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玫瑰题材在艺术作品及设计中的运用
On the Application of Rose Theme in Art and Design
DOI: 10.12677/Design.2023.84410, PDF, HTML, XML,   
作者: 纪雅倩: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日照
关键词: 玫瑰劳伦斯帝王圣母爱情Rose Lawrence Emperor Virgin Mary Love
摘要: 玫瑰常被视为是浪漫的象征,然而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也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含义,这在不同时期艺术家的作品中也得到了生动体现。从不那么被重视,到象征帝王权威,继而象征圣母以传达基督教义,到后来表达爱情,时至今日它所表现的含义越来越复杂,也经常被运用到服饰、建筑等设计领域。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的画作中充分展现了他谋求纯粹的美以及对于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热衷,这与塔德玛受到唯美主义的强烈影响有关。本文借助书籍、期刊、画册、画报等文献资料,以玫瑰形象在不同艺术家作品中的寓意为研究主体,以塔德玛的画作为代表,将玫瑰表现的不同寓意置于整个艺术史的历史维度中进行研究,从而体现了玫瑰形象在艺术作品中寓意,形成一条清晰的脉络。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阐释了玫瑰题材在艺术作品中寓意的演变,包括绘画作品、装置作品以及设计作品,期望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
Abstract: The rose is often seen as a symbol of romance, but it also embodies completely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hich is vividly reflected in the works of artist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From not being so valued, to symboliz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emperor, and then to symbolizing the Virgin Mary to convey Christian doctrine, to later expressing love, its mean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today and is often used in clothing, architecture, and other design fields. Lawrence Alma Tadema’s paintings fully demonstrate his pursuit of pure beauty and his passion for perfect artistic forms and technique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aestheticism on Tadema. This article uses literature such as books, journals, picture albums, and pictorials to study the symbolism of the rose image in different artist works, with Tadema’s paintings as a representative. The different symbolism expressed by the rose is placed in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of the entire art history for research, thus reflecting the symbolism of the rose image in art works and forming a clear thread.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ains the evolution of the symbolism of the rose theme in artistic works in five parts, including painting works, installation works, and design works, with the aim of forming a complete thread.
文章引用:纪雅倩. 论玫瑰题材在艺术作品及设计中的运用[J]. 设计, 2023, 8(4): 3331-3341.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410

1. 引言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描绘豪华的古代世界闻名。出自他笔下的人物有的懒散的躺在金碧辉煌的室内,有的躺在湛蓝的天空下晒着太阳,极尽描摹了当时罗马帝国的奢华和颓废。塔德玛似乎并不想让画面呈现出太多复杂的情感,反而更加注重作品所表达的享乐的感受,以及画面能否传达给人们美的认识。因此在画面中他并没有直接去描述丑恶的现实,反而是通过布景与色彩去表现出来,他幽默的在画中添加了温和的情绪,借此来取悦观看者。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曾说:“艺术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现实,而是复杂的美。”塔德玛以他个人特殊的表述方式,向观众展示了唯美主义格调的古典主义故事,展现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2. 劳伦斯画中的“玫瑰”——帝王权威的象征

塔德玛注重作品所表达的享乐的感受,在画面中他不直接去描述丑恶的现实,反而是通过布景与色彩去表现出来,极尽描摹了当时罗马帝国的奢华和颓废,同时又幽默的在画中添加了温和的情绪,借此来取悦观看者。塔德玛以他个人特殊的表述方式,向观众展示了唯美主义格调的古典主义故事,展现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1] 。塔德玛作为一名古典主义题材的画家,擅长描绘花卉、质地强烈的反射金属以及大理石等物质。他的画面中一眼看上去总会让人心生浪漫与美好。他的用色方法也对后来的装饰派画家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后来现代艺术的崛起,他的作品在20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都被视为堕落颓废的艺术而完全遭到忽略,一直到20世纪末开始,才又重新得到了重视。

塔德玛的一系列画作中也显现出了他对浪漫故事的强烈感触。他在严格考古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古罗马风俗画,蓬勃的艺术欲望向往着古罗马的生活,在研究并绘制这些场景是也花费了极大的心思 [2] 。他所采用的一系列题材,如酒神的女祭司、罗马的浴池、角斗士和贵妇人的不名之恋以及希腊的同性恋,都是经过的严格真实的考究,最终以微妙的象征和色彩形式在画面中描绘出来。他第一幅成功的作品是《克洛维的儿子的幼年教育》(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Clovis) (1861),画面中描绘了三名儿子在母亲监督下练习掷斧,准备替死去的父亲,法国国王克洛维一世(Clovis I,466~511)报仇的场景。他的另一幅代表作《黑利阿迦巴鲁斯的玫瑰》也是对于古罗马故事的再现。

