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课程需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初中英语教师需在英语教学全过程中根据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实施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写作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师历来关注的重点。而初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无话可说”、“有话难说”、“逻辑混乱”以及“模板化”的写作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则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有条理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达到能写作、会写作、写好作的目标。“有效的教学始于清楚地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布卢姆Bloom B.S., 1956) [1]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崔允漷,2004) [2] 。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若想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写作课教学目标。写作课教学目标便是学生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写作教学活动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课时教学目标中的一种。一堂写作课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落实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否相契合,学生能否达成预设的写作课教学目标,有多大程度达成教学目标等。
本文以第十六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第一赛场张思雨老师教授的人教版初中英语中考话题Growing pains—how to write a letter of suggestions的应用文写作课为研究对象,分析写作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具有非常好的英语基础,在上课时,能就教师提出的话题进行快速地思考和应答,且逻辑清晰、发音标准、用词得当,但他们仍存在着不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短语等进行写作。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以教师设计与实施的教学活动能否有效达成写作课教学目标,学生能否在教师地指引下自主、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和反馈等为观察要点,最终分析达成写作课教学目标的策略。
2. 确立写作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作用是引导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基础,设定学生可以达到的目标,以引导学生自主、能动、积极地参与到实现目标的教学过程之中(鲁子问,2019) [3] 。如表1,在该堂写作课上,张思雨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复习并梳理关于如何提建议、如何表达自身烦恼的英语常用句型;
2) 总结书信写作要点;
3) 将总结的写作要点应用到实践;
4) 能够正视自己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积极应对。
教学目标显示了学生的过程及结果,且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面,最终指向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Table 1. The desig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表1. 教学目标的设定
以上教学目标以动词为引领,逐层深化,设定的写作课教学目标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此外,张思雨老师将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四方面相互交融,逐步由低阶思维发展高阶思维。
3. 落实写作课教学目标
落实写作课教学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活动,本文将通过观察张思雨教师在写作课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活动来分析教学活动所指向的教学目标的落实。
本节写作课中,张思雨老师实施了创设情境,头脑风暴,列思维导图、写回信、搭建写作框架、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修订一位同学的回信、列提纲,修改自己的回信,同伴互评等多种活动,并且每个活动环环相扣来落实写作课教学目标,可谓精彩至极。
本节写作课是关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烦心事以及解决建议,授课的学生是初三的学生,将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参加中考了。因此,教师在上课前提及即将中考所要面临的烦恼,让学生头脑中浮现自身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烦恼,激发学生解决现实生活的思考。
在落实教学目标1时,教师实施了创设情境、头脑风暴、列思维导图等多种活动,见表2。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表达自身的烦恼以及解决烦恼的建议。
在落实写作教学2时,教师实施了小组讨论、搭建作文框架、分析例句等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和发展写作思维,见表3。
在落实写作课目标3时,教师实施了写回信、全班评价等活动,见表4,让学生进行写作实际练习以及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
在落实写作课教学目标3时,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对本节课进行前后对比,升华主题,见表5。
4. 达成写作课教学目标
探究写作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达成度如何需要有评价工具。本文将根据教学目标的内容,将教学目标变为评价工具,其原因在于教学目标具有导教、导学、导评价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立评价要点,当教学目标附着了评价要点或评分规则的时候,它就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工具。评价工具的设计需要关注三个要点,即评价维度、评价等级和评价内容,因此,本文将根据这三个要点结合教学目标设计评价工具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进行评价,见表6。

Table 6. An evaluation tool for achieve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表6. 教学目标达成评价工具
根据表6的评价工具,对张思雨教师的写作教学过程进行一个评价,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关于提建议、表达自身烦恼的句型,因此写作课教学目标1达成情况三颗星;而在说出写信的要点时,学生能够说出要点1写回信要表明自己的写作目的,要点2指出每一部分需要写的内容以及要点5用副词、好句完善自己的文章;而对于要点3用更合适语调进行建议写作和要点4给出的建议要具体、以及进行扩写则不能很好地说出,因此写作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两颗星。在运用要点进行写作这方面,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可以看出,学生能很好地将这5个要点运用于写作,因此写作课教学目标3达成情况三颗星;在最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大声说出自身的烦恼及其解决对策,达成情况三颗星。可以看出,张思雨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有效达成了写作课教学目标。
5. 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目标达成的启示
5.1.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夏谷鸣,2009) [4] 。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张思雨教师设计的四个写作课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的要求;该节写作课是关于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写一封建议回信,因此,张思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这四个教学目标;同时,授课学生是初三的学生,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中考,正处在整体复习的阶段,张思雨教师设计的这四个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搭好写作的梯子。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通过引导和努力达到,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5.2. 实施一致、有效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将外化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认知(王蔷,2016) [5] ,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能动、自主的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将外化的知识转化成内在的认知。在该写作课中,张思雨教师根据写作课教学目标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逐步体会到写建议信的要点,并能将之前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促进了学生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
5.3. 运用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
《义教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具体表现,以口头、书面和肢体语言等反馈方式和量表等评价工具,评价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教育部,2022) [6]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只有运用及时、一致的教学评价检测学生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才能更好地掌握课堂的情况,进行有效教学。在该写作课中,张思雨教师多次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及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了评价,且还制作评分标准,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以检测自己写作情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运用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投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6. 结语
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深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将教学目标吃透,揉碎进相应的教学活动,并用提问、观察、表现性任务等方式实施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以方便教师实时监测学生表现(王蔷,2019) [7] ,这样不仅可以唤醒教师的目标教学意识、也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