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黏液瘤样二尖瓣疾病(Myxomatous Mitral Valve Disease, MMVD)是小型犬类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疾病。十岁以上小型犬发病率高达75% [1] 。此种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仅在少数动物医院可行,病例报道罕见 [2] 。药物治疗不能逆转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的加重,仅能延缓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的发生时间 [3] 。因此,犬黏液瘤样二尖瓣疾病长期预后较差,后期生活质量较差 [4] [5] 。人类医学中,MMVD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是通过胸外科手术修复二尖瓣,二尖瓣修复术是患有粘液瘤性二尖瓣疾病的犬的一种可能选择。然而,使用环中环技术进行二尖瓣修复术,术后的手术生存率受疾病分期的影响 [6] 。新型微创导管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技术应用于小动物临床成为可能 [7] [8] 。
本病例所用新型经导管二尖瓣修复装置,名为Valve Clamp (中国上海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不需心脏停跳,只需在心尖部肋软骨之间切开3~5厘米切口,穿刺心脏送入器械进行手术操作,使得犬心脏二尖瓣修复手术可快速进行。本装置在人医已有相关应用报道 [9] [10] ,在犬上,Bo Liu于2020年首次报道了Valve Clamp装置可有效降低犬粘液瘤性二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 [11] 。
2. 病例简介
患犬基础信息:
名字:球球,品种:比熊,年龄:12岁,性别:雌性,毛色:白,体重:5.5 kg,BCS:5/9。
病史:2018年确诊为MMVD,开始药物治疗,2021年2月突发肺水肿,诊断为CHF,MMVD C期,症状控制困难,咳,喘,天气变化需氧舱治疗。
3. 影像学检查
经胸超声检查:LA/AO = 2.01,LVIDDN = 1.9,MR = 4.66 m/s,提示左心房,左心室扩张,二尖瓣返流,返流面积大于50% (见图1)。
X线检查:心脏轮廓变大,心脏轮廓呈球形,气管抬高,提示心脏扩张(见图2)。
CT检查:心脏增大,支气管上抬,气管塌陷,左侧支气管受扩张心房影像,较右侧支气管狭窄。肺部密度轻度增高,肺纹理增粗(见图3)。
如图1所示,左心室舒张直径3.14 cm,LVIDDN = 1.9 (左上),提示左心室扩张,LA/AO = 2.01 (右上)提示左心房扩张,二尖瓣返流面积大于左心房面积50% (左下),MR = 4.66 m/s,MRdp/dt = 1777 mmHg/s (右下),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Figure 1.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图1. 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影像
如图2所示,左图,胸腔腹背位:心脏轮廓呈圆形,气管分叉夹角变大,提示心脏扩张,左心房扩张,右图,胸腔右侧位:气管抬高,心脏后腰呈弧线型,提示心脏扩张,左心房扩张。
如图3所示,左侧支气管狭窄(左图),三维成像后见左侧支气管分支狭窄(右图)。
4. 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药物治疗预后不良,与宠主沟通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采用Valve Clamp装置修复二尖瓣。
4.1. 麻醉与监护
麻醉会降低心血管系统功能,且该犬存在MMVD且伴有CHF,ASA分级为4级,麻醉风险大,用药需谨慎。选择对心血管影响小的药物,联合吸入麻醉药与肋间阻滞,将麻醉药的副作用尽可能减小。术中进行心电、血氧、有创血压、经食道心脏超声等监测,不断监测评估病患麻醉、手术时的心血管功能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4.2. 术式
患犬右侧卧,常规消毒,在左侧心尖部肋软骨之间切开约5 cm,分离皮下组织,肌肉,暴露心尖。在食道超声引导下,确定心尖穿刺位置,穿刺位置做荷包预置。将穿刺针(内置导丝)扎入左心室,然后将导丝穿出穿刺针至左心室,撤除穿刺针,在导丝引导下安置扩张器至左心室。撤除导丝,在扩张器内安置跨瓣器,在超声引导下,将跨瓣器送入左心室。在超声引导下将跨瓣器与扩张器先后推进至左心房,撤除跨瓣器,在扩张器和超声引导下将Valve Clamp装置安置在二尖瓣返流最大处。装置安装结束,撤除扩张器,荷包闭合心肌穿刺孔。常规闭合手术创口。
4.3. 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术后常规手术创口护理,预防感染。
Valve Clamp装置会逐步内皮化,术后一个月内给与氯吡格雷预防血栓出现。
术后72小时内给与镇痛,减少疼痛应激。
术后密切关注血压。二尖瓣返流的大量消失,会暂时引起左心输出量增加,存在高血压可能。本病例术后未见高血压出现,但存在明显小便增多,持续三天。
定期经胸超声跟踪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及时调整心脏病用药。
定期经胸超声观察装置稳定性。
5. 术后跟踪
术后X线片检查,装置位置正确,稳定性良好(见图4)。

Figure 4. Postoperative chest anterior-lateral radiographs
图4. 术后胸腔正侧位片
术后七天,咳嗽,喘,明显减少。
术后一个月,经胸心脏超声可见二尖瓣返流明显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2.58 cm (见图5)。

Figure 5. Cardiac ultrasound imaging one month after surgery
图5. 术后一个月心脏超声检查影像
术后一个月,心脏病用药减少。
术后两个月,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左心扩张减轻,二尖瓣返流减少(见图6)。
如图6所示,左室舒张末期直径2.57 cm (左上),LA/AO = 1.87 (右上),提示左心室左心房扩张减轻,二尖瓣返流右侧长轴位(左下)左侧心尖位(右下),较术前明显减小。


Figure 6. Cardiac ultrasound imaging two months after surgery
图6. 术后两个月心脏超声检查影像

Table 1. Changes of cardiac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表1. 手术前后心脏指标变化
如表1所示,与手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左心容量降低,左房充盈压降低,舒张功能改善。
6. 讨论
犬黏液瘤样二尖瓣疾病发病率高,药物治疗不能阻断疾病进程,虽然手术治疗有效,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成熟和实用的器械应用于动物临床。使用Valve Clamp装置进行二尖瓣瓣膜修复操作简单,对降低二尖瓣返流的严重程度非常有效。
已有Valvelamp装置在有二尖瓣反流但没有临床症状和最小(如果有的话)房腔增大(B1期MMVD)的犬的使用报道 [11] 。本病例为C期MMVD犬,手术成功进行,提高了外科治疗的临床意义。
本病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好转(见表1),但手术后时间尚短,需继续观察后续治疗效果,同时检测装置安全性及其对瓣膜的影响。继续跟踪观察,通过测量MRA和MRA/LAA,犬术后二尖瓣返流明显减少。本病例于2022年12月11日死亡,术后存活20个月,存活期间手术装置安全,稳定。本病例死亡原因归结于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反复晕厥。本病例表明,Valve Clamp装置可以在患有更严重MMVD的犬身上成功使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MMVD的方法。
总之,使用Valve Clamp二尖瓣系统进行边缘到边缘的瓣膜关闭操作简单,并且在降低二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方面非常有效,为兽医临床治疗MMVD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