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学习能动性投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无聊情绪是探讨影响学习能动性投入因素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心理环境变量,与课堂学习环境也紧密关联。课堂环境、无聊情绪与学习能动性投入是学生学习的内在效标和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揭示这三者之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剖析英语学习者无聊情绪、课堂环境与学习能动性投入之间的作用关系,以期为营造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环境、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水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提供实证依据。
2. 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二语习得领域学者采用社会文化理论、给养理论等视角,围绕外语教学生态环境对个体学习者的影响或二者的互动,强调学习者个体的主体能动性以及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1] 。社会文化理论提出了调节理论,试图解释语言学习的心理环境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Aronin与Singleton [2] 从给养角度解释外语学习,认为学习者自身与所处学习环境构成不可分割的一对,强调学习者自主能动性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2.1. 课堂环境与无聊情绪相关研究
从课堂环境与无聊情绪的相关研究来看,刘宏刚、李靖发现以往研究中的无聊情绪与学习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3] ;Zawodniak研究发现课堂活动形式及特征、学习内容、任务复杂度等因素对学生无聊情绪也有不同的影响 [4] 。基于上述,学习环境与无聊情绪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关联。但仍需纵向拓展相关实证研究,揭示两者深层关系。
2.2. 无聊情绪与学习能动性投入相关研究
Krashen提出情感过滤假说 [5] 使二语习得学者认识到外语学习情绪对二语学习的重要性。但相关实证研究几乎都聚焦于二语焦虑情绪。对于外语学习无聊(boredom)这种消极情绪的研究还不多见。从无聊情绪与学习投入已有的研究来看,Pekrun认为无聊作为一种抑制型消极情绪严重阻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6] ;李成陈与Dewaele研究证明无聊情绪能够影响学习结果 [7] 。因而本研究推测,外语无聊情绪是探讨影响学习能动性投入因素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心理内因变量。
2.3. 学习能动性投入与课堂环境相关研究
学习投入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学习投入的已有研究来看,Fredricks提出学习投入包括行为、情绪和认知三个维度 [8] 。近年来,初高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随着对学习者能动者身份 [9] 的重视,及对学习投入研究的深入,Reeve与Tseng提出将能动性投入 [10] 作为学习者投入的第四个维度。“能动性投入”体现了学生有意、主动地丰富学习内容、改善学习环境,使学习过程个性化;不被动地接受跟随教师的教学知识、参与教学活动。
从学习投入与课堂环境关系的已有研究来看,任庆梅探究了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动机调控与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之间路径关系 [11] ;王峰探究了学校氛围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12] 。据上而论,学习投入与课堂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联,进一步通过实证深度解释学习能动性投入与课堂环境之间的关系或可为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实证依据。
2.4. 课堂环境、无聊情绪与学习能动性投入
基于上述,近年来虽有国内学者对英语学习者无聊情绪、课堂环境与学习能动性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的量化研究,但往往都聚焦于两两关系的研究,鲜有关于三者变量间较为复杂的结构路径研究。从研究对象来看,有关三者变量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大学生群体,鲜有对初中生群体的研究。此外,以往的情感研究主要集中在焦虑、愉悦,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也主要聚集于行为、情感、认知三个维度,无聊情绪作为新兴研究话题,与学习能动性投入这一热点话题和课堂环境会呈现出何种内在互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地区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无聊情绪、课堂环境、学习能动性投入水平进行量化研究,旨在揭示这三者之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探讨初中生英语学习无聊情绪、课堂环境与学习能动性投入的作用关系。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 初中生英语学习无聊情绪、课堂环境和学习能动性投入总体水平如何?
2) 初中生英语学习无聊情绪、课堂环境和学习能动性投入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3) 英语学习课堂环境在无聊情绪和学习能动性投入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如果有,存在怎样的中介效应?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依据便利抽样方法,在湖南省一所初中二年级进行抽样,最终有效受试共152名。
3.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组合式问卷获取量化数据,包括外语学习能动性投入量表、中学生无聊倾向量表和中学英语课堂环境量表。
3.3.1. 外语学习能动性投入量表
学习能动性投入量表参考郭继东(2018)编制的外语学习能动性投入量表 [13] 。该问卷共14道题目,包括自我努力学习、帮助老师教学、配合老师教学、帮助同学学习4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选项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5级。得分越高,代表学习能动性投入水平越高。针对初中生受试群体,结合资深英语老师的反馈,研究者对量表一些题目做出微调。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915;KMO值为0.913,信效度良好。
3.3.2. 中学生无聊倾向量表
无聊倾向量表参考李成陈(2020)等人修订的外语学习无聊量表 [14] ,量表共32个条目,包括外语课堂无聊、任务过简型无聊、情境型无聊、作业情境型无聊、厌师型无聊、学习特质型无聊和任务过难或缺乏意义型无聊7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选项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5级。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外语学习无聊倾向越高。针对初中生受试群体,结合资深英语老师的反馈,研究者对量表一些题目做出微调。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8;KMO值为0.915,信效度良好。
3.3.3. 中学英语课堂环境量表
英语课堂环境调查问卷参考刘丽艳和刘永兵编制的中学英语课堂环境量表 [15] 。该量表符合国内教学背景,适用于中国大陆中学生。该量表共计25道问题,包括教师支持、任务取向、学生亲和、同伴合作、班级秩序等五个维度(学生亲和维度反向计分)。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初中生英语课堂环境感知情况进行调查,选项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5级。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66;KMO值为0.925,信效度良好。
4. 数据处理
本研究先对30名不参与正式问卷调研的初二学生进行信效度预调查。然后使用SPSS25.0对152份正式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在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及附件程序Process Model 4进行多重平行路径分析。
5. 结果与讨论
5.1. 各变量描述统计整体分析
为了解初中生外语学习能动性投入水平、无聊情绪及课堂环境感知总体特征,本研究使用SPSS 25.0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如表1所示,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M = 3.60, SD = 1.09)水平较高,课堂环境(M = 3.38, SD = 1.04)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外语学习的无聊情绪(M = 2.86, SD = 1.04)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能动性投入相关数据不仅支持了鲜有的初中生群体中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研究 [16] ,即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也为后续在初中生群体进行相关实证研究提供量化数据支撑;无聊情绪相关数据验证了以往情绪研究相关结论 [17] ,即初中生体验到的消极类学业情绪偏低。由于学习能动性投入、无聊情绪两个变量受个体主观差异影响较大,因此数据SD偏高;而课堂环境作为客观统一环境,学生对此感受差异较小,SD偏低。
5.2. 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无聊情绪与课堂环境相关性分析
基于上述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运用SPSS 25.0对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无聊情绪与课堂环境这三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gentic engagement, boredom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English learning
