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 。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2] ,运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知识点,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使用案例教学法是有效融合思政和经济学的一种方式。
2. 课程思政案例融入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2.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宏观经济政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和案例分析,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经济政策对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2. 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理论与现实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理论常常抽象和理论化,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事件相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知识。
2.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讨论与宏观经济相关的案例,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经济政策的利弊、社会影响等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2.4. 提高学生的全局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全局意识,理解经济政策决策的背后逻辑,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审视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和社会公平性。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融入宏观经济学课程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术成长,更能够塑造他们的国家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更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使用案例教学法是有效融合思政和经济学的一种方式,选取经济事件和问题,结合国家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经济决策对国家、社会的影响。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决策如何与国家价值观相符合,以及如何体现社会责任。
3. 课程思政案例融入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
建设一套以课程思政案例为驱动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帮学生将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引领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实践表明,使用案例教学法是有效融合思政和经济学的一种方式。它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有足够的掌握,才能要把问题分析透彻。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挖掘出能够引入课程思政案例的知识点。把课程思政案例自然的植入教学设计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整体设计中,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步骤如图1所示。

Figure 1. Design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s
图1.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流程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宏观经济学的观点与方法,注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掌握国民收入核算公式、一般的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和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将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经济学理论素养,锻炼观察分析宏观经济现象与事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研究课程思政知识点:在对宏观经济学知识有了全方位的储备之后,结合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植入课程思政的知识点,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缺陷,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把课程思政变成思政课程。
案例植入:将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模型应用到实际的经济现象和案例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并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分析工具。
知识讲解:案例的植入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够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的经济情况相结合,找到期间的区别,避免生搬硬套。
开展课程思政:巧妙的植入课程思政内容,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例如,在资源的利用与配置知识点,加上日本核污水排放案例。探讨其对海洋生物、人类健康、经济方面的影响,突出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日益显著 [3] ,强调人和自然要和平共处。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讲解时,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能源价格上升案例,分析其对全球经济产生复杂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国家强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讲授乘数时,引入0.99n和1.01n区别案例,让学生明白每天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共鸣……。
引导学生思考:在课程思政案例讲解完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能源价格上升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复杂影响,结合西方经济国家出现的滞胀现状,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4. 案例展示
本节将通过一个案例介绍如何将课程思政案例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的主题: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能源价格上升对AD-AS模型的影响。本案例研究的目标是深入理解AD-AS模型的影响因素,理解模型变化后对西方经济国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解决问题给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强调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良好的环境创造需要国家强大,国家强大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好好学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1. 教材简析
教材选用教育部指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教材本身具有较高的政治性。每个章节最后对本章知识有评析,有助于我们科学的借鉴和应用。
4.2.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门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西方经济学上册微观部分,对消费者选择、企业成本、总量生产函等知识数有了一定的理解,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作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还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结合实际案例教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学的多重目标。
4.3. 案例设计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能源价格变化结合AD-AS模型分析。本案例设计目的为,首先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弥补了IS-LM模型的缺陷,不仅分析了总需求方面对价格水平的影响,还分析了经济运行中供给侧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更加的符合现实情况。其次,案例的选取来源于时事新闻,能够从供给侧处出发结合输入型通货膨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4.4. 知识讲解
1) 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
首先是能源供应中断,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输送管道遭到破坏或关闭,导致能源供应中断。由于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之一,任何与其相关的供应中断都可能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其次是地缘政治风险,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引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投资者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产生担忧。这种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投资者对能源市场的预期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能源价格上涨。
然后是对冲需求,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一些国家和企业可能会增加对能源的储备和采购,以对冲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这种对冲需求可能推动能源价格上涨。
总的来说,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通过影响能源供应、引发地缘政治风险和激发对冲需求等途径,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
2) 导入AD-AS模型
AD-AS模型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出发用来说明价格水平和收入的决定。从供给侧来看,能源供应不足和预期发生的变化都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往左移动,从而使价格上涨,产量下降。从需求侧来分析,因为局势不稳定,各个国家短期内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导致AD曲线往右移动,导致价格进一步的上涨,经济体产生滞胀现象。
4.5. 开展课程思政
第一,地缘政治风险,能源价格上涨往往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相关,引发学生对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思考,全球合作与冲突,能源价格上涨背后可能涉及国际合作与冲突的问题,激发爱国情怀。第二,可持续发展,能源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对可持续能源的关注。第三,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思政元素。让学生思考能源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应对措施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挖掘这些思政元素,能源价格上涨不仅可以成为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地缘政治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案例,还可以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带来的挑战,以及个人和国家在其中的责任和担当。
4.6. 知识总结
知识总结,总需求增加AD曲线往右移动,例如刺激消费、投资、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净出口、增加名义货币供给、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等。自然资源可获得性增加、预期价格水平下降、劳动力投入增加、技术进步等可以使AS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4.7. 引导学生思考,给出建议
通过讲解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社会如何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国际合作对于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思考如何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对能源市场的影响。最后,经济体产生的滞胀现象,结合AD-AS模型给出合理的政策性建议。
4.8. 案例教学小结
建立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可以将思政育人和传授知识很好的融合,这个案例教学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缘政治事件对能源市场的影响,以及能源多样化对降低风险的重要性。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5. 案例展示
将思政教育融入宏观经济学案例本身就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 [4]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可以帮助学生将宏观经济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促进他们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和公共事务的理解。如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失业与社会政策、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分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案例收集,同时,这些案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基金项目
本文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与实践”(RKJGY2338)资助。