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仡佬族是一个勤劳的古老民族,族人对美也有着自己的追求,务川仡佬族妇女用刺绣来装饰衣物,他们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对祖先崇拜、敬畏自然的观念影响了仡佬族服饰文化的孕育与发展。刺绣多以大自然万物为主题,其刺绣工艺精湛,服饰色彩鲜艳,纹饰图案栩栩如生,审美价值高,绣娘以绣作画,细微的丝线塑造立体形象,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此手工艺是仡佬族极具代表的文化遗产之一。
2. 务川仡佬族刺绣
仡佬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普遍使用汉字,但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不仅是区分仡佬族系别的重要标志,也“作为仡佬族外部形象的代表和民族历史文化、审美理想的直接载体。” [1] 而图纹点缀修饰了服饰,造就了色彩鲜艳、特征鲜明的民族刺绣工艺。在当今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潮流背景下,各种元素融入了仡佬族刺绣中,图纹愈发多样,服饰性质纹样也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变。2019年6月2日,仡佬族刺绣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 。
务川刺绣纹样源于生活,大多取自于其民族传说和民族信仰。务川县域内流传仡佬祖先起源于“九天母石”,“神鹰救兄妹”,“宝王”以及竹王传说等的神话故事,“九天母石”成为了仡佬族人民心中的圣地,竹子、葫芦、神鹰、竹子等成为了仡佬族人民的崇拜对象,他们把这些纹样绣在各类日常用品中。“原始氏族的妇女,在纺纱织布的同时,还试图用针线来模仿天然事务形状的纹饰,这就是刺绣的先导” [3] 事实上,纹样产生之初,是人们对植物生长形态的一种模仿,是对图腾的一种写实,更是染色条件有限无法其修饰服装作用而另外寻得的一种手段,久而久之形成了刺绣,这其中也表现着古人的智慧与爱美之心。劳动手段的改善和生产能力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促使了仡佬族人对艺术上更深层次的追求,这也是仡佬族人民从图腾崇拜到以图纹装饰服装的刺绣文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3. 绣品图纹布局及设计
仡佬族有着悠久的织布传统和优良的纺织技术,其历史内涵丰富。过去,仡佬族服饰色彩以黑白褐居多,至近代仡佬族服饰上的刺绣彩线颜色多为红蓝绿,充满着简约美。极具中式刺绣的美感与气韵,绣品的图纹含义多表现出和谐美好的寓意。刺绣方法主要有平绣、架绣、梭绣、游绣,又包括打籽绣、钉线绣、直针绣等,不同绣娘审美喜好有异,采用的刺绣技法亦会不同,民族特色呈现在极具个人风格之中,其绣法讲求色彩搭配明暗结合,针线疏密有致,有时也具有天马行空的大胆创新。
3.1. 图纹设计及布局
仡佬族人在刺绣纹样选择上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力,图纹样式主要可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文字纹样等四类。务川地区仡佬人民采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动物纹饰和植物纹饰为主,图案色彩鲜艳明媚、造型生动形象,极具吸引力与创造力。各式各样的图纹是务川仡佬族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审美的独特理解,反映了仡佬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纹样中包含着仡佬族人民图腾、自然及生殖崇拜,这不仅体现了仡佬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性,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仡佬民族的历史变迁。他们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是记录传承务川县仡佬族历史的丰富资料,极具史料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现代文化设计与创新的艺术题材。
