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背景下匹克球运动推广的路径研究
A Study on the Path of Promoting Pickball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 Leading Sports Power
DOI: 10.12677/APS.2024.121017,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军, 刘 杰:滁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关键词: 体育强国背景匹克球运动推广研究Background of a Leading Sports Power Pickleball Sports Promotion Research
摘要: 体育强国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我国要力争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而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匹克球这项新兴的运动迎来了新的推广和发展机遇。
Abstract: A leading sports power is the goal and task of China’s sports work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China should strive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major sports country to a leading sports power. In the context of becoming a leading sports power, the emerging sport of badminton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for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张军, 刘杰. 体育强国背景下匹克球运动推广的路径研究[J]. 体育科学进展, 2024, 12(1): 97-101.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4.121017

1.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指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因时因地因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大健康理念,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面向全民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评定体系。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各类民族民间民俗传统运动项目。建立群众性竞赛活动体系和激励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要求,为全国体育战线明确了奋斗方向。在体育强国背景下推广和传播匹克球这项运动正是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有助于推动体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匹克球作为一项新兴运动项目,在体育强国背景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为匹克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匹克球运动的推广价值和机遇

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全国各地的体育运动赛事正在积极开展,人民群众参与的程度空前高涨,各类体育运动也在蓬勃发展,这也为匹克球的传播和推广带来绝佳的机会。

2.1. 政策支持分析

国家体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匹克球在我国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支持。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强调:到2020年,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要取得新进展,到2035年体育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这一目标为国内体育产业打开了想象空间。匹克球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实现匹克球运动的产业价值无疑会推动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政府聚焦新型体育消费和全民健身,将匹克球这项新型运动纳入了政府的政策体系之中 [1] 。政府在投资、设施、培训方面对匹克球运动做出了相应的扶持。例如,政府鼓励各地建设匹克球场地,提高全民健身的参与度,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政策支持是匹克球在我国发展的重要保障。

2.2. 市场需求分析

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众多年轻人的追求。而匹克球以其简单易学,场地任意的特点,满足了年轻人多方面的需求。同时,匹克球的游戏性很高,可以很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匹克球在我国市场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目前全国共有3.2亿人口从事体育活动,但参与比较纯粹、科学、规范、健康的体育运动的人相对较少 [2] 。而匹克球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在我国市场上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市场需求极大。因此,匹克球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3. 社会氛围分析

社会氛围是影响匹克球在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体育文化已经发生了转变,年轻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大,匹克球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在线下社交交流兴起的今天,以匹克球为代表的户外活动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除此之外,匹克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还可以锻炼个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日益重视个人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社会中,匹克球在我国的发展经历着新的机遇和变革,颇具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 匹克球的推广和传播的局限性

匹克球普及度低、公众对匹克球的认知度不高,匹克球与其他球类运动相比根基不牢,这些都成为匹克球球发展的外部难题。

3.1. 匹克球竞赛规模尚小

匹克球比赛也是检验匹克球教学和训练效果的重要标尺,是提高匹克球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3] 。丰富多彩的匹克球比赛可以吸引人们对匹克球运动的关注,激发对匹克球的兴趣。我国匹克球赛事正在逐渐增多,但也面临着举办的赛事数量少、赛事资金相对紧张、赛事缺少赞助商、赞助资金少、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简单等问题。

没有举办各类匹克球赛事,人们对匹克球缺乏全面的了解,难以充分领会匹克球的真谛,人们也难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要加强国内各类匹克球赛事的组织管理,增大匹克球球竞赛规模,营造国内匹克球氛围,为爱好者提供施展匹克球技能的舞台,使国内匹克球运动不断健康发展。

3.2. 同类运动项目的竞争

三大球、三小球等传统项目在我国国内已经发展很多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组织管理也比较规范。而在中国,匹克球近些年来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当中,发展效果也有所起色,成为现代一项潮流的新兴的健身运动,但在文化根基和受众群体上还远远不够。

发展历史短暂,匹克球运动在我国兴起也只有数年的时间,从西方传入的现代匹克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来文化,大众匹克球运动氛围远没有形成。这也意味着社会中对匹克球运动的关注度不够,匹克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占重要地位,相关的社交和竞技活动也比较少。匹克球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就要在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匹克球运动发展的路径,为匹克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合适途径。

