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此后,“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得到聚焦与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指南。文章学习和借鉴了范珊 [1] 对课程思政在高职教学中的做法,李陈等人 [2] 的案例教学法,张淑娟等人 [3] 的计算机绘图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方法,彭雄凤等人 [4]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建设,宁善平等人 [5] 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于泳红等人 [6]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途径,刘晓娟等人 [7] 的制图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等,总结和完善了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应用特点,以《机械CAD与3D建模》课程为例,介绍授课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做法。
2.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2.1. 课程经典案例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机械CAD和3D建模,在《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于第二学期,课程定位为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等我校开设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各专业创建以来随即分两学期开设课程内容,先后经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2019年合并调整为一门课程进行讲授,合理支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本案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选自项目五——典型零件的设计,教学案例内容涉及任务六——创建螺栓。
2.2. 三维分析精准把控学情
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化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依据智慧职教平台数据和三维建模软件反馈结果,对该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成绩表现、任务完成行为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基础、认知与实践能力和学习特点与要求等三个方面,见表1。

Table 1. Based on data statistics and monitoring background extraction,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表1. 基于数据统计和监控后台提取下的学情分析
2.3. 案例目标瞄准产业德技并修
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三维模型建立的基本思想、模型建立的显示与控制、基础实体特征(拉伸、旋转、倒角、圆角、筋、抽壳)的创建方法、工程实体特征(阵列、扫描、放样、拔模)的创建方法、参考几何体的创建方法等。建立抽象思维和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利用特征命令创建构造模型;锻炼出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学习思路;树立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等。
第二,思政育人目标。建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别具匠心的创新精神,至深至热的家国情怀三方面育人主题。本案例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应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教育法规,坚持因地制宜,坚决因材施教。努力做到“课堂融思政,专业带思政,教师理思政,学生悟思政”。将思政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在本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引导学生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担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和家国情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4. 思政元素充分挖掘灵活设计
本案例以“螺丝钉精神”为主线,在课中三环节贯穿“至深至热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别具匠心的创新精神”育人主题,实施“唤醒–深入–升华”的育人过程。本案例教学过程思政设计如表2所示。

Table 2. Case teaching proce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sign
表2. 案例教学过程思政设计
3. 案例实施与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实验、调查、比赛情况等,需要得出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支撑,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的达成程度。
3.1. 多角度分析效果及落实目标
针对本思政案例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反映授课实际效果。综合课堂活动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建模能力情况、创建思维顺序、准确程度等方面,从知识达标、能力达标以及思政达标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授课实效条形图对创建前中后三个过程的达标度进行展示,以饼状图对思政目标达标度进行效果展示,如表3所示。

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goal achievement
表3. 目标达成情况统计表
3.2. 案例开展意义重大,思政内涵营养丰富
第一,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零件的模型创建作为3D建模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螺栓创建前期基础涉及到三维环境的设置与统筹,基准的选择,草图的绘制,特征的创建等,各个步骤紧密衔接,步步为营;完成螺栓的创建后,需为后续的零件装配,渲染,动作动画等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因此尤为重要。质量过关的零部件离不开精良的设计和制造,其中设计环节就是该课程重点考虑的问题,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将零件连接,构成机器设备,完成功能,可见知识不仅体现在专业技术上,更应突出在大国建设、强国建设、制造业建设等方面。
第二,思政建设与发展前景。机械或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往往在于其连接部分,从而体现出标准件的重要性,特别是螺栓连接应用尤为广泛和普遍,因此为了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努力提高连接件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同样比较关键,因此需要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螺栓的创建离不开使用要求,如何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优化其性能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的社会全球互联,商业互通,如何打造制造强国的品牌,如何提升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需要每一位制造者的辛勤付出和努力,需要建立起至深至热的家国情怀。未来,中国制造正在一步步走向中国创造,真正创造出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品牌,这样国家才更富强。
4. 反思改进
4.1. 个性和共性问题差异明显,学情处理矛盾突出
该课程案例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础知识错综复杂,班级学生前期知识积累差异化明显,像学习兴趣不强烈,基础知识不牢固等共性问题涉及到的课程较多,难以在授课中予以弥补,又比如机械基础和机械识图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化明显,给课堂教学开展带来挑战。
4.2. 思政要素覆盖不够全面,全员素质能力提升存在局限
本案例思政内容设计到家国情怀、民族责任、个人素质、工匠劳模、创新传承等方面,思政要素覆盖面不够宽泛全面,部分思政点触及不到一些学生的思想关注点,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融合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时事政治、国家政策等方面思政要素,力求思想教育全覆盖,学生素质全提升。
基金项目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4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4SZX341,主持人:朱帅;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3J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