塔德玛善于使用花卉表达主题这一特点在《黑利阿迦巴鲁斯的玫瑰》图1中得到了充分印证。黑利阿迦巴鲁斯即位于公元前218年,几乎是罗马帝国最为穷奢极欲的昏君。画面中描述的是他发明的一项最著名的“娱乐活动”。这项活动在原故事中被叫做“joke”,就仿佛是皇帝和参加晚宴宾客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在盛宴中宝座上的黑利阿迦巴鲁斯为了博得美人欢心,一个暗号之下,宴会大厅的天棚敞开,玫瑰花瓣如瀑布般落下,但花瓣洒落的如此之多,淹没了毫不知情的宾客。画面上的黑利阿迦巴鲁斯高高在上,和他的母亲及情妇们观看着众宾客在玫瑰的海洋中挣扎窒息而死的景象,竟然表现出享受和好奇的表情。塔德玛将动态的场景做静态的处理,即使描述的画面是充满戏剧性的,人物也似乎都停滞在他最美丽的瞬间,表现出讽刺意味,这种独特的处理方法使得观者能够保持精力专注于其画面传达的某种思绪中。位于画面背景中的酒神狄厄尼索斯的雕像和农牧神的雕像则象征着黑利阿迦巴鲁斯这种骄奢淫逸的生活是不会长久的。在19世纪时期的文艺作品中多把基督徒划为“好”的范畴,而将罗马皇帝与之相对划入“坏”的范畴。塔德玛坚决避免这种“道德化”,只邀请观众欣赏画面场景本身的诗意。

Figure 1. Lawrence Alma Tadema, “The Rose of Heliagabalus” (In 1888, canvas oil paint, 132.1 cm vertically and 213.9 cm horizontally)

图1.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黑利阿迦巴鲁斯的玫瑰》(1888年,布面油彩,纵132.1 cm,横213.9 cm)

塔德玛笔下的黑利阿迦巴鲁斯是一个大眼睛,蓄着胡须,优雅的年轻人,他靠在躺椅上,尽显慵懒颓废之态,似乎染上了厌倦症,正期待着台下的“娱乐活动”来驱散,这一形象也受到了唯美主义的影响。塔德玛利用自身高超绘画技巧,把人体和玫瑰花瓣溶为一体。漫天飘落的花朵美的令人惊叹,而与这浪漫到了极致的景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严酷的现实。

在塔德玛的其他风俗画中,也到处可寻玫瑰的芳影。《卡拉卡拉浴室》图2生动体现了当时浴池规模宏大、贵客云集的场面。画面中的玫瑰花,也体现了贵客们醉心于浴场的风花雪月,追求过度享受的奢侈生活。浴场是古罗马时代重要的社交场所,而卡拉卡拉浴室是当时罗马最大的浴场,营业期间宾客满堂。浴场中设有游泳池、桑拿池和冷水池,周围珍奇的植物、精致的雕刻、巧夺天工的镶嵌图以及温水池处高大的大理石柱子,处处彰显了奢靡的风气。地上的浴场是供富贵人士娱乐社交的场所,而为了保持浴客们眼前清净,锅炉房、仓库、奴隶和仆役们的休息室等,都设在浴场地下。塔德玛没有直接对比地上和地下的差别来表现现实,而是极尽绚烂的色彩和精湛的绘画技巧,极致的体现了金碧辉煌的场景,在观者明白奢华背后的现实时,会有更强烈的感受。

Figure 2. Lawrence Alma Tadema, “Karakara Bathhouse” (Oil painting on canvas, vertical 152.3 cm, horizontal 95.3 cm)

图2.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卡拉卡拉大浴场》(布面油画,纵152.3 cm,横95.3 cm)

在古罗马时期玫瑰通常被视为是君主尊贵地位的象征,体现了崇高的道德,甚至据说如果手捧玫瑰向皇帝提一些要求,皇帝会感受到对他崇高的敬意,便会轻易许可 [3] 。但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败,它逐渐变成了使豪门显贵的奢侈品,贵族们躺在玫瑰花瓣装饰的卧床,用玫瑰浸泡过的馨香之水沐浴,喝着用玫瑰酿造而成的美酒,尽显奢靡的风气。到了19世纪,玫瑰一般代表美和感性的爱,经常出现于当时的文学和绘画作品中,后来在文艺中还染上了“颓废”的意味。