表2. 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无聊情绪与课堂环境相关性分析
**p < 0.01.
从表2可知,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与无聊情绪高度显著负相关,与课堂环境维度3、4、6、7显著正相关,与课堂环境维度5显著负相关(课堂环境维度5为反向计分,得分越低表明课堂环境满意度越高);无聊情绪与课堂环境维度3、4、6、7显著负相关与课堂环境维度5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对课堂环境满意度越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越不容易产生无聊情绪,外语学习能动性投入水平越高。这一发现与已有研究结果 [18] 相吻合。
结合具体维度分析,“教师支持”与能动性投入显著正相关,与无聊情绪显著负相关,表明当学生感知到教师支持时,会表现出更多学习兴趣,抑制消极学习情绪,在学习上表现出高投入性 [19] ;“任务取向”与能动性投入显著正相关,与无聊情绪显著负相关,表明英语教师布置适当的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动性,降低无聊情绪;“同伴合作”、“同伴合作”与能动性投入显著正相关,与无聊情绪显著负相关,表明良好的同学关系、融洽的班级氛围能降低学生的无聊情绪,进而影响其对学习投入的时间、精力,提高其学习能动性 [20] 。
5.3. 初中生英语学习无聊情绪、课堂环境和学习能动性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初中生英语学习无聊情绪、课堂环境和学习能动性投入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两显著高度相关关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课堂环境在初中生英语学习无聊情绪与学习能动性投入之间存在多重平行中介效应。为检验这一假设,本研究使用SPSS 25.0中Process (Model 4)来分析课堂环境中不同中介路径的效应量。结果如图1、表3所示。

Figure 1.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boredom and agentic engagement
图1. 课堂环境五维度在无聊情绪与学习能动性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
由图1可知:1) 无聊情绪与学习能动性投入呈显著负相关(β = −0.821, p < 0.001);2) 无聊情绪负向预测课堂环境3、4、6、7维度,正向预测维度5;3) 课堂环境有四个维度对英语自评成绩均有显著性影响(分别为b1、b2、b4、b5)。模型的各项系数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Table 3.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dimensions of classroom environment between boredom and agentic engagement
表3. 课堂环境各维度在无聊情绪和能动性投入间的中介效应
通过表3分析,从总效应来看,效应值为−0.852,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含0,表明无聊情绪对于学习能动性投入作用显著;从直接效应来看,效应值为−0.031,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含0,表明无聊情绪对于英学习能动性投入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从总间接效应来看,效应值为−0.821,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含0,表明无聊情绪对于英学习能动性投入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无聊情绪对能动性投入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以下将从5个路径的中介效应进行解析:
1) 无聊情绪–教师支持–学习能动性投入:效应值为−0.428,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551, −0.302],不含0,表明“教师支持”的中介作用显著,占总间接效应的52.13%。
2) 无聊情绪–任务取向–学习能动性投入:效应值为−0.316,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425, −0.208],不含0,表明“任务取向”的中介作用显著,占总间接效应的38.49%。
3) 无聊情绪–学生亲和–学习能动性投入:效应值为0.003,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057, 0.061],含0,表明“任务取向”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该路径不存在中介作用。
4) 无聊情绪–同伴合作–学习能动性投入:效应值为−0.039,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113, 0.037],含0,表明“同伴合作”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该路径不存在中介作用。
5) 无聊情绪–班级秩序–学习能动性投入:效应值为−0.041,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083, −0.005],不含0,表明“班级秩序”的中介作用显著,占总间接效应的4.99%。
由上述分析可知,课堂环境中5个维度变量中的“教师支持”、“任务取向”、“班级秩序”与学习能动性投入之间起到多重平行中介作用,其中“教师支持”的中介作用最强,“班级秩序”最弱。由此可知,英语学习无聊环境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有着完全中介作用的影响。当课堂环境加入到这两个变量之中,学生无聊情绪发生变化时,他们对课堂环境中“教师支持”、“任务取向”、“班级秩序”维度的感知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因此,在学生内部因素无聊情绪影响能动性投入的过程中,外部因素英语课堂环境发挥着主要的中介作用。
6. 结语
本研究考察了我国初中二年级英语学习者学习无聊情绪和能动性投入水平特征,探讨了它们与课堂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启示意义。多重平行中介模型揭示了无聊情绪影响英语学习能动性投入的直接和间接路径,即无聊情绪能够负向影响学习能动性投入,但教师可以通过对个体情绪的调节、对课堂环境的调控,来影响学生能动性投入水平。这要求英语教师工作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英语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营造良好、融洽的课堂环境。张弛有度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各自敞开心扉,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活跃班级气氛,从而降低学生英语学习无聊程度,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