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婚礼在古代众多礼仪当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婚礼服饰自然而然成为礼仪服饰当中的重中之重。宋代婚服是当时的婚俗特点、婚姻制度、社会风气交融之下的产物,宋代婚服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在以宋代为故事背景的影视剧中,婚礼场景频繁出现,属于剧情当中高潮情节,但关于宋代婚礼服饰的表现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传统宋代婚礼服饰为研究对象,考析其文化价值与艺术特征,选取近年来经典的宋韵主题影视剧中的婚服设计案例,分析其应用方式与效果,为后续影视婚礼服装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2. 宋代婚服概述
2.1. 宋代婚服的文化价值
在我国古代几千年来婚礼服饰发展的历程当中不断变化,直到宋代开始才初步确立了凤冠霞帔式婚服的基本形制,并一直得以沿用。宋代的什么观念于唐朝截然不同,在宋朝提倡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华”因此也形成了独具宋代特色的“极简美学”风格。婚服是社会文化与时代背景交融下的产物,通过对宋代婚服的研究,可以了解宋代社会的婚姻习俗、等级观念等,同时宋代婚服作为承载着时代特色的历史文物,在艺术价值方面也能体现出宋代时期的审美观念与工艺水平。同时,婚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宋代婚服代表了中国古代婚姻习俗和礼仪的重要方面,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2. 宋代婚服的艺术特征
2.2.1. 形制特色
婚服是一种礼仪服饰,它的穿戴和使用都有其特定的场景,与一般服饰形制比较起来,婚服本身就包含着更深刻的礼仪文化的内涵。凤冠霞帔式婚服形制形成始于宋代。《宋史·舆服志》细致且全面的保存了宋代舆服制度和史料。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宋朝的婚服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婚礼服饰的搭配组合,并按照社会阶层进行了区分,具体见表1。

Table 1. Wedding costumes of different strata in Song Dynasty
表1. 宋代不同阶层的婚礼服饰
宋代皇帝大婚按照礼制着通天冠、服,皇后着袆衣、九凤花钗冠,具体见图1。宋代天子之服共7种,即为大裘冕、衮冕、通天冠、绛纱袍、袍衫、履袍、窄袍以及戎装。衮冕服是皇帝专用的大礼服,自周代以来一直得以沿用,主要用于大型祭祀、朝会以及册封皇后、太子等重要场合。宋代皇后的礼服分为四等,依次为袆衣、朱衣、礼衣和鞠衣。其中袆衣为皇后最高等级的礼服。皇室宗亲婚礼服的规格按照等级依次递减,但整体形制仍然是居于文武官员之上。

Figure 1. Wedding dresses of emperors and empresses of the Song Dynasty
图1. 宋代帝后婚礼服饰①

Figure 2. Official men and female family members’ wedding dresses in Song Dynasty
图2. 宋代官员男子与官宦女眷婚礼服饰②

Figure 3. Common men and women wedding dresses in Song Dynasty
图3. 宋代士民男子与士民女子婚礼服饰③
官员男子的婚礼服为对应品级的官朝服,头戴进贤冠,以冠上梁的数目来区分等级,“梁冠礼服”便是由此而来,五梁以上主要用于皇室宗亲和高级官员。官眷女子则穿着与其丈夫品级对应的凤冠和刺绣翟衣作为婚礼服,具体见图2。
在宋代民间有一种名为“摄盛”的习俗,即婚礼当天官员阶层和士民阶层可穿着比自己官职高一级的官服作为婚礼服。这种“摄盛”习俗使得平民百姓也能享受超越阶级的婚服仪制,没有官职的士民男子也可穿着青绿色的九品官服,头戴簪花幞头。士民女子婚礼多着直领大袖衫,下装为百迭裙,配以珠翠团冠、缠花纹霞帔和红盖头,具体见图3。
此外,霞帔虽在宋代出现,但是被广泛应用于婚礼服饰搭配则是在明代。究其原因霞帔在宋代属于命妇礼服的一部分,具有明确的等级规范作用,具体见图4。霞帔按照命妇的品级在表面的花纹刺绣上做了详细的区分,并且宋代的霞帔非恩赐不得服之。这样的规定就导致了霞帔在宋代不能得以广泛流传,只有直帔通用与民间。所谓直帔在形制上与霞帔并无差别,但是在材质和表面刺绣装饰的图案纹样上却大相径庭。

