*p < 0.05,**p < 0.01,***p < 0.001。对角线以下为相关分析,对角线以上为控制年龄后的偏相关分析。
3.2. 阅读投入在家庭ESCS与阅读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根据Baron和Kenny (1986)的逐步回归法,分别以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为结果变量,家庭ESCS为预测变量,阅读投入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如表1各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介效应的前三个必要条件已经满足。1) 预测变量(家庭ESCS)和结果变量(阅读准确性;阅读流畅性)之间的显著关系。2) 预测变量(家庭ESCS)和潜在中介变量(阅读投入)之间的显著关系。3) 中介变量(阅读投入)和结果变量(阅读准确性;阅读流畅性)之间的显著关系,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中介的必要条件是,当中介变量(阅读投入)被纳入模型时,预测变量(家庭ESCS)和结果变量(阅读准确性;阅读流畅性)之间的显著关系必须降低。
表2结果显示:家庭ESCS能显著正向预测阅读准确性(β = 0.22, p < 0.001)家庭ESCS能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阅读投入(β = 0.40, p < 0.001);当家庭ESCS和阅读投入预测阅读准确性时,阅读投入显著正向预测阅读准确性(β = 0.16, p = 0.006),家庭ESCS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β = 0.16, p = 0.007)。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阅读投入在家庭ESCS对阅读准确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64,占总效应的29.7%,如图1。

Table 2.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ading engagement between ESCS and reading accuracy
表2. 阅读投入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ESCS)与阅读准确性之间的中介效应
注:*p < 0.05,**p < 0.01,***p < 0.001。

Figure 1.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ading engagement between ESCS and reading accuracy
图1. 阅读投入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ESCS)与阅读准确性之间的中介效应
表3结果显示:家庭ESCS能显著正向预测阅读流畅性(β = 0.18, p = 0.003)家庭ESCS能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阅读投入(β = 0.40, p < 0.001);当家庭ESCS和阅读投入预测阅读流畅性时,阅读投入显著正向预测阅读流畅性(β = 0.16, p = 0.020),家庭ESCS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β = 0.12, p = 0.072)。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阅读投入在家庭ESCS对阅读流畅性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64,占总效应的35.3%,如图2。

Table 3.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ading engagement between ESCS and reading fluency
表3. 阅读投入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ESCS)与阅读流畅性之间的中介效应
注:*p < 0.05,**p < 0.01,***p < 0.001。