动物纹样:务川县是一个以仡佬族为主要世居民族的地方,同时也杂居着苗族,汉族以及土家族等兄弟民族,在交错杂居的环境下,各个民族之间产生了交流融合,这对仡佬族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衣服纹饰上。仡佬族传统服饰上常见的动物纹样有蜘蛛纹、龙纹、牛纹、鱼纹、鸟纹等等,仡佬族依山傍水的生活习性,渔猎经济也成为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是古人普遍的愿望,鱼多子多产的繁殖能力,符合仡佬族人民对女性生育繁衍能力的崇拜,由此,仡佬族人民大胆想象鱼纹的图纹形象并将其绣在生活用品中。
图1刺绣以黑布为底,左右绣两条不同种类的鱼,中上方是蝴蝶纹,中间像是一朵绽放的花朵,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元素丰富却不凌乱,勾勒出一幅鱼儿、蝴蝶、花朵和谐美好的景观图。

Figure 1. Fish pattern of Gelao nationality dress
图1. 仡佬族服饰鱼纹①
仡佬族神话中阐述三叉鸟是西王母的传信神鸟,代表着幸福,有时鸟叫也被视作丰收的象征,因而鸟的图纹形象被广泛的运用于刺绣中,在服饰中较为普遍。图2是黑底彩色平绣花鸟纹腰带,鸟纹与花纹的搭配,色彩鲜艳和谐,布局协调自然,这无不体现着务川仡佬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Figure 2. Bird pattern for Gelao nationality clothing
图2. 仡佬族服饰鸟纹②
而在苗族文化的影响下,新增了苗族刺绣的蝴蝶纹饰,苗族传说中蝴蝶妈妈诞下十二个蛋,孵化成苗族祖先姜央十二兄弟,而蝴蝶吃食植物时对花粉的传播,有利于物种的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被视作对自然的崇拜。图3蝴蝶纹样式绣于仡佬族女式黑布上衣胸前,作为上衣的唯一动物图纹元素,对衣物的修饰点缀较为醒目,独具风格。
纹饰图案的多样性,不仅体现了仡佬族文化的丰富,同时也体现了其开放融合的特点。
植物纹样:仡佬族服饰上常见的植物纹样有豌豆花、竹子、葫芦、牡丹、百合等等,大部分可追溯至其民族起源说。例如《华阳国志》中记载的仡佬族神祇之竹王,传说一女子在河边浣纱时,漂来三节楠竹,那楠竹推不开流不走,女人破开大竹,见里头躺着个男孩儿,样貌清秀端正,目光炯炯有神,女人便带回家取名竹生,竹生从小便展现出王的气势,身边小孩都听他的,呼鱼唤鸟,好不得意,渐渐有了竹王的称呼,仡佬族的祖先竹王诞生于竹林中,受到竹的养育,仡佬族才得以延续发展。
图4竹纹以竹叶和百合花的搭配出现,将创意融入到色彩、构图中,寓意多子多福,美好生活的开启,这种图纹的创新搭配充分展现了仡佬族刺绣的独特魅力,颇有生活情趣。
相传天神派来的神鹰救了洪水中坐着葫芦避险的仡佬族一男一女祖先,并赠予稻谷种子,让其成亲繁衍后代,才有了后世的仡佬族族群。“神鹰救兄妹”中,仡佬族祖先有兄妹二人在发洪水时,乘坐葫芦逃生,却卡在石柱中,天神见此,派出神鹰救出兄妹,人间已无烟火,天神便让其在江边搭棚,并赠予谷物种子,让其开辟庄稼、繁衍子孙。有了族系起源的传说,竹子、葫芦自然成为仡佬族服饰中最为常见的植物纹样。
图5中以黑布为底,金线绣牛头,头上顶着葫芦,图案较为可爱,牛和葫芦都是仡佬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刺绣立足于乡土,造型生动灵活,纹饰题材接地气,贴近民间生活,像外界表述和传达仡佬族的情感。
同时也有代表着人们对爱情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的图纹形象,比如图6牡丹纹,具有吉祥之意。另外,百合花有着生活平安和爱情幸福的寓意,豌豆花和石榴花表现着仡佬族人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图7花纹的大红色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喜庆,对服饰也起到醒目的点缀作用。
几何纹样:除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外,仡佬族人采用几何纹样修饰衣袖口、衣领面、衣侧叉、袖围、衣下拉,裤后袋、裤脚边、裤侧边,裙头、裙脚、裙腰,以及帽檐、鞋边等拼缝和边缘处,常见有菱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图纹,也有用几何图形勾画的日常生活场景纹样,还有菱形中穿插花纹、线条的组合搭配,如图8的菱形几何纹。款式设计丰富多样,与服饰整体协调融合。
有的以水波纹和回纹的图案样式对称出现在上衣衣襟左右两边和裤腿两边,如图9云纹和图10回纹。
图9中,仡佬族人民对云有着无限的遐想与崇拜,使云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符号。回字纹也因民间“富贵不回头”的说法被广泛使用,用一笔勾勒出循环的线条,寓意财富源源不断,永无尽头,另外还有“方回单体型、工字型、正反S型” [4] 三种回字纹。