3. “天堂中的玫瑰”——超世俗的仁爱化身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取代众多神教成为罗马帝国的正统宗教,玫瑰也被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它不再是皇家贵族的尊贵象征,转而开始象征殉教徒和基督的受难和死亡。中世纪的基督徒为表达对圣母的孝爱,创作了《圣母玫瑰经》,仿佛是献给圣母玛利亚的一个玫瑰花圈。圣母玛利亚也被称为“天堂中的玫瑰”,玫瑰在这时成为了仁爱与超世俗美的化身,是玛利亚的首选象征,象征着完美无瑕。此时的玫瑰更多表现的是与宗教之间的联系。

在这一时期玫瑰常与圣母出现在同一画面中,以宣扬仁爱和超世俗的基督教义。马丁·舍恩高尔创作于1473年的《玫瑰园里的圣母子》图3就是一幅很经典的宗教题材的祭坛画。整幅画以圣母子为中心,在众天使的簇拥之下,身披红色斗篷的圣母玛利亚坐在玫瑰园中抱着小耶稣,让观者一下就明白了画作想要表达的主题。整幅画面向中心呈现出对称、均衡式的布置。画家在画面中用大面积的玫瑰花园作为背景,以玫瑰荆棘作为围栏。在这里“玫瑰”不再是皇权贵族的象征,而是圣母的标志,“荆棘围栏”则象征着处女的纯洁。圣母玛利亚的体态优雅大方,面部表情谦逊含蓄,庄重威严。怀中的圣子体态天真可爱,整幅画面中充斥着欢乐和谐的气氛。红色玫瑰代表着热情,象征着圣母的完美无瑕,表现出了圣母的仁爱。

Figure 3. Martin Schengel, “The Virgin and Child in the Rose Garden,” 1473

图3. 马丁·舍恩高尔,《玫瑰园里的圣母子》,1473年

在基督教中有一个教义:“必须接受过洗礼,才可以升上天堂。”拉斐尔的早期作品《圣母加冕》(图4),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天堂和人间,下面部分即为人间,众人围绕的石棺中长出了玫瑰和百合,仰望着上面天堂中圣母玛利亚加冕的情景,在这里也借用了玫瑰仁爱的象征,也体现了基督教徒对圣母玛利亚的敬爱之情和“升上天堂”的宗教追求。

Figure 4. Raphael,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Mary”

图4. 拉斐尔,《圣母加冕》

玫瑰在这个时期更多体现的是基督教的教义。例如在丢勒创作的这幅《玫瑰花冠的祭礼》图5中,描绘了圣母在宝座上向众教徒授予花冠的场景,表达了他“希望全世界都能整合成为一个唯一的基督教”的理想。画面中的基督教徒姿态恭敬,也体现出了他们对基督教的信仰。

Figure 5. Duller, “The Rite of the Rose Crown”

图5. 丢勒,《玫瑰花冠的祭礼》

4. “爱神的鲜血染红玫瑰”——忠贞爱情

红玫瑰后来也被视为是忠贞爱情的象征。美国画家本杰明·韦斯特擅长创作一些历史题材的画作,通过历史事件的描绘,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他所创作的《维纳斯哀悼阿多尼斯》图6中就蕴含着一则哀婉忠贞的爱情故事。

Figure 6. Benjamin West, “Venus mourns Adonis”

