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地市党报深度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In-Depth Reporting by Local Party Newspapers in the Era of Media Integration
DOI: 10.12677/JC.2023.114167, PDF, HTML, XML,   
作者: 米 静:宝鸡日报社,陕西 宝鸡
关键词: 媒体融合深度报道创新路径 Media Integration In-Depth Reporting Innovation Path
摘要: 深度报道是党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践行使命担当的重要抓手。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广,大量碎片化信息充斥着各大媒介平台,给作为传统媒体的地市党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党报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改革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一条新道路。本文阐述地市级党报做好深度报道的重要意义,并从问题挑战、创新路径等方面结合时代特征,提供相关建议。
Abstract: In-depth reporting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the Party newspaper to do a good job of news and public opinion and practice its miss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media integration, news and information spread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a large number of fragmented information flooded major media platforms, which caused a huge impact on the local and municipal party newspapers as traditional media. If the party newspaper wants to become stronger and bigger, it must reform and innovate in order to find a new way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in-depth reporting by the local and municipal party newspapers, and provides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problems, challenges, innovation path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文章引用:米静. 融媒体时代地市党报深度报道的实践与思考[J]. 新闻传播科学, 2023, 11(4): 1139-1143. https://doi.org/10.12677/JC.2023.114167

1. 引言

深度报道,向来是纸质媒体的“招牌”。众所周知,《南方周末》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得益于其深刻、精彩的深度报道。地市级党报相对中央和省级党报而言,地域受限,读者范围小,竞争力弱,参与媒体竞争既不如省级党报,也不如一些拼流量的自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必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定位。作为市委机关报,地市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是源于“喉舌”的权威性、公信力、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地市党报要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引导舆论导向,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方针政策以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就必须克服人才队伍不强,深度总量偏少等难题,充分利用地市党报和基层联系紧密、对基层情况了解全面的优势,提升深度报道水平,创造自己的“拳头”产品,从而不断巩固党报舆论宣传阵地,巩固地市党报在报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1] 。

2. 融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对地市党报发展的意义

2.1. 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对党报的意义

党报的品牌价值在于它表现主流舆论,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今天,一般化的信息不再稀缺,抓独家新闻、抢第一落点,变得越来越难。而地市党报及时转变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生产更多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原创的新闻产品,通过做大做精做深做细做活深度报道,不断扩大社会影响、持续提升自身的美誉度,无形中提升了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擦亮了党报品牌。

相比一般报道,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极大丰富了新闻内涵 [2] 。相比新媒体而言,党报拥有权威的信息渠道、专业的采编队伍、规范的采编流程,在开展深度报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充分利用好这一利器意义不言而喻。

2.2. 时代背景下,宝鸡日报重拳打造《深度·宝鸡》

2021年8月,宝鸡日报借新一轮深化版面改革契机,推出了《深度·宝鸡》栏目,截至目前,已推出数十篇深度报道。这些作品着重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做到了纵深追踪、深层开掘、做深做透,以高品位的主流新闻保证了党报的政治高度和影响力度,其中,《近40万人去哪儿了?》《宝鸡缘何登顶联合国人居奖》《“宝鸡钛”厉害了!》《县域经济路在何方?》等深度报道,经过深挖新闻背景,提供权威声音,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了强烈反响,引起了中省媒体及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报纸也因此赢得了目标受众的高度评价,号召力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事实证明,在拼流量的当下,地市党报的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权威信息渠道,更加凸显其地方舆论引导“压舱石”和“定海神针”的作用。它可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梳理,在“浅阅读”盛行的资讯生态中扬己所长,赋予新闻更多“厚重感”,不断增强地市党报的舆论宣传力度,提升舆论传播引导力 [3] 。

3. 融媒体时代地市党报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

3.1. 深度报道采写难度大,普通读者阅读有挑战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的传播生态和加速迭代的传播技术,使得浅阅读正成为信息消费的一种主流形态。与普通新闻报道相比,深度报道通常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大的成本,通过广泛而又深入的采访和调查研究,对新闻的时空圈层进行深度扩展,全面详尽地展示新闻发展脉络,剖析新闻背景、影响及发展趋势,不仅采访成稿耗时耗力,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这也让深度报道一度遭遇“存废之争” [4] 。

3.2. 全媒体时代,公众呼吁主流深度报道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我国对新闻从业队伍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当前新媒体采编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新媒体平台信息来源受到限制,导致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网络炒作等事件不断。受众在被信息海啸所裹挟的同时,也会感到困惑、迷茫。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时,公众尤其需要主流媒体推出深度报道 [5] 。

不管什么时候,好的内容永远是根本,是舆论场上的“硬通货”。受众现在既面对海量信息泛滥,更感到优质内容稀缺。能否吸引受众、留住用户,能否引领舆论、凝聚共识,最终要看内容做得好不好。2021年8月,《宝鸡日报》推出的《近40万人去哪儿了?——宝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探析》深度报道,经宝鸡日报微信、掌上宝鸡APP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后一周点击量突破12万人次,腾讯、网易等平台纷纷转载,中省级媒体给予推介、跟进。今年,《宝鸡日报》聚焦教育改革、国企改革等主题,接连推出多篇深度报道,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可见,全媒体时代,党报深度报道不是没人看了,相反,受众对深度报道的阅读需求更大了,品质要求更高了。