Figure 4. Statue of Empress Dowager Zhaoxian of the Song Dynasty
图4. 宋代昭宪太后座像④
2.2.2. 色彩风格
男子婚服历代素有史书礼记记载,考证起来相对容易。《政和五礼新仪·品官昏仪》中记载品官亲迎之服为“公服”,且“三舍生及品官子孙假九品,余并皂衫衣折上巾”。“假九品”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摄盛”习俗。即婚礼当天新郎可穿着比自己身份等级高一级的服饰《司马氏书仪》道:“有官者具公服靴笏,无官者具幞头靴襕或衫带,各取其平日所服最盛者。”由此可知,有官者的婚服是比自身官阶高一品级的公服;无官之进士、处士及官员子孙可穿着九品公服作为婚礼服;庶人婚服则为服皂衫、幞头。宋制公服服色有三个等级三品以上服绯色、五品以上服紫色、九品以上服青色,故《梦粱录》载:“新婿服绿裳,花幞头。”
而女子婚服由于古代女性特殊的社会地位,传世文献记载都相对简略。《宋史·舆服志》记载:“其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背子生色领,皆用绛罗,盖与臣下不异。”绛罗所指的是一种红色的织物。《文献通考》记载:“孝宗乾道中,中宫常服,有司进真红大袖,红罗生色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药玉为坠。背子用红罗,衫子用黄红纱,裆袴以白纱,裙以明黄,短衫以粉红纱为之。”《梦粱录》中也曾提及男方的聘礼,其中就包含有“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缎红长裙,或红素罗大袖缎亦得”。由此可知,大袖为用绛罗做成的命妇礼服。大袖衣、长裙本是一种后妃与命妇常用的礼服,衣裙均为红色,后来民间婚娶亦可穿着。
宋代婚服一改唐代“红男绿女”的婚服搭配,男子婚服按照其自身的身份官职等级有详细而明确的服饰形制与其对应。官眷女子婚服则是随其丈夫的身份品级,但到了宋代后期,大袖衫逐渐通用于民间嫁娶,士庶女子的婚服多用红色,中国古代女子婚服崇尚红色的风俗或自此始。
3. 宋代婚服的审美意蕴
3.1. 轻妆重饰的审美规范
妆容与首饰一直都是古代女子穿着打扮的重要方面,而在宋代的婚嫁习俗当中妆容与首饰却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中国古代女子的妆容经历了魏晋时期的广收博取,大唐时期又加以发扬光大,到了晚唐直至五代十国时期,古代女子的妆容已经可以用浓艳繁缛来形容,偏爱浓重艳丽的色彩以及对五官的强调。正所谓盛极必衰,到了宋代女性的妆容又重新回到了先秦两汉时期自然、简约、素雅的审美规范,以三白妆、珍珠妆等最为流行,具体见图5宋代徽宗皇后画像。讲究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感。

Figure 5. Portrait of Empress Huizong of the Song Dynasty
图5. 宋代徽宗皇后画像⑤
与妆容不同的是,宋代女子的首饰钗环却开百花齐放,出现了许多以往新型款式和造型。《宋徽宗宫词》中写道:“头上宫花妆翡翠,宝蝉珍蝶势如飞。”北宋初期女子带冠的风气盛极一时,宋代女子的冠饰由简到繁种类十分丰富,且宋代的工艺水平极高。宋代时期的女子上到妃嫔公主、下至普通百姓都十分崇尚佩戴精致华丽的冠饰。这种带冠的风气也同样影响了当时的婚嫁时尚,《东京梦华录》曾描写道:“公主出降……又有宫嫔数十,皆真珠钗插、吊朵、玲珑簇罗头面,红罗销金袍帐。”《梦粱录》也记载道,珠翠团冠、四时花冠都是当时婚嫁时男方的必备聘礼。
3.2. 书画影响的服装纹样
宋代书画艺术极为兴盛,宋徽宗的对于绘画艺术的喜爱极大地促进了它的发展,以皇家画院为代表院体画派奠定了良好的书画艺术基础,画家工匠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宋徽宗提出“形似”“法度”,提倡观察体物,掌握自然规律,鞭策画家认真学习传统 [1] 。院体画也随之偏向于工整细致的写实风格,追求形象描绘的高度逼真。宋代繁荣鼎盛的书画艺术不免会对宋代审美风尚产生影响,其中以工艺美术和服饰的纹饰最为突出。
宋代服饰纹样也多以花鸟纹样为主题,宋代的霞帔上所刺绣的纹样也根据品级设有对应的纹样,这些纹样不仅能代表命妇的品级,同时也具有特定含义。由命妇礼服中的霞帔演变而来的直帔也是宋代女子婚服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古铜色罗绣花佩绶来看,具体见图6,其正面刺绣各色样式花卉共十八种,配色丰富,形态精巧。在民间婚服一般都是新娘从小学习女红刺绣之后自己亲手制作,因此宋代民间婚服上的纹样多以植物纹样为主,一般多为具有吉祥寓意、多子多福的图案,如石榴纹、葡萄纹以及芙蓉牡丹等花卉纹样。服装纹样也颇具书画特色,内容表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纹样风格注重写实、清新悦目。

