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再是孤立割裂的状态,学科之间的贯通与交融逐渐成为学科知识学习以及学科能力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计上,表现在学者和教师越来越重视跨专业学习,许多高校开设了很多跨专业、跨专业的课程,一些高校还开设了相关的跨专业选修课程。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在课程内容结构上要加强学科与学科间的关联性,建立具有跨学科性的主题学习活动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指出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使他们通过语言学习来获得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 [2] 。英语教材是学生感知,理解英语语言的重要工具与渠道,也是学生认识了解社会与世界的重要手段,能有效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英语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英语教材中的跨学科性是帮助教师进行跨学科英语教学,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关键因素。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与其他学科如人文学科语文、美术、历史、政治以及自然科学学科数学、科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融合。
随着国家教师学生对跨学科英语教学的重视,跨学科教学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得到了良好落实,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日益增多,然而目前少有研究从教材着手开展跨学科英语教学研究,对于教材的跨学科研究局限于小学、高中和大学阶段,对于初中英语教材的跨学科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从跨学科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希望对能有效帮助教师学生运用教材进行跨学科英语教学和学习,促进教师跨学科英语教学水平以及学生跨学科英语学习,培养高素质全能型复合型学生。
2. 文献综述
英语教材的跨学科分析研究
通过文献搜集,笔者发现有关英语教材的跨学科分析研究非常少。学者王瑞昀和彭新竹对专门用途的英语教材进行研究。学者王瑞昀在文章中分析了跨学科口译理论是如何运用于《英语口译教程》 [3] 。学者彭新竹对《机电行业英语》教材开发与建设的理论依据、内容设计的原则﹑内容结构等进行了探讨,有助于行业英语课程的开发建设,拓宽了英语学科研究领域 [4] 。徐梅将《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具有较好的跨学科性,同时她提出了该教材中自然学科相关内容出现频率低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5] 。学者陈柏华,吴月文和邹婧对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跨学科性进行研究。学者陈柏华和吴月文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模块的跨学科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跨学科性较强,但同一主题下不同学科的融合性不够且跨学科性在人文社科类的比重较大。因此,学者建议可以利用不同学科知识探讨同一主题并且增加自然科学类内容的比重 [6] 。学者邹婧以高中外研版英语教材阅读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具有较好的跨学科性,教材内容涉及多学科但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存在学科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7] 。学者李欣蕾和周琳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跨学科分析分析了跨学科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为小学英语跨学科教育模式提供了对策 [8] 。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整理分析可知国内对于英语教材的跨学科研究主要包括专门用途的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教材,高中英语教材,小学英语教材的跨学科研究,教材中具有良好的跨学科性且主要与人文社科类的融合为主。然而,对于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跨学科分析较少。因此,本文将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英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本教材中的跨学科性,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跨学科性的现状
笔者选择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跨学科探索较少。第二,人教版英语教材是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师生选择和使用的教材。第三,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共有14个单元,单元略多于其它几册书。第四,课标中对九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相应地,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要求也较高。综上,研究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跨学科性具有现实意义及代表性。Humphreys将跨学科学习的定义为“学生探索与实际生活中某些问题相关的不同科目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从而使学生的技能和知识在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中得到提升” [9] 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将学科分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物理、数学、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艺术、心理学、文学、医学、天文学、建筑以及民族学。因此,笔者基于Humphreys学者对于跨学科学习的定义以及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对九年级英语教材中涉及“英语 + 其他学科”的跨学科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借鉴了学者陈柏华和吴月文 [6] 的分析框架与思路,从单元主题学科导向,单元语篇学科导向以及单元板块学科导向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
3.1. 单元主题学科导向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共有14个单元,笔者对教材14个单元的学科导向进行统计,将每一单元的话题及功能也列入表格中,以更好地判断单元主题的学科导向。统计表如下所示:
纵向分析表1分析发现人文社科类在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的14个单元主题中的跨学科比重大,自然科学类的跨学科比重小,只有第五单元主题涉及到了物理学。14个单元主题涉及到的学科不多,包括艺术学(音乐)、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缺少数学、化学、政治、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医学、天文学和建筑学。大多数单元主题都具有良好的跨学科性,只有第一、第八和第十二单元主题不具有跨学科性,从表格横向比较发现社会学在该教材的单元主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第三、第七和第十四单元的主题都具有社会学导向,心理学在该教材的单元主题中所占比重仅次于社会学,第四和第十一单元主题都具有心理学学科导向。

