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人,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成果,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夯实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科学进步与数据技术革新,计算机技术与实体经济之间不断融合,对于高等财经教育而言既是严峻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当下高等经管类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于经管类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专业教育已经落后于实务界,经管类人才的知识框架以及专业技能开始被替颠覆或替代。经管类专业属于应用文科,受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尤为深入。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成为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经管类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涌现。周守亮和唐大鹏(2019)研究指出,在智能化时代下,会计专业面临着从业财融合为基础的财务共享服务向会计数字化赋能的财务云服务跃迁,这要求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综合专业知识 [1] 。谭康业(2019)认为会计学科应与大数据的结合很有必要,并都针对不同培养重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2] 。郑军和孙铭昊(2019)指出高校金融类专业可以通过动态调整与跨专业融合的路径,促进专业的融合与协同 [3] 。王维国等(2021)总结了东北财经大学经管类专业数值化升级改造的基本框架。研究指出,经管类专业的数智化升级改造不是简单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补丁式、表面化地附着于传统经管专业知识体系之上,或者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是通过建立与经管专业知识之间深层次的内在关联,进一步为经管专业带来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 [4] 。郑文涛(2018)分析了当前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包括顶层设计欠缺、内生动力不足、评价体系滞后等 [5] 。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已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共识。新时期,社会对于经管类人才有着新的要求,而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培养杰出的专业教师。学科交叉背景下,新时期对于高校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会迎来新变化与新挑战。那么,学科交叉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教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经管类专业教师通过哪些路径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这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2. 学科交叉内涵与经管类专业发展
2.1. 学科交叉的内涵
学科交叉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现象。它包括学科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等多个方面。从学科融合角度来看,学科交叉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方法和理论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学科领域。从跨学科角度来看,学科交叉应是跨越学科界限,结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一方面,跨越学科的边界,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学科交叉能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不断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学科发展。
2.2. 学科交叉融合之于经管类专业的独特价值
学科交叉融合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影响:
第一,经管类专业属于应用文科,受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尤为深入。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重塑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新形态,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升级、智能化跃迁,加快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淘汰与更新,引发知识获取方式与传授方式、教与学关系的深刻变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管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更是经管专业人才知识架构和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内容。
第二,拓宽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领域。学科交叉使经管类专业教师以及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大数据分析等。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知识,使其在专业领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背景,也能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进一步提升其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科交叉,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从而培养出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这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管类专业知识,提升其在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2.3. 经管类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表1是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任教师现状。由表1可知,当前经管类专业教师人数较多,占当前高等教育专业教师数量的14.01%;其中,经管类初级和未定职级的教师人数占比最大,分别占初级高等教育教师数量和未定职级高等教育教师数量的16.78%和16.89%;经管类专业教师的职级较低,教师队伍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据调研,多数地方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团队的学科背景单一,教学和科研团队主要还是以经济管理学科出身者为主。经管类教师中精通大数据专业知识的师资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匮乏。这一问题成为制约这经管类学科发展乃至人才培养的短板。

Table 1. Number of Full-time teacher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unit: person)
表1. 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任教师现状(单位:人)
注:数据来源于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3. 学科交叉背景下加强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3.1. 探索教师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提倡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科技与经管类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推动经管类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加强经管类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具备科技和经济管理方面知识背景的教师,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创新,推动经管类专业知识与理论在科技和经管领域的应用。因此,学科交叉背景下,探索经管类教师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2. 重视教师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构成影响大学育人结果的核心要素
加强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教师,他们能够将最新的理念和创新方法引入教学和研究中,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拥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拥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能够提供更多多样化的课程和研究领域,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3.3. 教师具备多学科专业素养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增加,跨学科合作和交叉融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教师具备多学科专业素养对于高校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具备多学科专业素养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这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跨界创新和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融合。其次,教师具备多学科专业素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他们可以更好地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具有综合性和前瞻性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师具备多学科专业素养可以促进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和创新。他们可以更好地在不同学科领域展开研究,探索复杂问题,推动科研成果的跨学科应用和转化。
3.4. 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已经难以满足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创新需求,学科交叉成为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通过学科交叉,教师可以接触到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促进对复杂问题的全面理解和解决能力。其次,学科交叉可以促进教师的创新思维,激发跨学科思维方式,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碰撞,从而产生更多创新性的思考和解决方案。最后,具备跨学科背景的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职业发展方面都会更具竞争力,因为他们可以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4. 学科交叉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4.1. 学校层面
第一,制定教师培养与培训计划,提供跨学科培训。结合经管类专业教师自身的学习经历,制定个性化岗前培训以及教师的成长方案。同时,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培训课程,帮助经管类专业教师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跨学科能力。
第二,创新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管理体制对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起到保障作用,也是教师能力提升的保证。首先,学校可以调整教师的评价体系,将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纳入绩效评价范围,提高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交叉合作。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学科交叉合作的经管类专业教师给予奖励和荣誉,以激励他们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和教学活动。最后,从学校层面规定聘任的部分研究人员不隶属于单一的系或专业。在国外,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杜克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早在20世纪末期就开始实施跨学科聘任计划或者教师集群聘任计划。
第三,建设推动学科交叉的公共平台以及教师团队。学校可以建立跨学科合作平台,包括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跨学科研究中心等,为经管类专业教师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学校可以组建跨学科的教师团队,由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研究项目,促进学科交叉合作。例如,东北财经大学从学校层面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专业,以突破学科壁垒,组建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建设动学科交叉的公共平台。不断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向经管类学科专业渗透融合的公共平台职能,服务全校学科专业的结构优化与改造升级 [4] 。
4.2. 院系层面
第一,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活动,例如与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合作开展研究项目。这有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第二,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院系可以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使其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教学能力。同时可以组织专业培训课程、学术讲座、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
4.3. 个人层面
第一,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思维,认识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尊重并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观点和思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第二,教师应该树立跨学科合作意识,意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可以为经管类专业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支持和参与跨学科合作项目,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教师可以积极推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的开展,鼓励学生和同事们跨学科合作,共同探索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和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学科交叉并不意味着要每位经管类专业教师都精通各个学科,而是教师自身真正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思考如何主动加强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5. 结论
学科交叉背景下经管类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学校、院系、教师个人等各个层面展开建设。从学校以及院系层面,不断探索经管类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双向交流的机制,加强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推动师资队伍焕发新活力,满足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对师资队伍的需求,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建设。从个人层面,教师应该主动打破学科壁垒,具有合作意识和资源共享意识,认识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只有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动而又协调一致地运行,才能建设一支创新意识强、师德水平高、人文素养好、学习效率高、教学水平高、协作精神好的经管类师资团队。
基金资助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学科交叉背景下会计学专业师资能力提升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1Y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