文字纹样:仡佬族人崇尚以和为贵,衣物上多出现“和合”二字,传递着仡佬族人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一致的美好心愿。因其审美观念的不同,文字纹样在务川仡佬族地区较为少见。
图11中合字纹不仔细看,不太能发现是一个文字,仡佬族人发挥想象,将民族风格绣在衣裳上,使物不仅仅是修饰之器,更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的精神之道。
3.2. 务川仡佬族刺绣图纹应用的特点
务川仡佬族的刺绣工艺精湛,取材丰富,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1) 具象与抽象结合
葫芦、豌豆、竹子、牛蛇、牡丹、蝴蝶、鱼鸟、水、云取材于天空、大地、河流和森林,是具象的存在。而线条的勾勒、图形的组合、动物与花纹元素的拆分融合,又是抽象的艺术。在仡佬族服饰中,这些图纹广泛应用,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如图12,两袖为浅蓝色布,上身其余部分为深蓝色布,拼缝处采用几何纹样,领口处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绣画纹样,口袋处为红色绒布,中间用九条蓝绳作扣,具体的花纹与抽象的几何条纹同时呈现,在整体布局上,形制对称和谐,颜色搭配充满美感。
(2) 文化内涵丰富
仡佬族服饰中的图纹是本民族区分系别的标准,是与其他民族融合的标志,也是宗教信仰的符号。
根据仡佬族色彩款式的不同,将仡佬族区分为红仡佬、花仡佬、白仡佬、青仡佬等不同系别。如“衣领、衣袖、裙边绣以红花被称为红仡佬;用五彩色绣花边,周身缠上蚕茧为饰物的称为花仡佬” [5] 。
在民族迁徙的过程中,仡佬族人为更好的生存选择大杂居,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文化深刻影响了仡佬族文化,如苗族中的蝴蝶纹,汉族中的龙纹开始出现在仡佬族刺绣工艺中,这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在融合之下也保留了浓烈的民族特色。
对山川自然的崇拜,造就了一个有信仰有自信的仡佬族文化,图腾的图纹化呈现向外诉说着追求天地人和,族内人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对自然有着热爱之情。
4. 务川仡佬族刺绣的美学特征
4.1. 工艺美
刺绣工艺有锁绣、平绣、架绣、梭绣、游绣、打籽绣、钉线绣、直针绣等多种手法技艺,有时也采用几种绣法绘制一个图纹。比如一只鸟的绣制,其羽翼和身体部位就会采用不同的绣法,为了图纹更形象立体,会用不同颜色的线在同一个部位重复绣制,以达到绣品明暗不同、细密有致的呈现。有的绣品为保证精美程度不受影响,采用先描后填的手法来绣制图纹,使用的线也会根据衣服性质和图案样式要求的不同而做出改变。绵麻丝都是普遍使用的工具,成品质感有所区别。为保证服饰的整洁干净,要去掉衣物上多余的线头,拼缝处也要保证完成度,仡佬族刺绣是一门精工细活,绣娘工艺高超,成品立体惊艳。现今,在各大博物馆向观众陈列,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仡佬族文化,2016年,修建务川仡佬民族文化博物馆,对外展陈其服饰工艺和民族文化。
4.2. 色彩美
生活在深山中的仡佬族,贴近自然,服饰上多喜黑青绿褐等色。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交融以及时代审美的变化需求,出现了粉色、黄色、白色、蓝色、红色等许多艳丽的颜色,夸张大胆的颜色,并不突兀,相反,通过图纹的点缀和修饰,看起来既和谐又美观。如图13,是仡佬族人在舞蹈时穿的衣服,色彩、元素丰富,粉色、黄色、红色、紫色成为主色调,美观又时尚,洋溢着元气和活力。
仡佬族人民对色彩的搭配有独特的审美,图14中围裙以红色布为底色,腰边用白色,黑条作修饰,点缀牡丹花纹、蝴蝶纹和鸟纹,几何条纹分布在左中右与黑边呼应将裙子分成几个部分,具有层次感和设计感。图15展陈在务川博物馆内,在色彩的搭配上极具特色与魅力,无不体现着仡佬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4.3. 和谐美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域内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农耕经济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使仡佬族族人形成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传统,也深刻的影响了其刺绣工艺。仡佬族姑娘从小学习刺绣,在衣物、背包、鞋袜、扇子、手帕、围裙、棉被等一切可以进行手工刺绣的物品上大展工艺。他们种树养蚕,崇拜自然、信仰自然,将刺绣看作是描绘自然的一种方法。仡佬族人以和为贵,崇尚天人合一,文化内涵丰富,精神文化反映在物质上,图纹中透露着和谐美,前文展示的鱼纹、牛纹、竹纹、葫芦纹、花纹、蝴蝶纹等,都展示了仡佬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心愿。