图6. 本杰明·韦斯特,《维纳斯哀悼阿多尼斯》

传说中上天在维纳斯诞生时创造了玫瑰,不过当时美丽的玫瑰只有纯洁的白色,玫瑰枝上之所以会长满尖刺,是由于众女神对爱神维纳斯天生美貌的嫉妒。维纳斯一生都在追求爱情,虽然她对爱情并不十分专一,但在她无数的罗曼史中,最为凄美的就是她和阿多尼斯之间的故事了。画面中描述的是维纳斯的情人阿多尼斯在山谷中打猎时遇难,维纳斯从远方听见阿多尼斯的惨叫声后心急如焚,不顾一切的跑去营救。山谷里到处都长满了白色的玫瑰,玫瑰枝上的尖刺划破了维纳斯的腿、脚和手,鲜血洒了一路,染红了遍地的白玫瑰。但是维纳斯还是晚到了一步,等他赶到阿多尼斯的身边时,他已经流尽了血而死去。维纳斯悲痛至极放声大哭,据说她的悲号,被后人作为哀婉动听的《阿多尼斯挽歌》所传唱。而被染上了爱神鲜血的白玫瑰,自此以后便开出了红花,变成了红玫瑰。爱神维纳斯将这些花移植到了自己的花园中,大片的种植来纪念自己最心爱的情人阿多尼斯。在神话中,阿多尼斯死去后,维纳斯非常痛苦,始终放不下对阿多尼斯的爱,因此请求宙斯神允许阿多尼斯半年时间呆在冥府,另外半年时间回到人间与她相聚,最后宙斯答应了维纳斯的请求。维纳斯在等待情人复活的日子里内心冰冷失落,花园中的玫瑰也跟着枯萎;而在情人相伴的日子里充满幸福和快乐,园中玫瑰簇拥开放。因而阿多尼斯的死亡和复苏也就代表着植物在冬天枯萎衰落,而在春天恢复生机。这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玫瑰花作为忠贞爱情象征的由来。

5. “爱如玫瑰”——不同的爱情观

近现代以后,玫瑰逐渐也被视为是爱情的象征,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更加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玫瑰也被艺术家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不同的爱情观。

达利的《冥想的玫瑰》图7这幅油画创作于1958年,尺寸非常小,只有36 * 28 cm的大小。画面的主题是一朵安静的带着一颗水珠漂浮在天空中的玫瑰,水珠似乎要低落的样子。玫瑰的下面,一对小人身处一片荒漠中,不知他们是在等待着水珠滴落,还是在眺望着远处的绿洲小城。夕阳西下,留下的是他们小小的人影和被落日暮光拉长的背影。画面中黄色、蓝色、橙色、红色交织存在,带来一种黄昏光线的细腻感,使观者更能体会到这幅小画带来的温度。

Figure 7. Dali, the Rose of Meditation, 1958, 36 cm vertically and 28 cm horizontally

图7. 达利,冥想的玫瑰,1958年,纵36 cm,横28 cm

那么达利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画中的小人又是谁?我们无处可察,只是达利的传记编年历中简单的写着一句:1958年,达利和Gala正式进行了宗教婚姻。而这幅《冥想的玫瑰》也刚好在这一年被创作,达利于1929年和Gala一见钟情,终于在29年后正式结为夫妻。于此,我们终于可以理解这幅画,一对小人在荒漠中期待着玫瑰滴落的水珠,眺望着远处的绿洲,就好像期待着爱情的降临,终于这一天就要到来了。玫瑰花象征着热情、爱情,在此象征着达利对Gala热烈的爱意。

后来他们俩的爱情在达利的画作中反复出现,甚至随着这些作品在世界各地流传“不灭”,最终达到了一种永恒。这样浪漫的爱情故事,让人不禁感叹。

“蔡志松的玫瑰,应该是世界上最暴力的一朵。”曾有人这样形容过蔡志松的《玫瑰》(图8)系列 [4] 。玫瑰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是美好、热烈、纯洁爱情的象征,而蔡志松却用有毒的材质“铅”来表现,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蔡志松表示:铅本身是最古老的金属之一,虽然是金属,但是却很脆弱、很沉重。同时,他也具备了一种特有的光泽,绚丽又沉闷,华丽又很低调,玫瑰象征爱情,用铅来谈爱情也符合见解。用铅表现玫瑰,也是一种态度,爱情虽然是崇高伟大的,但也有自私的一面,虽然爱情会带来快乐,但也有受伤害的时候,玫瑰给人的视觉是直接的,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Figure 8. Cai Zhisong, “Square Rose”

图8. 蔡志松,《方形玫瑰》

至此我们就可以得知作家想传达的爱情观。坚强又脆弱、绚丽又沉闷、华丽又低调、有快乐也有伤害。一朵铅制玫瑰似乎想要突破方形画框盛开,玫瑰花瓣的漩涡型构造让人不禁要深陷于其中,“美丽绽放的外表下,铅玫瑰像掺了毒的美味,短暂的甜蜜过后便会产生伤害”。这是多么沉重且令人震撼的表现。

6. “盛开在裙摆上的玫瑰”——女性的象征

当达利画下一朵悬浮在沙漠上空、没有茎叶也没有刺的玫瑰时,聂鲁达也在轻吟:“在我这贫瘠的土地上,你是最后的玫瑰。”在这时玫瑰不再是权贵的象征,而以它优雅动人的特质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如果没有玫瑰,世界上将会失去许多动人的东西,在时尚界如果没有玫瑰,Christian Dior可能永远不会设计出最具有标志性的裙摆。