3.3. 地市党报深度报道存在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宝鸡日报作为宝鸡地方党报,在遵循新闻宣传规律,创新新闻报道理念,尤其是通过加大深度报道比重,发挥深度报道的信息整合功能方面,对重塑媒体形象、吸引读者群、巩固党报舆论阵地等都收到了良好成效。但地市一级的党报在深度报道这方面,仍然存在队伍弱,深度总量偏少等问题。在深度报道上,除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业务部门组织的重大策划组织业务骨干进行深入报道外,个人或团队主动作为,围绕当地经济、政治、社会热点策划采写的深度报道明显欠缺。数量少的瓶颈制约既有环境等外在因素,也有人才队伍不强、写作难度大的内在原因。

4. 融媒体时代应如何做好地市党报深度报道

4.1. 深度挖掘本地新闻资源,精心打磨出精品

新形势新常态下,各地党报无不重视深度报道工作,这不仅是应对新媒体挑战的需要,也是满足受众需求、发挥主流媒体权威性、提高党报质量、增强报纸影响力的需要。宝鸡有着深度报道取之不尽的新闻资源,更应在提升量与质上下足功夫。

将宝鸡新闻资源与深度报道相结合。作为宝鸡地区的主流报纸,反映宝鸡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社会文化生活、风土人文环境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党报区别于其他报纸的一个重要标志。宝鸡地区有着巨大的新闻资源,如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滚滚洪流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可谓用之不竭。为此,宝鸡地方党报应加大对本地新闻资源的挖掘和发现,并融入地方特色,以体现本地党报的个性和特色。这样的报道,既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也契合受众需求。

4.2. 着力打造精干新闻业务队伍

将人才队伍建设与深度报道相结合。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个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透视,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从多年来宝鸡日报围绕重大题材产生的深度报道作品不难看出,很多选题及题材都不错,但作品的内容在新闻性、关注度、解读性、知识性等方面有明显缺陷或不足,究其原因,还是人才不足。因此,着力打造一支精干新闻业务队伍,显得非常重要而迫切。这样的队伍不仅是广采新闻的杂家、也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不仅是一支学习型团队、更是一支策划型团队。宝鸡作为陕西省地市一级,不论是在留住人才还是业务素养的提升上,都面临着更多挑战。这就需要在打造队伍过程中,更加用心细心,在选人、用人、带人上下足功夫。对外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内要全力营造人才至上的用人氛围。具体到采编环节中,要求跑线记者不仅能跑,还要带着问题跑,带着思想跑;对新知识、新观点、新词汇要主动吸收,不能只停留于听一听,要学以致用;对深入报道工作,要强调精于策划,打有准备之仗 [6] 。

4.3. 将采编体制机制与深度报道相结合

一张报纸无论变与不变,深度报道内容始终占着重要地位。因此,要想在深度报道上有突破、有创新,采编体制机制务求跟进。首先,应该成立一个深度报道团队,并从体制设置上加以确认。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支精干的业务队伍从成立走向成熟,决非一日之功,踏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开始。从目前全媒体发展格局看,纸媒创新发展,在深度报道上求突破已成趋势,因此,早着手、早行动才是长远之策。近年来,宝鸡日报在评论上影响巨大、广受好评,与加快新闻创新、适时让报社中坚力量纷纷上手写评论密不可分,这是做好深度报道工作值得借鉴的地方。其次,营造一个深度报道的采写氛围,离不开采编机制的助力。比如在绩效打分、考核、薪酬、职称、晋级等方面适度倾斜,这对形成人人想深度报道、人人策划深度报道、人人争发深度报道的业务局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最后,着力打造深度报道的绿色通道。重视深度报道,不仅要在考核、用人等方面予以倾斜,而且要在编辑部内部打造有利于深度报道产出的采、编、组绿色通道,大家能以稿件质量为标准,以受众是否喜欢为尺度,以能否树立和维护报纸权威形象为前提,在时效、版面上予以足够保证,确保精品产品盛装出炉。

5. 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做好深度报道,是党报等主流媒体履行主体责任和强化舆论导向的内在要求。面对激烈竞争的传播形式,面临不少挑战的深度报道,想要脱颖而出,唯有坚持“以深取胜”,以开放姿态主动拥抱新的技术,找准在媒体融合趋势中的定位,创新融合理念,提升内容品质、丰富报道载体,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让主流声音传得更深、更响彻。

参考文献

[1] 王建. 深度成就高度——对地市党报抓好深度报道的思考[J]. 新闻知识, 2007(6): 87-88.
[2] 胡汉昌, 方琳, 王丙全. 保持内容定力, 以深度赢得优势——关于全媒体时代党报深度报道的思考[J]. 新闻前哨, 2023(1): 4-6.
[3] 姜彬. 提升媒体深度报道能力路径——以《玉溪日报》探索为例[J]. 新闻前哨, 2022(12): 43-44.
[4] 黎军, 舒海军. 媒体融合视域下深度报道的创新路径探究——基于江西日报系列重大主题报道实践[J]. 传媒论坛, 2022, 5(24): 23-26.
[5] 张玲玲.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深度报道发展策略研究——以《陕西日报》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6] 王佳. 深度报道在纸质媒体中的现状与发展探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