Figure 2.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ading engagement between ESCS and reading fluency
图2. 阅读投入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ESCS)与阅读流畅性之间的中介效应
4. 讨论
本研究以小学1~5年级259名小学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家庭ESCS对阅读投入和小学儿童阅读能力影响及作用模式。研究结果发现,家庭ESCS对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阅读投入在这二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其中,在家庭ESCS预测小学儿童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的过程中,阅读投入对阅读准确性起部分中介作用,而阅读投入对阅读流畅性起完全中介作用。
4.1. 家庭ESCS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发现家庭ESCS对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说明家庭ESCS越高,儿童的阅读能力也越高。家庭投资理论认为,家庭ESCS水平越高的家庭可能会更注重儿童阅读及相关能力的培养,并且也更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阅读资源、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指导和陪伴儿童,以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进一步促进其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倪雨菡等,2016)。而低家庭ESCS儿童则更可能因为生活环境的限制,如更大的经济压力、情绪压力等,而难以获得优质阅读资源,在阅读发展上受到更多限制(Li et al., 2019)。特别是对于携带特定风险基因的儿童,他们可能拥有更高的环境敏感性,在负性压力环境中更容易表现出风险基因所携带的不良症状。而良好家庭ESCS则可以成为保护性因素,协助抵御风险基因的不良后果,表现为正常的阅读水平(Beaver & Belsky, 2012; 王美萍,2015)。
4.2. 阅读投入在家庭ESCS和阅读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温红博,梁凯丽,刘先伟,2016),本研究发现,作为个体内部行为特征的阅读投入在家庭ESCS与学龄儿童阅读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高水平的ESCS家庭,得益于家长良好的受教育水平,更可能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父母更可能有充裕的时间、精力与子女产生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子女的阅读兴趣,使得他们逐渐转为内驱型阅读需求,愿意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儿童自主的阅读投入行为往往驱动他们对所阅读的信息进行更深入加工,对引起其兴趣的阅读材料等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Wigfield & Guthrie, 1997),而儿童在阅读学习上的专注度、努力程度越高,其阅读能力也越好。另一方面,大量丰富的阅读活动伴随着一系列积极效果,如词汇量的丰富与快速增长、阅读过程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阅读策略的形成等(Wigfield et al., 2008; Schiefele et al., 2012; Stutz et al., 2016),从而有助于儿童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
然而,本研究还发现阅读投入的中介作用具体到不同的阅读任务上是存在差异的:仅部分中介了家庭ESCS和阅读准确性二者间关系,但在家庭ESCS和阅读流畅性二者间关系中则起完全中介作用。这可能是与阅读任务本身特征有关。对于汉语学龄儿童而言,要顺利进行阅读,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阅读解码技能。阅读准确性考察的是个体正确识别字词的数量,不涉及速度;而阅读流畅性则以准确性为基础,考察的是个体准确、快速解码的能力(Cheng & Wu, 2017; 张婵,盖笑松,2013)。研究者在区分不同阶段的阅读能力后发现,字词解码的准确性相比于解码速度可能会更依赖个体基本认知技能,与此同时,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阅读认知技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李燕芳,董奇,2004;Esmaeeli, Kyle, & Lundetræ, 2019),家庭ESCS可能会通过儿童认知技能影响儿童阅读准确性。具体而言,对于阅读准确性(解码准确性),不仅存在中介,还有直接的预测作用,是因为家庭ESCS除了可以影响阅读行为习惯养成进而影响阅读,还可能通过其他认知技能(如语音意识、正字法知识、形态意识和命名速度等)对阅读准确性产生积极作用,这可能是一个多方面起作用的过程。对于阅读流畅性,因为我们涉及到的字词大部分都在小学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前4册课本覆盖范围内,汉字相对简单,并且数量一定,主要涉及到的是解码速度的问题(李虹等,2021)。随着儿童大量阅读后变得更精通阅读,成为更熟练的读者,他们在一次处理多个汉字符号方面也变得更好(Protopapas et al., 2013; Altani et al., 2016; Liu et al., 2017),解码速度会更快,这进一步有助于阅读流畅性的发展。
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建议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们在今后的学龄儿童教育中,应该为他们积极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以促进儿童的阅读能力,如增加家庭藏书量等,进而使孩子更多更全面的接触与阅读有关的各类书籍、活动等,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尽管在短时间内提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父母可以从阅读投入入手,为儿童提供良好的阅读资源,以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为今后学业成就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此外,本研究中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第一,由于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测量儿童的阅读投入,这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会赞许,因而可能影响结果的精确性。第二,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家庭ESCS、阅读投入与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之间的关系,未来可以从阅读能力的多个方面,更加全方位的来考察儿童阅读能力。第三,由于本研究为横断研究,无法探讨家庭ESCS、阅读投入与阅读能力之间的纵向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结合问卷法和观察法研究儿童在不同发展时期的阅读能力发展特点,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家庭ESCS的各个方面与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关系。
5. 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家庭ESCS、阅读投入与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之间关系,结论如下:
1) 家庭ESCS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小学儿童阅读能力。
2) 阅读投入在家庭ESCS与阅读准确性二者间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家庭ESCS预测小学儿童阅读流畅性的过程中,阅读投入起完全中介作用。
基金项目
四川省心理学会年度科研规划项目成果(SCSXLXH2021040)。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