Christian Dior在他的服装设计中诠释了玫瑰的优雅,用裙摆、刺绣、印花等等,不断地重复同一种梦幻的不同变体。他曾如此写道“继女性之后,鲜花是最神圣的创造”。在这位时装设计师眼中,玫瑰是所有花朵中最令人陶醉的,他母亲建造的玫瑰花园Les Rhumbs Villa就是他设计启蒙的源头,也是在这里他迷恋上了玫瑰多变的色调和微妙的香气。1947年,Christian Dior设计的New Look系列,就像是为女性设计的可穿的玫瑰花朵,两者仿佛合二为一。那长至脚踝的巨大裙摆,完美地还原了一朵正在绽放的玫瑰。这套设计成为Dior的辉煌开始,轰动一时,几乎在每本时尚史书中都会提及New Look,以这个系列为原点,开创了Dior美学——一种连贯的、极度收窄的腰线,裙摆开阔仿佛盛开的玫瑰,这种从腰延伸至地面的夸张的曲线,成为了其极易甄别的独特风格。这些设计灵感不仅仅来自于母亲的玫瑰园,其中也藏着文学、艺术带来的影响,也体现着设计师对18世纪的偏爱。

“这世间最好遍布着永不凋谢的玫瑰。”“幸好,世间还有玫瑰。”就迪奥先生而言,玫瑰是女性的象征。迪奥的高级定制珠宝中也遍布着玫瑰的身影,就玫瑰这一主题,由Victoire de Castellane先后推出了Rose Dior Bagatelle系列、Rose Dior Pre-Catelan系列、Baldes Roses系列、Bois de Rose系列和Rose des vents系列。由Christian Dior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致敬,彰显Dior先生钟爱花中之王玫瑰的迷人魅力,以多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演绎被视为美丽妩媚守护者的动人玫瑰 [5] 。

玫瑰作为其绘画中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元素,除了象征皇室、宗教、爱情以外,也成为画家弗拉基米尔·季米特洛夫的一种传播手段,他笔下的玫瑰为观者呈现了保加利亚的历史和文化。由此,作为跨文化舞台上可识别的标志,弗拉基米尔·季米特洛夫画作中的玫瑰花成为了代表保加利亚文化精神的价值象征 [6] 。

7. 结语

至此,本文考察了玫瑰从古罗马时期到近现代在不同艺术家作品中的含义,从帝王权贵的象征,到中世纪时期被染上宗教色彩,而后被看做是圣母仁爱之心的象征,再到后来与神话故事相联系,逐渐变为忠贞爱情的象征。近现代以后,被艺术家用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对于爱情观的见解。在设计领域,设计师们也用自己的作品展现着自己对玫瑰题材独特的见解。

注释

图1来源:https://mi.mbd.baidu.com/r/17CSqVKRMI0?f=cp&u=2c253702d6b30262

图2来源:https://mq.mbd.baidu.com/r/17CSIX2ixGw?f=cp&u=25388417acedf295

图3来源:http://art.gongtuedu.cn/index.php?s=youhua&c=show&id=19184

图4来源:https://my.mbd.baidu.com/r/17CTg3T2Ofm?f=cp&u=7b382bb2658ff589

图5来源:https://ml.mbd.baidu.com/r/17CTHzMRlD2?f=cp&u=d8950ee531df9bfa

图6来源:https://m.163.com/dy/article/BQDU20EV05219M2S.html?spss=adap_pc

图7来源:https://dzx.dzxms.com/meishuzuopin/490058.html

图8来源:https://m.huaban.com/pins/1194863735/

参考文献

[1] 王珏.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绘画风格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 张晓凌, 李一. 阿尔玛塔德玛画风[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5: 6.
[3] 搜狐网. [雅昌专稿]艺术中的玫瑰: 从帝王尊贵象征走向俗世之爱[EB/OL]. https://m.sohu.com/a/126469520_149159?_trans_=010004_pcwzy, 2023-07-30.
[4] 杨萌越, 蔡志松. 用铅雕玫瑰比喻爱情[J/OL]. 芭莎艺术. https://mp.weixin.qq.com/s/glsGEU4U0VsDxR1ImpCzmw, 2015-12-17.
[5] 栾思宇. 花卉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6] Yakofova Zornitsa (杨福娃). 弗拉基米尔•季米特洛夫之保加利亚玫瑰表征的视觉观看[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