3.3. 匹克球场地设施不足

匹克球场上同时比赛人数却很少,可同时打球的人数少,不论是对于学校还是社区,建造一片篮球场,可供同时运动的人数就远大于匹克球场,这对推广全民健身起到的作用也将更大 [4] 。在中国,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普及率很高,这与其场地因素也有较大关系,乒乓球台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羽毛球场地不大,人们甚至不用专门场地,拿着球拍和球找到一片小空地就能进行羽毛球运动;综上,匹克球场地占地面积大,造价高,这在以前并不富裕的中国难以推广,而羽毛球和乒乓球,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可以更好地满足当时人们的运动需求。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球类运动场地共262.66万个。其中足、篮、排这三大球场地133.99万个,占51.01%,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118.14个,占44.98%,其他球类场地10.53万个,占4.01%,匹克球场地数量在这没有单独列出,可见匹克球与三大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数量差异之巨大。

4. 国内匹克球运动推广的路径分析

4.1. 加强政策支持与场地建设

政府增加对大众匹克球运动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的青少年匹克球选手培养体系,将匹克球运动引进校园,结合学校体育教育和俱乐部等机构,创造大众接触匹克球运动的机会,为大众提供系统化的训练和竞技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参与大众匹克球的人口基础。提升大众匹克球的整体参与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对匹克球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匹克球教练员培训机构、推进校园匹克球课程设置和社区培训计划等方式,促进社区匹克球组织和俱乐部的组建,加强匹克球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水平和培训质量,以竞技匹克球带动大众匹克球发展。加大对匹克球场地的建设,完善匹克球场馆设施。研究发现公共匹克球场地的数量远少于篮球场地、足球场地等的数量。政府部门加大对公共匹克球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场地数量和质量,首先要确保足够的场地供应,以满足广大民众参与匹克球运动的需求,提高大众匹克球运动的普及度和参与度。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匹克球运动的发展,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奖励政策等,为匹克球运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保障。

4.2. 创造浓厚的大众匹克球运动氛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匹克球运动中,虽然我国每年参与匹克球运动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相较于欧美国家仍差距很大,这说明我国在参与匹克球运动的人口基数上,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国外匹克球竞赛体系完善,颇为成熟。但在我国大众进行匹克球运动的基础薄弱,同时缺少知名度高的匹克球明星,没能形成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我国参与匹克球运动人口数量少,难以形成良好的氛围。政府要加强开展基层匹克球活动,鼓励学校、社区开展组织各类匹克球活动,建设本土匹克球文化与内涵,定期举办比赛与交流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国际优秀赛事、俱乐部等组织体系,逐步培养我国大众匹克球 氛围,实现匹克球的可持续发展。

4.3.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宣传

政府加快建立大众体育交流互动平台,定期对匹克球运动相关知识进行科普,提高公众对匹克球运动的认识,逐步激发民众对参与匹克球运动的兴趣。对国内外大型匹克球活动的直播转播也会一定程度上吸引一些匹克球参与者 [5] 。目前调查表明,我国竞技匹克球运动与大众匹克球运动的发展并不协调,在此阶段可以借助竞技匹克球比赛带动群众参与到大众匹克球运动,有效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力,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缩短群众与匹克球运动的距离,体验匹克球运动的魅力,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5. 结论

建设体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的发展关乎到每个中国人民的健康成长、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大力推广匹克球、加强匹克球师资力量、多途径增加匹克球场地的建设,这些都需要政府各部门、学校和社会各领域的协同配合,共同努力。了解匹克球推广现状和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才能加速中国匹克球运动的大众化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

基金项目

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体育强国背景下匹克球运动的推广价值研究”(20231037715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海洋, 程明吉, 解煜. 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匹克球运动进校园的产业价值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 2022, 39(2): 54-58.
[2] 张兆龙, 张明亚, 蒙军, 等. 匹克球运动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5(3): 38-40.
[3] 吴笛, 薛峰, 王雷. 体育强国背景下高职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分析[J]. 体育世界, 2023(12): 108-110.
[4] 何幸航. 体育强国背景下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 内江科技, 2023, 44(8): 121-123+130.
[5] 黄海燕, 胡佳澍, 任波, 等.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任务与路径[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7(11): 1-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