Figure 6. The embroidered bronze ribbon and embroidery patterns unearthed from Huang Sheng Tomb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图6. 南宋黄昇墓出土古铜罗绣花佩绶及刺绣纹样⑥
3.3. 厚嫁重财的婚嫁习俗
宋代在经济上发展相当繁荣,空间上更是打破了市与坊的限制;时间上也不再有早市与夜市的划分。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曾记载了关于相国寺商业交易活跃的情形。繁荣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婚姻关系的建立放宽了出身门第的限制,转而更加重视家族的财产状况。宋代的婚俗仪式有所简化,宋代在婚姻习俗中将三书六礼中的“六礼”简化为“四礼”。但是婚礼的礼仪程序却并未简化,甚至更为繁琐庄重。金银与礼品贯穿缔结婚姻的全过程,《梦粱录》卷二十中提到:“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帔坠者是也。” [2] 具体见图7北宋出土的凤穿牡丹金帔坠。男方的定礼中大到房屋田产、金银珠翠,小到衣服首饰、日常用品事无巨细。我们现代人所提及的“三金”也变得有迹可循。宋朝女子丰厚的嫁妆,也成了一条判断女子婚后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准。上至达官显贵、富家商贾,下到平民百姓,都会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女儿准备嫁妆,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厚嫁重财的婚姻风俗。

Figure 7. Phoenix peony gold pendant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图7. 北宋凤穿牡丹金帔坠⑦
4. 宋代婚服元素在现代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近几年,随着社交媒体发展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汉服爱好者自发的对汉服进行形制款式科普和妆造复原,汉服“破圈”现象愈发突出。随着人们对于汉服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古装影视服装造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影视剧中,唐代和清代为时代背景的影视剧占据了古装影视剧的半壁江山,有关宋代的古装剧却并不多见,但也有许多经典流传,如《水浒传》《新白娘子传奇》等。近年来也出现了一批制作严谨、造型考究的古装电视剧。宋代婚服元素也频繁的出现在现代影视服装设计当中 [3] 。
4.1. 宋代婚服色彩应用分析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下文简称《知否》)是一部以北宋为时代背景的古代社会家庭题材剧,除了剧情精彩婉转,它的服装造型也十分考究,《知否》当中的服装造型在服装形制上并未完全还原历史,而是选择保留宋代服饰的审美特征和服饰美学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通过服装色彩风格来隐喻人物性格特征,服饰颜色也会根据剧情不断推进而变化。
《知否》讲述了北宋官宦之家的庶女盛明兰从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成长故事,在这个故事框架当中,古代女子的婚姻是其一生当中的头等大事,剧中曾提及两次重要的婚嫁场景,第一次是女主的姐姐墨兰的婚礼,剧中墨兰与母亲费尽心机和手段嫁入永昌伯府的公子梁晗为正妻,第二次则是女主角明兰与顾廷烨的大婚时刻。两次婚礼不论是在婚礼仪制还是婚服设计上都大相径庭。墨兰与梁晗的家境有着明显的区别,加上两人在婚前的逾矩行为东窗事发不得不以结婚收场,妆造和服饰都相对简单,体现出二人婚礼的仓促与潦草。而女主明兰与顾廷烨则是风光迎娶,三媒六聘,三书六礼,体现出了男主对于女主的重视与珍视。明兰头顶精致凤冠,身着绿红嫁衣。足可见其婚礼仪式的隆重。服饰作为影视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外化手段,在人物性格塑造和人物心理的表达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知否电视剧《知否》中男女主“红绿婚服”在服装的形制上并没有完全复刻宋代官宦夫妻的婚礼服饰,但在色彩上保留了宋代的特的“红男绿女”的婚服色彩细节,符合宋代当时的时代特色,具体见图8。《知否》的成功在于其保留宋代服饰美学特征中的色彩风格和装饰细节,服装安排也十分贴合剧情结构。属于是历史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典范。

Figure 8. Still photo of the TV drama “The Story of Minglan” Minglan’s wedding
图8.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明兰大婚剧照⑧
4.2. 宋代婚服形制应用分析
2020年开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一经播出便凭借其超靠还原度的服化道和妆造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与《知否》不同的是,《清平乐》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剧情片,在服装、造型、道具、场景等各个方面都选择尽可能高的去还原历史。剧组在服化道方面以历史为蓝本,走访各大博物馆,取材真实的出土文物和古画典籍,利用现代服饰制造技术将最真实的宋代服饰全方位的展现在观众眼前 [3] 。《清平乐》以宋仁宗赵祯的一生为故事主线,讲述了北宋的政通人和以及仁宗的丰富情感。剧中不乏对于宋代皇室的描写,上到皇帝皇后,下到宫女太监们的服装都严格按照历史进行还原,对于宋代皇室贵族的服装也是精益求精。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宋仁宗的朝服造型和曹皇后的凤冠翟衣造型,都是按照宋仁宗像和曹皇后端坐像一比一还原,具体见图9和图10。