Table 1. Unit subject-oriented statistics
表1. 单元主题学科导向统计情况
3.2. 单元语篇学科导向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每一单元的语篇分布在A部分的2d,A部分的3a和B部分的2b。A部分的2d是口语语篇,A部分的3a和B部分的2b是书面语篇。笔者对教材14个单元的A部分的2d,A部分的3a和B部分的2b的语篇学科导向进行统计,将每一单元主题的学科导向也放入统计表,以观察各个部分的语篇学科导向与单元主题学科导向的联系。统计表2如下所示。

Table 2. Unit discourse subject-oriented statistics
表2. 单元语篇学科导向统计情况
通过对表格的纵向分析可得,该教材中的单元语篇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其中,A部分3a和B部分2b的语篇相较于A部分2d的语篇跨学科数量较多,跨学科种类也较多,具有良好的跨学科性。因此,得出阅读语篇相较于口语语篇的跨学科性更强。通过横向分析可得,第2、3、5、6、7、12单元跨学科数量较多,第2、5、9、12单元的跨学科种类较多,而第1、4、8、11单元的跨学科数量和种类均较少。对比单元主题的跨学科导向以及单元语篇的跨学科导向,发现2、3、4、6、7、9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相联系,而第5、10、11、13、14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无联系。因此,可得出该教材中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的联系并不紧密,多个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无联系。
3.3. 单元板块学科导向
笔者对教材14个单元的A部分的2d,A部分的3a和B部分的2b的语篇板块导向进行统计,统计表3如下所示。

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unit section subject-oriented
表3. 单元板块学科导向统计表
通过对上述表格的分析,发现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和文学在三个语篇板块中的数量较多,其中民族学最多,历史学次之于民族学,地理学和文学次之于历史学,而心理学、艺术学、生物学在三个语篇板块中的数量较少,其中心理学的数量最少。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该教材编写者侧重于对学生各国民族文化知识以及历史知识的培养,对心理学的知识的拓展呈现较少。
综合上述单元主题学科导向,单元语篇学科导向以及单元板块学科导向的分析,研究发现九年级人教版教材在跨学科呈现上出现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在学科融合度上,以人文社科类为主,与自然科学类学科融合不密切;第二,在学科均衡度上,人文社科类的具体学科分布不均衡;第三,在语篇的跨学科性上,口语语篇的跨学科性低于阅读语篇;第四,在语篇跨学科性与主题跨学科性的关联度上,二者较分散,联系不紧密。
4. 建议
4.1. 增加教材中自然科学学科的内容
研究中得出该教材与人文社科学科的融合度较强,但自然科学学科的融合度很弱。在第三部分中提到的自然科学门类中只涉及到物理和生物、信息技术、心理学、医学、建筑学这些自然科学学科都未涉及,体现出人文社科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均衡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比例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开发教材的跨学科性,增加自然科学学科知识,涉及英语与自然科学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增加自然科学学科内容。
4.2. 均衡各门学科
虽然在该教材中人文社科类学科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度较高,但是通过比较发现人文社科类学科在该教材中的分布也具有不均衡性,这不利于学科多样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材编写者要均衡每门学科在教材中的布局,教师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教具以及补充的语言材料均衡每门学科与英语的融合。
4.3. 增强口语语篇的跨学科性
鉴于口语语篇词汇较简单,语篇内容较短,中国学生口语能力普遍弱于阅读能力等因素,大多数教材中口语语篇的跨学科性大多不如阅读语篇。但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仔细挖掘口语语篇中的跨学科性。例如,教师可以就教材的口语语篇中能体现跨学科性一些词汇及短语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或者在网上寻找与教材中口语语篇相关的以及符合学生现有能力的口语语篇,从而增强口语语篇的跨学科性。
4.4. 增强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主题跨学科导向的联系
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主题跨学科导向的联系不紧密会影响教材的跨学科性以及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析可得该教材中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主题跨学科导向的之间的关联。教师可以在每个单元教学开始前对单元主题的跨学科性进行思考,在单元教学设计开始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于单元主题的跨学科性的理解。
5. 结论
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上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从整体上具有良好的跨学科性。然而,通过分析发现该教材中的跨学科性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的教材可以在学科均衡性、学科多样性、口语语篇的跨学科性以及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与单元语篇跨学科导向关联度上体现跨学科性,使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实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