5. 结语
务川仡佬族的居住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信仰,有着强烈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以及自然崇拜,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文化。
首先,精神信仰深刻地融入了仡佬族人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衣帽鞋等穿戴在身上的日常用品是其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表达,物质水平落后的年代,仡佬族人民无法用染色等技艺去修饰衣物,促使其用针线绘制,他们一开始只是对动物和植物生长进行简单的模仿,而后发展成了精湛的刺绣工艺,并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次,图纹是点缀服饰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花鸟鱼竹的图纹样式无不反映着其民族传说和民族信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汉文化龙纹、苗族蝴蝶纹的刺绣形象在仡佬族服饰上的出现,又深刻表现着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美好景象。图纹绣品中充满工艺美、色彩美、和谐美,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色彩搭配能力,是仡佬族人穿在身上的历史,是研究仡佬族文化的史料宝藏,是传播仡佬族文化的符号标志,是中国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
最后,民族的迁徙和发展,在丰富了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保留其原真性。务川县在2016年修建的民族博物馆,开拓了仡佬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仡佬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的一部分,要积极推动其成为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繁荣力量,实现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注释
①图1来源:《贵州仡佬族服饰研究》
②图2来源:https://www.gzsmzmuseum.cn/upload/collection/GM.1.11267-A-01.JPG
③图3来源: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基本陈列
④图4来源:《务川仡佬族服饰研究》
⑤图5来源:《务川仡佬族服饰研究》
⑥图6来源:https://www.gzsmzmuseum.cn/upload/collection/GM.1.12692-A-01.JPG
⑦图7来源:https://www.gzsmzmuseum.cn/upload/collection/GM.1.12694-A-01.JPG
⑧图8来源:https://www.gzsmzmuseum.cn/upload/collection/GM.1.11265-A-01.JPG
⑨图9来源:《务川仡佬族服饰研究》
⑩图10来源:贵州省博物馆馆藏
⑪图11来源:《务川仡佬族服饰研究》
⑫图12来源: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馆藏
⑬图13来源:中国传统文化网
⑭图14来源:https://www.gzsmzmuseum.cn/upload/collection/GM.1.7334-A-01.JPG
⑮图15来源:务川仡佬民族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