Figure 9. Statue of Empress Song Cisheng Guangxian
图9. 宋慈圣光献皇后座像⑨

Figure 10. Still photo of Empress Cao in “Serenade of Peaceful Joy”
图10. 《清平乐》曹皇后剧照⑩
除此之外,剧中还曾提及重要配角徽柔公主出嫁时的场景,剧中徽柔公主出嫁时身着青绿色刺绣翟衣,头戴珠翠凤冠,二博鬓,面饰珍珠面靥。其搭配符合史料记载,造型考究 [5] 。电视剧《清平乐》在剧情设计上充满了对北宋文化底蕴的探索,通过制作精良、考察严谨人物服饰以及道具的设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北宋盛世画卷。在宋代服饰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从事宋代服饰文化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为今后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制作树立了新典范。
4.3. 宋代婚服文化应用分析
电视剧《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述了赵盼儿、宋引章、孙三娘姐妹三人历经磨难,携手共进的故事。该剧作为唯一一部被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的中国古装电视剧,其在思想立意上旨在表现女性之间相互帮助的友谊与女性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意识。同时剧中还展现出许多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将挂画、点茶、烧香等宋代风雅生活日常融入其中,在服装、造型、场景道具等细节方面也反复推敲,为观众展现出千年前宋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6] 。

Figure 11. A stills of Sun Sanniang and Du Changfeng’s wedding in the TV drama “A Dream of Splendor”
图11. 《梦华录》孙三娘杜长风大婚剧照⑪
《梦华录》中对于宋代婚服的应用更多的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层面和符号化的展现。通过孙三娘这一普通市民女子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宋代的婚姻关系与社会文化,剧中的孙三娘曾多次提及“凤冠霞帔”,前期她敦促儿子努力学习,考取功名,为她挣得诰命。后期她与杜长风相识并产生好感,最终嫁与杜长风,杜长风本为进士本身并无官职,但根据“摄盛”习俗,他可以穿着最低等级的九品官服作为婚服,婚礼上孙三娘如愿身着凤冠霞帔完婚,具体见图11。凤冠霞帔在宋代属于命妇礼服,并且规定“非恩赐不得服之”。在礼法至上的古代社会环境当中,凤冠霞帔通过形制、纹饰方面展现了女子的家族社会地位,充满了女子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
5. 结论
宋代婚服作为中国古代服饰的一种典型代表,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能够反映出宋代独特的审美意蕴。在当代影视服装设计中对于宋代婚服元素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影视剧的传播效果可以起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婚俗和服饰文化。同时优秀的影视服装设计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真实感。提升作品的视觉美感和整个作品的品质。将宋代婚服元素与现代影视服装设计相结合,可以创造出独特而新颖的服装风格,既保留了传统的经典元素,又迎合了现代观众对时尚潮流的追求,给人一种熟悉与新鲜并存的感觉。同时符合当下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时代背景。
注释
①图1来源:作者自绘
②图2来源:作者自绘
③图3来源:作者自绘
④图4来源:网页引用,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801213fb80e7bec54e787649a61ae389b504ec23dac?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yNzI=,g_7,xp_5,yp_5/format,f_auto
⑤图5来源:网页引用,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2deb48f8c5494eef01f081764a2f7fe9925bc31d03c?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yNzI=,g_7,xp_5,yp_5/format,f_auto
⑥图6来源:网页引用,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184867073/641
⑦图7来源:网页引用,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1/92bd269142dd43629fa527e389afae6b.jpeg
⑧图8来源:网页引用,
https://i0.hdslb.com/bfs/archive/7a14ee88a6b0520bcbeeb5b568721f3d7671312c.jpg
⑨图9来源:网页引用,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358d109b3de9c82d15864838acc970a19d8bc3ee523?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yNzI=,g_7,xp_5,yp_5/format,f_auto
⑩图10来源:网页引用,
https://c-ssl.dtstatic.com/uploads/item/202004/11/20200411225228_wnfdp.thumb.1000_0.jpg
⑪图11来源:网页引用,
https://t10.baidu.com/it/u=3133389503,177796572&fm=30&app=106&f=JPEG?w=640&h=360&s=928A65E80271B3DC507400350300C0C2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