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在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时,已经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和探索新的思政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中药药剂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探索适合《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是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融于通识课、专业课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倍受教育界关注,具有分散性、多样性、间接性等育人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和思想价值,在《中药药剂学》这门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教学团队一直在对《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思政教学创新模式进行探究,以期建立一种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的总结希望能为《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中药药剂学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再次,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个体学习,忽视了合作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团队协作的能力。最后,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3.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创新模式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科学精神、法制教育等方面。它强调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的杰出成果的传承和弘扬 [1] [2] 。在《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中,我们希望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全过程。这样做可以让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增效,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医药人才 [3] [4] 。
3.1. 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和应用,使其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避免滥用中药制剂、违规制药等现象的发生。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导,以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福祉为出发点,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中药药剂的研究和应用作出贡献。
3.2.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药药剂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思政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研实践、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5] 。围绕该实践核心让学生清楚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是为以后的职业做充分准备,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
3.3.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中药药剂学》作为一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其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课程思政要使他们能够主动关注中药药剂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和需求,培养其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中药药剂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将意识到《中药药剂学》不仅仅是一门专业课程,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中药健康需求的重要学科,让学生深刻理解不是只有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医生如果手上没有我们研制的药品、研制的药品如果出现安全问题,都会直接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6] 。
3.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将思政教育与《中药药剂学》的教学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在中药药剂学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 [7] 。如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学生将与同学共同研究、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将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协调资源,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也将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中药药剂学行业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能够在创新、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有所突破。因此,《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5. 促进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学生将更加重视中药药剂学的创新和研究,致力于寻找新的中药药剂研发方法和技术,推动中药药剂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思政教育还将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8] [9] ,激发学生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和保护的兴趣,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药药剂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
4.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内容
4.1.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中药药剂学》课程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然而,在思政教育的背景下,教学内容的创新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有思政教育特色的案例和实例 [10] [11] [12] 来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可以选取一些与中药药剂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毒胶囊事件、欣弗事件、塑化剂事件等,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背后涉及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和社会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表1为例)。

Table 1.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related to course content
表1. 课程内容相关思政元素设计
其次,教学内容的创新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制剂生产企业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药药剂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为贫困地区提供中药药剂学知识的义务讲座,疫情期间为同学们制备防疫香囊、传播中医药防疫知识和文化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此外,教学内容的创新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收集最新的中药药剂学研究成果,包括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研究报告和科研成果展示 [13] [14] [15] 等,这有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可收集、制作《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视频和动画,通过直观和生动的学习展示制剂过程、实验操作等,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可借助虚拟实验室和模拟软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中药药剂学》的实验操作和实践学习。这可以弥补实际实验条件有限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应重视《中药药剂学》在线学习平台和课程的建立,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例如教材电子版、课件、习题、在线讨论等。这将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通过以上的拓展方式,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中药药剂学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术素养。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需求。
4.2.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 [16] 。例如,在绪论中可采用翻转课堂进行,将中药药剂学的发展这一内容的课堂讲授内容制作成视频课件和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供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并以“你认为在中药制剂的发展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题,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总结和专题研讨。该方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引导学生充分思考本课程及药剂学科的学习研究价值。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品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使得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7] 。
4.3. 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的创新是《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19] [20]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思政教学创新模式中,会综合多方面来培养学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评价的创新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中药药剂学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意识。
其次,教学评价的创新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实践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再次,教学评价的创新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外,还要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教学评价的创新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操作、临床实习等实践环节,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的创新是《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中的重要内容,它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创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5. 结语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该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进展和意义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化对《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解,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其次,需要加强对《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的实践研究,通过实际教学实践来验证和完善创新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关注《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以评估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和创新模式的实施效果。最后,未来的研究还应该关注《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长期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以确保思政教育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的持续推进和发展。
基金项目
贵州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项目:《中药药剂学》示范课程(贵中医课程思政合字[2021] 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